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石油化工》2016,45(12):1468
以甲基环己基二甲氧基硅烷(C-donor)、二环戊基二甲氧基硅烷(D-donor)、二异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IP)和二异丁基二甲氧基硅烷(DIB)4种外给电子体,对聚丙烯DQC球形催化剂进行了预接触时间液相本体聚合研究。采用GPC,DSC,13C NMR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热性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分子序列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与助催化剂三乙基铝和外给电子体的预接触时间,催化剂的聚合活性降低;得到聚合物的等规指数升高,熔体流动指数下降,细粉含量增加。表征结果显示,聚合时延长DQC催化剂的预接触时间,得到的聚合物的Mn和Mw均下降,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熔融焓,结晶温度、结晶焓等热性能数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聚合物的全同立构三单元组mm和五单元组mmmm均增加,说明预接触时间延长可提高聚合物的立构规整度。  相似文献   

2.
祁国庆 《石化技术》2022,(1):210-211
熔体流动速率(MFR)是聚烯烃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它能够表征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由于大多数聚合物的力学性能与相对分子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控制熔体流动速率是生产装置确保聚合物产品质量关键的手段。拉伸性能是热塑性塑料主要的力学性能之一。本文论述了相同测试条件下聚丙烯粉料的MFR、拉伸性能与抗氧剂B225加入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抗氧剂B225加入量在0.7%~1.0%时,MFR测试结果稳定可靠,而抗氧剂B225加入量在0.05%~0.10%时,拉伸屈服应力明显提高。该实验结果为聚丙烯产品中间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大庆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原使用普通氢气作为分子量调节剂来控制产品的熔融指数。该装置使用高纯度代替普通氢气来生产聚丙烯,产品质量稳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用普通氢气的弊端聚丙烯生产装置原设计使用乙烯裂解装置提供的95%纯度的普通氢气来进行生产,在运行中存在3个弊端[1]。(1)影响安全生产由于乙烯裂解装置所提供氢气的纯度只有95%左右,甲烷(CH4)的含量在3%~5%,在生产高熔融指数的产品时,由于氢气加入量增大,致使环管反应器中的不凝气含量增  相似文献   

4.
牛慧  董诚  董金勇 《石油化工》2014,43(8):870-876
提出了一种利用Ziegler-Natta/茂金属复合催化剂制备双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聚丙烯树脂的新方法。复合催化剂由MgCl2/TiCl4/双醚(9,9-(二甲氧基甲基)芴,BMMF)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化合物rac-CH2(3-t-Bu-1-Ind)2ZrCl2构成,两者之间通过BMMF-甲基铝氧烷(MAO)的相互作用紧密连接,催化剂具有球形多孔形态。利用该复合催化剂与三异丁基铝(TIBA)/MAO双助催化剂体系催化丙烯聚合,获得了具有良好球形形态的聚丙烯颗粒。GPC和DSC测试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呈明显的双峰分布,聚合物熔融曲线亦出现两个熔点。通过改变双助催化剂中TIBA与MAO的比例,可对双峰聚丙烯高相对分子质量组分和低相对分子质量组分的相对含量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5.
在中试装置上制备了6种熔体流动速率不同但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接近的聚丙烯(PP),利用~(13)C NMR、CRYSTAF、TREF、正庚烷萃取和二甲苯不溶物含量测试等方法测试了PP的等规指数,分析了不同方法所得PP等规指数有所差异的原因。表征结果显示,通过~(13)C NMR三单元组和五单元组测试的6种PP的等规指数基本相同。受分子链立构规整度的影响,正庚烷萃取方法和TREF方法测得的PP等规指数具有显著的相对分子质量依赖性。二甲苯不溶物方法和CRYSTAF方法得到的等规指数差别较小,与~(13)C NMR测试的三单元组结果较接近。传统Ziegler-Natta催化体系聚合的PP具有的低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立构规整度低、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立构规整度高的特点以及PP的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是造成不同测试方法得到的等规指数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DQ催化剂在连续法装置上制备的聚丙烯的结构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GPC、1 3CNMR、DSC等方法 ,对用DQ球形催化剂在环管连续法工艺聚丙烯生产装置上制备的几种典型牌号聚丙烯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多相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测定了树脂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 ,3种类型的聚合物都具有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大于 6) ;无规共聚物中乙烯的质量分数达 4 0 5 % ,有利于制造用于包装的膜类产品 ;多相共聚物中的 [E]序列摩尔分数为 14 0 4% ;多相共聚物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尤其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 ,有利于加工制品耐冲击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体流动速率仪、凝胶色谱仪、毛细管流变仪、熔体拉伸流变仪、旋转流变仪等分析仪器,研究了3个薄膜级聚丙烯(PP)样品的熔体流变行为。结果表明,样品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由大至小的顺序依次为PP 1,PP 2,PP 3,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由宽至窄的顺序依次为PP 3,PP 2,PP 1,剪切黏度和熔体强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PP 1,PP 2,PP 3;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剪切黏度和熔体强度越高,加工性能越差。  相似文献   

