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水是城市发展的源泉.作为城市中特定的空间地段,城市滨水空间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与空间构成,承载着旅游休闲、生态保育、居民居住、文化传承、形象展示等功能,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地域文化形象的名片.本项目位于有着"湘鄂川之孔道"的湖南龙山,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龙山县城区滨水空间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如滨水景观较差、水系污染严重、公共空间缺失等,其在充分了解项目综合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地形地貌、工程地质等信息前提下,在规划设计中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尊重地域场所精神和人文文化,并基于"人文艺术公共性"设计理念,以水系治理、生态景观打造、公共空间营造、滨水活力激发等为规划目标,对城市原有水系与地域文化进行有机整合,旨在通过城市滨水空间的再设计,弘扬生态文明,将龙山塑造成湘西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2.
内河滨水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不论在生态防洪排涝、市民休闲游憩、文化健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福鼎市着重推进城区绿化、亮化、洁化、美化等目标,完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面貌,大力推进城市"新绿亮洁"建设,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宜居宜业水平得到不断提升。本文探索了在城市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立足福鼎本底资源特点,在保留内河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城市风貌,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对龙山溪整体空间的整合以及对微空间的改造,注入新的景观内涵,使昔日可达性较差的滨水带,变成令人流连忘返的城市游憩地,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原初感受,创造一种新的景观体验空间。  相似文献   

3.
《规划师》2016,(Z1)
河流滨水景观是城市宝贵的绿色资源,也是城乡区域难得的绿色连续性公共空间。近几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深入,由于协调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很多地方在涉及河流滨水景观规划建设时,仍只着眼于城市本身,或者只单纯强调河流的一项或某几项功能,忽视了人—水关系和河流滨水景观空间的自然生态性与功能延续性,导致"一河(流)多规(划)",进而导致以河流为主的水系绿地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不理想。文章以玉林市百里景观长廊规划设计为例,主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规划发展要求,对河流的各种功能进行梳理,探讨融合生态涵养、防洪防汛、水利灌溉、旅游通航以及体现地域景观特色的河流滨水景观规划路径,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同类规划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中难得的滨水绿色资源,既是一条独特的城市风景线,又是生态景观、休闲娱乐及生态旅游重要的景观环境承载面。当前,在全球倡导生态建设理念及我国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要求下,城市河道区域成为城市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热点,修复城市河道生态、改善河道景观以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必然。泸州渔子溪河道景观提升规划以南寿山为背景,结合区域景观资源特色,从功能、交通及生态方面提出景观空间提升策略,通过营造功能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便捷的慢行空间系统、通透的景观视廊及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自然休闲廊道,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以生态游憩和主题文化体验为内涵,实现"山、水、城、人、文"的有机共生。  相似文献   

5.
李惠军  邵锷 《规划师》2006,22(1):25-28
重庆市大渡口区城市中心公园存在形象陈旧、基础设施落后、空间形态郁司、环境功能单、景观特色不足等问题.景观设计提出"打造城市形象、带动商圈发展、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活品位"的目标.为实现"贯通景观轴线、开放生态界面、强化滨水景观、细化休闲空间、深化招商"的主题、"渗透文化内涵"的总体构思,规划设计了莲花广场、天华泉、巴文化走廊等景观等节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君 《山西建筑》2009,35(10):13-15
从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功能演变分析入手,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态功能、景观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商业功能、旅游功能等,探讨了在现代城市架构下滨水公共空间功能多样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引言 随着人们对空间环境的日益关注,对高品质城市滨水空间的渴望,城市滨水地区逐渐成为了城市的休闲游憩中心。由于规划设计方法和组织管理手段不科学,很多城市滨水地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城市空间被水系分割,河流的两岸城市功能缺乏有效联系,滨水地区交通组织混乱,难以与景观形成协调互动的关系,滨水空间活力不足等。  相似文献   

8.
慈溪市"川"形水系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特色,灶江肌理体现真实的地脉形态特征。慈溪新城河区块是慈溪未来发展的中心区,承担实现城市"蝶变"的重要功能。灶江南北贯穿整个新城河区块,形成了连续的滨水空间带,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慈溪特色的地域景观。文章以处于新城河区块的核心区域滨水空间为主要研究范围,立足灶江现状及水系规划,从新城河区块在未来承担的城市功能出发,在新城河区块的整体规划结构中,确立核心区域作为滨水商业核的功能,通过新城河拓疏、四灶江环流和多元亲水体验等策略,提升滨水区域空间品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塑造核心区域特色形象,从而在整个新城河区块作为中央活力区的活力集聚上发挥"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9.
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中兼具观赏性与使用功能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是最富变化与活力的景观形态。文章以东江滨景观提升改造为例,深入对滨水空间设计方法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对现代城市滨水公园景观设计的总结,寻求适合人们进行户外休闲娱乐消遣的城市滨水公园景观环境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风景园林》2017,(12):15-15
以城市现有水系(孔雀河、杜鹃河、白鹭河)为基础,将其横向贯通形成全城循环的生态滨水景观带,将"以绿为底、以水为魂、筑绿色幸福之城"作为核心理念和建设目标,依托水景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居住环境、丰富城市文化、推进城市旅游发展,是一个集滨河游憩、城市旅游、徒步健身、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涉及城市规划、道路桥梁、水利工程、风景园林工程多专业的综合性滨水规划项目。在营造丰富的水景观空间方面,尽可能地全部用曲化的河道,避免直  相似文献   

