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区块长6储层岩心、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分析化验数据,该区块长6储层砂岩长石和石英含量较高,岩石类型以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利用毛管压力曲线、渗透率、孔隙度、中值压力、最大进汞饱和度等参数对研究区块长6储层的压汞曲线进行分类评价,将本区毛管压力曲线分为I类、II类和Ⅲ类。吴仓堡区块长6储层岩石类型为含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储层以粒间孔、粒内孔为主,平均孔隙度9.17%,平均渗透率1.21×10-3μm2,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孔隙以原生孔隙为主。  相似文献   

2.
依靠薄片鉴定压汞资料、薄片鉴定和测井资料、岩心观察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的长63储层特征,建立了储层分类标准,结果表明:华庆地区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长石溶孔、微孔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孔隙结构比较复杂,长63储集砂体在分类上属于低孔-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华庆地区长63储层根据储层分类评价的标准可以分为3类,以Ⅰ类、Ⅱ类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前针对大庆油田某区块水驱倍数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还不系统,缺少岩心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孔渗以及矿物含量等参数随不同水驱倍数变化规律的量化研究,严重制约了对储层水驱微观机理的揭示。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压汞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随岩石物性变化而变化的核磁共振转换系数C值的确定方法,充分克服压汞法不能重复利用相同位置样品而造成的误差,以及核磁法不能准确确定转换系数C值的弊端。利用该方法分析了岩心在不同水驱倍数下孔径大小及岩心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不同物性岩心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水驱倍数增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岩心原始孔隙度和渗透率越大,岩心孔径增加的幅度越大。水驱后黏土含量降低,高岭石的相对含量降低幅度最大,黏土矿物变化和微粒运移是导致岩石物性和孔径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岩心压汞分析是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研究最常用的分析技术之一。利用压汞毛管力曲线可以获取反应储层孔喉的大小和分布状况,从而有效划分储层类别。但以微裂缝加孔隙型的双重孔隙介质的非常规储层岩石的毛管力曲线特征明显不同于以孔隙型为主要储集空间的常规砂岩储层岩石。利用排驱压力、平均喉道半径等参数难以真正反映此类非常规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本文就常规砂岩储层和具有双重孔隙介质的非常规储层的岩石毛管力曲线的差异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等效微裂缝宽度”的概念来描述非常规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国内砂岩气藏储层岩石为研究对象,结合高压压汞与露头踏勘及气田资料数据分析,利用孔喉半径、岩心渗透率、试井渗透率、测井渗透率等指标,建立了砂岩气藏岩石微观及储层宏观非均质表征方法,研究了岩心微观孔喉、露头剖面、区块、气田4个层级的非均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砂岩气藏储层岩石微观孔喉结构极其复杂,渗流通道由数量众多、大小各异...  相似文献   

6.
张伟  王瑛  冯进  刘树巩 《测井技术》2011,35(2):137-139,150
针对珠江口盆地深层低渗透砂岩储层的分类评价方法进行探讨,以渗透率为主线,结合毛细管压力曲线所反映的微观孔隙结构,将砂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但在实际应用时受到岩心压汞分析资料的限制.利用宏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参数进行的流动带指标分类方法,有效地对低渗透率砂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在大量岩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将2种分类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通过岩心、测井、岩石薄片、铸体薄片、物性和压汞等资料,对金山气田进行储层开展岩石学、沉积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储集空间和微观孔喉特征研究。在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砂砾岩储层建立了分流评价标准,开展综合分类评价。  相似文献   

8.
毕广武 《测井技术》2016,(4):443-446
A油田岩石孔隙结构复杂多样,储层物性变化较大,相应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亦表现为不同类型形态特征,在进行压汞资料含水饱和度评价时,将其合理分类会取得更好效果。利用Lambda函数构建毛细管压力曲线评价储层含水饱和度时,函数公式各项参数可以反映出毛细管压力曲线变化趋势,其值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样品品质,可进行样品的分类划分。应用这种新的分类方法将A油田压汞样品划分为2类,对每一类根据Lambda函数公式构建出压汞资料评价储层含水饱和度的模型,利用模型计算密闭取心井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含水饱和度对比,平均绝对误差5.1%。  相似文献   