8.
CN 1241196A/高冈亨,酒井郁典…(株 式会社宏大化纤,日本东京都).—1998.8.4; Int. Cl. C08F 10/06 C08F 4/646 C08L 23 /10 C08J 5/18 C08J 9/10 B29C 47/00 B29C 55/28   一类具有高熔融张力而使成型性能优异,同时可高速、有效地得到刚性优良、外观良好、难 以变形的大型制品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以及由其构成的制品。按本专利所得到的聚丙烯树 脂组合物,以聚丙烯为主要成分,具有下述四种特性:(1) 在230 ℃,负载21.2 N 时 测得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01~5 g/10 min;(2) 在135 ℃萘烷中测得的特性粘度[ η]为8~13 dl/g 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含量为15%~50%;(3) 凝粒个数在3 000 个/450 cm2以下;(4) 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Mm/Mn 为6~ 20,且 Mz/Mw大于3.5。使该树脂组合物成型,可以得到外观及刚性优良的各 种大型制品。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30万t/a聚丙烯装置上,生产了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原料T38F,当熔体流动指数控制在(0.30±0.01)g/min,等规度控制在95.5%-97.0%,第一环管反应器的粉料熔体流动指数控制在0.09—0.10g/min,其分配率为53%左右时,所生产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前者综合性能较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有利于后续加工。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在30万t/a聚丙烯装置上生产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专用料的工艺条件优化情况。通过分析影响产品熔体流动速率(MFR)、等规度、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等主要物性的工艺条件,提出优化指标及措施如下:控制产品的MFR为0.280~0.320g/min;调整系统三乙基铝(TEAL)/外给电子体(Donor)质量比为28、TEAL/丙烯质量比为0.16×10^-1,使产品的等规度控制在95.0%-97.0%;调整环管反应条件、H2用量及反应分配率,使产品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控制在4.62—5.45。  相似文献   

11.
借助凝胶渗透色谱仪、熔体流动速率仪、电子拉力机、热重分析仪和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5种纤维级聚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熔体流动指数、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试样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当加工温度为200~300℃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越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试样热稳定性越差。在剪切速率为2 400 s^-1时,随加工温度的升高,试样表观黏度呈下降趋势。在相同条件下,经过纺丝机1辊和2辊拉伸,低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线密度和断裂伸长率小于高重均相对分子质量者。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复配Cp2ZrCl2/Ziegler-Natta催化剂,以本体聚合法制备了系列具有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聚合物。采用凝胶渗透色谱表征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考察了其对聚合物溶液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减阻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达到某一定值时,聚合物的多分散指数对其减阻效果有明显影响;仅通过提高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来改善其减阻性能,也许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初步认为,高效的减阻聚合物不仅要具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还应有超高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似文献   

