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Planning》2016,(3)
目的通过对本院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4年6月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0例。以病理检查为确诊标准,分别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和宫腔镜对比,经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阴性检出率、特异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两种检查方法在这三个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经阴道三维超声和宫腔镜在阳性检出率、敏感性比率两方面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一种筛查子宫内膜病变较好的方法;阴道超声联合宫腔镜检查对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妈富隆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评价两者联用在治疗和预防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8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均接受了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子宫内膜息肉,其中40例(观察组)术后口服妈富隆治疗3个月,另40例未服药患者为对照组。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恢复情况、超声下内膜厚度及再次宫腔镜检查结果等,并作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月经紊乱状况恢复正常,月经中期内膜厚度[(6.72±1.66)mm)]显著小于对照组[(9.28±1.23)mm](P〈0.05);观察组超声或再次宫腔镜检查有1例(2.5%)内膜息肉复发,对照组有6例(15.0%)内膜息肉复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联合服用妈富隆可有效改善月经紊乱状况,减少内膜厚度及内膜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8):46-48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病变的临床诊疗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行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厚的无临床表现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诊断性刮宫组和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组,每组各65例。常规诊断性刮宫组凭经验对宫腔进行诊刮,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组在镜下对可疑病变进行定位活检或宫腔镜电切后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诊断结果的影响及并发症。结果:宫腔镜诊断性刮宫组发现子宫内膜息肉2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9例,子宫粘连7例,子宫纵膈3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1例,子宫内膜癌3例,子宫内膜增生6例。常规诊断性刮宫组仅发现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5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增生3例,无明显异常32例,未刮出任何宫腔组织5例。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仅有2例老年患者出现子宫穿孔,每组各1例。结论:宫腔镜诊断性刮宫对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提高了早期子宫内膜病变及癌变的诊断准确率,能更好地保障妇女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3)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宫腔镜手术的相关临床热点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行宫腔镜手术的315例患者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并对宫腔镜手术相关临床热点问题包括PALM-COEIN病因分类,子宫内膜息肉的超声诊断,以及特殊病例子宫腺肌瘤样息肉、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后宫腔占位、子宫瘢痕憩室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315例宫腔镜手术患者中,有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症状者172例,无症状者143例,AUB患者恶性病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无症状者(15.7%比2.1%,P=0.000)。育龄期AUB患者128例,进行PALM-COEIN病因分类,最常见类型为子宫内膜息肉(AUB-P)(45.3%, 58/128)。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60例,阴道超声用于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0%、75%、71%、81%和76%。子宫腺肌瘤样息肉17例,其中非典型腺肌瘤样息肉3例;10例患者有乳腺癌手术史,9例辅助内分泌治疗,宫腔病理均为良性;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5例,宫腔镜下均有特异表现。结论 宫腔镜作为微创手术技术,对于诊断和治疗AUB和宫腔占位具有重要价值,对于子宫内膜息肉、乳腺癌术后的子宫内膜增厚、剖宫产术后的子宫瘢痕憩室等大多数良性病变,宫腔镜检查明确诊断的同时可以达到治疗目的。对宫腔镜诊治诸多热点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改善临床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9):112-113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可疑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20例,均进行超声检查,并给予宫腔镜检查、治疗,将切除内膜行病理检查。分析患者经超声、宫腔镜、超声+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结果,以及患者经宫腔镜治疗的结果。结果: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20.0%、74.5%、95.3%、4.0%,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0、90.9%、95.2%、0,超声+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9.0%、0、94.5%、95.4%、0,其中宫腔镜、超声+宫腔镜检查的敏感度、准确度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P<0.05),特异度均显著低于超声检查(P<0.05);220例患者手术时间(21.4±3.6)min,术中出血量(21.2±3.8)mL,月经恢复率、复发率分别为93.6%(206/220)、2.7%(6/220);40例不孕患者中,妊娠率为80.0%(32/40)。结论:宫腔镜和超声检查联合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药物治疗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疗效的价值。方法选择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患者60例,予口服孕激素类药物治疗,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 60例均被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简单型增生,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内膜厚度均大于13 mm,最高达23 mm,平均厚度为(15.80±3.25)mm。经孕激素药物治疗后,子宫内膜明显萎缩,厚度变薄:内膜厚度为3~9 mm,平均为(5.86±3.43)mm。治疗前后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观察子宫内膜增生性病变治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2):69-77
