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随着总体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强化,城市发展目标作为承载政府意图、公众共识和技术纲领的综合载体,在总体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对城市发展目标的再认识入手,归纳城市发展目标的基本内涵,解读上海的历史发展轨迹和未来发展语境,构建了上海新一轮总体规划中“愿景+性质”的目标体系,提出“全球城市”为核心、“三个之城”为内涵的目标愿景,从历史延续和时代拓展两个层面阐释新的城市性质,并从目标出发在总规指标、策略、机制等方面进行应对,构建了目标引领的总体规划技术框架逻辑.  相似文献   

2.
周荷蕊 《城市建筑》2023,(8):120-123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建立与之相适配的指标体系以保证实施。作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重要落实单元,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偏向实施性,重在定性定量定位,与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在指标体系上应有所差异。在原有空间类指标体系及国土空间规划市县编制指南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县级指标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以黄梅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提出“目标—指标—坐标”导向下的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分阶段、分领域提出构建核心指标。  相似文献   

3.
总图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图纸,不仅具体反映了未来长时间内政府统筹空间资源的设想与安排,更是直接图示了政府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导向.借鉴国内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践和发展趋势,将国内外总规总图归结为“空间战略”、“底线控制”、“实施管控”三类总图模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总图经历从1946年“空间战略类”向如今的“实施管控类”转变的过程,结合现今实际情况,提出新一轮城市总规总图要注重总图定位和规划理念的传承,并实现向宏观战略、多规衔接、实施保障三个维度延伸的创新设想.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上海城市规划》2014,(3):I0002-I0002
2014年5月6日,上海市第六次规划土地工作会议召开,全面启动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会上,上海市主要领导、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领导强调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应围绕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学规划,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先导作用,引导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6月上旬,新一轮总规战略研究的18项议题发布,聚焦影响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的11场战略专题研讨会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城市进入了绿色生态发展的新常态,本文以上海为例,在经历几轮总体规划后,迎来了面向未来的上海2035总体规划定位。在此背景下,结合近年来上海市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适应新一轮总体规划发展,本文深入剖析了上海绿色生态城区标准与总规目标需求的关联性,确立了以人为本的需求感知目标的新要求,探索以马斯洛的五个需求结合城区标准已有的指标属性,通过需求导向的关键目标需求指数化挖掘分析,最终提出了一套以需求导向下的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模式,以期通过该模式及其绿色生态策略来实现新时代"以人文本"目标下的需求,同时为后续绿色生态城区规划与建设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陆佳  邹兵  樊行 《城市规划》2011,35(8):83-87
系统、综合的指标体系是体现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性的标志之一,城市总体规划的量化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规划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深圳可持续发展指标研究为基础,构筑了引导深圳城市转型的城市发展目标指标体系.与我国传统城市总体规划指标相比,在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以及内容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处于城市转型阶段的上海启动编制面向2040年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其核心转变之一在于将既有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提升为全球城市的新愿景。定位的切换背后折射出上海在新的发展阶段的重新自我认知。立足于对上一轮总规中城市性质的评估,分析了基于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社会不同时代背景下城市目标导向的抉择。通过对两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性质和定位转变的分析,重点研判了2040年的上海城市功能体系,分析了资源配置、科技创新、文化创意3大核心动力支撑和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3大目标愿景。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的上海总体规划提出上海未来要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等中心,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的世界级的核心城市.交通体系如何支撑以上发展目标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城市发展能级的提升与交通的策略和发展有直接的关联性.如果缺乏必要的技术和政策的引导,城市的发展将会带来严重的污染和拥挤等问题,这将有悖于我们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与规划的转型以及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应重新审视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的关系,将专项规划作为规划转型的重要载体,确立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空间统筹平台,围绕城市发展目标明确各专项系统发展的战略导向、系统布局和实施机制。针对上海进入存量规划期、适应城市治理新要求、多规衔接成为空间统筹重点等特点,指出专项规划转型的必要性,探索面向2040年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分类施策,加强技术引导,为上海未来城市各专项系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以研究影响公共政策实施效果的主体、客体和环境三方面因素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入分析了上海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成效和面临挑战,结合党和国家对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新部署、国内外大都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新探索、上海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新要求,从健全规划体系、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深化社会参与、加强规划维护等方面,系统性地提出了构建完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保障体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规划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领域,科学的城乡规划需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划指标体系作为保障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规划指标体系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向,继而从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出发,结合我国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及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运用矩阵结构方法,从用地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建筑与城市设计、基础设施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5个方面建构了"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标体系整体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了造一步的筛选和校正,确定了能实际用于各层次城乡规划编制,并和"两型社会"城乡规划指向具有密切关联的69项指标,形成最终指标体系成果论文最后对该指标体系在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和评估各阶段的具体操作以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运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规划研究的关系,提出了在绿色建筑和低碳城市设计要求中控制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规划管理操作问题.然后建立城市规划方案热岛效应预测模型,从城市规划的操作应用角度提出热岛效应的控制指标,并分析规划设计可以影响的控制因素,以指导城市控规编制规范.同时,以北京地区某低碳社区详细规划项目为实例,量化评价了规划方案的热岛效应指标,以及与热岛相关的控规地块指标对降低热岛效应的贡献度.最终将减缓热岛效应的目标,分解为法定城市规划管理体制内的发展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划教学中的形态与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晖  梁励韵 《华中建筑》2010,28(10):182-184
该文针对建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重形态、轻指标"的现状,提出在4年级《城市规划设计》教学中建立3阶段的"形态—指标"关联性训练: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建立起对于常见技术经济指标体系的实地感受,学会从空间形态推算出技术经济指标;继而在场地设计和居住小区设计中细化指标对设计的引导,加深对指标含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最后通过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体化训练,使学生融会贯通,掌握评价和设定指标。通过关联性训练,将学生培养成既会画图,又会算帐的合格规划师。  相似文献   

