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国内外震源药柱产品现状,着重介绍了湖北凯龙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期所取得的技术进展,探讨了一些施工设想及地震勘探震源药柱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3.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1)
目前,从国内外对海洋中能源的开发和勘探来看,大都用到了地震勘探技术,且已成为一种支柱技术,同时,也是获取海洋能源质量、环境质量等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本文首先阐述了海洋能源的储存现状,并对海洋石油地震勘探的作用和主要技术,以及地震勘探技术的特点进行主要分析。希望对我国的海洋石油能源开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聚氨酯封孔材料在炮孔封堵中的应用可行性,通过理论分析炮孔中封堵物的受力情况,对聚氨酯封孔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安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测试了聚氨酯封孔材料的抗压强度、相对形变以及弹性模量,并采用拉拔法与推出法测试了聚氨酯材料的粘结力。结果显示:聚氨酯封孔材料的平均抗压强度为776.2 k Pa,压缩变形为10%,弹性模量均值为16.66 MPa;拉拔法测得的聚氨酯封孔材料的粘结力为1788 N,粘土的粘结力为835 N;推出法测得的聚氨酯封孔材料的最大推出力为952 N,粘结强度为103.8 k Pa,粘土的最大推出力为692 N,粘结强度为75.5 k Pa。显然,聚氨酯封孔材料的粘结力显著优于粘土,力学性能较好。鉴于聚氨酯材料的发热性,测定了聚氨酯发泡过程的放热性及其对塑料导爆管传爆可靠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聚氨酯封孔材料在反应过程中温度较高,且受用量、环境温度等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单自由面垂直炮孔爆破残孔长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单自由垂直炮孔装药爆破作用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残孔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单自由面垂直炮孔装药的爆破漏斗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炮孔深部岩石的夹制作用,炮孔装药爆破后易产生一定量的残孔,而采用孔内装药分段微差爆破则能减少残孔长度,提高爆破效率。 相似文献
6.
7.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明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12-12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是集物理、数学、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其能够将地下图像更加清晰的、直观的展现出来,同时能够更加科学的对油层位置进行预测。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的不断增加,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地下矿产的勘探的重要勘探技术。文中就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9.
近50年来,我国煤矿采区以及油气开采地震勘探技术历经几次重大的技术飞跃,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现已经已成为煤矿高效安全开采前构造勘探的首选技术。本文回顾了煤矿采区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矿以及油气开采过程中的优势,其优势的存在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也促进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发挥其在煤矿和油气开采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岩石松动爆破炮孔密集系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宽孔距岩石松动爆破技术具有增加孔网参数、降低炮孔和炸药消耗、改善破碎效果等优点。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岩石松动爆破较为合理的炮孔密集系数取值为1.5-2.0。 相似文献
11.
12.
文章阐述了力学传统方法采用EXCEL计算的必要性;介绍了编制EXCEL表的作法;举例说明EXCEL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提出采用EXCEL计算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平煤十一矿回采工作面卸压爆破合理孔径确定问题,基于实验室测定工作面的煤岩体材料参数,结合实际工况,用分析软件LS-DYNA分别对孔径30 mm、40 mm、60 mm和80 mm工况的区卸压松动爆破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四种工况下,裂隙半径最大为1.211 m;最大主应力历程曲线随着孔径的增大,爆破作用时间明显增大。通过裂隙半径结合最大主应力分析,得出该煤矿卸压爆破合理孔径为60 mm;根据确定的爆破孔径在现场进行效果考察,工作面前方的应力集中区向深部转移;消除了工作面前方局部应力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