目的: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探讨和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个月内宫腔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发生2次或2次以上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后同时放置曼月乐环1枚;对照组20例,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口服优思明治疗。所有患者均选择术后每3个月复查阴道B超,术后1年常规宫腔镜检查,进而比较两组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的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复发率分别为5.0%(1/20)、25.0%(5/20);此外,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前后月经量及内膜厚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子宫息肉电切术治疗,同时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可有效地防止患者复发,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9):77-88
目的:探究阴道三维与二维超声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患者43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采用阴道三维超声与阴道二维超声作相应疾病诊断,并于超声检查结束1个月后对患者均实施宫腔镜检查,观察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结果:阴道三维超声在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轻型、中型、重型的阳性率分别为90.48%、93.75%、100%;阴道二维超声的轻型、中型、重型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7.14%、62.50%、83.33%,可见三维超声其轻型、中型的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腔镜结果对比,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准确率为88.37%,高于二维超声的6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子宫切口瘢痕处憩室使用阴道三维超声时,可获得优于阴道二维超声的诊断效果,且检查图像质量佳、检查费用低、诊断准确率高,说明其检查方式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情况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临床价值。方法以144例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在胚胎移植(ET)当天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参数。比较妊娠组(n=61)和非妊娠组(n=83)子宫内膜厚度和血流参数的差异。结果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患者ET日子宫内膜厚度分别为(10.84±2.14)、(10.43±3.23)mm,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ET日,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内膜下血流的PI和RI,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移植当日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下血流对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10)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刮宫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正常率及复发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促进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减少复发,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的灌注模式与病理组织学分型及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32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 CEUS 检查,观察各个癌灶的灌注模式,并分析灌注模式与组织学分型及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132例乳腺癌 CEUS 表现以树枝状或环状不均匀高增强为主,占78.0%;灌注方式主要以快进慢退及快进延迟慢退为主,各占64.4%和32.6%。CEUS 灌注模式与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P >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患者在灌注期血管形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97),但是在达峰期增强水平、达峰期增强形态及灌注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30、P =0.002,P <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 CEUS 灌注模式与病理组织学分级有一定的关系,癌灶的 CEUS 特点对组织学分级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子宫内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组织(AH组)、50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组织(E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 Vision二步法检测2组组织中GPR30的表达情况;另设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GPR30的表达与E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对照组、AH组、EC组组织中GPR30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45.0%、7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H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C组显著高于AH组(P〈0.05);GPR30表达与EC患者的年龄、手术-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P〉0.05),但与组织学类型、组织病理学分级有关(P〈0.05);EC组5年总体生存率为85.7%,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66.6%vs 96.8%,P〈0.05);Ⅰ/Ⅱ期GPR30低表达和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0%vs 83.9%,P〈0.05),且Ⅲ期GPR30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与Ⅰ/Ⅱ期GPR30低表达(20.0%vs 100.0%)和高表达组(20.0%vs 83.9%)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Ⅲ期GPR30低表达组比较(20.0%vs 80.0%),生存率虽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PR30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相关,其表达水平对EC患者预后有提示作用。