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的河湖水系历史久远,据史料记载,早在三四千年前,由于永定河的冲击和改道,形成了北京平原的若干湖泊,莲花池就是其中一个.莲花池水系是北京的摇篮,北京城是在莲花池水系、玉泉水系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水闸设计邓乃琴1水闸设计概况我院自成立以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设计并建成了大中型水闸30多座,分布在北运河、永定河、潮白河等水系上。规模较大者,即流量在1000m3/s以上,闸室宽度大徒100m者有永定河的卢沟桥闸、小清河闸、大宁闸、北运河的...  相似文献   

3.
永定河,古称无定河、浑河,属全国四大防洪江河之一的海河水系,在北京境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5个区,河段长约170 km,流域面积近3 200 km2,占到北京市流域总面积的20%。永定河位于北京西部地区,是北京西部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千百年来她哺育了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永定河为北京的环境和人类生活提供了水源。她的生命之水,在北京的形成、发展、繁荣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永定河出山以后,由北往南历经迁移,在古河道上留下众多湖泊和洼地,是北京古典园林形态和生机的源泉。  相似文献   

4.
管好永定河,为确保首都防洪安全作出新贡献党委书记汪金洋主任雷魁永定河是华北海河水系五大河流之一,是北京市的一条主要行洪和供水河道。历史上经常改道,频频泛滥,曾几度水淹京城,是对北京防洪安全威胁最大的一条河流。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永定河的治理,50...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伟大祖国的首都,人们会自然地想到中南海;一看见庄严的天安门,那闪着金波的玉带河也就展现在眼前了。水和北京城的发展息息相关,水,是北京城的摇篮。 (一) 最早的北京城就建在一座美丽的湖泊旁边。那地方在现在北京广安门外的莲花池一带。莲花池古称西湖、大湖,湖水清澈,附近树茂草肥。我们的祖先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在湖的东边建造了一座小城——蓟。骊道元在《水经注》上说,“漯水(即永定河)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蓟水,西注大湖。水有  相似文献   

6.
郭金龙 《中国水利》2009,(18):31-32
北京是一座因水而建、因水而兴的文明古都。早在三四千年前,由永定河改道形成了北京平原的若干河流湖泊。后经历代整治修建,形成了莲花池水系和玉泉水系。这是北京城诞生的摇篮和成长的根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掀开了北京水利发展史的新篇章。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到今天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防洪、蓄水、供水和水环境体系,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了首都城市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水与城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在城市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丰富的水文化。文章通过分析探讨水文化内涵,总结了北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水文化遗存类型丰富、数量众多、分布集中、特色鲜明等特点,并提炼了永定河文化、皇城水系文化、漕运文化等北京水文化历史发展的3条主线,剖析了北京水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中的水文化遗产界定和管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传承和创新的关系等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丰富完善水文化内涵、明确职责建立机制、做好规划和设计、加强传播和教育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永定河是海河水系的一条重要支流.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其治理开发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资料分析,历史上永定河的治理开发经过3次重大变化.究其原因,乃是流域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双重变化所致.因此,分析研究永定河开发治理的阶段、特点及其成因可以为当代永定河的开发治理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廊道,目前面临着河流断流、生态退化、水质污染、防洪隐患等问题。为科学评估永定河健康状况,更好地指导永定河生态修复,以"流动的河、绿色的河、清洁的河、安全的河"为准则构建永定河健康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划分了指标等级,确定了标准值;采用该指标体系对永定河水系进行了全面健康诊断。建议统一调度水资源,恢复生态基流;加强流域节水管理,量水而行;严格防治水污染,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10.
正永定河是海河流域重要水系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由于持续干旱,永定河上游来水减少,加上沿河用水结构不合理,使得下游平原河道自1996年后完全断流,河床沙化,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018年以来,通过引黄河水与永定河本地径流统筹调度,向永定河生态补水超7亿m~3,实现了永定河有水河段长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永定河是海河流域的重要水系之一,上游有洋河、桑干河两大支流,两河在怀来县朱官屯汇合后称永定河,注入官厅水库。永定河流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5省(自治区、直辖市),  相似文献   

12.
赵骏 《北京水务》1995,(5):43-44,49
北京市入河排污口调查评价赵骏1概述北京的河流均属海河流域。自东向西分为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五大水系。除北运河发源于本市外,其他四个水系均为过境河流。各河流水量受,入境水和本地降水影响,年际、年内和地区分配有差异。进入80年代以来,由...  相似文献   

