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APN)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50例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A 组50例采用维格列汀治疗,B 组50例采用二甲双胍治疗,C 组50例采用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及 IMT、APN 和 Hcy 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 A、C 组 IMT、Hcy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APN 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 C 组改善程度较 A、B 组更为显著(P <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 与 HOMA-IR(r=0.356,P =0.013)、LDL(r=0.363,P =0.009)、Hcy(r=0.756,P =0.022)呈正相关,与HDL(r=-0.461 P =0.001)、APN(r=-0.482,P =0.000)呈负相关。结论 HOMA-IR、LDL、Hcy 升高,HDL、APN 降低是2型糖尿病患者 IMT 增厚的危险因素。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有效降低其 IMT 值及 Hcy 水平,增加 APN 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糖尿病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取6~8周龄的 BALB/c 雄性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非治疗组(5%阿拉伯胶,n=6)和血脂康组(200 mg·kg^-1·d^-1,n=6),腹腔注射相应药物,1次·d^-1,连续4周;另设正常对照组(n=6)进行比较,检测各组小鼠建模成功后血糖水平及给药前,给药4周后尿液中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ne)浓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治疗组和血脂康组血糖值均明显升高(P <0.001),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给药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非治疗组尿液中8-isoprostane 浓度明显升高(P <0.05),但血脂康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有所增强,血脂康具有一定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商品名:密固达)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1例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6例),2组患者均口服碳酸钙 D3(商品名:迪巧)600 mg·d-1和骨化三醇(商品名:罗盖全)0.25μg·d-1,治疗组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5 mg 静脉滴注1次,治疗1年后观察2组患者的骨密度(BMD)、骨痛 VAS 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年后2组各部位 BMD 与治疗前均有所增加(均 P <0.05),治疗组 L2—L4、Neck、Ward’s、Torch 区 BMD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1年后2组 VAS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 P <0.05),治疗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有6例出现轻微的发热、乏力、头痛、感冒症状和关节痛,口服塞来昔布后症状缓解;对照组有1例左侧股骨颈骨折发生。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增加 BMD,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负荷后胰升糖素样肽-1(GLP-1)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别于空腹,口服葡萄糖后30、60、120和180 min 各采集静脉血10 mL,测定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浆胰岛素(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GLP-1(7~36,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 OGTT 中各时间点血糖、血浆胰岛素和 GLP-1(7~36)水平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在 OGTT 过程中各时间点(空腹,餐后30、60、120和180 min)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5)。糖尿病组空腹及口服葡萄糖后120 min 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糖尿病组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水平于60 min 达峰值,对照组胰岛素水平于30 min 达峰值,糖尿病组胰岛素峰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糖尿病组口服葡萄糖后180 min 胰岛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则低于对照组(均P <0.05)。糖尿病组空腹和口服葡萄糖后各时间点的 GLP-1水平及曲线下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后 GLP-1(7~36)水平无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住院的 OSAS 合并高血压患者(OSAS合并高血压组)44例和体检中心体检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57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52例。各组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 mL,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RDW 及白细胞(WBC)计数,比较各组 RDW 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 RBC 计数、Hb、RDW 和 WBC 计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OSAS 合并高血压组 BMI、DBP、RBC 计数、Hb 和 RDW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血压组,SBP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明显低于高血压组(均 P <0.05);高血压组 SBP、DB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 P <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SAS 合并高血压组 RDW 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426,P <0.05),与最低氧饱和度呈负相关(r=-0.509,P <0.05)。结论高血压患者RDW 无明显改变,RDW 增高可能是 OSAS 合并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液刺激吸痰后痰液飞溅距离,并分析成功脱机的相关因素。方法用湿化液(3~5 mL 无菌生理盐水)湿化气道,按湿化液刺激后痰液飞溅的距离将118例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分为4组:飞溅至管口为 A 组(n=26),飞溅至患者管口外衣领为 B 组(n=30),飞溅至床旁为 C 组(n=35),飞溅至床尾为 D 组(n =27)。负压进管吸痰,先行脱机试验,监测最后成功脱机患者吸痰前后的 SpO2、HR、RR。结果118例患者成功脱机79例,失败39例。脱机失败:A 组18例,B 组14例,C 组6例,D 组1例。4组脱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06,P <0.05),且痰液飞溅距离与一次脱机成功率呈正相关(r=0.518,P <0.05)。成功脱机患者吸痰前后的 SpO2、HR、R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患者痰液飞溅的距离越远,其咳嗽反射能力越强,脱机成功率越高。痰液飞溅距离可作为预测脱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馒头餐试验后胰高糖素样肽-1(GLP—1)的分泌情况。方法选择3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1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馒头餐试验。均于空腹,餐后30、60、120和180min静脉取血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和GLP-1(7-36)。结果糖尿病组馒头餐试验后胰岛素水平及GLP-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馒头餐试验后GLP—1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患者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71例 CRF患者按CRF分期标准分为氮质血症期(氮质血症期组)26例、肾衰竭期(肾衰竭期组)21例和尿毒症期(尿毒症期组)24例。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仪、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 iPTH的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血清肌酐的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RF组、正常对照组血清 iPTH 水平分别为(586.2±273.3)、(51.2±19.3)ng·L-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氮质血症期组、肾衰竭期组和尿毒症期组血清 iPTH、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P<0.01);与氮质血症期组比较,肾衰竭期组血清iPTH、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尿毒症期组血清 iPTH、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氮质血症期组、肾衰竭期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氮质血症期组、肾衰竭期组和尿毒症期组血清iPTH水平与血清肌酐水平均呈正相关(r=0.916、0.883和0.927,均P<0.01)。结论监测血清 iPTH能客观地评价肾功能损害程度,对防治CRF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沈国飞 《矿产勘查》2014,(10):18-21
