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纸质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纸质材料在土壤中的降解塑料的发明,无疑是近代科学技术的一大进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以及抗水、抗油、抗老化性能,使它迅速普及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塑料农膜、塑料食品容器、塑料包装材料,是其最常见用途的一部分。但塑料不易降解的性能,使其废...  相似文献   

2.
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受二氯喹啉酸胁迫的土壤中施入复合菌剂后,烟草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土壤微生物量C和N均较健康土和受害土明显增多;蔗糖酶及脲酶活性均高于受害土而低于健康土,表明复合菌剂能修复受二氯喹啉酸污染的土壤,有助于改善土壤健康质量。   相似文献   

3.
二氯喹啉酸药害常发生于烟稻轮作烤烟,给烟叶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综述了二氯喹啉酸对烤烟的危害、环境消解特性以及烤烟二氯喹啉酸药害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对现有治理方法做出讨论并对未来药害治理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为制定烟叶中三唑酮及代谢产物的农药残留限量,研究了合理使用条件下,三唑酮及其代谢物三唑醇在烟叶中残留降解规律和残留水平。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建立了同时测定烟叶中三唑酮和代谢产物三唑醇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三唑酮在鲜烟叶和烤后烟叶中的最低检出量(LOQ)分别为 0.01、0.05 mg/kg。三唑酮、三唑醇在鲜烟叶和干烟叶样品中添加水平为 0.01~ 5 mg/kg时,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79.8%~97.3%, RSD为 1.5%~9.0%,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方法要求。对 2011-2012年山东、湖南两地三唑酮残留试验的烟叶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唑酮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半衰期为 3.8~5.6d,在储存条件下的半衰期分别为 157~315 d。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剂量和采收安全间隔期与烟叶中农药残留量显著相关,末次施药后 7、14、21 d,烤后烟叶中三唑酮及代谢物的残留量分别为 0.33~6.44 mg/kg、0.15~2.77 mg/kg、0.18~2.53 mg/kg。建议三唑酮及代谢产物在烟叶中 MRL为 5mg/kg,安全间隔期(PHI)为 14 d。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植烟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可降解二氯喹啉酸的菌株J03,经Biolog代谢芯片鉴定和16SrDNA系统进化分析,鉴定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为探索J03菌株对烤烟二氯喹啉酸药害的修复潜力,以云烟87为供试烟草品种,通过无机盐培养基培养、盆栽和小区试验,分析了J03菌株对二氯喹啉酸的降解能力和药害修复能力。结果表明,菌株J03在液体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21 d后,对二氯喹啉酸的降解率为33.50%;盆栽条件下对二氯喹啉酸胁迫叶片生长的修复效果为33.46%;田间对二氯喹啉酸药害的防治效果为36.92%。   相似文献   

6.
精甲霜灵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和降解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6年分别在山东、湖南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了精甲霜灵在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和降解规律.结果表明:精甲霜灵在烟叶中消解较快,半衰期为1.2~1.5d,在土壤中消解相对较慢半衰期为6.4~12.8d.按照推荐用量施药3~4次,末次施药14d后烟叶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2mg/kg.建议末次用药到烟叶成熟采收的安全间隔期为21d.  相似文献   

