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在高聚合度的纤维素浆粕中添加少量的中等聚合度浆粕,所形成的混合浆粕的纺丝情况及得到的Lyocell纤维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利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了混合浆粕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析了混合浆粕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可纺性及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浆粕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明显变宽,其中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峰几乎没有变化,但中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含量增多,出现了较小的中低相对分子质量峰。这些中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纤维素起了增塑作用,使加工更容易,而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则赋予纤维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为进一步提高维纶的质量采用简易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聚乙烯醇聚合度分布。实践证明本法具有准确、灵敏度高,简便和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生产聚醋酸乙烯酯(PVAc)和聚乙烯醇(PVA)工厂分析PVAc和PVA的聚合度分布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3.
彭学成  张博  梁沂 《聚氯乙烯》2009,37(3):30-32
介绍了应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PVC分子质量的方法,讨论了常温下四氢呋喃溶解PVC时间对PVC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VC的溶解时间越长,测得的数均分子质量和重均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质量分布越窄;聚合度低的PVC比聚合度高的PVC受溶解时间影响更大些。  相似文献   

4.
郑昌仁  张军 《弹性体》1991,1(4):16-19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粘度法分别测定了北京化工二厂和武汉葛店化工厂生产的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厂生产的HFVC平均聚合度均在2000以上,符合高聚合度聚氯乙烯平均聚合度应在1700以上的要求,并且实验结果与生产厂提供的技术指标基本一致;基于实验条件和文献中选取的K、α值不同,GPC法和粘度法的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是测定高分子聚合度分布的新技术。与经典的“沉淀分级法”、“溶解分级法“比较,它具有快速、简便、重现性好、进样量少、易于自动化等特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与其聚合度分布有密切关系。以合成纤维的维纶为例,据有关分析指出,维纶的”可纺性“受到原料聚乙烯醇(PVA)的低聚合度部分的很大影响。因此,必须对  相似文献   

6.
1964年,Moore提出凝胶渗透色谱(简称GPC)后,发展迅速,应用广泛。国内外常用来测定各种高聚物分子量分布和分子结构。S.Sourirajan等人最近通过测定醋酸纤维素(简称CA)分子的大小来检测CA膜的孔径。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国外曾用GPC法研究了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的聚合度及其分布,并应用于浆粕制造和粘胶纤维生产工业中。 为提高粘胶纤维的质量,研究纤维素聚合度分布对粘胶纤维质量的影响,从1975年我们  相似文献   

8.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不同聚合度PVC树脂的分离其分布,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考察了加工塑化温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的提高,PVC树脂的分子是增大,分布变宽,Tg升高,导致材料的加工温度升高,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9.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凝胶渗透色谱法是六十年代新出现的一种快速的高聚物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它同时又是一种新型的柱色谱分离手段;在国外已经在石油化工,高分子工业,医药工业,生物化学等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报告在简要叙述凝胶渗透色谱法的原理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碳酸酯的分子量分布的实验条件和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10.
钱荧辉  赵长森 《塑料》2021,(2):118-122,135
通过改变悬浮聚合过程中的聚合温度,制备了聚合度分别为792、1 157、1 285、1 888、2 371的聚氯乙烯树脂,并利用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了其分子量分布.同时,按照国标要求分析了树脂的黏数、表观密度及吸油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的增加,树脂的黏数不断增加、表观密度增加、吸油率降低.采用激光粒度仪分析了不同聚合...  相似文献   

11.
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纤维素在不同结构的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AMIM]Cl)和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BMIM]Cl)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纤维素在[AMIM]Cl中具有较大的溶解度和较快的溶解速率;随着纤维素聚合度的增大,相同条件下,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降低。进一步通过WXRD、FT-IR、13C NMR和黏度法分析了溶解前后纤维素的化学结构、结晶结构和聚合度,结果表明: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属于直接溶解,纤维素经离子液体溶解和再生后,晶型由纤维素I转变为纤维素II;溶解时间和温度对再生纤维素的聚合度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溶解时间的延长和溶解温度的提高,再生纤维素聚合度降低。  相似文献   