目的:研究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尿微白蛋白(MA)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关系。方法选择83例 T2DM 并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观察组、94例单纯 T2DM 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尿酸、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小板参数及 MA 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对影响 T2DM 患者并发 ICVD 相关因素采用逐步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建立 Logistic 回归模型。用 ROC 曲线评价Logistic 回归预测模型 P1、P-LCR 联合 MA 预测模型 P2、P-LCR 的预测能力。结果2组 MPV、PDW 及 P-LCR值与 MA 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P-LCR、MA、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是 T2DM 患者并发 ICVD 的独立危险因子。Logistic 回归预测模型 P1、P-LCR 联合 MA 预测模型P2、P-LCR 各自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779、0.704(P =0.00)。结论P-LCR、MA 与 T2DM 并发 ICVD有关,对 P-LCR、MA 联合监测及动态监测有助于 T2DM 并发 ICVD 的早期预测。  相似文献   

10.
侯文华 《矿产勘查》2014,(11):33-3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脑钠肽(BNP)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A 组)及高血压 LVH 患者(B 组)各54例均为邯郸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 Hcy、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 BNP、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 hs-CRP,并与55名健康对照者(C 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清 Hcy、BNP 和 hs-CRP 水平 B 组明显高于 A 组和 C 组(均 P <0.05),A 组明显高于 C 组(均 P <0.05)。高血压 LVH 患者 Hcy 与 BNP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09,P <0.05)。结论Hcy、BNP 及 hs-CRP 水平可作为高血压合并 LVH 患者评价病情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腰身指数(WHtR)、血尿酸(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根据和研究材料。方法对650例拟诊为冠心病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进行身高、腰围、WHtR、血压及血UA的测定。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将650例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单支组,134例)、2支病变组(2支组,174例)、3支病变组(3支组,127例)和正常组(215例)。按照WHtR及血UA值分为WHtR〉0.5组、WHtR≤0.5组及尿酸≥420μmol·L-1组、尿酸〈420μmol·L-1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计算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各组年龄、WHtR、腰围、肱动脉SBP、肱动脉DBP、CHOL(胆固醇)、血UA、GLU(血糖)、LDL(低密度脂蛋白)、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将Gensini积分行平方根转化后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后挑选出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行多元直线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排除多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后,WHtR、血清UA、LDL、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对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01或P〈0.05)。各组间Gensini积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WHtR和血UA水平的升高,Gensini积分也逐渐升高,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也逐渐加重(P〈0.01)。结论WHtR结合血UA检测可以很好地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剪切力及内中膜结构变化。方法采用GE LOGIQ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5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31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血流剪切力和斑块发生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的IMT值高于对照组,血流剪切力低于对照组(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IMT值增大及减低更为显著(P〈0.01)。糖尿病组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71.6%,斑块检出率及斑块数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的斑块发生程度更为显著(P〈0.01)。结论剪切力变化可以更早期地反映血管受损情况。颈动脉超声检测能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中膜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糖尿病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颈内动脉粥样斑块及脑梗死复发的影响。方法对2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43例)及对照组(93例),并通过颈部血管B超检查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的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稳定性;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的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IMT及斑块稳定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MT降低,稳定斑块患者数增加(均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稳定并逆转粥样硬化斑块,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能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70例江西籍汉族住院病人,根据造影结果分成冠心病组(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狭窄≥70%)161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109例。酚/氯仿/无水乙醇法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基因突变聚合酶链反应(MS-PCR)技术及琼脂电泳检测ACEI/D、AGTM235T基因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ACEI/D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AGTM235T 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表明:ACE/DD和AGT/TT基因型是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因子(P〈0.05)。