13.
丙烯液相本体聚合过程Polymers Plus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聚合反应机理,采用ASPEN公司的PolymersPlus为软件平台,对Hypol工艺的丙烯液相本体聚合过程进行建模与流程模拟。聚合体系的物性以及相平衡采用含链扰动的统计流体理论(PC-SAFT)方法计算,参考文献值并结合工业装置的操作数据对丙烯聚合反应机理及其动力学参数进行修正。模拟分析表明,催化剂的氢活化速率常数、催化剂自失活速率常数以及链增长速率常数对单体转化率影响较大;氢气的链转移常数、活性中心向单体的链转移常数以及链增长速率常数对聚合度影响较大;催化体系的多活性中心导致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对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曲线进行解耦得到催化剂的活性位个数为6;反应器温度的变化不仅影响产量,同时也影响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多元共混方法制得的聚丙烯改性绝缘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表征研究,并就其对材料的加工应用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共混体系稳定,在加工过程中共混物不会产生胶联或降解。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过宽,对材料高速挤出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乙丙抗冲共聚聚丙烯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马良兴  袁春海  袁秀芳  于建明 《石油化工》2007,36(11):1123-1127
采用升温淋洗分级、核磁共振、示差扫描量热、凝胶渗透色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研究了乙丙抗冲共聚聚丙烯(PP1740共聚物)的组成、序列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热转变、相态结构和宏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P1740共聚物由均聚聚丙烯、乙丙橡胶和可结晶的乙丙共聚物组成,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均聚聚丙烯为PP1740共聚物提供刚性,乙丙橡胶可提高PP1740共聚物的抗冲性能;PP1740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多分散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乙丙橡胶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以直径1~2μm球型微粒均匀分布在聚丙烯基体中,有利于提高PP1740共聚物的冲击强度;PP1740共聚物的熔点较高,耐热性好。  相似文献   

16.
DQ-1高效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分布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范志强  杨柯  邓海鹰  蒋学 《石油化工》2003,32(4):285-289
用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峰拟合方法研究了DQ-1-AlEt3/Ph2Si(OMe)2和DQ-1-Al(i-Bu)3/Ph2Si(OMe)2两种催化体系催化1-己烯聚合的活性中心分布,考察了聚合温度、外给电子体用量、聚合反应时间等因素影响活性中心分布的规律,据此分析了不同活性中心的结构和性质。在DQ-1催化剂的A、B、C、D4种活性中心中,可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最高的聚合物的A型活性中心稳定性较差,其活性在聚合温度升高、聚合时间延长及给电子体用量增大时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7.
王志平  陈齐 《石油化工》2001,30(10):752-756
研究了采用不同催化剂进行低相对分子质量聚烯烃合成时 ,温度、压力、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及溶剂种类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氢气作为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制取低相对分子质量聚烯烃时非常有效 ,温度可以影响催化剂活性 ,而溶剂种类则影响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相似文献   

18.
 在液相本体法环管反应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 聚丙烯颗粒粒径分布影响聚合速率、气力输送、后处理工序生产成本和最终的聚丙烯物性,特别是对后续工序有流化床烯烃共聚的工艺有重要影响. 为预测环管反应器中聚丙烯的粒径分布, 考察各操作变量和动力学参数对聚丙烯粒径分布的影响, 运用了粒群衡算方法. 在综合分析环管反应器中物料流型、聚丙烯颗粒动力学和聚丙烯颗粒生长的基础上, 建立了稳态操作时聚丙烯颗粒粒径分布预测模型. 模型计算结果表明, 当单一粒径催化剂进料时, 随着催化剂粒径或是预聚合与主聚合反应温度的增加, 聚丙烯粒径分布向大粒径方向偏移, 且分布变宽; 相比于反应温度, 催化剂粒径作用更为显著. 同时发现, 丙烯进料流速粒径, 而且也影响其粒径分布曲线, 并在一定的质量比下会出现双峰颗粒粒径分布曲线.  相似文献   

19.
由单一相对分子质量多元醇制备的多孔隙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性能无法满足完井的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多元醇制备多孔隙形状记忆聚合物.为给制备适用于不同井下条件的多孔隙形状记忆聚合物提供依据,通过改变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多元醇的质量比,制备了不同的多孔隙形状记忆聚合物,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玻璃化温度、热敏性能和观察其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20.
低温粉碎对烯烃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属配合物为催化剂,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了一类油溶性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烯烃类聚合物,用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循环管道减阻测定装置分别表征聚合物的构成、相对分子质量和减阻率。研究了在液氮环境中,将聚合物磨成粉末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和减阻率的变化,并考察了低温粉碎温度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减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烯烃聚合物经液氮低温粉碎后,其重均分子量由5 852 320下降到4 893 092,分散系数由2.821 167增加到3.637 814,同时减阻率下降约1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