7.
《食品科学》2006,27(10):655-655
根据法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引起疯牛病的阮蛋白长期暴露于土壤中可以被其降解。科学家渴望弄清楚即使污染源已经被切断,为什么牛脑海绵组织仍然感染上阮病毒。这些污染源包括那些已经感染上病毒的牲畜尸体制成的饲料和那些自从出生就已经感染上病毒的小牛,一些科学家假设牛脑的海绵组织中的阮蛋白很难在土壤中存活。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烟叶和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残留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烟叶和植烟土壤采用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提取、乙酸乙酯液-液分配,用石墨化碳和弗罗里硅土混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烟叶和土壤中添加水平为0.05~2.00 mg/L时,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9.4%~94.9%和92.9%~108.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1%~12.9%和5.5%~9.6%,说明该方法具有前处理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为稻-烟轮作系统中烟叶和土壤中二氯喹啉酸的残留检测和归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不同环境因素和食品基质条件对花色苷的降解规律,研究了不同温度(4~100℃)、光照条件(避光、日光和紫外光)、冻融循环(5次)、蔗糖添加量(0~20%)和NaCl添加量(0~5.0%)对花色苷保留率的影响,并构建了降解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温度从4℃升高到100℃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从88.19%降低至28.10%,其半衰期(t1/2)从55.0 h降低至5.9 h(P<0.05);与避光条件相比,紫外光条件下的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1/2均达到最低值(84.41%和43.0 h);经过5次冻融循环后,花色苷120 h保留率降低至85.21%,此时的t1/2为612.6 h;在80℃稳定性加速实验中,当蔗糖添加量为10%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1/2均达到最高值(60.17%和13.7 h),而当NaCl添加量为5%时,花色苷10 h保留率和t1/2均达到最高值(54.63%和11.3 h)。花色苷的贮藏和加工应尽量避免高温、紫外光和冻融循环,并可添加适量...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不同质地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对烟草致害阈值及安全间隔期,从而为烟草前茬除草剂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毕节砂壤土与黏壤土烟田开展除草剂药害田间试验,研究烟嘧磺隆在2种质地土壤中的降解特征、烟草药害阈值与安全间隔期及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砂壤土中降解半衰期为9.5~14.7 d,在黏壤土中降解半衰期为9.0~17.3 d;在砂壤土中致害阈值和田间安全间隔期分别为1.50μg/kg和70.6 d,在黏壤土中分别为2.47μg/kg和52.4 d;在施药后80 d,随烟嘧磺隆施用剂量(0到1倍)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碱解氮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则呈降低趋势,砂壤土和黏壤土的理化性状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不同,这与不同质地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及与烟草间的互作影响有关。研究结果可为不同质地烟田土壤中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合理使用及其残留降解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烟稻轮作田土壤中二氯喹啉酸导致烟草药害的残留阈值,研究了稻田不同施药剂量下二氯喹啉酸的残留量和降解规律,分析了残留量和烟草药害等级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较低浓度的二氯喹啉酸残留就可导致烟草药害。稻田推荐剂量的二氯喹啉酸在植烟土壤中半衰期为25.7 d,施用60 d后降解率为77.83%。移栽后60 d,土壤中二氯喹啉酸残留量与烟草药害等级呈指数关系,残留阈值为0.006 mg/kg,如超过此阈值,烟草会产生明显药害症状。烟田规划期即烟草移栽前60 d,二氯喹啉酸残留风险值为0.072 mg/kg。研究为控制二氯喹啉酸药害风险和烟田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抗二氯喹啉酸的烟草育种材料,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二氯喹啉酸,研究受药害烟株叶面积变化规律和烟草药害等级情况,确定喷施二氯喹啉酸对烟草苗期药害的临界浓度及适宜观测时间,并对烟草EMS突变体材料进行规模化筛选鉴定。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引起烟草药害的临界浓度为0.5 mg/L,超出临界值浓度,烟草叶片会出现明显药害症状;为获得较高抗性的突变体材料,以1 mg/L为最适施药浓度,在药害症状明显时(施药后14 d)进行观测,获得了多个对二氯喹啉酸高抗、中抗及敏感的突变体材料。对高抗材料QR-19的杂交一代株系抗性分析显示,该材料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可能受隐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解析烟草对二氯喹啉酸等激素型除草剂的抗药性机理及除草剂抗性育种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大田土壤残留二氯喹啉酸致烟草畸形并未出现烟草病害发生的原因,采用盆栽法,在土中分别混入1.04×10-3、2.08×10-3、4.17×10-3、8.33×10-3 和1.67×10-2 mg/kg 的二氯喹啉酸,检测诱导烟草保护酶活性的变化并分析酶活性与抗病关系。结果表明,当土壤中加入二氯喹啉酸时,能诱导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 移栽14 d 后,各处理烟草叶片中SOD 活力均高于未用药的对照,分别提高9.21%、32.60%、109.36%、136.16%、151.94%。 移栽21 d 后,发现各处理此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各处理的烟草POD 活性明显高于对照,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POD 活性有上升趋势,移栽28 d 后,烟草中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9.47%、35.80%、73.61%、134.69% 和230.45%。POD 同工酶的检测表明,处理过的烟根酶带增多、颜色加重、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从泡菜中分离得到一株植物乳杆菌P51,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NaCl含量、不同亚硝酸盐浓度以及不同培养基起始pH下其降解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和培养液pH值的改变。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51能够有效降解培养基中的亚硝酸盐,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7℃,最适NaCl含量为4%,最适亚硝酸盐浓度为200μg/mL,最适起始pH为6,同时植物乳杆菌P51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可能主要依靠酸降解。该菌株表现出良好的耐食盐和亚硝酸盐特性,可作为良好的乳酸菌发酵剂,对于应用到泡菜和腌制肉制品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文山烟区土壤和烟叶氯素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文山植烟土壤和烟叶水溶性氯含量分布状况,并解析其影响因素,采用GPS定位技术采集了276份土壤和381份烟叶,对土壤氯和烟叶水溶性氯含量进行测定,采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其分布及部分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烟区土壤水溶性氯平均含量为13.81 mg/kg,61.95%区域氯元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10.00~30.00 mg/kg);烟叶水溶性氯含量普遍较低,平均含量为0.15%,变异系数为113.33%,仅有8.66%的烟样氯含量在适宜范围(0.30%~0.80%),低(0.10%~0.30%)和极低(<0.10%)的烟样占比分别为37.27%和51.71%。降水的强淋溶作用是导致文山烟叶氯元素偏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文山烟区土壤氯元素含量适宜烤烟种植,但烟叶氯素含量均偏低,建议适当加强含氯肥料的施用,并做好对氯元素的动态监测,以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6.
叶黄素的化学降解产物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叶黄素在Ag+催化作用下经空气氧化降解的机理。其降解产物经GC/MS分析,并用作烟用香料。  相似文献   

