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阐述了油品蒸发损耗的成因,提出了减少油品蒸发损耗的控制方法,并对今后控制油品蒸发损耗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袁小斌 《石油商技》2000,18(3):25-28
论述了油品蒸发损耗带来的严重危害,分析了油品蒸发损耗的发生过程及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几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浅议降低蒸发损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产品的易蒸发性决定了其在仓储管理中会发生蒸发损耗。蒸发损耗发生在油品储运的各个环节,它不仅造成油品数量上的损失,同时还使油品的质量下降。蒸发损耗是油品损耗(包括漏损、混油、蒸发三种损耗)中最大最常见的一种,但在仓储管理中往往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其原因在于蒸发损耗的发生过程比  相似文献   

4.
油品蒸发损耗不仅造成油品数量的减少、质量的下降,散失到大气中的油蒸汽造成了空气污染,而且还形成了潜在的火灾危险.论述油品蒸发损耗产生的原因,提出蒸气降低地面立式油罐蒸发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段玉鏖 《石化技术》2005,12(3):28-30
介绍了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及计算油品蒸发损耗量的方法,详细论述了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结合中国石化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一厂罐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正确选择储罐类型、收集和回收油蒸气等降低损耗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储罐油品蒸发损耗的类型,并针对产生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从技术和操作上阐述了应采取的相应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油品蒸发表面积与蒸发损耗之间的关系,并将油品蒸发表面积因子引入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使之能更好的应用于带有表面覆盖层的油品蒸发损耗的计算;对国内外降低轻质燃料油的蒸发表面积所采取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油田固定顶储罐油气损耗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品在储运过程中主要发生静止储存损耗(小呼吸损耗)和油品储运吞吐时的损耗(大呼吸损耗)。小呼吸损耗的影响因素包括储罐的纯蒸汽压力、储罐温度和环境温度等的变化以及储罐蒸汽量、体积大小和绝热层,大呼吸损耗主要与油品物性(饱和蒸汽压和年储运吞吐量)有关。由于塔里木地区地理环境特殊,昼夜温差比较大,因面小呼吸损耗是固定顶罐油品蒸发损耗的主要原因。为此,在塔里木油田对一个储油罐群进行了现场测试。针对塔里木油田固定顶储罐油品蒸发损耗的特点,提出了降低油气蒸发损耗的措施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油品静止蒸发损耗,又称为油罐小呼吸损耗,会给国家造成一定损失。对于这种损耗,需要有一个准确的计算方法。油品静止蒸发损耗过去是采用瓦寥夫斯基——车尔尼金公式(蒸发损耗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0.
油品蒸发损耗的分析及降低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毅 《南炼科技》2002,9(4):16-19
详细介绍了引起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及蒸发损耗造成的危害,并提出了降低损耗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普通累积法的原油管线油电损耗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输油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油电损耗费用,文献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榆油管线每年的输量、相应的电耗和油耗为时间序列,建立了三元素非等间距GM(1,1)模型来预测管线油电损耗,但是其结果精度并不高,而且计算复杂,油损耗预测的相对误差范围是0.013%-16.86%,平均相对误差是6.69%;电损耗相对误差范围是1.76%-20.74%,平均相对误差6.64%。文献采用回归法进行预测,该法精度较文献高,但是该法的显著特点是所需要数据太多,计算复杂。本文采用累积法进行预测,利用文献的数据,通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油损耗预测的相对误差范围是1.55%-5.59%,平均相对误差是3.48%;电损耗相对误差范围是0.55%-1.91%,平均相对误差0.97%。精度明显大副提高,且该方法简单易懂。所需数据少。是一种较好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罐罐顶的失稳问题,对罐顶失稳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避免罐顶失稳 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装配式铝制内浮顶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浮顶油罐是降低固定顶油罐油品蒸发损失的最简单经济的方法。装配式铝制内浮顶较其他内浮顶又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4.