13.
1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 1.1 北京城座落在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上 洪荒时代,源自黄土高原的永定河,经过今天的山西、内蒙古、河北,咆哮而来,从上游携带的大量泥沙由于河道纵坡变缓而沉积.地势上西北高东南低,崇山峻岭从西北部缓缓倾斜,不断向东南延伸.燕山、太行山2条山脉在昌平南口的官沟交汇,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状如围屏的弧形大山湾,地理学上称之为"北京湾".在其东南平原上,蜿蜒汇流着北京的5大水系:永定河、拒马河、温榆河、潮白河、泃河.其中以永定河最大,北京所在的平原就是在永定河洪积冲积扇的基础上形成的.从3000多a前的燕都蓟城,到852 a前的金中都城:从700多a前的元大都城到明清北京城,城址虽有所变迁,但都无一例外地建在永定河的洪积冲积扇上.  相似文献   

14.
<正>永定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流域内文化遗产众多,特别是孕育了灿烂的北京文化。2019首届永定河论坛历史文化分论坛以"传承永定河历史文化、提升永定河品牌价值"为主题,特邀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等流域沿线有关市县特约代表,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七区县文联,北京史地民俗学会等文化研究机构近百名代表出席。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建卓在致辞中说,永定河是一条古老文明的河、文化集萃的河,既是一条饱经沧桑的河、更是一条充满希望的河。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的  相似文献   

15.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它源源不竭的生命之水,在北京的形成、发展、繁荣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永定河又是一条汪洋恣肆、难以驯服的河,它暴虐的洪水年复一年地威胁着北京平原的安全.祈求永定成为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的人们对这条河的梦想,新中国的建立使这种梦想变成现实,永定河半个世纪安澜无患,写出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北京西部水系现状,联通相关河道、渠系及砂石坑,开展城市雨洪利用,联合调蓄雨洪水、外调水及地表水,构建了团城湖调节池周边、南旱河沿线及永定河引水渠等三处西部水系联通工程,并运用FEFLOW模型模拟调蓄回灌工程对当地地下水位时间和空间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实施西部水系调蓄规划,恢复沟通北京西部水系,可增加地表调蓄能力791万m3。地下水回灌最大影响区域面积达到251.2 km2,年回灌量可达1.7亿m3。对于开展雨洪利用、水系联通设计及工程实施有着科学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9月 2 9日 ,在北京玉渊潭公园 ,一批游客登上游轮 ,游览京城南线水系两岸风光 .至此 ,京城南线水系正式通航 ,北京在治理城市水系 ,实现水清、流畅、岸绿、通航方面又迈出了一步 .城市水系治理南线工程是指玉渊潭至高碑店湖综合治理工程 ,全段包括永定河引水渠下游、南护城河、通惠河上游 ,全长 2 6.4km.工程包括清淤、截流、拆迁、绿化、建设过闸坝设施 ,在改善水质的基础上 ,实现通航 .玉渊潭至高碑店湖通航工程是今年初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程 .有 7座节制闸坝控制近 2 0 m落差 .本着科技性、多样性、娱乐性原则 ,新建和改建了 7处过船设施…  相似文献   

18.
永定河,古称无定河、浑河,属全国四大防洪江河之一的海河水系,在北京境内流经门头沟、石景山、丰台、房山、大兴5个区,河段长约170km,流域面积近3200km2,占到北京市流域总面积的20%.永定河位于北京西部地区,是北京西部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千百年来她哺育了北京这个古老的城市.  相似文献   

19.
大清河     
大清河水系位于海河流域中部,地跨晋、冀、京、津四省市,流域面积42419平方公里,总人口1463万人,有耕地2493万亩。本流域北界永定河,南邻滹沱河。这两个水系均属浑水河,虽然三水系下游平原均系这些水系多年淤淀而成,但相对说来,大清河含泥沙较少,河水较清,地势较低。历史上每届洪水季节,大清河水系常受永定河、滹沱河以及过去的黄河的干扰,以致这里造成很多洼淀。成为谷形盆地式淀河。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海河原为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的共同尾闾。这五大河流约有300多条支流分别由北、西北、西、西南各方向向天津周围辐聚,最后汇入海河,穿过天津市区于大沽入海。从历史上看,海河水系自曹魏(公元三世纪初)初步形成,到隋代(公元605年)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