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与硅酸四乙酯经酯交换制得的二甲基丙烯酰氧基硅酸二乙酯与丙烯酸酯进行乳液聚合,制得了不同二氧化硅含量的稳定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讨论他乳化剂种类和用量,以及不饱和硅酸酯单体用量对聚合转化率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用红外光谱和透射电镜表征了乳胶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乳液聚合可以制得原位水解并稳定分散的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3):410-413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辅助原料,采用无皂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丙烯酸树脂水性分散体。在其他组分和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了正硅酸四乙酯的使用量对丙烯酸酯水性分散体和相应的水性漆的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硅酸四乙酯加入量为40 g时,所得到丙烯酸树脂水性分散体和相应水性漆在抗冲击性能、硬度、附着力和耐水性方面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辅助原料,采用无皂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高性能的丙烯酸树脂水性分散体。在其他组分和反应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了正硅酸四乙酯的使用量对丙烯酸酯水性分散体和相应的水性漆的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正硅酸四乙酯加入量为40 g时,所得到丙烯酸树脂水性分散体和相应水性漆在抗冲击性能、硬度、附着力和耐水性方面的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体系的最新发展,包括亲水性共聚单体、离子型单体、反应型乳化剂、挥发性乳化剂和助溶剂参与的聚合体系等,对这些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的方法与机理进行了归纳.指出了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聚合的发展方向,对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的良好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酯无皂乳液涂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建一  陈洁 《涂料工业》2001,31(7):11-13
研究了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钠低聚物作为乳化剂,配制新型丙烯酸酯无皂乳液涂料。通过单体配比改变,与使用乳化剂的涂料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皂乳液聚合涂料的稳定性高,涂层的干性、丰满度、光泽、硬度等优良。  相似文献   

6.
无皂丙烯酸酯乳液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建一  陶洪滨  陈洁 《化学与粘合》2001,(3):110-111,114
合成聚丙烯酸丁酯/丙烯酸钠P(BA/AANa)齐聚物,并以此代替乳化剂,合成了新型的无皂乳液丙烯酸酯(MMA/BA)涂料,结果表明,无皂乳液聚合涂料稳定性高,该乳液制成的涂层,其干性,丰满度,光泽,硬度等综合性能优于一般的丙烯酸酯乳液涂料.  相似文献   

7.
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与硅酸四乙酯经酯交换制得的二甲綦丙烯酰氧基硅酸二乙酯与丙烯酸酯进行乳液聚合,制得了不同硅酸酯用量的稳定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差热扫描及热失重对乳胶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利用乳液聚合可以获得原位水解并稳定分散的聚丙烯酸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二氧化硅的存在可提高材料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为基本原料,用可聚合乳化剂,通过连续滴定方法制备氟化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讨论了不同乳化剂和用量以及乳液预乳化稳定性等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乳液聚合体系中,采用可聚合乳化剂制得的无皂乳液,其胶膜表面能比使用一般乳化剂体系的为低。  相似文献   

9.
可聚合乳化剂合成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及其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等为主要原料,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含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考察了可聚合乳化剂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和HFMA的用量对无皂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和涂膜耐水性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量热扫描仪及热重分析对氟丙乳液涂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传统乳液聚合得到的乳液及相应的涂膜相比,无皂乳液的耐电解质性能和涂膜的耐水性都有一定的提高,含氟单体有效地参与了聚合,涂膜的疏水性大大增强,耐热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无皂苯丙乳液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陈晓峰等.粘接,2003,(2):4传统乳液聚合中都要加入乳化剂,以使体系稳定和成核。但是,这样就将乳化剂引入到最终产品中而难以除去,从而影响乳液聚合物的电性能、光学性质、表面性质及耐水性等,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为了克服加入乳化剂带来的弊端,近年来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备受关注。由于不含小分子乳化剂,乳液聚合物的性能大为改善,同时,无皂乳液聚合还具有高反应速率、高转化率、低体系黏度、单分散性、无污染等优异性能。在少量甲基丙烯酸钠盐的存在下,成功合成了具有高稳定性、高透明性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  相似文献   