14.
无力对市场经济引导下的“社会转型”作出有效应对是导致城市总体规划失灵的主要原因,变革自然就成了其自身必然选择。论文从城市总体规划当前面对的四个问题入手,在深入总结了城市规划四个方面的重要特征后,提出了城市总体规划在未来变革之中可能的发展方向与选择之路;并指出城市总体规划变革的根本与关键来自于制度性因素的变革,变革的目的应是逐步形成开放式、民主型、大众化的城市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杨韬  张德顺 《华中建筑》2012,(9):110-113,118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简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影响识别、影响预测、影响评价的步骤。将风景名胜区内纷繁复杂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简化为有限的若干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判断影响的可接受程度。基本指标模式结构清晰、简单明了,能够最直观地反映风景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该文对风景区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做了系统的研究,总结归纳了一套风景区环境景观评价的基本指标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广州海珠生态城规划为例,探索了生态城市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从总体规划走向控制规划的实施路径,提出了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的概念.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针对现行城乡规划层次体系分类构建;按城市管控、建设、运营的阶段特点区分指标控制的阶段性;按规划审批流程确定指标的审批阶段和审批主体.融入型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层次、控制形式、实施路径等方面体现与现行规划编制、管理、审批程序的关联性,切实提高指标体系的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17.
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所要实现的目标,需要以量化指标形式加以确定,并建立起一个指标体系,作为衡量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可行的标准,也可作为规划实施过程中给予监督检查的依据。论文以城市现代化为背景,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作用、构成、量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  相似文献   

18.
《城市规划》2020,(1):24-34
针对我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居住用地因开发强度价值取向模糊导致公共利益缺失、指标确定科学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思考当前社会背景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本质以及开发强度指标体系编制的内在逻辑,进而以居住地块(街坊)为例进行探索:选取与开发强度密切相关的公共利益因子即人均集中绿地、停车位、日照间距,结合原有指标体系划分出"刚性底线-弹性区间-修正指标"三个层次指标并进一步界定指标性质,保证指标体系的强制性、开放性与引导性,最终构建以公共利益因子为核心的开发强度指标体系,以平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平与效率,提高编制方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作为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超大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需要.城市总体规划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对引领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历版总体规划特别是现行总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现行总规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实现规划目标的路径和政策,难以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因此,需要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随后详细介绍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逻辑框架、规划视野、成果形式、组织方式、实施保障等方面做出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广州现有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加强总规—控规联动、提高总体规划实施效果的新机制,即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建立规划发展单元的控制体系,将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策略、规模等分解落实到规划发展单元,有效导控下层次规划,促进城市总体控制目标由上至下的衔接和落实,同时也为总体规划的定期检讨与实施评价提供基础平台。以广州市为例,介绍了规划发展单元的概念与定位、划定原则及其控制要素,并对规划发展单元控制体系的实施与完善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