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化信息》2007,(5):83-84
可穿戴网络是指基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和ZigBec技术等)与可穿戴式计算机(wearcomp)技术穿戴在人体上、具有智能收集人体和周围环境信息的一种新型个域网(PAN)。可穿戴计算机可以为可穿戴网络提供核心计算技术。有Ad Hoe性能的蓝牙和ZigBee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作为其底层传输手段,结合各自优势组建一个无线、高度灵活、自组织,甚至是隐蔽的微型PAN。可穿戴网络具有移动性、持续性和交互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可穿戴计算机是计算机行业的一个新兴领域,是一种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它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市场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可穿戴计算机和可穿戴计算技术,重点分析了其中的文境感知技术,并举例讨论了文境感知技术的一种应用实现。  相似文献   

3.
可穿戴计算机已初步成为计算机产业的新领域 ,可穿戴计算技术的研究也在探索和开展 .为促进研究者的合作和交流 ,在成功举办 2 0 0 1年第一次全国可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的基础上 ,决定在 2 0 0 3年 6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可穿戴计算技术学术会议 .1.会议主题内容可穿戴计算机系统概念研究、无线自组网技术、可穿戴计算机应用系统、移动数据管理技术、可穿戴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人机交互技术、可穿戴计算机操作系统技术、Soft swich技术、可穿戴计算机应用软件设计、人机工程技术、可穿戴计算机系统无线联结技术、系统评估与预测、可穿戴计算…  相似文献   

4.
USB技术在可穿戴计算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积小、功能强、外国设备多、集成度高是可穿戴计算机的主要特点之一,由于可穿戴计算机对多媒体的要求很高,要实现的功能很多,以至于其外设种类很多,所以要求其接口种类也比较多,如串口、MCP接口、USB接口以及PCMCIA接口等等。若将这众多接口都集成在一起,不但设计复杂,而且集成后的体积仍然较大,且其扩充性也较低。USB接口则将这些不同的接口统一起来,使用一个4针插头作为标准插头,在可穿戴计算机的设计中采用USB接口作为主要的外设接口,可弥补上述的不足。重点介绍了可穿戴计算技术、USB技术并提出了一种将USB接口作为可穿戴计算机通用接口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智能手表是一种新型的可穿戴式设备,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新颖的设计理念,包括传感器的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无线通信将实时的监控数据向其他设备发送。它的出现体现了可穿戴式设备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体现出可穿戴式设备的应用将一步一步走向人们的生活。而其智能手机客户端,在保证智能手表的基础功能的前提下,同时优化了智能手表的用户体验,并收集来自智能手表的数据,向服务器传输,达到云端监控的目的。设计将主要阐述构建基础可穿戴设备的几项关键技术,如可穿戴技术、无线通讯技术(BLE传输、Socket传输)、相关传感器技术、单片机系统、以及iOS的应用开发,其中还会对新型的TI CC2540 BLE技术以及iOS BLE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可穿戴计算机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丛明 《计算机仿真》2005,22(2):261-264
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飞速发展,根据摩尔定律所述,计算机的容量每隔18至24个月就会翻一番,进而实现计算能力在短期内的指数增长。可穿戴计算(wearable computer)是一种新概念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应用潜力巨大,发展势头迅猛,它是伴随着计算机不断向超微型化发展应运而生的,也是“计算机应以人为本”这一理念的必然产物。它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将使人机关系发生重大变革。文中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可穿戴计算机,接着回顾了它的简短发展史,然后介绍了它的软硬件技术,最后列举了可穿戴计算机的几方面应用并预测了它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物联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但是目前市场上针对盲人群体的可穿戴智能设备较少,无法给盲人提供有效帮助.为了给盲人带来生活便利,保障盲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本文设计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盲人导航眼镜的方案.该眼镜的设计涉及语音识别、GPS定位、传感器等技术,能够实...  相似文献   

8.
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从实验室、办公室进入了人们的教育、娱乐和生活,但到目前为止,人机交互的方式仍未摆脱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桌面计算的模式,计算机并没有充分地与人的生活环境融合在一起。无所不在计算技术的研究和探索将致力于突破这一瓶颈,使计算机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人机交互与媒体集成研究所徐光祐教授将阐述无所不在的计算时代的一个全新研究方向——智能环境。智能环境是一种嵌入了多种感知、计算设备的物理空间,能够根据上下文识别人的身体姿态、手势、语音等,进而判断出人的意图,以有效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本文提出的分布侍候式计算正是实现这种环境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网规模日益扩大,传统作业模式已不能适应电网发展,而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未来计算机形态和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增强现实的智能可穿戴技术可以提升电网作业工作质量、效率及安全作业水平。通过面向电网输、变、配作业应用场景调研,结合智能可穿戴、通信网络及其后台服务技术,提出了针对电网作业的智能可穿戴系统解决方案,设计了适合电网作业的智能可穿戴系统体系总体技术架构,包括其前端电网作业智能可穿戴终端设备的硬件系统、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架构,以及为前端应用服务的后台服务软件架构等。该套架构设计方案已经在多个科研项目的电力作业现场试点验证。应用效果证明,该方案切实改进了电网作业工作方式,提高了作业质量、工作效率及标准化水平,并能够辅助解决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监护问题。该方案对当前智能可穿戴技术在电网作业的应用研究和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可穿戴式计算设备既不是懒汉极客手里的玩物,也不预示着反面乌托邦的未来。本文阐述了为何人们会喜欢它。针对可穿戴式计算技术的批评大多数围绕于社会接受程度上。比如有人说:"现在没人再戴手表了"、"我死也不会戴谷歌眼镜",还有人则怀疑其实用性。"智能手机干不了的,智能手表和谷歌眼镜也干不了。"之所以会有诸如此类的论调,是由于人们误解了可穿戴式计算革命的真正本质。这场革命的真正本质与设备本身无关,也与人们不必从口袋掏出手机这种便利无关。可穿戴式计算只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关系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