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胎心率基线平直型对围产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住院分娩产妇采用飞利浦FM20型胎儿监护仪做检查。根据监护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胎心率基线平直120例)和对照组(胎心率基线正常120例)。结果2组羊水量、羊水污染、剖宫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窒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围产儿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胎心率监护基线呈平直型时胎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和剖宫产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曹淩艳  余清 《矿产勘查》2014,(10):73-75
目的:探讨初产妇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剖宫产初产妇200例为对照组,另外选取同期经阴道分娩时行会阴侧切术初产妇200例为观察组,于产后42 d、6个月检测盆底肌力,观察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包括阴道前、后壁脱垂,子宫脱垂)情况。产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填写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和性生活质量问卷(SLQQ)以评价2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产后42 d 对照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为70.5%(141/2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50.0%(100/200)(P <0.05);产后6个月对照组盆底肌力正常率为88.0%(176/200),与观察组的81.0%(162/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42 d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14.0%(2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14/200)(P <0.05);观察组产后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为4.5%(9/200),对照组为2.5%(5/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42 d 和6个月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5)。产后6个月,2组产妇的 IQOL 评分和 SLQQ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相比剖宫产,经阴道分娩时会阴侧切和自然裂伤在近期对于产妇盆底功能障碍影响更大,且易加大 PFD 发生风险,但通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训练有利于盆底功能的恢复,远期尿失禁生活质量和性生活质量与剖宫产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邱全兰  游金华 《矿产勘查》2010,(11):75-76,78
目的探讨在孕期进行拉玛泽分娩法培训对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按孕妇意愿分为2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自愿接受拉玛泽分娩法培训,在产程开始即应用拉玛泽分娩法到分娩结束。对照组拒绝拉玛泽分娩法培训,用传统方法观察产程及指导。比较2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的疼痛程度、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2组产妇第三产程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分娩法的减痛效果显著,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导乐陪伴分娩在分娩镇痛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妊娠、无明显头盆不称、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6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24例,采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混合液接电子泵行硬膜外产妇自控镇痛;对照组336例,单纯采用导乐陪伴分娩。对2组产妇产时镇痛效果,各产程、产后2 h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100%,对照组为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在产妇分娩中有满意的镇痛作用,显著降低剖宫产率,且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可广泛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76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80例,分别实行人性化护理和功能性护理,分娩结束后对2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行人性化护理能有效地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5):144-14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基层医院初产妇的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在本院分娩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初产妇321例作为观察组,对未实施健康教育的初产妇3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结果: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基层医院分娩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从而提高产科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34):52-55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及临床结局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双胎妊娠孕妇45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分娩方式下孕妇的一般资料、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结果:双胎妊娠选择剖宫产比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臀/头位剖宫产比率最高;阴道分娩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及初产妇例数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孕妇伴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窘迫、胎膜早破及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时,选择剖宫产的比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阴道分娩组胎儿的早产率高于剖宫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较大者选择剖宫产的比率高于阴道分娩(P<0.05),两种分娩方式的第1胎生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第2胎生后的Apgar评分≤7分者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的孕妇在选择分娩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7):33-34
目的:探讨硬膜分娩镇痛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施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镇痛组,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似的未实施分娩镇痛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产程、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两组孕妇疼痛感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程、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镇痛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延长产程、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不影响新生儿评分,是安全有效的。同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0):50-52
目的:探讨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临产孕妇的分娩镇痛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更好的开展硬膜外分娩镇痛提供依据。方法:将600例产妇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镇痛组实行持续性硬膜外分娩镇痛,对照组常规分娩处理。观察并记录两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产妇不良反应和新生儿情况。结果:镇痛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妊娠时活跃期、第二产程和总产程较对照组均有所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催产素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尿潴留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组孕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宫内窘迫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于临产孕妇的分娩镇痛能减轻分娩疼痛,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改善孕妇的分娩结局,但有延长产程,造成尿潴留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18):111-113
目的:探讨妊娠期抑郁情绪心理疏导对促进孕妇自然分娩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25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132)和对照组(n=124),两组孕妇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孕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疏导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总产程、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率分别为61.36%和55.6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产后出血量和自然分娩总产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1.52%和2.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干预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自然分娩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对母婴生命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潜伏期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最佳时机以及对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初产妇240例,将80例不愿行分娩镇痛者为对照组(A组),160例自愿要求分娩镇痛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B、C 2组,每组80例。A组按产科常规处理,B组在宫口开大1 cm时实施镇痛,C组在宫口开大2 cm时实施镇痛。均选 L2-3为穿刺点,镇痛液配方为0.085%罗哌卡因和0.5μg·mL-1舒芬太尼混合液,背景输注10 mL·h-1,单次 PCA量5 mL,锁定时间30 min,宫口开大8 cm时停用镇痛泵。