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城市规划应对新冠疫情的思考新冠肺炎疫情是继非典、埃博拉、禽流感之后蔓延速度最快、影响范围最广的突发性国际公共卫生事件,给各国各城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带来严重威胁。抗击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如何应对当前各类公共健康风险因素突发、高发、联发带来的挑战,成为国内城市在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结束后迫切需要深入思考的战略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1提出"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  相似文献   

2.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必须予以重视和改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文章通过"区域协同、城市社区、乡村社区"三个维度,结合时事热点,从规划的角度思考城乡应急防控存在的问题。同时比对国际措施,为建立疫情防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举一反三"的机制提供思路。以区域协同为统领、城乡社区为抓手,提升灾害预警的能力和水平,补充灾中应急防控举措,也为灾后迅速复工复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直观印证了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疫情集中在大城市暴发,显示了城市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推进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战场。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科学性本质上应是城市治理水平而非建设水平的反映,安全保障能力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推动安全防灾规划从设施布局向综合治理转变、从建设落地向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转变、从指标约束向资源配置优化转变,对于提升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充分发挥其作为城市发展蓝图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给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和处置疫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时,已成为公共卫生防控的最前沿和市民安全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基于当前国内外应对此次疫情的实践分析,重新审视上海社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的既有能力,提出社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架构中应融入"纵向贯通、横向整合"的理念设想,通过开展空间统筹、方案引导、共识达成、数据支持4个关键行动,构建能面向未来又具上海特色的社区生活圈单元网络。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新春伊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始于武汉,并在全国蔓延,各行业普遍受到冲击,经济活动陷入停滞状态。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突发灾害,揭示了现代城市居民生活观念和城市功能上的一些缺陷,也暴露了目前我国在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此次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的考验,也对我国城市治理和更新、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和人居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特性的分析,结合国外已有经验,对未来我国城市治理和更新方面提出相关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抗击新冠疫情历程曲折,疫情初发期城市社区缺乏快速高效的组织能力来应对疫情风险,其教训值得反思。本文首先引入民航飞行险境处理中的快速参考手册(QRH)及其蕴含的“危机自救”和“范式指引”两大核心理念,探讨面对传染病风险治理新挑战时引入新理念的必要性,并从比较飞行危机处理与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类似性、梳理QRH理念对社区防控方式的借鉴性两方面说明QRH理念对传染病社区防控的理论适用性。其次,本文结合世界上社区防灾能力与风险治理体系较为完备的日本实践经验,分析QRH理念在日本形成社区基层良好应灾能力、构建完善社区风险治理体系以及社区克服自然灾害和新冠疫情等困境中所起到的重要实际作用。最后,本文针对如何形成我国应对传染病疫情自下而上的社区风险治理能力提出具体措施建议,即通过编制社区居民应灾指引手册并围绕其建立传染病社区风险治理体系,促进社区治理与医疗卫生协调融合,全面提升传染病风险下的我国社区韧性。  相似文献   

8.
王英 《中国消防》2021,(1):15-18
<正>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见证了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英勇壮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大考应有大得。从此次疫情来看,我们应如何持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日前,记者对话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聚焦国家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探讨防范重大风险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我们每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应急能力和治理水平。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医疗卫生设施是"战疫"最基本、最关键的保障。以《三亚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布点规划》为例,结合本次疫情发生后三亚医疗卫生设施的应急响应和部署,同时参考和对比新加坡、上海的应急响应情况,反思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突发事件是对全球城市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验,也是我国认识自身发展不足并谋划未来 的一次大反思。本文剖析了新冠疫情为城市 带来的深刻影响,分析了疫情暴露出的健康 条件落后、信息共享滞后、资源分配不均、公 共空间不足、应急预案欠缺、社区力量薄弱 等问题,总结了后疫情时代城市需要考虑的 健康生态、韧性安全、资源公平、智慧共享、 社区营造等基本要素。最后提出将健康安全 要素融入城市体检、提升旧城综合防灾的调 控能力、提供便捷完善的生活服务配套、营 造健康宜人的绿色公共场所、加强土地利用 的韧性和弹性、加强社区自治与管理能力等 后疫情时代城市更新的规划应对策略,以期 为我国进入城镇化下半场的城市发展提供 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回顾国际上不同国家提出“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的背景及目的,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分析相关概念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起伏变化及其原因,指出“城市群”概念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是与“市带县”的城市制度相关的,而在核心大都市影响力不断增大、“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及空间形态不断连绵的背景下,传统空间尺度下的城市区域治理受到挑战,“都市圈”概念再度兴起,都市地区发展也将在产业逻辑、交通组织和治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赵毅  李伟 《规划师》2020,(5):42-44
建设人民城市、健康城市,提升城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露出的城市发展问题和短板,文章提出"厘清两对关系、构建两个体系、提质四类空间"的规划思考,具体为厘清平时与疫时、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构建适应性强的公共卫生体系、现代化的城市治理体系,通过规划这一公共政策补齐"医护空间"短板、重视"社区空间"建设、发挥"蓝绿空间"功能及再现"乡村空间"活力。  相似文献   