9.
张奉  孙卫  韩宗元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2):19-22,133,134
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方法对沙7断块E1f3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区储层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长石溶孔和岩屑溶孔,喉道类型以点状喉道为主,次为片状、弯片状喉道.高压压汞研究发现,研究区储层的孔隙结构非均质性较强,不同部位岩心的孔隙结构特征差异较大:由于胶结作用而使孔隙连通性变...  相似文献   

10.
根据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及压汞曲线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并根据储层特征总结出储层分类标准,利用多井对比对研究区储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TZ气田石炭系含砾砂岩段岩石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石英砂岩;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并发育有较多的微裂缝;孔隙结构类型主要发育中孔中粗喉型和中小孔中细喉型。从纵横向和平面上的储层综合评价表明,研究区储层类型以Ⅱ类和Ⅲ类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总体表现为中等-差储层特征。  相似文献   

11.
致密砂岩气层是目前油气勘探中寻找的重要资源之一,对其进行分类评价是保证评价精度的关键。通过对常规岩心压汞试验以及岩心核磁共振试验数据的分析,建立了横向弛豫时间T2谱转化为毛细管压力曲线的方法模型,提取了与孔喉直径大小和分布有明显关系的排驱压力、饱和度中值毛细管压力、平均孔喉半径作为核磁共振测井分类的变量,运用Kj均值聚类和贝叶斯判别方法建立了L地区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储层分类方法和标准。该方法可以实现按孔隙结构对储层进行连续分类,而且可以推广到没有取心的层段,实际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核磁共振测井在具有复杂孔隙结构的低孔低渗储层评价中应用广泛。目前渗透率计算仍然是基于中高孔渗分析的Coates模型和SDR经典模型,对于低孔低渗储层的适用性较差。在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孔隙分量组合下的渗透率计算新方法,利用压汞试验孔喉分布标准及统计平移方法,将反演处理所得的τ2(横向弛豫时间)谱与压汞孔径建立关系,确立岩心核磁τ2谱所对应的小孔、中孔、大孔的孔隙分量,进行组合求取渗透率,并与岩心测量渗透率对比,拟合度较高,说明该方法在实际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处理中达到了高精度评价地层渗透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类型多,孔隙结构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应用常规参数无法准确划分有效储层.对大量的压汞、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应用能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的毛细管压力曲线、平均孔隙半径、平均孔喉半径比对储层进行分类.在岩性、流体识别及储层参数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压汞、核磁共振测井、常规测井及测试资料,采用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定性分类与综合参数、平均孔喉半径等参数定量分类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储层测井分类标准.将该方法应用到研究区40多口井中,分类结果与试气结论符合较好,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升平开发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产能关系综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火山岩岩性多样,通过野外观测、岩心宏观和微观等综合研究确定了火山岩储层不同岩性主要孔隙类型,以原生气孔和次生溶蚀孔为主.应用常规压汞资料对孔隙类型进行分类,同时利用核磁共振和恒速压汞等先进方法对孔隙、喉道特征及储层流体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以Ⅱ类、Ⅲ类喉道为主,存在少量的Ⅰ类喉道.具有孔喉比大、喉道数量少、孔隙匹配性差的特征,反映喉道特征对火山岩储层气井产能影响非常大,对今后火山岩气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综合利用高压压汞、恒速压汞和扫描电镜技术对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研究。恒速压汞技术可以定量地区分样品的孔道和喉道,对大孔孔径测定准确,但是受限于较低的进汞压力,无法探测到较小的孔径。高压压汞技术因其较高的进汞压力可以准确地测定样品小孔隙的孔径。在共同的可测量区间内,通过插值计算方法求得两种测定技术的结合点,利用联合高压压汞与恒速压汞技术的方法计算获得了储层岩样的全尺度孔径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样品的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隙、残余孔隙及晶间微孔隙。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均不存在中间平缓段,孔隙结构复杂,分选性较差。计算得到的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储层岩石孔径分布呈双峰态。根据LOUCKS等提出的孔分类法,样品孔径为0.07~1μm的纳米孔非常发育,中孔孔径为120~150μm,微孔不发育。