高效三相分离技术在原油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解决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存在的油气损耗大,油、水分离效果差等问题,采用了高效三相分离器.文章介绍了该分离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该高效三相分离器具有结构紧凑、处理能力大、综合功能强、分离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减少了油气集输与处理系统的设备,简化了流程,脱水效果达到99%以上,同时降低了一次隔油罐进口的含油量.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原油田裂缝性储层的特点,分析了压裂降滤失剂的作用机理,研究了HL—05油溶性降滤失剂的组成、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性能,并在现场6井次试验应用中取得了施工成功率100%和压后增产原油5424t、天然气3300×104m3的良好效果。该降滤失剂由石油树脂、复合溶剂、分散剂等化学剂组成,在压裂液中使用量为1.0%时,相同条件下可降低滤失量32%左右,并具有适应温度、压力能力强,油溶性能以及与压裂液体系配伍性能好,对岩心渗透率伤害低等特点。经室内研究及现场应用表明,该降滤失剂能较好地控制液体滤失量并有一定的保护产层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油气储存过程中,小呼吸损耗是固定顶储罐发生蒸发损耗的主要原因,而高温气候条件会大幅度增加储罐的小呼吸损耗,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为此,在固定顶储罐小呼吸损耗的模拟试验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模拟储罐的罐顶表面温度、油相温度、油气空间温度、罐内压力和损耗量,探讨隔热反射涂层的降温隔热效果及其对罐内油品蒸发损耗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隔热反射涂层能够显著降低模拟储罐各部位温度(降幅在10℃以上),从而使罐内压力、油气浓度以及呼吸阀开启频率明显降低,小呼吸损耗降低76%。因此可认为隔热反射涂层能够显著降低固定顶储罐的蒸发损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聚乙烯醇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分子中有大量的羟基存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原料。文章研究了在不同的聚合度和醇解度的PVA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滤失性能,研究发现PVA17-88是以PVA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最好原料。并对PVA17-88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与分散剂和消泡剂的配伍性、耐温、抗盐以及水泥浆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页岩地层裂缝发育,易膨胀破碎,在钻井过程中极易发生裂缝性井漏等井下复杂事故,且多采用油基钻井液,其价格昂贵,若发生漏失,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研制了一种具有疏松多孔内部微观结构的亲油型高分子树脂类油基钻井液封堵材料YDLJ-1。经实验证明,YDLJ-1具有良好的韧性与可变形性,能够保证注入地下时在地层裂缝中变形充填裂缝;具有良好的吸油膨胀性,5 h最大吸油膨胀量可以达到其干重的5倍;抗温达150℃,在150℃老化30 d仍然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性;抗压强度是其他同类产品的20倍,正向封堵突破压力大于15 MPa,反向突破压力为0.9 MPa,能够满足防漏堵漏的要求。YDLJ-1在延长油田云页平1-1井石千峰组下部地层进行了试验,YDLJ-1用量2 t,钻井液漏失量比邻井减少30 m3,缩短堵漏时间2 d,其堵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耐温性能不足、影响体系流变等问题,基于自交联改性思路,以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与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进行乳液聚合,研制了一种自交联型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BSN)。通过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和透射电镜表征了BSN的主要官能团、微观形貌和自交联特征。实验结果表明,BSN含有自交联功能基团羟甲基,平均粒径为247 nm,颗粒间具有明显的交联结构。热重测试结果显示,BSN热稳定性良好,初始分解温度高达355℃,显著高于非自交联型的降滤失剂BS(278℃)。在油基钻井液体系中添加1%的BSN,不仅不影响体系流变参数而且能够提高破乳电压,180℃下的高温高压滤失量仅为4 mL,滤失控制能力明显优于非交联型的降滤失剂BS以及3%的传统油基钻井液降滤失剂有机褐煤和氧化沥青。  相似文献   

20.
基于API提出的静置油罐小呼吸损耗量的计算公式,采用高斯烟羽模型,建立了小呼吸损耗油品在大气环境中的扩散模型,确定了模型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机编程模拟框图;通过一个50 000 m3原油储罐的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计算结果表明,静置油罐小呼吸损耗在大气中的扩散分布呈典型的钟型分布,且距罐顶越近,扩散云宽度与下风方向距离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