观察记录各组产妇各时段VAS评分、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 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情况及产妇满意度等。结果与A组比较,B、C 2组在宫口开大3、8、10 cm时 VAS评分均明显降低,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均P<0.05)。B、C 2组产妇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 A组,B组高于C组(均P<0.05)。3组新生儿出生5 min时 Apgar评分、产钳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缩宫素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第一产程潜伏期宫口开大1 cm和2 cm时实施硬膜外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无明显的影响,能明显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和降低剖宫产率,但宫口开大1 cm时实施镇痛产妇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在产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分娩的192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18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2组护理质量(包括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效果)、产程观察准确率、护患沟通时间、母乳吸吮开始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产后出血发生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服务热情主动度、护士技术能力、关爱与沟通能力、病情管理能力、健康教育明显增加,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程观察准确率高于对照组,护患沟通时间多于对照组,母乳吸吮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均P<0.05);观察组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难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模式应用于产房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杨坤  王勇  唐萍  姜晶 《矿产勘查》2010,(4):80-82,87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分娩的健康头位初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出现宫颈水肿者200例中160例无妊娠期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研究组:静脉注射间苯三酚,同时予2%盐酸利多卡因5 mL在宫颈水肿明显处或宫颈3、6、9、12点处分别进行等量注射,并施行徒手扩张推举宫颈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未破膜者可先行人工破膜,并给予安定10 mg静脉注射缓解宫颈水肿治疗。观察比较2组产妇产程进展情况及围生期结局。结果研究组经阴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停滞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间苯三酚、利多卡因联合徒手扩张推举宫颈法在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中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既能缓解宫颈水肿,加速产程进展,减轻产妇的痛苦,又能提高经阴分娩成功率及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治疗剖宫产术中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嚼服米索前列醇片、按摩子宫、宫内肌内注射卡前列素、传统的子宫动脉结扎及宫腔内填塞纱条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胎盘剥离面局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2 h出血量、总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2.80±10.38)min和(91.57±21.1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术中、术后2 h出血量、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研究组有效20例(100.0%),对照组有效21例(91.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胎盘源性难治性产后出血能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了子宫切除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2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n=60)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n=60)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技术质量安全、服务及时、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服务态度、出入院教育等方面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FIM评分和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锡山 《矿产勘查》2014,(10):41-4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与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序贯微创对老年高危急性胆囊炎(A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老年高危 AC 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5例患者行 PTGPD 治疗并择期 LC 治疗(PTGPD 组),另75例患者直接行 LC 治疗(Non-PTGPD 组)。结果 PTGPD 组患者治疗后5~8(6.1±2.0)周行 LC,其中8例(10.7%)因胆囊三角粘连较为严重或胆囊暴露困难而中转开腹;术后出现2例胆漏、1例出血及2例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Non-PTGPD 组患者17例(22.7%)中转开腹;术后出现4例胆漏、3例出血、2例切口疝、1例呼吸衰竭及3例引流管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3%。PTGPD 组与Non-PTGPD 组患者行 LC 术的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C 手术持续时间[(55.6±17.2)min 比(91.4±15.7)min]、术中失血量[(29.2±11.3)mL 比(61.4±18.2)mL]及住院时间[(3.0±1.7)d 比(7.0±1.9)d]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PTGD 与 LC 序贯微创对老年高危 AC 疗效确切、安全,是治疗高危AC 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本地区妊娠期贫血的原因,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99例研究组贫血孕妇进行病因诊断,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同期304例贫血孕妇为对照组,采取经验治疗。对2组孕妇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中缺铁性贫血达95.3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3.34%。分娩前贫血状况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在早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妊娠期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针对贫血原因制定具体治疗方案可有效纠正贫血状况,显著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后失血与患肾积水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应用超声引导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的11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积水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组,比较各组间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含量和输血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含量均出现了下降,轻、中、重度组分别为(14.6±5.1)、(11.4±4.2)、(14.9±9.0)g·L-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轻、中、重度组输血率分别为10.9%、4.9%和13.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肾积水程度与PCNL后失血量有关,轻度和重度肾积水术后失血量可能要大于中度肾积水.  相似文献   

19.
林坚  董战玲 《矿产勘查》2014,(4):22-23,30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86例HIE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在"三支持、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胞二磷胆碱125mg、脑苷肌肽注射液2mL,均为静脉滴注,1次·d^-1,10-14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儿的疗效(疗效判定指标包括原始反射、意识障碍、肌张力恢复时间及惊厥消失时间),比较治疗前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72.1%)(P〈0.05)。2组治疗前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BNA评分[(36.15±2.24)分]高于对照组[(34.28±2.79)分](P〈0.01)。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HIE的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清甘胆酸(CG)水平的变化及ICP的诱发因素,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IC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ICP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M组)采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与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31例(N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2周,2组均给予地塞米松治疗。另外选择31例健康孕妇为健康组(A组)。比较M、N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瘙痒评分的变化;检测M、N组治疗前后及A组血清总胆汁酸(TBA)、CG以及肝功能(ALT、AST、T-BIL、D-BIL)、硒(Se)含量;观察3组围产儿结局及新生儿生化、心肌酶谱指标水平。结果 ICP患者血清Se含量较健康孕妇显著降低(P〈0.05)。M、N组治疗前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较A组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M、N组血清CG、TBA、ALT、AST、T-BIL、D-BIL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5),M组较N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M组治疗后瘙痒评分、黄疸消退时间显著优于N组(P〈0.05);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Apgar≤7分比例、新生儿窒息率及死胎率均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ICP,能明显减轻瘙痒和黄疸,改善生化异常,改善围产儿预后。血清甘胆酸水平测定有助于ICP的早诊断、早治疗。妊娠期血清硒减少可能会引起I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