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为了制备2,6-二甲基-4-苯基-3,5-吡啶二甲酸,首先采取Hantzsch合成法,以0.10 mol苯甲醛、0.125 mol碳酸氢铵和0.25 mol乙酰乙酸乙酯为原料,在40 mL甲醇溶剂中回流0.5 h,合成了1,4-二氢-2,6-二甲基-4-苯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产率为45.9%;取0.01 mol 1,4-二氢-2,6-二甲基-4-苯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在0.02mmol六水三氯化铁的醋酸水溶液中回流反应1 h进行芳构化合成了2,6-二甲基-4-苯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产率为50.2%;最后,2,6-二甲基-4-苯基-3,5-吡啶二甲酸二乙酯进行水解合成目标产物,产率为62.7%。 相似文献
3.
4-羟基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以吡啶-2,6-二甲酸为原料,经酯化、吡啶环自由基亲核取代合成4-羟甲基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的工艺路线,并对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羟甲基化的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将9.8 g(44 mmol)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溶于60 mL 30%(V)硫酸和75 mL甲醇混合溶液中,同时等速滴加40.8 mL(400 mmol)30%过氧化氢溶液和含15.2 g(100 mmol)硫酸亚铁的饱和溶液,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目标产物产率可达65.8%,经液相色谱测定产物的纯度大于98%,其结构经由核磁氢谱(1H-NMR),红外分析(IR)和元素分析得以表征。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寻找一条合成2,6-二甲基-4-羟甲基吡啶的简单,经济的方法,本文以2,4,6-三甲基吡啶为原料,分别与间氯过氧苯甲酸、乙酸酐以及氢氧化钠经过3步反应,将原料从2,4,6-三甲基吡啶转变成相应的2,4,6-三甲基吡啶-N-氧化物、2,6-二甲基-4-羟甲基吡啶乙酸酯进而水解得到最终产物,总收率达51.2%。与文献合成方法相比,本法采用原料便宜,操作简单,收率高。 相似文献
6.
以3,5-二甲基吡啶为原料经氧化、硝化、甲氧基化、羟甲基化及氯化后制得3,5-二甲基-4-甲氧基-2-氯甲基吡啶。 相似文献
7.
以廉价易得的丙二酸二乙酯和顺式1,4-二氯-2-丁烯为原料,在Na H作用下,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目标化合物3-环戊烯-1,1-二甲酸二乙酯,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并对影响产物收率的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物料比n_((丙二酸二乙酯)):n_((顺式1,4-二氯-2-丁烯))=1.0:1.0;Na H用量为n_((NaH)):n_((丙二酸二乙酯))=3.0:1.0;溶剂为四氢呋喃;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6h。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为81.4%。 相似文献
8.
以三氟乙酰乙酸乙酯和异戊醛为起始原料,通过闭环,脱水,脱氟化氢反应制备得到氟硫草啶的中间体:2-二氟甲基4-异丁基-6-三氟甲基吡啶-3,5-二甲酸乙酯.总收率74.9%.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与元素分析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9.
10.
11.
二甲基对溴碘代苯是带有两种不同卤素基团的芳香族有机合成中间体。2,6-二甲基苯胺在过碳酸钠作用下,于45~50℃与碘反应1 h,得到2,6-二甲基-4-碘苯胺,收率42.5%。2,6-二甲基-4-碘苯胺在-5~0℃下进行重氮化,进一步与溴化亚铜发生Sandm eyer反应,得到3,5-二甲基-4-溴碘苯,收率31.5%。2,6-二甲基苯胺室温下与六亚甲基四胺溴络合物反应30 m in,得到2,6-二甲基-4-溴苯胺,收率62.0%。2,6-二甲基-4-溴苯胺在-5~0℃进行重氮化,与K I反应,得到2,6-二甲基-4-溴碘苯,收率33.1%。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中间体2,6-二甲基-4-碘苯胺、2,6-二甲基-4-溴苯胺以及最终产物3,5-二甲基-4-溴碘苯和2,6-二甲基-4-溴碘苯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13.
