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酯工业》2017,(3):1-7
介绍了我国差别化涤纶长丝的发展概况,从高仿真差别化纤维(细旦化、异截面化、异收缩、异线密度、混纤丝、复合纤维)、新型功能化纤维等方面介绍了"十一五"期间差别化涤纶长丝的开发。从高性能差别化(超仿棉、超仿毛、超仿丝、超仿麻)、超细旦化、功能化(异形细旦吸湿排汗、异收缩复合聚酯纤维、原液着色、循环再生)等方面介绍了"十二五"期间差别化涤纶长丝的开发。介绍了我国差别化涤纶长丝生产技术的发展情况,指出了我国差别化涤纶长丝工业存在的品种单一、规格少、无突出特点等问题,对2005~2015年我国涤纶长丝差别化产品及产量进行了统计。针对发展规划与市场需求,对涤纶长丝差别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指出,近期我国涤纶长丝差别化开发品种应侧重于原液着色、功能性纤维和绿色纤维和新型聚酯纤维。  相似文献   

2.
唐宇欣 《聚酯工业》2011,24(5):24-26,47
介绍了涤纶异收缩混纤丝的工艺路线,纺制不同异收缩混纤丝时设备的配制及特点。采用一步法异收缩混纤丝纺丝机,可将POY,FDY一步高速复合直接生产涤纶异收缩混纤丝,并使它实现了规模化生产,降低了纺丝生产成本,为差别化纤维的生产提供了装备支持,其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短纤部是短纤维和中空纤维的生产基地,拥有48条生产线,110万吨/年生产能力。多年来,短线部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品,形成了差别化、专业化和高附加值化的涤纶短纤维和中空短纤维产品。聚酯短纤维织物面料型:用于生产各种织物面料、非织造布、与毛、粘胶等混纺生产仿毛面料或仿毛絮片,具有高强棉型、针织棉型、中长型、棉  相似文献   

4.
王喜仁 《合成纤维》1989,18(3):28-34
从分析维纶和PVA的结构特点与性能特点出发,探讨了开发服用型维纶差别化纤维的局限性,论证了开发产业用维纶差别化纤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服用型维纶差别化纤维中,唯有阻燃性维氯纶和有色维纶还值得注意开发和生产;工业用缝纫线、防寒纱、水溶性维纶、高强高模纤维等产业用维纶差别化纤维新产品,很有发展前途,建议进一步深入开发,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徐晓辰  杨波 《合成纤维》2001,30(6):24-26
通过对联苯加热热管与电磁感应加热热管的比较,分析了电磁感应加热热管在聚酯长丝生产,特别在异收缩混纤丝等差别化纤维生产工艺开发和应用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用于纤维素酶解的卧式平推流连续酶解反应器,以实现酶解工艺的连续化生产。应用Polyflow软件,分析了不同类型混合输送器在纤维素酶解混合物料处于高黏度时期的混合、输送、返混、功耗及破碎性能。结果表明:等外径混合输送器的功耗最低,输送能力一般,混合、返混及破碎性能较差;变外径混合输送器混合、返混、破碎性能比等外径混合输送器要好,但输送和功耗性能一般;内外螺带型混合输送器的混合、输送、返混及破碎性能均较好,功率耗能稍高,但基本与其他两种形式混合输送器功耗水平一致。对上述性质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结论:内外螺带型混合输送器更适合纤维素物料处于高黏度阶段时的连续酶解。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玻璃纤维纱线处理机组适合于处理各种轻涂层无机材料纤维纱线,如滤袋缝纫线和岩棉、矿渣棉以及玻璃棉缝毡线等.随着工业生产中保温与节能以及环保事业的发展,保温隔热材料用的岩棉、矿渣棉、玻璃棉毡和玻璃滤袋的生产与应用日趋广泛.在这些产品的应用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各种经过处理的、强度高、耐高温的玻璃纤维纱线用以缝制制品.为此,南京玻纤院试验工厂设计制作了纱线处理机组,并于1986  相似文献   