11.
城市滨水绿地空间环境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地位正在不断提升和加强。论文以巢湖市东西环城河景观提升工程设计为例,提出对滨水绿地景观的相关改造策略,使其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展示地域文化、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探索旧城滨水绿地景观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南山地城市建设中出现的滨水区域开发迅猛、生态脆弱、特色衰退等问题,本文以重庆市茶园新区苦溪河流域城市片区为研究对象,从城市设计、景观生态、触媒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以河流水系生态安全策略为触媒,引导滨水区域城市骨架的调整,催化滨水区域高效的生态修复进程。此外,该触媒效应能进而引发亲水活力水岸的规划设计策略,并据此营造特色鲜明的滨水空间,最终达到该城市片区内景观生态和景观文化双赢的城市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滨水空间是城市宝贵的资源,对于黄土沟壑、干旱地区的延安市尤为珍贵。如何挖掘该资源的潜力,通过文化要素的注入强化该空间在城市公共生活组织中的作用,成为人们必须正视的研究课题。文章以延安市方塔水库滨水空间——"知水园"设计实践为例,从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手法出发,以本土文化和水文化为主线,通过文化因子梳理、传统空间营造和文化要素的加载,力图打造具有传统意蕴和文化内涵的滨水空间,为滨水文化休闲空间的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成都作为拥有2 3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具有两江环抱、三城相重的城市格局,随着成都晋升为中国第十大古都,对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积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成都市府南河现有的城市滨水空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文化及休闲需求,滨水功能需要更新,文章以新加坡河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文化层面研究探讨城市水系更新策略,以期对成都市滨水空间文化建设有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兰波 《规划师》2011,27(11):61-65
南宁市江北环城水系景观规划针对“中国水城”的建设要求,注重结合现状场地肌理、交通、植被情况,从城市功能的提升要求出发,充分考虑周边地块性质和历史文脉,采用以人为本、亲水和生态都市理念,构建“珠链式结构”,划分民族文化科普区、城市生态文娱区和时尚滨水休闲区,以“新城画卷”“老城画卷”“尚水画卷”为三大主题塑造滨水景观,既...  相似文献   

16.
朱超萍 《华中建筑》2022,40(1):146-148
为了避免以功能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造成各个城市景观单一化和特色流逝,该文从水的"有形物质空间、无形文化意境"角度,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应用三大理水方法处理"园内与城外水系空间关系、园内水系形态"和表达"水文化"的优势与特点.提出现代海绵城市水系空间建设应从"城乡空间统筹三大'廊道'体系、城市水系形态构建"方面进行形态、美学、功能、文化构建的策略,并阐述"地域水文化传承和特色创造"的重要性,为今后海绵城市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是宁波市"三江六岸"品质提升工程三大系统之一。其休闲空间人性化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休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此通过对宁波市局部滨水绿地休闲空间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其空间品质及文化品位。并借此课题的研究,提出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要点,可作为宁波市及其他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安徽巢湖南岸滨水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玲 《安徽建筑》2012,19(4):39-42
"安徽巢湖南岸滨水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的景观设计在城市控规阶段提前介入,通过设置城市生态住居、文化休闲娱乐、仿古商业街区等多种产业形态,将生态、文化等景观要素有机地穿插在城市肌理中,以优美的环巢湖自然山水为背景,结合特色地方人文景观,辅以部分人工营造手段,力求将环南岸滨水景观带建设成为集山水观光、游乐度假、民俗采风、寻古猎奇、生态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滨水都市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杨钟亮 《中国园林》2022,(S1):102-107
城市水系多与绿色空间伴生,沿线多集中承载了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的核心区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和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人居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城市双修下“城市水系双修”的研究视角,以丹阳市老城水系绿化景观规划为例,探索城市河道作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思考“城水关系”“人水关系”的和谐共生。从问题策略、总体布局、规划特色等方面探究城市滨水生态景观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人们靠水而居,城市因水而灵,道路临水而秀。本文旨在对通过对国内外滨水道路案例的分析,结合滨湖新区环湖北路的规划目标、规划时序。指导道路设计及景观设计思路,营造出集交通、防洪、生态、亲水、景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滨湖工程体系,打造滨湖新区最具特色的滨水景观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