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异黄酮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能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少孢根霉RT-3作为菌种对豆粕进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甙元。少孢根霉RT-3最大生物量的液态深层发酵工艺:接种1.5g少孢根霉于pH值4.5的黄豆芽培养液100mL,含麦芽糖3g、1%硫酸铵和0.4%尿素,37℃振荡培养24h。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异黄酮甙元最适工艺:灭菌豆粕在室温加50%灭菌水拌匀,加适量麸皮作碳源,再拌匀;用乳酸酸化发酵基质,再补水25%,混合均质,接种少孢根霉RT-3,于37℃发酵36h。  相似文献   

2.
热处理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转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加热处理后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含量和比例变化情况。方法大豆样品经烘箱50、100和150℃烘干,微波加热5min和炒熟等热处理后,由80%乙醇溶液超声提取,经高效液相色谱SB-C18柱(4.6mm×250mm,5μm)分离,0.2%冰乙酸+甲醇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260nm检测苷元和β-葡萄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含量。结果黄豆中检测出黄豆苷元、染料木素2种苷元和黄豆苷、黄豆黄苷2种β-葡萄糖苷。随烘箱加热温度升高,黄豆苷元含量增加1~5倍;染料木素增加3~15倍。炒豆中苷元和β-葡萄糖苷增加量最多。微波加热与50℃烘箱加热结果基本相同。青豆、黑豆与黄豆结果相近。结论加热使豆粉中部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分解转化为苷元,活性成分增多,营养保健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黄豆芽液体培养基制备少孢根霉生产菌种的工艺条件,即100mL黄豆芽汁,3g麦芽糖,1%硫酸铵和0.4%尿素,用乳酸调节pH值为4.5,接种1.5g少孢根霉制剂,37℃振荡培养24h后再用大豆粉和马铃薯固态培养基,即大豆粉和马铃薯的比例为5:1,9%乳酸酸化(含乳糖0.2g/10g(干基)、硫酸铵0.2g/10g(干基),以少孢根霉作为发酵菌种,于30℃培养48h,发酵生产β-葡萄糖苷酶,其酶活达到716U/g。  相似文献   

4.
周文红 《中国油脂》2020,45(12):100-104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为原料,酶解制备苷元型大豆异黄酮。以水解率和苷元得率为指标对几种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纤维素酶进行筛选,确定最适酶解用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对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酶解温度、pH、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采用β-葡萄糖苷酶(300 U/g),酶添加量7%,底物质量浓度1.6 mg/mL,酶解温度56 ℃,pH 4.8,酶解时间6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糖苷的水解率及苷元得率分别达到96.84%和99.74%。  相似文献   

5.
固态发酵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一种能分泌β-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作为菌种对大豆异黄酮粉进行发酵生产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立了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优培养基配比和水解大豆异黄酮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实现大豆异黄酮苷元的产业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黑曲霉发酵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工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能产生β-葡萄糖苷酶的黑曲霉作为菌种,对大豆胚芽进行固态发酵,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考察了几个主要因素对发酵过程中大豆异黄酮苷元产生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黑曲霉发酵法制备大豆异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大豆异黄酮是一种天然的雌激素,是大豆生长过程中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主要位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其中97%左右以糖苷形式存在,其余以苷元形式存在,大豆异黄酮苷元是其发挥主要功能活性的形式。目前大豆异黄酮的常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亚临界水法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具有一定的生理功效,包括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骨质疏松,抗肿瘤和神经保护等。本文在介绍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的组成、化学结构特性的基础上,详细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的研究概况、提取工艺和主要功能活性,并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和有待加强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大豆异黄酮及其苷元产业化开发和深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技术工艺,利用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粉得到大豆异黄酮苷元。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水解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考察,运用正交试验优化了糖化酶水解大豆异黄酮的反应条件,优化结果为:水解温度55℃,pH值4.8,时间7 h,水解率可达98.18%。  相似文献   

9.
以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产物为原料,分离纯化染料木黄酮和大豆苷元.以丙酮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溶剂体积、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分离条件为:加入30倍体积丙酮,15℃分离20 min,最终产品染料木黄酮纯度72.3%,回收率89.5%;大豆苷元纯度67.7%,回收率84%.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市场上销售的5种国产和进口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中12种大豆异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对3种苷元大豆素、黄豆素和染料木素,3种糖苷大豆苷、黄豆苷、染料木苷采用各自的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对乙酰化或丙二酰化糖苷用对应糖苷的内标响应因子和转换因子来计算含量.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着含量标示不准确的问题,甚至部分完全不含有大豆异黄酮,亟待加强对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的市场监管.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糖苷酶法水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到大豆异黄酮糖苷酶法水解为大豆异黄酮苷元最佳工艺条件:在pH 6.0缓冲液体系中,酶解温度为38℃,酶解时间为90 min,加酶量为4.0 mg(4%),酶法水解率为82.55%。  相似文献   

12.
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大豆异黄酮糖苷水解为大豆异黄酮苷元的最佳工艺条件。最佳酸法水解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3 mol/L,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180 min,酸法水解率为81.31%;最佳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为:pH 6.0,酶解温度38℃,酶解时间90 min,加酶量为0.9 mg(50 mg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提取物),酶法水解率为82.54%。酶法水解的效果优于酸法水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豆肽系由大豆蛋白经水解所得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低分子肽混合物,分子量以低于1000Da为主。以大豆粕为原料,采用黑曲霉、米曲霉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肽,所得大豆肽具有较好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克服酶解法产品苦味重、口感差等缺点,可在很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豆异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大豆异黄酮已成为大豆最引人注目功能成分之一,也是食品与营养学研究热点之一。该文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性能、分布、提取分离、检测技术,糖苷水解方法及大豆异黄酮国内外研究现状,且分析大豆异黄酮市场状况及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大豆肽是由大豆蛋白经水解所得到的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低分子肽混合物,分子量以低于1000Da的为主。以豆粕为原料,采用黑曲霉、米曲霉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肽,制得的大豆肽具有较好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克服了酶解法产品苦味大和口感差等缺点,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固体酸为催化剂,在固定床中将糖苷型大豆异黄酮水解成大豆异黄酮苷元.研究了温度、进料配比以及接触时间对游离型异黄酮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与原料比例为1:11左右为宜,甲醇与水的比例以1:2为好,温度在60~70℃.通过固定床两次水解,糖苷型异黄酮转化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7.
首先通过光度分析法对大豆发芽过程中异黄酮总含量的变化、大豆中的异黄酮在子叶和芽茎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中异黄酮总含量在芽长为3cm时达到最高。豆芽芽茎中异黄酮的总含量显著高于大豆原料和豆芽子叶。液质联用结合串联质谱的分析表明,在豆芽子叶中染料木苷和丙二酰基染料木苷为主要的组分,两者之和占豆芽子叶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63%左右;芽茎中大豆苷和丙二酰基大豆苷为主要组分,两者之和占豆芽芽茎中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59%以上。豆芽芽茎中苷元的含量也明显高于豆芽子叶和大豆原料,其中大豆素含量最高,占芽茎大豆异黄酮总含量的6.71%。该研究结果表明豆芽芽茎中的大豆异黄酮具有更高的生物可利用度,比较大豆原料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异黄酮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18.
米曲霉固态发酵豆渣及其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以豆渣为基质,加入1.0%乳酸调节酸度,进行米曲霉固态发酵,通过代谢所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使豆渣中异黄酮糖苷酶解为异黄酮苷元。结果表明,米曲霉经麸皮扩培接种到豆渣中,于30℃发酵4d后,豆渣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