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作为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超大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需要.城市总体规划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对引领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历版总体规划特别是现行总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现行总规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实现规划目标的路径和政策,难以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因此,需要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随后详细介绍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逻辑框架、规划视野、成果形式、组织方式、实施保障等方面做出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上海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作为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超大型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需要.城市总体规划是重要的公共政策,对引领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当前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对上海历版总体规划特别是现行总规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认为现行总规对上海的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相对较弱,缺乏实现规划目标的路径和政策,难以适应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因此,需要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系列重要会议精神.随后详细介绍了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逻辑框架、规划视野、成果形式、组织方式、实施保障等方面做出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编制卫生设施专项规划是应对超大城市居民健康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上海市为例,针对当前上海卫生设施面临的设施规模与需求增长失配、资源供给结构不均衡、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设施服务能级急需提升等问题,在借鉴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卫生设施规划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编制的若干思考。主要包括:理念更新,将医疗卫生视为卓越全球城市的战略资源;关口前移,构建"防、治、养"三位一体的设施体系;重心下沉,强化各级卫生设施的空间统筹与功能提升;系统整合,推动设施由"相互分立"向"高效协作"转变;高效治理,完善专项规划编制及做好空间落实与常态监管等。  相似文献   

4.
5.
在大城市转型发展时期,新一轮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成为近期学界讨论的热点.新一轮的北京和上海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在近年相继开始筹备和运作.笔者就在参加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中的所思所想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在新一轮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四个新背景下,大城市转型发展面临着五个新问题与发展趋势,包括从增长主义转向人本主义,从微增长转向零增长,从城郊二元地区转向新城市化地区,从工作圈到生活圈,从邻避到无处邻避.应对这些新的发展趋势,新一轮大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需突出发展目标的战略性、空间治理的整体性、内容的综合性、过程的公众参与性以及成果表达的政策性,并就二次开发、三线划定、区域协调三大关键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背景下,需要进一步推进城市空间结构和绩效问题研究。旨在阐明城市空间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解释"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内在组织逻辑和空间绩效机理,并将其运用于大城市空间发展的模式选择。为实现这些目标,以我国大城市"职——住——流"组织作为空间绩效研究的切入点,从"场所——流动"空间的"静态——动态"耦合的视角,分析现实中大城市的不同空间战略及其绩效迥异的成因;基于理论和经验研究,提出大城市空间组织的高产、低熵、稳定和可持续性准则,以用于权衡和选择大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龙腾  万勇 《建筑经济》2022,43(1):76-83
以上海作为超大城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分配方式和空间布局特征,阐述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公共服务类、城市运行类及产业类重点人群的租赁需求.综合供需两端,提出公共租赁住房持续稳定增加总量、优化空间布局、优化配建政策、调整供应结构、保持租金水平和租期稳定等对策,为国内其他大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提供政策参...  相似文献   

8.
