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有限元分析计算能看出大型反射面板对天线结构精度有较大的影响,加筋反射面板的刚性可以降低天线结构重量和减小天线反射面的均方根值(RMS)。 相似文献
2.
大口径反射面天线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6,(1):1-8
大口径反射面天线是射电天文观测和深空探测的关键设备之一。介绍了国内外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的发展现状,描述了几个代表性大口径天线的主要指标和技术特点,重点论述大口径反射面天线的微波光学设计、馈源网络、频段切换、结构型式选择与保型设计、高精度面板设计与制造、主动反射面和伺服控制等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其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天线反射面单块面板精度检测方法,详细分析了“水准仪+高度尺”面板测量方法的检测精度,并对检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荣武平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0,5(4):430-434
简要介绍了反射面天线近场聚焦测量方法,推导出了有限测试距离时用副反射面纵向偏焦补偿近场相差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近场聚焦测量与远场测量的数据结果,并给出了仿真和试验实例,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近场聚焦法是一种可用于大口径天线性能测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天线面板检测后会得到两项数值,即算术平均值和均方根。均方根是衡量板精度的主要指标,算术平均值则是反射面精度调整的主要依据。本文将讨论面板算术平均值在天线反射面精度调整中的作用,给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各外荷载对反射面表面形状的影响,为促动器提供调控依据,确保巨型射电望远镜结构在运营期间良好的工作性能,以上海65 m天线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主反射面面形精度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反射面最佳吻合抛物面的求解方法及面形精度的计算方法;其后介绍了主反射面最佳安装调整角的求解方法,并给出了最佳安装调整角度;最后,分析了结构自重、风、温度作用对反射面面形精度的影响,并给出了分析结果,分析时考虑了不同俯仰角、不同风速、非均匀温度场及反射面板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反射面最佳安装调整角为48.9°,由此求得重力荷载下的精度最大值为0.73 mm,对应俯仰角为5°;日照非均匀温度场作用对于天线结构面形精度的影响接近重力影响,不容忽视;而工作风速和均匀温度场作用下的精度较重力产生的影响小很多,有数量级的差异。该分析方法和结果也为该类全可动天线结构设计及面形精度分析提供了相应的参考,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由于轴系误差导致的样板轴双周晃动对样板精度的影响。对传统的天线样板安装调整和测量的方法提出了分析意见,并提出了天线样板安装调整和测量的新方法暨控制双周晃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根据卫星在同步轨道上摄动的规律,运用三角学方法分析了摄动对地面站天线指向精度的影响,并且给出了通过“APPLE-ⅡE”型微机计算的、不同口径的天线在C波段和K波段增益损失量的若干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在ANSYS环境中,首先建立了某35m口径抛物面天线的有限元模型;然后详细介绍了天线在脉动风荷作用下的动力学分析方法;最后计算分析了天线处于指平姿态下,在自重和平均风速为20m/s的脉动风载下的变形,并给出了分析结果;验证了基于ANSYS二次开发、MATLAB编程结合有限元法的分析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碳纤维天线反射面的热变形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纤维天线在大范围温变场将发生一定的变形,引起较大的天线波束指向误差,造成电性能下降,合理的铺层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碳纤维天线热变形。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各种铺层下的反射面在20~80℃范围内热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优选出合理的铺层方式;为了验证仿真结果,设计了一套测试装置。实验结果表明,仿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为接近,误差为9.3%,从而探索出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减少热变形的铺层设计方法,为高精度复合材料天线反射面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型反射面天线,对轮轨接触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轮轨接触应力。在计算中使用了ANSYS和ABAQUS,并与解析解做了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大型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在接触分析中,为找到合适的参数,在计算步长、接触算法和摩擦力的设置上进行了多次尝试,这些经验可为其他接触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毫米波天线应用环境和设计复杂程度的不断增加,对毫米波天线的测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宽频
带毫米波天线快速测量的需求,本文基于R&S 公司ZVK 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了毫米波扫频紧缩场测量系统的特性,
针对影响其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阐述了系统改进主要方向,并给出了测量实例。 相似文献
16.
17.
介绍了一种多功能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方法,利用同一反射面实现跟踪和干扰的功能。跟踪采用副面为栅条形式的卡塞格伦天线,干扰采用前馈抛物面天线。2种天线正交极化,通过理论计算、仿真优化结合合理的结构设计,保证2种天线的电性能及相互之间的隔离度。 相似文献
18.
抛物面天线中,馈源与反射面的相对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天线电气性能。以Ka频段单偏置抛物面天线为例,分析计算了馈源横向偏焦、纵向偏焦对天线方向图和增益的影响,并给出2组关于馈源偏焦距离与天线第一旁瓣电平和天线增益相对关系图,为今后天线结构设计提供一个理论依据。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果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9.
20.
双弯曲反射面天线是一种经典的赋形反射面天线。本文对其偏焦和宽频带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实现15%带宽、偏焦7.5°(6.25倍波束宽度)的偏焦波束.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天线的三波束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