12.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测定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聚合度,并以此为基准,将PVAc稀溶液近似看作牛顿流体,通过旋转粘度计测定PVAc的特性粘度[η]值。对lnP—In[η]/C进行线性拟合,推导出测定PVAc聚合度的经验公式laP=4.7287In[η]/C+6.1796。用乌氏粘度计法验证经验公式,此公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条件和对PVAc聚合度精确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易全福 《维纶通讯》1998,18(2):31-38
在2-甲基丙烯酰氯存在的情况下,用2-巯基乙醇作链转移剂,使醋酸乙烯进行游离基聚合制备一尾端有羟基团的聚醋酸乙烯大分子单体,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1H核磁共振(^1Hn.m.r.)分光镜测定聚合度、聚合度分布指数和PVAc大分子的官能度。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苯乙烯(St)与PVAc大分子单体进行共聚,并设想在无其它副反应情况下正常地进行聚合。用g.p.c测定其共聚情况。用^1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规纤维素绝缘纸与变压器油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纤维素绝缘纸的加速热老化试验。测量了热老化过程中纤维素绝缘纸的聚合度,并采用一阶动力学与二阶动力学方程对聚合度与热老化持续时间进行了拟合分析,从而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纤维素绝缘纸的聚合度下降规律。结果发现,温度对纤维素绝缘纸的聚合度下降规律具有重要影响,一阶动力学方程与二阶动力学方程均能较好地刻画纤维素绝缘纸聚合度的下降规律。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分子量和热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高粘度PVB树脂(BH)和低粘度PVB树脂(BL)两种样品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并对所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讨论。对平均聚合度的验算表明,BH的平均聚合度与原料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相等,说明BH在缩醛化反应中大分子主链长度没有变化;而BL的平均聚合度却比原料聚乙烯醇的平均聚合度减小了62%,这是由于在制备BL时,在缩醛化之前对原料PVA用降解剂使其主链发生降解之故。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对上述两种样品进行了热性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PVB中乙烯醇链节(VOH)的含量增加5.1l%(质量分数),可使PVB的熔点增高9℃,PVB的结晶度增大1.4倍;结晶度增大使PVB的宏观物理性能(如溶解度等)发生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分子量对丙烯酸树脂的性能影响很大,凝胶渗透色谱是目前测试聚合物分子量最快速有效的方法。文章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及其分布,并考察了流动相、流速、温度及进样浓度等操作条件对聚丙烯酸树脂分子量及其分布的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的酸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硫酸为纤维素的预处理剂,讨论了酸浓度、酸液温度、处理时间对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液浓度高于0.285mol/L,酸液温度应高于60℃,纤维素聚合度下降明显;当酸液浓度低于0.285mol/L,温度低于60℃时,纤维素聚合度下降缓慢;随降解时间的延长,纤维素聚合度下降趋势先快后慢.  相似文献   

18.
以无水磷酸和磷酸二氢钾(KH2PO4)的混合物为溶剂,考察了纤维素在调节酸性前后溶剂中的溶解性能。溶剂酸性调节后,溶剂溶解能力有所下降,溶解度由原来的1.75%下降到0.899%。考察了温度对纤维素溶解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素的溶解度增大。考察了溶剂酸性和纤维素溶解温度对再生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性调节后的再生纤维素聚合度比未调节酸性时的聚合度大,并且随着溶解温度的升高,聚合度下降。  相似文献   

19.
粘度法测定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以饱和氢氧化铜的乙二胺溶液(CED)为溶剂,通过测定CED溶液和一定浓度的植物纤维素-CED溶液在粘度计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利用Martin公式计算出试样特性粘数后,由Mark方程计算植物纤维素的聚合度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得的纤维素棉浆粕的平均聚合度为546-556;该法使用的仪器简单,且准确度较高,相对误差小于1.5%。  相似文献   

20.
以聚苯乙烯为标样,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了甲基硅油的摩尔质量及其分布,操作简单,普适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