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地层导电机理和水淹过程中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导电模型计算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首先将地层等效为体积模型,根据并联电导率模型得到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与原始地层水、注入水、泥质含量等的计算关系,然后结合改进的西门度公式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该计算方法在M油田的实际应用中效果较好,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注水开发油田水淹层混合液的电阻率是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重要参数,但现有计算水淹层混合液电阻率的独立并联导电模型和充分混合导电模型未得到试验验证。为此,通过模拟储层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岩心水驱油试验,证实水淹过程中注入水与原生束缚水混合情况介于完全独立与充分均匀混合2种状态之间的基础上,对独立并联导电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利用试验数据拟合了混合液电阻率与当前含水饱和度的函数关系,与印度尼西亚公式结合,建立了水淹层混合液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求解方法及步骤。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求取了W油田X井水淹层混合液的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并联导电模型计算出的含水饱和度与密闭取心分析结果吻合良好,平均绝对误差为-0.3%,与独立并联导电模型和充分均匀混合导电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计算精度得到较大地提高,而含水饱和度是根据混合液电阻率求取的,这也说明水淹层混合液电阻率的计算精度得到了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并联导电模型能够准确计算注水开发油田水淹层混合液的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可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1.模型的建立基于层状泥质与分散粘土砂岩并联导电的观点和改进的导电效率电导率模型建立了混合泥质砂岩导电效率电导率模型。混合泥质砂岩导电性可看成层状泥质与分散粘土砂岩的并联导电,而分散粘土部分采用改进的导电效率电导率模型,图1给出了混合泥质砂岩导电效率电导率模型的体积模型。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计算泥浆侵入储层电阻率分布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马明学  鞠斌山 《测井技术》2004,28(6):503-507
水基钻井泥浆滤液侵入储层不仅是一个典型的水驱替油的过程,同时伴随着泥浆微粒的侵入和滤液中离子与储层水中离子的混合,改变储层的电阻率,影响测井解释结果.在经典油水两相驱替理论和微粒运移理论基础之上推导出了描述离子混合、泥浆微粒入侵、微粒在储层孔隙中运移、在孔隙表面沉积和在孔喉处被捕集的方程组;依据并联电路原理推导出了由岩石骨架 死孔隙结构、泥浆微粒在孔隙表面和孔喉的滞留部分、剩余油、注入水与油层水的混合液4部分并联电阻表达式.建立了一个计算泥浆侵入条件下电阻率剖面上分布的数学模型.用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求解并给出了一个高侵算例.  相似文献   

5.
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注水开发砂岩油田,随着注水强度的增加,储层水的变化由原始油层的束缚水特征逐渐过渡到注入水的特征,注入水与水淹层混合液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不再遵循简单的并联模型,相应的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具有较复杂的变化规律.在分析泥质砂岩注水开发体积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改进的并联模型,推导出不同注水条件下的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的理论模型,重点对注水开发中、后期水淹层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模拟,并结合岩心分析与激发极化电位测井解释成果进行应用对比,对水淹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在实际应用选择水淹层混合液电阻率时,可以根据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分3个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混合液电阻率值.  相似文献   

6.
清水洼陷沙三段储层属于特低渗透率储层,具有含泥质、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孔隙结构复杂的特征。建立该区块饱和度模型时应考虑这些因素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将含泥特低渗透储层等效成孔隙大小和形状及所含流体性质和含量不变的纯岩石,利用等效岩石元素理论描述孔腔和喉道比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描述孔隙结构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分别建立等效纯岩石的导电方程,并联立求解得出等效混合流体介质电导率表达式;再利用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描述泥质附加导电对岩石导电性的影响,将求得的等效混合流体介质电导率代入该方程中,从而建立基于等效岩石元素理论和有效介质对称导电理论的含泥特低渗透储层导电模型。利用清水洼陷沙三段储层的岩电实验测量数据对该模型进行精度分析,测量岩样电导率值与计算电导率值平均相对误差很小,说明提出的模型能很好地描述特低渗透储层岩石的导电规律。利用建立的模型及确定的模型参数值处理了清水洼陷沙三段储层实际井资料,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适用于清水洼陷沙三段特低渗透泥质砂岩储层评价。  相似文献   

