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卫星有源相控阵天线为首颗成功在轨应用的C 频段多极化天线,已在轨运行超过4 年,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体制,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多极化、多工作模式、高图像质量的特点,波束控制灵活,能够实现聚束模式、超精细条带模式、全极化条带模式、波成像模式、双极化条带模式、双极化扫描模式多种工作模式。相控阵天线的部件失效会造成天线增益、副瓣电平等性能参数的恶化。通过算例仿真,建立部件失效数学模型,天线增益变化与失效比例相关,副瓣抬升和失效模式相关。计算结果可以用于某卫星有源相控阵天线在轨失效后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3.
分析在单元馈电随机幅相误差,单元了胡机位置误差,单元失效,及由行,列馈造成的行,列相关幅相随机误差综合作用下,椭圆阵列天线的副瓣恶化; 相似文献
4.
对误差分布函数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有源相控阵系统的组成,构建了其误差组成结构,并推导了误差计算公式.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研究了幅相误差对有源相控阵天线副瓣电平的影响.结合误差计算公式和副瓣电平公式得到了实现所需副瓣电平的幅相误差分配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型固定式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性能测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1~6]对相控阵天线校正与测试技术进行了讨论。文中将给出大型固定式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利用有源相控阵的系统资源和旋转矢量法对阵面性能进行测试,给出了测试结果并进行了比较,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随机相位误差对于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精度和副瓣电平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一维均匀直线阵为模型,采用概率统计的手段对波束指向误差的数学期望、方差和峰值副瓣电平进行了推导,并对此结果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理论公式推导得到的结论与仿真实验的各项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9.
阵列有源天线单元失效的影响与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阵列天线因单元(或单元群)失效引起的副瓣恶化和增益损失,然后用BFGS最优化算法对失效单元(或单元群)附近部分正常单元的幅相进行适当调整。结果表明,这种调整对由于单元失效引起的副瓣电平恶化有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有源相控阵天线的超低副瓣性能,对通道校准的剩余误差控制,以及通道间的幅相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介绍了收/发校准的流程,阐述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天线阵面校准原理,对影响天线性能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为提高校准精度采用的校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误差控制范围内,雷达的收发天线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针对有源相控阵天线的超低副瓣、高增益及精确波束指向等性能的实现进行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一般相控阵雷达天线及其校正耦合网络的结构,并对实时校正的原理以接收校正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最后通过某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雷达探测需求,文中提出开放式有源相控阵天线系统架构。与传统意义上的相控阵天线架构相比,其在系统功能、技术研究范畴以及设计灵活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扩展,可为未来涉及多学科融合的多功能、模块化、可重构及高集成数字化的相控阵天线设计提供系统级的集成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体系化作战中,不同波段雷达距离较近时,常出现谐波干扰,雷达天线需要进行谐波抑制设计提高电磁
兼容性(EMC)。文中以某相控阵雷达天线样机为例,首先建立了发射链路模型,并据此分析了谐波来源及传播路径;
然后,从屏蔽隔离和传输链路两条路径进行谐波抑制设计。一方面,通过功率器件的封装、T/ R 组件的壳体以及密闭的
高频舱实现三级屏蔽隔离设计;另一方面,给链路中的环形器、滤波器、天线以及阵列合成等环节分配了谐波抑制指标,
并分别介绍了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该样机的发射谐波测试结果,其谐波抑制能力达到了-130 dBc 以上。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毫米波技术在雷达探测及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优势、使用场景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并着重对其技术实现面临的难点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应用需求和技术特征的不同,介绍了满足各类应用的毫米波相控阵技术发展的不同技术路线,对其中涉及的架构、天线单元、器件和封装集成等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力图从总体上对其技术体制、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为毫米波相控阵天线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