高压压汞技术与恒速压汞技术具有物理模型一致性,两者的结合是一种准确求取致密砂岩储层岩石全尺度孔径分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孔渗分析、扫描电镜及压汞实验等资料,在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多个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储层质量进行了更为有效的分类评价。研究表明,靖边东南部长2油层组储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铁方解石,胶结类型以薄膜-孔隙式为主;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孔隙为主,最主要的为残余粒间孔,储层砂岩孔喉连通性较好,且分选性较好;属中低孔、中低渗储层。利用存储系数、地层系数和流动带指数对储层质量进行关键单因素评价,再结合实验分析的微观因素建立储层分类标准,对储层质量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该区长2储层分为4类。结果表明,长2油层组Ⅲ类储层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Ⅳ类储层,Ⅱ类和Ⅰ类储层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7.
致密凝灰质砂岩作为一种特殊的致密砂岩类型,其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配置关系与普通致密砂岩相比有较大差异,沿用常规传统致密砂岩储层分类方法难以满足该类储层分类评价的需要。以松辽盆地南部德惠断陷营城组致密凝灰质砂岩为研究对象,以核磁共振和压汞实验为主要手段,探究了致密凝灰质砂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对比了其与常规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的区别。运用相关性分析法,综合考虑储层的渗流能力和有效储集能力,优选出R50(进汞饱和度为50%时所对应的喉道半径)和可动流体饱和度,建立针对致密凝灰质砂岩的储层分类标准。结果表明:该区优质储层主要发育粒间、粒内溶蚀孔等较大尺度有效孔隙,具有明显偏右的T2谱峰值,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储层主要发育凝灰质溶蚀孔、晶间孔等小尺度孔隙,具有明显偏左的T2谱峰值。以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为手段分析孔隙结构特征,识别出大孔—细喉、中孔—细喉、中孔—微喉和小孔—微喉4类典型压汞曲线,对应的凝灰质含量逐渐升高,分析认为凝灰质堵塞关键喉道进而降低渗透率是造成孔渗相关性差的主要原因。结合微观评价参数对致密凝灰质储层和常规致...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资料,深入研究了西湖凹陷X气藏花港组H3段储层岩石组分、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储层岩性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孔和溶蚀粒间孔,属中—低孔渗、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孔隙结构具有细小孔隙、细喉道、细歪度、孔喉分选差及连通性差等特征;储层孔喉类型包括粗孔喉、中孔喉、中—细孔喉型以及细孔喉等4种类型;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影响储层发育,沉积作用是影响储层孔隙结构的基础,成岩作用类型及其演化是决定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的关键,构造作用是改善储层的途径。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储层分类评价及下步天然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对旬邑地区长8储层综合研究表明,该地区岩石类型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结构压力参数与物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长8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长8储层由于受沉积、成岩及构造作用的共同影响,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储层物性最好,远砂坝次之;压实和胶结作用会使储层致密化,损失部分孔隙,但溶蚀作用改善了孔喉的储渗能力、使储层物性得以改善,后期构造改造作用使储层岩石破碎形成裂缝,进一步改善了储层孔渗条件。  相似文献   

20.
砂岩岩石核磁共振T_2谱定量表征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模型和地质混合经验分布模型,应用图解法和矩法2种数学算法,对核磁共振T2谱进行定量表征研究,提取出核磁共振T2谱反映自身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状态信息的16项特征变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压汞孔喉分布资料分析了核磁共振定量参数的岩石物理意义,验证了核磁共振定量参数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方法的可靠性。在核磁共振定量表征参数相关性分析基础上,优选参数进行储层渗透率和束缚水饱和度求取,与实际岩心分析资料对比,新模型计算效果良好。进一步结合地区储层产能特征,利用核磁共振T2谱定量表征参数对储层进行分类综合评价,在冀东油田某井区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核磁共振T2谱定量参数在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储层渗透率及束缚水饱和度计算、储层综合分类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