13.
德国经过长期的立法与规划管理实践,形成了联邦、州和地区的空间秩序规划与城市规划、专项规划相互协调的空间管理机制。三者除了在空间要素上各有侧重点,其依法管理的约束对象也存在差别。综合的、跨地方的、指导性的空间秩序规划通过具有强制约束力的目标约束公共机构,基于地方自治的城市规划依法对具体的建设实施进行管理,针对特定用途或综合用途协调的专项规划在特定项目上具有优先权。本文基于对德国空间研究与州域规划学会和杜塞尔多夫行政区地区发展32号办公室的采访,对比了三类规划的空间要素,对法定的"双向反馈原则"和有关冲突协调的法律规定进行解读,总结了德国规划实现有效空间管理的协调机制,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依法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张佳 《上海城市规划》2020,2(2):104-108
乡村规划管理是乡村建设与治理的龙头。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总结统筹城乡实践和"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经验的基础上,于2010年探索建立了乡村规划师制度。作为深化城乡统筹的制度创新,它对成都乡村规划水平的持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乡村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形势下,成都将继续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从定位与职责、管理与运行、实施成效等方面简要介绍成都市的乡村规划师制度,总结实践经验,并展望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协同治理是 中国城市公园运营管理模式转型的重要方向。目前,我国城市 公园管理正不断深化探索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等的合作管 理机制,实践经验有限,也面临众多挑战。以协同治理中共享 裁量权的特征为基础,以纽约中央公园为核心考察对象,探讨 生产、收益和偏好裁量权共享问题在城市公园协同治理中的具 体表现,重点探析其中最为复杂的偏好裁量权的利和弊,提出 我国城市公园在协同治理中规避偏好裁量权劣势并提升协同治 理效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6.
边防  吕斌 《城市规划》2019,43(11):81-89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城市居民的客观诉求开始逐渐多元化、复杂化和碎片化,我国城市社区在提升环境空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过程中,社区治理需要进行创新调整来应对转型期的挑战。本文通过治理的视角,构建了社区治理参与机制的4个重要维度,即参与主体、社区管理和组织方式、相关政策法规及资源分配和管理作为理论框架来分析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机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存在主要参与主体未明确、过度行政化、相关法律法规未健全和资金管理机制未完善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多元参与式社区治理的机制决策和行为框架,即通过参与主体的多元化,组织方式的多元化和参与途径的多元化提高社区公共事务解决的针对性和效率,为我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框架指引。  相似文献   

17.
开发区运作机制对城市管治体系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慧 《城市规划》2006,30(5):19-26
借鉴国际当代“城市管治”研究的视角与视野、理论与范式,提取中国开发区运作过程中一些共性机制和典型现象,从开发区“割据”导致的城市管治体系组织与空间上的双重“碎化”、开发区开发运营对应的城市“政体”演化重构、开发区运作与“经营主义”城市管治兴起蔓延之关联三个方面,剖析了开发区运作实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管治体系变革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建设量增加,导致城市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因此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理刻不容缓.通过阐述国外建筑垃圾治理模式,分析北京市建筑垃圾处理现状及问题,最后从建筑垃圾治理与城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相衔接、构建建筑垃圾全过程减量化模式、完善建筑垃圾治理法律法规体系3个方面,提出北京市建...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中国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发展历史,指出生态空间类规划曾经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系统"得以逐步发展和丰富。在当前"一优三高"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生态空间类规划的地位将发生跃迁,生态空间规划体系将逐步建立,规划的编制要从4个方面调整编制思维,即做好生态空间棋盘、协调城绿空间布局、提供多元服务供给和完善规划治理模式。未来在基础理论方面要着力于生态空间治理的"影响动因及其演变规律""参与主体及多元治理"的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治理理论作为一种制度模式,被推广到各个层面.从企业、城市、政府以及全球;当应用到城市管理领域里时,城市治理理论也应运而生。本文考察了治理及其城市治理理论的渊源之后认为,其不外乎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民主理论与公民社会理论的翻版,其以发达的公民社会、完善的民主制度以及健全的法治为基础而产生的多中心管理理论,并不适合我国的现状以及文化,制度等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