GPR30可能成为治疗子宫内膜癌更为有效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程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131例,其中,以不合并2型糖尿病者为对照组(n=45),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为观察1组(n=40),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为观察2组(n=46)。采用 GE16排螺旋 CT 对3组冠脉成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31例患者中,CT 血管造影(CTA)共检出86例冠脉病变(含18例闭塞性病变),其中钙化病变199支、受累冠脉数150支。受累冠脉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284);而 观察2组较其他2组明显增加(P <0.0001)。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患者钙化病变多见(观察1组 P =0.0091;观察2组 P <0.0001)。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多支血管病变数增多(与观察2组比较:观察1组 P =0.0176;对照组 P =0.0040),闭塞性病变数也逐渐增多(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 P =0.0161;观察2组 P =0.0043)。结论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的机会逐渐增加,受累的冠脉病变更严重,行冠脉 CTA 检查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全艳 《矿产勘查》2014,(3):49-51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对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2000-2010年产前超声筛查诊断为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病例(71例)的资料,将其出生后的复查或尸检结果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71例出生前超声发现腹腔囊性病变最常见于胃肠、泌尿生殖系统,其中单腔36例、双腔13例、实性2例、多腔20例,常位于右或上腹部。囊肿自愈率17%(12/71),外科手术干预率30%(21/71)。超声诊断囊肿起源部位的敏感度88.1%(63/71),特异性95.7%(68/71),误诊率为4.3%(3/71)。总体阳性诊断率73.2%(52/71)。结论超声产前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对于超声发现胎儿腹腔内囊性病变,需多学科协作并综合考虑,从而判断病变的来源和性质。产后物理检查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外科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李小华  罗忠金  方慧祺  何洁  邓燕 《矿产勘查》2011,(1):53-54,F0003
目的探讨胃镜下卢戈液染色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0例胃镜下食管有可疑病变者行卢戈液染色,观察着色情况并取材常规送病理检查。结果 40例卢戈液染色有24例(36处)不着色区或淡染区,经病理诊断食管黏膜内癌2处,不典型增生20处,Barrett食管8处,单纯增生6处。结论胃镜下卢戈液染色能提高早期诊断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128MSCT)在诊断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川崎病患儿128M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结果。128MSCT在无屏气状态下进行扫描,扫描时心率为80-130次·min-1,平均(99±18)次·min-1。主要观察冠状动脉瘤的数目、部位、大小及形状。冠状动脉病变按左冠状动脉(LCA)主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主干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30例川崎病患者中17例行128MSCT和ECHO冠状动脉检查均未见异常。128MSCT显示冠状动脉损害患者13例[病变累及冠状动脉起始处或近端6例,累及冠状动脉中段和(或)远端7例];ECHO只显示冠状动脉起始处和近端的损害6例,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6.67%(23/30)。ECHO评估中远端冠脉病变有限;漏诊7例(LCA、RCA近、中、远端多处瘤样扩张3例,双侧远端冠状动脉增粗迂曲2例,LCA中端中度或LAD轻度狭窄2例)。恢复期:13例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以128MSCT结果为对照,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1.54%(8/13),8例同期随访(1-6个月)128MSCT及ECHO均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消失。漏诊5例(128MSCT提示RCA中、远端节段性瘤样扩张2例,LCA、RCA多发巨大瘤合并双侧冠脉瘤壁钙化1例,LCA中端或LAD狭窄各1例)。结论在较高心率、无屏气模式下,128MSCT有助于评价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全貌,能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随访和诊断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7.
古云霞  涂灵 《矿产勘查》2013,(10):56-58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s,TCRA)后放置节育环、反复宫腔镜检查不放置节育环对预防宫腔再粘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TCRA,其中40例(对照组)术后宫腔内放置节育环,另40例(研究组)术后不放置节育环,进行反复宫腔镜检查.术后所有患者给予抗生素3.d,同时口服补佳乐4 mg,连用21 d,后5 d加用黄体酮胶囊200 mg,治疗3个疗程.观察术后宫腔恢复、月经改善及妊娠情况.结果 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研究组术后宫腔再粘连率分别为47.5%和22.5%,月经改善率分别为65.0%和85.0%,妊娠率分别为30.0%和52.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反复宫腔镜检查较术后上节育环更能有效预防宫腔再粘连,并可提高月经改善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