11.
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为聚合工艺,利用无机二氧化硅改性纯丙烯酸酯弹性乳液,使之兼有有机相和无机相的优点,制备有机-无机复合弹性乳液。分别选用3种不同形态的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硅溶胶、正硅酸乙酯和A-151)进行对比试验,考察了二氧化硅形态对聚合物膜力学性能、吸水率、光学性能、耐热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形态对有机-无机复合弹性乳液涂膜性能有较大影响,二氧化硅以正硅酸乙酯和A-151的加入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涂料印花粘合剂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与含乙烯基的硅烷偶联剂进行开环聚合,制得聚硅氧烷乳液。研究了聚合反应条件对D4开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4.0%(相对于乳液而言)、w(乳化剂OP-10)=3.0%(相对于乳液而言)、w[偶联剂(KH-151)]=2%(相对于D4而言)以及70℃反应3h时,可制得单体转化率高、乳液稳定性好的聚硅氧烷乳液;将该乳液用于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可制得柔软性好、色牢度佳的涂料印花粘合剂。  相似文献   

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HFMA)、β-巯基乙醇(β-ME)、2-烯丙基醚-3-羟基丙烷-1-磺酸钠(UC-1)为原料合成聚合型乳化剂,进而以硅酸乙酯(TEOS)、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环己酯(CHMA)、丙烯酸丁酯(BA)、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DFDMA)为主要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乳液原位聚合法和半滴定法合成纳米SiO2-含氟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FT-IR、SEM、TG、水接触角仪等测试仪器对胶膜的结构、热稳定性和耐水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5.5%,含氟单体用量为12%及纳米SiO2用量为2.2%时,胶膜的综合性能最佳,此时胶膜水接触角为122.3°,吸水率为3.9%,其热失质量5%时的分解温度为302 ℃,与纯丙烯酸酯胶膜相比,表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杨磊 《中国生漆》2011,30(4):4-8
为制备高固高粘新型丁苯乳液(SBRL),以经硅烷偶联剂改性的纳米TiO2为核,阴离子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非离子乳化剂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其质量比为1:1,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TiO2/聚丁苯(PSB)复合乳液,并测定了复合乳液的性能。确定了适宜聚合工艺条件:纳米TiO2为总量0.5%,乳化剂用量为3.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量0.4%,聚合温度为64℃,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复合乳液。所制乳液固含量最高可达50%以上,粘度可依据不同使用要求调节。  相似文献   

1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为原料,纳米SiO2为改性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和共混法制备了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粒子的加入量对树脂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耐候性、热稳定性的影响,利用IR、TEM、TG等测试技术对纳米SiO2/水性丙烯酸树脂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使聚丙烯酸酯分子链之间增加了交联度,其力学性能有所提高;随着纳米SiO2含量的上升,硬度和拉伸强度都有较大的增加,而吸水率和断裂伸长率相应减小。同时由原位聚合法制备的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也要高于共混法制备的水性丙烯酸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核壳型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核壳乳液聚合理论,以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的纳米S iO2为种子,采用优化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核壳型纳米S 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以其为基料制备建筑涂料。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 iO2经硅烷偶联剂表面处理后,提高了其在聚合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和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所制备的复合乳液粒子具有核壳结构,以其为基料制备的建筑涂料的耐沾污性、耐洗刷性和耐候性等性能大大高于国家标准中优等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和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利用天然松香乳液作为改性剂,通过乳液聚合的方式制备了松香-苯丙复合乳液。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松香乳液用量和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通过TGA、DLS、TEM对所制备的复合乳液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8%、松香乳液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0%、m(硬单体)∶m(软单体)=2.5∶1时,制得的乳液呈白色泛蓝光,粒径为131 nm。成膜后,漆膜光滑透明,硬度(1H)、耐水性(接触角97.05°)和附着力(1级)等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A nove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technique referred to as emulsifier‐minor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was achieved by the copolymerization of methyl methacrylate, butyl acrylate, and styrene (MMA‐BA‐St) with a combination of water‐soluble ionic monomers [methacrylic acid (MAA) or acrylic acid (AA)] and nonionic monomers (N‐methylol acrylamide). In the technique, water‐soluble monomer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stabilization of the latex particles as they can be bound to the particle surface and form a hydrate protective layer, which exhibits steric and/or electrostatic effects to prevent particle coagulation. The minor but over its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emulsifier sodium alkylated diphenyl ether disulfonate (DSB) results in the nucleation of particles mainly by the micelle nucleation mechanism and thus determines the polymerization rate,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number. The film water resistance of the latice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foaming capacity of can be lowered by using technique instead of conventional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 2004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92: 2923–2929, 2004  相似文献   

19.
建筑外墙涂料用纳米ZnO/PMMA复合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接枝型纳米ZnO/PMMA复合乳液,研究了接枝聚合反应机理,探讨了单体、乳化剂和纳米ZnO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考查了复合乳液涂膜的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复合乳液涂层具有明显的吸收紫外光的能力。纳米ZnO/PMMA复合乳液可用于制备功能性外墙涂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