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湖泊渗漏量是湖泊水量平衡的一项重要因素。湖泊渗漏量计算方法采用水量平衡法,以湖泊月平均水位相应水面面积落差计算蓄水量变化,再考虑引水、用水、蒸发、降水等水量变化,其差值为湖泊渗漏量。采用2003-2012年衡水湖水位、降水量、蒸发量、引水量、用水量等观测资料,筛选出对渗漏量较小的月份,建立月平均水位与月平均渗漏量相关关系,计算出衡水湖年平均单位面积渗漏量为13.1万m^3/km^2。准确计算湖泊渗漏量,对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由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衡水湖水面蒸发量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泊水面蒸发量是水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常用的水面观测仪器有20cm口径蒸发皿、80cm口径套盆蒸发器、E601型蒸发器等,其观测值与天然水面蒸发量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实验资料分析,大水体水面蒸发资料接近于天然水面蒸发量。本文采用衡水试验站20m^2蒸发池观测资料,对衡水湖水面蒸发量进行同步计算.能真实地反映衡水湖水面蒸发情况。通过对衡水湖水面蒸发量计算,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2939万m^3.水面蒸发量是水资源规划等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项目,采用大水体观测资料分析计算水面蒸发量,较准确地计算出水面蒸发量.对水资源利用及水量平衡计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袁子琦 《海河水利》2024,(3):83-85+88
中国常用观测水面蒸发仪器有E601型、20 m2和20 cm口径蒸发皿等,实验资料显示,大水体水面蒸发皿观测数据与天然水体蒸发量相比误差较小,可忽略不计。利用衡水水文实验站20 m2蒸发皿观测数据,同步计算出衡水湖水面蒸发量,分析其变化特征,得出衡水湖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3 187万m3,极值差572.1万m3,极值比1.20,变差系数0.06。水面蒸发量是水量平衡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大水体蒸发皿观测数据计算分析水面蒸发量,对水平衡计算及水资源规划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衡水湖1994—2017年间的水位资料,采用滑动平均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衡水湖水位年际变化特征;计算以月为单位的平均水位,分析衡水湖水位年内变化特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各因素与水位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绘制月水位与降水量(蒸发量)、引水量(工业用水量)的折线图,分析各因素对年内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衡水湖年际水位变化表现为波浪式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077 m/a;月平均水位从年初至年末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7月下降速率为0.139 m/月;年水位变化受蒸发量影响显著,受降水量的影响较弱,与引水量的相关性最弱。  相似文献   

5.
湖泊渗漏量通常用于衡量湖泊水量平衡。对于湖泊渗漏量的计算,则需通过水量平衡法得出结果,而湖泊蓄水量的变化则由湖泊月平均水位相应水面面积落差算出,再结合引水、用水、蒸发、降水等因素造成的水量变化,所得差值便是湖泊渗漏量。利用2003~2012年衡水湖监测站检测出的各项资料,精确计算湖泊的渗漏量,有利于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在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中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浩  户超 《人民黄河》2012,(10):86-88
为加强对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对引黄调水前后衡水湖湿地的水质、水量数据进行了对比,采用Mann-Kendall检验进行了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引黄调水后衡水湖水位呈现上升趋势,趋势不显著,年最高水位稳定在20 m以上;综合污染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趋势不显著,衡水湖湿地仍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引黄调水的入湖沙量对衡水湖生态健康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根据河北省衡水试验站20m2蒸发池与E601型蒸发器同步观测结果,计算出的两种仪器的折算系数,结合朱庄水库E601型蒸发器和水库观测资料,计算出水库水面蒸发量。采用朱庄水库2000年-2010年蒸发量和水库要素资料,计算出朱庄水库多年平均蒸发量为794.38万m3,单位面积蒸发量85.60万m3/km2。朱庄水库年内最大月平均蒸发量出现在5月份,为106.30万m3;最小月平均蒸发量出现在1月份,为12.96万m3。年内变化极值比为8.20,极值差为93.34万m3。  相似文献   

8.
十三陵水库自建成后凸显的库区渗漏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库效能的发挥。对十三陵水库流域的径流情况进行模拟,并深入分析了库区渗漏情况。基于Arc GIS平台建立了十三陵水库流域的SWAT模型,模拟了1975—2010年共36年间流域的产汇流情况,并提取出日尺度的入库径流,模拟年平均入库径流为2 740万m~3。根据水量平衡关系,估算水库年平均渗漏量为3 082万m~3,大于水库年入库径流量,依靠补水工程的补给才得以维持水库水位。最后对渗漏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和量化。入库径流是决定水库渗漏量的最主要因素,通过渗漏流失的水量超过入库径流的92%,且即使没有入库径流,也会产生约每月50万m~3左右的渗漏。水库水位与水库渗漏量密切相关,当水库水位高于86 m时,大宫门古河道渗漏迅速增强,并成为重要渗漏途径,使得水库渗漏迅速增大。该结论有助于优化水库补水方案及洪水预报方案,对水库渗漏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太湖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缘,太湖流域的中心,湖泊水面积2338km~2;湖岸线长405km,湖泊长度69km,宽度34km;平均水深1.89m,最大水深2.6m。太湖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6.61亿m~3,折合降水量1138mm,多年平均蒸发总量22.61亿m~3,折合蒸发量为967mm;多年平均水位3.01m,相应容积44.8亿m~3;多年5~9月平均进水量24.88亿m~3,出水量22.65亿m~3。  相似文献   

10.
前郭灌区进入查干湖的实际退水量历来不甚明了。通过对前郭灌区历年提水量及灌区灌溉定额、有效降水、ET、田间渗漏、渠系及区域蒸发与渗漏水量的分析研究,提出经排水干渠进入查干湖的补给水量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水两个部分,总入湖水量近年平均为2.853亿m3,其中地表径流1.130亿m3,地下潜水1.723亿m3,与查干湖多年实际水位-水量情况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1.

In the Ministry of Power and Electrification of the USSR

In the board of the Ministry of Power and Electrification of the USSR and Presidium of the Trade Union Central Committee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黄河的历史变迁和面积河长特征数据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追寻黄河面积和河长的历史沿革时发现,黄河有历史记载以来的2 000多a间,很难找到黄河面积和河长等特征数据。通过查阅清朝至中华民国的相关资料,参考黄河的历史变迁,发现由于黄河的水系、流域边界经常变化,加之当时测量技术的限制,因此黄河流域面积、河长等特征概念和特征数据到了中华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几个时期的黄河集水面积和河长特征值的历史沿革情况,最新的河湖普查结果表明:黄河流域集水面积约为813 122 km~2,黄河干流河长约5 687 km;黄河流域面积大于50 km~2的河流有4 157条,水面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有146个。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1-2012年邢台市用水量资料,分析邢台市用水结构变化及演变趋势,总用水量相对稳定并呈递减趋势。农业用水比例较大,占总用水量的76.4%,由于开展农业节水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使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工业用水相对稳定,工业开展节水和水资源重复利用,在用水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工业增加值大幅度增长。生活用水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水呈上升趋势。生态环境用水是从2002年开始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质量意识的加强,环境用水呈增加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水结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不同行业用水量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农业用水逐渐减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逐渐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用水结构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统计模型是大坝安全监测资料分析中最常模型,是建立混合模型的基础.主要构建闸坝位移以及扬压力安全监测的统计模型,井运用于某闸坝工程.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安全监测模型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