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青藏高原的珍稀品种白牦牛肉为原料,采用肉干传统生产工艺,通过五种不同味型配料的肉干制作试验,获得了色泽差异明显,嫩度接近,但味型不同,风味有别的五种肉干制品。   相似文献   

2.
以传统牛肉干生产工艺为基础 ,采用天然无污染的高原白牦牛肉为原料 ,调整工艺流程后制作了 3种不同风味的白牦牛肉干制品 ,增加了牛肉干的品种。对嫩化、收汁和腌制过程的不同处理显示了不同的效果对比 ,但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白牦牛肉干制品。  相似文献   

3.
4.
崇宇 《四川烹饪》1996,(1):48-48
近几年来,《四川烹饪》连载了黄文毅先生关于“味型谈”的系列文章。此举为整理总结烹饪之“调”有显著贡献。然而遍读十余篇文章,喜爱之余,又觉现今烹饪术语的规范程度还亟待提高。 黄文毅先生十余篇文章,题目皆为“某某味型”,而文中却常将该“味型”谓为“某某味”。由此足见作者对复合味与复合味型的称谓,是混为一谈的。这也难怪,被誉为“集大成”的《中国烹饪百科全书》,第548页谈及调味时,在“复合味”一栏中也有“……味型种类很多,常用的有①酸甜味②甜咸味……”。同样,刘自华先生编撰《川菜烹饪指南》一书中之“调味篇”,对复合味与复合味型的称谓也是任意摇摆,不予区分的。比如,书中第53页和第91页分别有:“姜汁味型是川菜中较为普遍的一种菜肴口味。”“麻辣味是川菜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味型。”再翻看其他烹饪书籍,《中国烹饪学概论》熊四智教授在述说川菜系“味在四川”之誉时,罗列了自“家常味型”至“咸甜味  相似文献   

5.
芥末味型     
  相似文献   

6.
王迎全 《烹调知识》2011,(16):46-49
9.酸辣味型由酸味和辣味调味品调配而成,主要呈酸味和辣味的味型。常见味有:咸酸辣味、咸鲜酸辣味(俗称酸辣味型)、芥末咸鲜酸辣味(俗称芥末味型)。代表的菜例有:酸辣泡菜、酸辣肚尖、芥末鸭掌等。(1)咸酸辣味:是以咸味、酸味和辣味调味品构成。其具体应用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甜香味型     
  相似文献   

8.
9.
酱香味型     
  相似文献   

10.
11.
白牦牛肉脂肪酸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白牦牛肉的脂肪酸组成及功能特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甘肃天祝白牦牛肉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并与当地黄牛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牦牛肉与黄牛肉中的脂肪酸均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在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功能性脂肪酸方面,两者有显著的差异(P<0.05或P<0.01),牦牛肉脂肪酸种类更丰富、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西门塔尔杂交黄牛和牦牛不同部位嫩度差异,以西门塔尔杂交黄牛和青海高原型牦牛为原料,选取其臀肉、肩肉、黄瓜条、米龙、霖肉等5个部位分别制作牛肉干,以剪切力、水分含量、水分活度、水分迁移规律、扫描电镜显微结构作为考察指标,探究不同部位对牦牛肉干和黄牛肉干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米龙部位制作的黄牛肉干和牦牛肉干的剪...  相似文献   

13.
青海大通牦牛肉氨基酸及风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大通成年牦牛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EAA)比犊牦牛高3.47、3.00g/100g。与牦牛肉鲜味物质有关的谷氨酸明显较高。成年牦牛与犊牦牛的必需氨基酸中的蛋氨酸、异亮氨酸呈显著性差异(P<0.05),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比值也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EAA)含量相比,青海成年牦牛肉中的苏氨酸(Thr)、缬氨酸、色氨酸(Trp)都高于犊牦牛的比例,接近理想模式;对于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苯丙氨酸+酪氨酸(Phe+Tyr)成年牦牛比例高于理想模式,都高于犊牦牛比例。成年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应是具有浓郁的牦牛肉特有的香味和脂香,能充分表现牦牛肉的特有风味。犊牦牛肉的焦香甜风味明显高于成年牦牛,犊牦牛肉的风味物主体香型以焦香甜型为主,突出香甜气息,而肉香和脂香较为平淡。  相似文献   