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合成及爆炸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种合成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的新方法。此三种方法均以N-亚硝基二(氰甲基)胺为起始原料,经过环合制备2,6-二氨基吡嗪,再分别经硝化、氮氧化;氮氧化、硝化;乙酰化、氮氧化、硝化三种方法得到LLM-105,通过对硝化反应、氮氧化反应条件以及目标产物总收率和纯度分析,发现2,6-二氨基吡嗪经乙酰化、氮氧化、硝化反应合成路线最佳,LLM-105的收率可达45.8%,纯度大于99%。测试了LLM-105的爆速、爆压、DSC及落锤感度,同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进行了对比,发现其性能优于TATB。用1H-NMR、IR、MS对LLM-105及其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3-甲基-4-吡唑甲酸和3,5-二甲基-4-吡唑甲酸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唑甲酸衍生物是制备新型杀虫剂的中间体。为了简化工艺条件,降低生产成本,以乙酰乙酸乙酯与原甲酸三乙酯为原料,乙酸酐为溶剂,加热回流4 h,合成了乙氧亚甲基乙酰乙酸乙酯(Ⅰ),收率为75%;然后在0~5℃冰浴中缓慢滴加w(NH2NH2.H2O)=80%的水合肼,室温反应0.5 h,与Ⅰ环合生成3-甲基-4-吡唑甲酸乙酯,收率77%,熔点46~47℃;最后经w(NaOH)=10%的水溶液水解,制得目标产物3-甲基-4-吡唑甲酸,收率88%,熔点237~238℃。用类似的方法以乙酰乙酸乙酯和乙酰氯为原料,经缩合、环合和水解3步反应合成了3,5-二甲基-4-吡唑甲酸,3步反应的收率分别为52%、75%、85%。中间产物及目标产物的结构经熔点、IR、MS、1HNMR和13CNMR表征得以证实。在实验室小试的基础上,放大50倍进行了中试,目标产物的收率与小试结果一致。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5.
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氨基二乙腈为起始原料,经过亚硝基化、环合、硝化三步反应得到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1-氧化物(LLM-105)。确定了硝化2,6-二氨基吡嗪-1-氧化物(DAPO)制备LLM-105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5h,用发烟硝酸或硝酸钾向发烟硫酸和2,6-二氨基吡嗪-1-氧化物混合物中加料的工艺路线,总产率为35%。用1 H NMR,IR,MS对DAPO和LLM-105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推测了DAPO环化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微波促进下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经酰化和环化反应合成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化合物的方法,反应时间短,产物收率高,操作简便。在微波辐射下,以BF3·Et2O为催化剂,N-对甲苯基乙酰胺与取代苯乙酸发生酰化,80℃下反应15 min,以85.7%~91.3%的收率得到中间产物N-[4-甲基-2-(2-芳基乙酰基)苯基]乙酰胺;中间产物在叔丁醇钠/叔丁醇存在下进行环化,微波辐射下回流反应20 min,得到目标产物2,6-二甲基-3-芳基-4(1H)-喹啉酮,收率89.2%~94.3%。用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利用二氢吡啶光诱导芳香化反应合成3,5-二氰基-2,4,6-三甲基吡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5-二氰基-2,4,6-三甲基吡啶在新型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在CCl4中光照1,4-二氢-3,5-二氰基-2,4,6-三甲基吡啶,高产率地合成了3,5-二氰基.2,4,6-三甲基吡啶. 相似文献
18.
以2,6-二氯吡嗪为原料,经过甲氧基化、硝化、氨化、氧化合成出2,6-二氨基-3,5-二硝基-1-氧吡嗪(LLM-105)。研究了甲氧基化条件、硝化体系、氨化条件、三氟乙酸与双氧水的体积比等因素对LLM-105总产率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合成条件是:质量分数25%的甲醇钠甲醇溶液,回流3h;用质量分数20%发烟硫酸和硝酸钾硝化体系硝化2,6-二甲氧基吡嗪,室温下反应3h;质子溶剂乙醇作为氨化溶剂,60℃下反应2h;三氟乙酸与质量分数30%双氧水的体积比3∶2,45℃下反应6h;LLM-105的总收率达到54%。 相似文献
19.
Dihydroxyl telechelic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oxide)s (1) with regiocontrolled end-group structu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oxidative polymerization of 2,6-dimethylphenol with various aromatic diols in the presence of CuBr/dibutylamine catalysts. The novel one- or two-armed telechelic derivatives based on aromatic diols as core and 1 as arms were subsequently epoxidized with epichlorohydrin and a series of new epoxidized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oxide)s (2) were accessible with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ranged from 3500 to 14,000. The end-group structures and regioselectivity of polymers were controlled by the CuBr/dibutylamine catalysts under different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th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Upon heating in the presence of oxygen, the one-armed dihydroxyl telechelic polymer was converted via intermolecular coupling and redistribution reaction to the two-armed derivative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ts molecular weight and elimination of diol monomer. Treatment of dihydroxyl telechelic derivatives with epichlorohydrin and NaOH afforded the epoxide-terminated telechelic derivatives in 77-94% yiel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