含有TT和至少一个D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组合较其他几种基因型组合,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性更高(P〈0.05或P〈0.01)。结论 ACEI/DDD型和D等位基因、AGTM235T TT型和T等位基因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含有TT和至少一个D等位基因的基因型组合较其他几种基因型组合,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刘玉  林丽榕 《矿产勘查》2010,(11):31-3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和血液灌流(HP)联合治疗维持性HD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45例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23)和对照组(n=22)。2组在营养支持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HD治疗;观察组采用HP+HD治疗。对2组治疗后3周甲状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以及患者皮肤瘙痒的缓解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3周PTH和β2-MG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皮肤瘙痒症状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结论 HP+HD联合治疗能显著下降尿毒症患者PTH和β2-MG水平,减轻皮肤瘙痒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128MSCT)在诊断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害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川崎病患儿128MSCT及超声心动图(ECHO)检查结果。128MSCT在无屏气状态下进行扫描,扫描时心率为80-130次·min-1,平均(99±18)次·min-1。主要观察冠状动脉瘤的数目、部位、大小及形状。冠状动脉病变按左冠状动脉(LCA)主干、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主干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期:30例川崎病患者中17例行128MSCT和ECHO冠状动脉检查均未见异常。128MSCT显示冠状动脉损害患者13例[病变累及冠状动脉起始处或近端6例,累及冠状动脉中段和(或)远端7例];ECHO只显示冠状动脉起始处和近端的损害6例,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76.67%(23/30)。ECHO评估中远端冠脉病变有限;漏诊7例(LCA、RCA近、中、远端多处瘤样扩张3例,双侧远端冠状动脉增粗迂曲2例,LCA中端中度或LAD轻度狭窄2例)。恢复期:13例冠状动脉损害患者以128MSCT结果为对照,ECHO诊断完全符合率为61.54%(8/13),8例同期随访(1-6个月)128MSCT及ECHO均提示冠状动脉病变消失。漏诊5例(128MSCT提示RCA中、远端节段性瘤样扩张2例,LCA、RCA多发巨大瘤合并双侧冠脉瘤壁钙化1例,LCA中端或LAD狭窄各1例)。结论在较高心率、无屏气模式下,128MSCT有助于评价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全貌,能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患儿随访和诊断策略的制定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膜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4∶0、16∶0、18∶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成分的变化。方法本实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4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冠心病高危人群组(43例)及正常对照组(51例),采用氯仿-甲醇法快速提取红细胞膜脂肪,并用碱法甲基化,经薄层层析纯化的甲基酯用100 mm×0.25 mm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中14∶0、16∶0和18∶0脂肪酸较其余三组低(P〈0.01),而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中18∶1脂肪酸较其余三组高(P〈0.01);冠心病高危患者组中红细胞膜14∶0、16∶0、18∶0和18∶1脂肪酸与稳定性心绞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冠心病高危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则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红细胞膜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之间有重要的联系,特别是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有更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王柯妮  刘惠亮 《矿产勘查》2010,(12):80-82,85
目的探讨术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的疗效。方法 60例STEAMI患者经PCI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强化治疗组(n=32)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1,对照组(n=28)按常规剂量(20 mg.d-1)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样蛋白酶A(SAA)和血脂水平在治疗后7、14 d时均有明显下降(P〈0.05),强化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清hsCRP、SA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给予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期即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和血脂水平,且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剂量,有利于STEAMI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对床旁气管切开时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30例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术前使用咪唑安定,观察组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啶。2组患者均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均行气管切开术。观察2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总镇静时间、Ramsay评分、镇痛效率及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有无低血压发生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静时间短(P〈0.05),HR下降明显(P〈0.01)。观察组、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Ramsay评分值及CV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在镇静、镇痛及减轻应激反应等方面优于咪唑安定,是重症患者有创操作时术前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罗丹  彭维杰 《矿产勘查》2010,(12):59-62
目的建立、评价大鼠在体心脏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模型。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结扎冠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后剪断结扎线再灌注3 h;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前24 h给大鼠行开胸手术,但不阻断冠脉血流;缺血预适应组:缺血-再灌注前24 h给大鼠行心脏缺血预适应,阻断冠脉左前降支造成心脏缺血3 min,再灌注5 min,反复4次。测定3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以评价心肌损伤的程度。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肌梗死区面积为(0.18±0.03)cm2;缺血预适应组心肌梗死区面积为(0.11±0.02)cm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假手术则对心肌梗死面积则无显著影响。与缺血-再灌组比较,缺血预适应组能显著减少血清CK的释放(P〈0.01),假手术则对血清CK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已建立的大鼠心脏缺血预适应延迟保护模型具有显著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为缺血预适应的研究提供稳定的在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