14.
新型兔肉脯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配方、新工艺和微波杀菌新技术研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口味独特新型兔肉脯休闲食品,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新型兔肉脯蛋白质含量34.54%、氨基酸总量32.64%均高于牛肉脯、鸡肉脯和猪肉脯;脂肪含量为7.2%,均低于其他三种肉脯。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开发利用天祝白牦牛被毛纤维,用光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相结合的方法,对天祝白牦牛被毛各类型纤维的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天祝白牦牛身体不同部位的绒毛与两型毛纤维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基本相似,不同部位粗毛纤维的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髓质层结构差异较大;不同类型纤维鳞片层结构有所差异,鳞片密度排序为粗毛两型毛绒毛,且绒毛与粗毛差异极显著(P0.01);鳞片高度和厚度的变化均为绒毛两型毛粗毛,且绒毛与粗毛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地方类群牦牛的肉质特性差异以及性别对其肉质的影响,以年龄4岁的12头甘南牦牛(6公,6母)和12头青海牦牛(6公,6母)为研究对象,对其肉样的色度、p H、失水率、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质构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比较。结果表明:甘南牦牛的剪切力、失水率、蒸煮损失、a*值、b*值、C*值及h值均极显著高于青海牦牛(p<0.01),硬度、咀嚼性均显著高于青海牦牛(p<0.05),说明甘南牦牛较之青海牦牛,肉色较深,肉质较韧,且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多,加工成本相对较高。甘南公牦牛的b*值极显著低于母牦牛(p<0.01),C*值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回复性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硬度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1),说明甘南公牦牛较之母牦牛色浅且肉质较硬。青海公牦牛的剪切力、a*值及C*值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说明青海公牦牛较之母牦牛,肉质较韧,肉色更鲜亮。同时,剪切力、失水率、b*值、C*值、咀嚼性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a*值、b*值、C*值、h值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内聚性与失水率、蒸煮损失、a*值、b*值、C*值、咀嚼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甘南牦牛与青海牦牛肉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性别对其肉质的影响也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测定49份白牦牛酸奶重金属含量,然后利用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23份有检出值的酸奶样品中Pb、As、Cd和Cr的暴露量进行评估,采用国际上公认的可以量化风险的目标风险系数法进行风险描述,通过计算得到不同人群重金属膳食风险商分布状况。评估结果表明,1~3岁儿童的累加目标风险系数(THQ)最高为0.13,其他人群的累加THQ都较小,各元素的THQ大小依次为Cr>As>Cd>Pb,暴露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通过比较发现,儿童的暴露量普遍高于成人,女性的暴露量较男性的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暴露量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刺激对白牦牛不同部位肉品质及感官特性的影响。方法:20头天祝白牦牛每5头一组按实验设计对宰后白牦牛胴体进行电刺激ES(电压21V、额定功率50W、时间72s)分别取前驱肱三头肌(TB)、中部背最长肌(ML)、后驱半膜肌(SM)三种不同部位肉和常规冷却排酸NES(04℃、风速0.5m·s-1)处理,在成熟过程中的24、72、168h测定牦牛肉的各指标和感官特性。结果:电刺激明显加速了宰后pH的下降。电刺激明显加速了糖原含量的下降,且24h前TB、ML与SM之间差异性极为显著(p<0.01)。电刺激对牦牛肉的剪切力、MFI作用极为显著(p<0.01),提高了牦牛肉的嫩度和多汁性及风味。结论:电刺激在牦牛屠宰加工过程中能缩短牦牛肉成熟时间,显著改善其嫩度(剪切力可降低至26.6)。特别是对肉质较差的SM部位肉效果尤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HACCP体系在牦牛肉干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探讨了HACCP体系在牦牛肉干生产中的应用,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方面,对牦牛肉干的生产过程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牦牛肉干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和制定措施,为牦牛肉干的进一步推向市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