8.
酸站是差别化纤维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车间之一,如何合理有效地规划酸站对差别化纤维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差别化纤维生产中酸浴蒸发的目的及主要形式,重点介绍了酸浴多效蒸发的节能对比、工艺原理、工艺条件以及工艺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纤维层复合过滤材料及其制作方法,其断面为三层结构,上层和下层均为混合纤维层、之间为PTFE基布层,其工艺步骤如下:取PPS纤维、PTFE纤维备用;将两种原料置入混棉箱内进行混合得到粗混料;将粗混料置入开松机进行开松;开松后的原料置入混棉箱进行精细混合;将精细混合料通过梳理机梳理成平面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全国合成纤维科技信息中心共同举办的题述会议于 2 0 0 0年3月 2 5~ 2 7日在北京召开 ,来自全国 90多个单位的 1 4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北京服装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别就差别化纤维的生产现状、发展前景、差别化纤维生产技术及差别化产品开发和设备国产问题展开了论述及演讲。指出我国目前差别化纤维生产的现状是原料、品种、关键技术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纺织后加工没有跟上 ,致使产品开发进展缓慢 ,而国外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已取得了很大成就 ,差别化…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石油三厂分子筛脱蜡装置生产的液蜡产品的手工调和方法及利用微处理机进行自动调和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徐四海  刘建军 《广东化工》2009,36(7):314-315,323
随着焦炭产能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逐步饱和,焦炭的市场竞争在逐步加剧,焦化企业(尤其是独立焦化企业)需要长期依靠降低配煤成本求得生存与发展。文章总结了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在改进配合煤细度、优化配合煤方案以及探索无烟煤配煤方面的经验,阐述了通过改进配煤技术、降低配煤成本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PPS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聚苯硫醚(PPS)与其他聚合物进行共混改性的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PPS PA66、PPS PC、PPS PPO等的共混及其性能。此外,展望了PPS合金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PVC共混改性的基本原理及特点,介绍了ABS、MBS、CPE、ACR、EVA等PVC树脂共混改性剂的主要牌号、改性效果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POE与聚丙烯的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平  丁承惠  沈华峰 《塑料》2004,33(1):30-32
研究了乙烯 辛烯共聚物与聚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实验得到两种材料较好的共混比为60/40,并就配方中其它材料对共混体系综合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交联剂酚醛树脂的用量对体系硬度影响较大;填料的种类和用量对性能的影响较大,当填料为碳酸钙时用量以15份为宜。  相似文献   

16.
将两种牌号聚乙烯醇(PVA)(PVA1799和PVA0599)混合,然后分别加入甘油/三甘醇、甘油/乙酰胺复合增塑剂对其进行改性。加入复合增塑剂使PVA1799/PVA0599的熔点、结晶度和热分解温度降低;与PVA1799/PVA0599体系相比,改性PVA1799/PVA0599的拉伸强度下降、拉伸断裂应变明显提高;随着PVA0599含量增加,改性PVA1799/PVA0599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大;m(PVA1799)/m(PVA0599)为3∶2时,随复合增塑剂用量增加,改性PVA1799/PVA0599的流动性变好;甘油/乙酰胺增塑效果优于甘油/三甘醇;改性PVA1799/PVA0599体系在复合增塑剂为30 phr时可望实现熔融加工。  相似文献   

17.
配煤参数与焦炭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洪洲 《煤化工》2001,(4):20-22
介绍了配煤炼焦的理论、配煤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参数及其对焦炭质量指标的影响,并介绍了煤岩配煤在实际炼焦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弹性体、刚性体及共混聚合物等体系用于PP共混改性的机理,详细综述了PP共混改性的影响因素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零件的混合周期对滚镀时间和镀层厚度波动性的影响,得出混合周期与电镀时间和镀层厚度波动性均成正比。指出要做到滚镀的时间短和镀层厚度波动性小,必须缩短零件的混合周期。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使用细长型滚筒,其优点之一就是零件的混合周期短,镀层厚度波动性小。  相似文献   

20.
Existing blending theories have mostly been verified in the past by mixing of monosized, smooth, spherical particles. In this study, binary mixing of non-spherical particles with rough surfaces is shown to adhere to diffusional mixing equations as long as the mean diameters of the two fractions (A and B) are identical, i.e.dA = dB. When this is not the case, blending rates (diffusional coefficients of blending, D) reduce drastically when the small particles are not of such a size that they will fit into the interstices between the larger particles. It is shown also that the final standard deviation in these cases is many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e predicted random standard deviation. When dA = dB,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will depend on the magnitude of dA.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is not a function of the ratio of A to B. In blending in a horizontal mixer, D decreases with addition of lubricant. This is not the case in a V-blender, where bulk mass transfer appears to be the controlling step. In all other respects, V-blending is identical, functionally, to the profiles obtained in cylindrical blend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