17.
花青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主要以2-苯基苯并呋喃阳离子为基础形成的多羟基或多甲氧基衍生物,属类黄酮化合物。现已知的植物花青素种类主要有6种,天竺葵色素、矢车菊色素、飞燕草色素、芍药色素、牵牛花色素和锦葵色素。目前报道的花青素降解机制多为标准物质的热降解过程,可能为两种途径,本文综述了花青素标准物质这两种降解途径的过程。花青素很不稳定性,易受温度、pH值、氧气和金属离子影响,特别是热加工最易引起降解褪色。常见的食品热加工包括蒸、煮、炸和微波等,这些热加工方式都伴随着不同程度花青素的降解。食品热加工过程中花青素的大量丧失与其降解反应密切相关,而花青素的降解过程又与不同的热加工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烯酰吗啉在人参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王春伟  高洁  崔丽丽 《食品科学》2014,35(14):170-17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研究质量分数80%的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并对其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样品经丙酮提取,GPR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以液相色谱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质谱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在0.01~0.20 mg/kg添加范围内,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及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2.0%~95.5%,相对标准偏差为5.01%~7.67%。施药剂量为800 g a.i./hm2时,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9.13~16.35 d。在一个生长季节使用1 次,施药剂量为533.33~800 g a.i./hm2时,烯酰吗啉在人参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未检出~0.024 5、0.023 3~0.138 7、0.121 5~0.618 2 mg/kg和0.008 4~0.073 8 mg/kg,风险商值为3.56×10-7(远小于1),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建议我国烯酰吗啉在人参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可暂定为0.05 mg/kg,安全间隔期为28 d。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水产品安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提取2,4,6-三硝基甲苯(TNT)的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花蚬子、白蚬子、长竹蛏、文蛤四种市售水产品的TNT富集能力进行检测,并利用微生物高效降解水中的TNT污染物。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率可达97.80%。四种水产品中花蚬子、白蚬子、文蛤均可对TNT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其中白蚬子对TNT的富集程度最高,浓度可达76.26 ng/g。为降解水体中的TNT污染物,选取了9种能够降解芳香环类化合物的天然菌株,开展了TNT的生物降解研究。结果显示9种天然菌株均能够降解TNT,其中H5、LM1、CT1的降解效果较好,弧菌H5的降解效率最高,在27 ℃的条件下降解TNT 9 h,降解效率可达80.90%。本研究建立的提取检测方法简单高效、重复性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生物降解法能够高效、无二次污染地去除水中的TNT污染物。从而保障水体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硫酸软骨素的降解及其降解产物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分子硫酸软骨素分别进行酸解及酶解,得到相同分子质量范围的硫酸软骨素低聚糖。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子质量、紫外吸收图谱、硫酸基含量等方面对降解产物进行了表征,并检测了产物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在控制条件下两种降解方法得到的硫酸软骨素低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5300~3500u,且组分基本相同;紫外分析表明,酸解得到的硫酸软骨素低聚糖含有不饱和糖醛酸,具有部分双键;与酶解产物相比,酸解产物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