大城市发展与卫星城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对世界大城市快速发展的案例分析,结合国外卫星城的国际经验,对我国某些大城市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已有建设卫星城的构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我国体育发展重点由竞技体育转向群众体育,侧重于独立占地的大中型体育场馆规划布局的既有体育专项规划的编制已经不能适应体育设施多系统建设管理的特点和设施综合设置的趋势。这种特点和趋势在土地资源稀缺的超大城市中尤为明显。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建设打架,规划实施性差等问题。探索超大城市体育专项规划在规划编制体系、规划内容、指标体系、平台建设等方面的规划方法,提高超大城市体育专项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总结了国外矿产勘查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指出矿产勘查工作在由“实物工作量型”向“科学找矿型”转变;普查工作部署上由单一矿床转向整个成矿带,实现了矿产勘查思路从区域到局部的重大转变;同时,发展各种勘查方法及其有机结合是当今找隐伏矿的最重要途径。本文以勘查地球化学方法为例阐述了上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个旧矿区矿体金属量误差曲线的平均斜率作为矿床勘探分类的“类型值”。选择15项主要矿体的数学特征值作自变量Xi,勘探单元误差Yμ和矿体误差平均斜率Yb为因变量,获最优回归方程,建立了矿体变化性(勘探类型)-勘探网度(工程间距)-储量级别A、B、C、D(精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葛金刚  刘晗晗 《工业建筑》2014,(Z1):324-326
复杂结构需多个软件设计计算,现有程序无法实现同一模型向多个软件转换,需在不同软件中分别建立模型,效率较低。基于PYTHON语言开发了软件转换程序,可实现将SAP 2000中的模型转换为MIDAS及ABAQUS所需模型,将MIDAS中的模型转换为ABAQUS所需模型。以中新生态城生态展览馆及东亚运动会自行车馆屋盖结构模型为例,对比分析了转换前后的结构质量及自振特性,验证了转换程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进入"趋势性转变"的时代,我们既不能过于夸大新常态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更不应忽视新常态所蕴含的根本性和机遇性变化。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后阶段,城市发展的新常态主要将呈现三大特征:降速、转型、多元。与此相适应,城市规划的传承主要体现为"三个回归":回归正常、回归本源、回归理性,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硬软兼顾、刚柔并济的核心原则。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制度层面,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体制和机制、强化实施和管理;在技术层面,城市规划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以提高城市韧性为目标。城市规划传承和变革的终极归依,是为了更好实现人的需求。城市要把人而不是土地,视为最宝贵的"资产"和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5.
金笠铭 《城市规划》2001,25(4):14-20
新城市文化是多元文化的集大成 ,在创建国际化大城市进程中 ,新城市文化势必导致一些新城市空间的规划理念 :原生型城市多元化空间规划理念、文化产业空间规划理念、智能型城市空间规划理念、中国式汽车时代城市空间规划理念、绿色城市及绿色社区空间规划理念、新城市主义与新郊区化运动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城建设在一些区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变得日益突出,但是,新城的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的需求变化,是规划需要面对的主要难题。本文以三门滨海新城概念规划为例,从区域背景的分析和新城发展的理性定位入手,尝试更大限度的强化功能策划、行动计划、开发策略等要素与空间布局及城市设计的结合,对规划如何更好的引导新城开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伴随我国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业项目的转型和工业建筑的再利用日益受到关注。工业项目的转型受到土地制度和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并会对工业建筑的处置,包括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模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本文从工业项目转型的"制度"入手,对国家和地方(上海)阶段性法规和条文进行整理与解读,探讨工业转型政策的演进趋势和特点;结合上海实际案例解析,探讨工业转型制度制约下工业项目转型的不同路径,及其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国乡村转型与复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中国乡村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背景。本文总结了日韩乡村转型的基本过程,剖析了拉美国家城镇化没有实现城乡协同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教训,进而指出乡村的发展逻辑并非是一个由工业化与城镇化主导语境下所定义的不断追赶城市的"线性发展过程"。结合当前中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乡土情绪的回潮,从尺度和功能两个维度,揭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乡村的三重价值,并据此提出了中国"乡村复兴"的框架。"十三五"规划需要在新的思维下进行乡村发展政策的总体设计,随着未来中国城镇化红利的不断释放,乡村应当成为重要的受益者。建议在规划空间管制、市场要素活化、多元乡村治理等方面入手,实现乡村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山-水-城”理念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城市地区快速蔓延,文化遗产遭受冲击,历史特色逐渐丧失。本文回归中国传统城市营造理念,提炼出"山-水-城"融为一体的格局特色,并从文化、功能、审美三个角度对这一特色进行解读,建构"山-水-城"理念的解读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尺度"山-水-城"空间单元概念,提出构建区域层面艺术骨架、维育城市层面景系、塑造景点层面场所精神等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顾军 《城市规划》2011,35(Z1):132-136
随着2009年4月原浦东新区和原南汇区行政区划合并,作为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浦东新区迎来了二次创业的契机。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中,关键在于进一步贯彻国家战略、坚持全市统筹,同时要在转型发展的前提下制定更加有效的空间引导策略,并采取合理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