7.
储层水淹以后注入水与原生地层水发生混合,导致地层混合液矿化度出现较大变化,如何获得合理的地层混合液电阻率来计算剩余油饱和度成为高含水油田普遍面临的难点问题。通过基于水淹储层并联导电的理论模型,利用迭代计算方法,优选印度尼西亚公式探讨解决水淹储层剩余油饱和度计算难题。首先依据储层导电机理,将地层等效为符合实际地质特征的体积模型,分析储层水淹前后孔隙内注入水和原生水体积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欧姆定律建立水淹层并联导电模型,进而推导出混合液电阻率与剩余油饱和度、原生水电阻率及注入水电阻率的计算关系;最后结合印度尼西亚公式,利用迭代算法获得合理的混合液电阻率值,为高含水储层剩余油饱和度的准确计算提供基础支撑。此方法在涠洲W油田实际应用,计算的剩余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小于5%,与以前模型相比其计算精度大幅提高,为高含水开发期油田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三正交线圈系可探测各向同性以及各向异性地层的电导率。本文主要讨论了三正交线圈下的均匀各向同性模型,并利用低频测量电流,近似于单极子源,推导了各向同性地层视电导率解析解的计算全过程。分析了均匀各向同性地层下的视电导率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函数,及该模型下电导率的响应特性。通过总结三正交线圈在均匀地层中的视电导率的一些知识,为下一步仪器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输油管道油流带电的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层流和紊流条件下新的管道油流带电计算模型。基于Gavis J的放电机理,对管壁-油界面处的边界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方法。分别推导出了两种流态下简单管道内电荷输运方程的表达式,并对方程的边界条件处理进行了研究。计算模型中考虑了油流速度、油的电导率和油温等因素对油流带电的影响,克服了以往模型中存在着难以确定的变量的缺点。利用计算模型对两条实验油道的油流带电量进行了计算,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对比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近代物理—化学理论,通过数学推导,给出了泥质砂岩电导率方程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温度校正方程式和含油泥质砂岩电导率方程式。应用国外实验资料对它们的数值计算结果做了验证。根据数值计算结果,探讨了泥质砂岩离子护散层补偿阳离子的导电机理。最后讨论了它们在测井解释中应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两圆壳任意斜交为力学模型,用扁壳理论分析并推导出带斜向接管的圆筒形压力容器应力计算表达式,本文介绍了该表达式的应力计算程序及其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状泥质与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理论,以及悬浮于电解液中三维周期排列带电球体导电理论,建立了分散泥质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理论模型.分析了模型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随总含水饱和度的增大,分散枯土阳离子交换容量、胶结指数对混合泥质砂岩电导率与总含水饱和度关系曲线的影响增大;而饱和度指数对混合泥质砂岩电导率与总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曲线的影响在总含水饱和度较大时随总含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2组分散泥质砂岩岩样和1组混合泥质砂岩岩样实验测量数据计算,表明该模型既适用于分散泥质砂岩地层解释,又适用于层状泥质砂岩地层解释,同时还适用于含有分散泥质和层状泥质的混合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相似文献   

13.
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层状泥质和分散泥质砂岩并联导电的观点,分散泥质砂岩的导电可采用VS Afanasyev等人提出的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进行描述,从而建立考虑分散和层状泥质同时存在的混合泥质砂岩通用双电层电导率模型,该模型是关于含水饱和度的隐函数方程。利用该模型对海拉尔盆地高泥地区的苏1、苏3井进行处理,并将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试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复杂泥质砂岩地层解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公认的并联导电的测量原理,采用一般的物理导电模型,在对地层微导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物理量模拟,分析岩石孔隙中含有不同流体时电导率的变化,运用简单的推导,在岩电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岩石孔隙和骨架导电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COD概念推广到普遍情况,称之为广义裂纹尖端位移,用“CD”表示。COD只是其中一种特例一张开型(Ⅰ型)。对于Ⅱ型、Ⅲ型,文中分别用“CSD”、“CTD”表示。在工程实际中出现的复合型断裂情况(如斜裂纹),各型裂纹尖端位移对断裂均有影响,文中用裂纹尖端当量位移“CED”来表示其综合影响。对不同复合情况,文中给出有关表达式,其计算值与国内十台容器的实测结果相符。文中还给出了将“CD”理论推广到小范围屈服情况下计算疲劳寿命表达式和高应变区计算疲劳寿命表达式,其计算值与十几台容器内压疲劳试验的实测结果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16.
生产井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产井环境下井中瞬变电磁的响应特征,建立了柱状分层介质的电磁响应模型,推导出了生产井井中瞬变电磁响应的一般表达式,结合数值计算讨论了套管电导率、厚度、磁导率、发射线圈、接收线圈的几何参数以及收发距对井中电磁响应信号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生产井中接收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随时间的增大而减小,套管电导率越大,响应信号衰减...  相似文献   

17.
我们根据电阻率解释的均质各向异性理论(SATORI)建立一类新的饱和度模型,该模型将使油气饱和度预测更准确。用SATORI模型,岩石的大部分电性能用岩石中矿物和流体的体积系数、形态、电导率和连通性精确计算出。该模型允许以上组分与低体积系数保持联系,而且能处理非均质模型和不同情况的电导率。它没有特定的参数而且计算出的电导率与混合循序无关。我们用普遍的SATORI结构描述非均质泥质砂岩的低频电性。根据  相似文献   

18.
泥质砂岩电导率模型的分析及对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Hanai-Bruggeman电导率模型(H-B模型)与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W-S模型)和双水模型的电导率响应的对比分析,明确了Archie公式、Waxman-Smith模型的适用条件,总结了H-B电导率模型在高、低矿化度条件下的电导率响应特征.导出了与电测井数据相关的泥质砂岩储层电导率-饱和度响应方程.通过对H-B电导率模型的近似分析知道,在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矿化度条件下,H-B电导率模型可以退化为Archie型关系.对H-B模型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适当简化与近似,导出了含油气泥质砂岩储层的电导率响应关系和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含水饱和度的实用公式.分析得到,若测得岩石的电阻率和孔隙流体的电导率,通过二元混合模型和H-B电导率模型可以估算骨架的电导率,这为泥质砂岩附加导电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注水开发油田由于注入水与原生地层水矿化度的差异导致储层地层水电阻率发生变化,准确计算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对正确评价剩余油饱和度、划分水淹级别至关重要。通过不同体积、不同矿化度溶液混合实验分析了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混合液地层水离子导电模型,结合饱和度模型,利用最优化算法,通过约束迭代反演得到混合液地层水电阻率以及剩余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该方法应用于渤海SZ油田综合调整阶段水淹层定量评价中,经密闭取心、生产动态验证,计算结果可信,对渤海油田大井距复杂水淹层定量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新方法建立了均质油藏压力分布模型;在考虑井筒储集和表皮效应情况下,得出了无限大均质油藏内压力分布的精确解析表达式;给出了Gringarten等人均质油藏压降及其导数试井样板曲线图的精确理论表达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