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究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鹿茸菇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的鹿茸菇为原料,对不同热风干燥温度获得的鹿茸菇的外观、复水率、总酚和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并考察了样品对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提高,鹿茸菇复水率呈现下降趋势,55~65℃干燥温度下,鹿茸菇子实体外观较好;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在55℃、75℃达到最高值11.7mg/g、0.23mg/g;鹿茸菇干品中的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在60℃最高,其EC50分别为0.86mg/mL及2.20mg/mL。综合各项指标,热风干燥温度为60℃时,可以较好的保持鹿茸菇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热风干燥温度对鹿茸菇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的鹿茸菇为原料,对不同热风干燥温度获得的鹿茸菇的外观、复水率、总酚和黄酮含量进行检测,并考察了样品对DPPH、ABTS、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提高,鹿茸菇复水率呈现下降趋势,55~65℃干燥温度下,鹿茸菇子实体外观较好;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在55℃、75℃达到最高值11.7mg/g、0.23mg/g;鹿茸菇干品中的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在60℃最高,其EC50分别为0.86mg/mL及2.20mg/mL。综合各项指标,热风干燥温度为60℃时,可以较好的保持鹿茸菇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出对熟化竹荪干制品最好的干燥方式及干燥温度,以熟化的竹荪为原料,比较热风干燥、真空干燥、远红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方式在不同的干燥温度条件下对熟化竹荪干制品色泽、复水性、质构、多糖含量及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能使竹荪干制品分别在20,30min达到完全复水,而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均需要40min才能完全复水。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的整体色泽#E值明显低于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在20℃条件下干燥的竹荪干制品#E值最小为3.021。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均使竹荪干制品的硬度和咀嚼性小于热风干燥和远红外干燥,但对弹性影响不大。真空冷冻干燥能基本保持竹荪原有的组织结构且制品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干燥方式。综合试验结果,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方式均能较好地保持熟化竹荪干制品品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猴头菇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测定猴头菇干品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通过DPPH清除能力、还原力、ABTS+清除能力3种抗氧化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50℃真空干燥组猴头菇干制品总酚和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最高,分别为17.56 mg/g和2.83 mg/g,随加热温度升高而降低, 70℃真空干燥组的总酚和三萜类含量仅为50℃真空干燥组的53.5%和71.7%;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组2种成分含量相差不大,总酚和三萜含量最高的皆为60℃热风干燥组,分别为7.28 mg/g和2.17 mg/g,含量最低的分别是70℃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总酚含量为4.06 mg/g,三萜含量为1.77 mg/g。发现真空干燥组醇提物抗氧化能力好于另外2种干燥方式,且抗氧化能力均随提取液浓度增加变大。结论 50℃真空干燥组猴头菇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可更好的应用于干燥和后续加工产品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5.
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睡莲花茶总酚、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睡莲花茶的加工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睡莲花朵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温度的热风干燥、不同功率的微波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处理,采用FolinCiocalteus法、NaNO2-Al(NO3)3-NaOH法检测各样品的总酚、黄酮含量,采用清除自由基法(DPPH·、ABTS+·)与铁离子还原法(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分析样品总酚、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睡莲花,干燥速度为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400 W微波干燥的样品总酚含量、DPPH·与ABTS+·抗氧化能力最高,分别为187.72 mg GAE/g DW、386.92 mg BE/g DW和162.37 mg BE/g DW,70℃热风干燥的样品黄酮含量最高,为65.58 mg RE/g DW,不同干燥处理的样品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P0.05),与其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P0.05)。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相比,400 W微波干燥效率高,能较好的保留睡莲花茶中酚类物质,使其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不同热风干燥温度(40、60、80、100℃)对老山芹干燥特性(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干燥方程拟合)、成分(总多酚、总黄酮、叶绿素)和性质(抗氧化活性、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干燥温度升高,干燥时间显著缩短(p0.05)。Page方程能准确的描述老山芹热风干燥过程和干燥规律。60℃热风干燥处理,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温度(p0.05),分别为10.97mg/g和3.45mg/g,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60℃干燥条件下老山芹所含的黄酮化合物组成含量和叶绿素a含量更高。因此,热风干燥温度不同,对老山芹干燥特性、总多酚、总黄酮、叶绿素含量、颜色及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不同(p0.05)。综合考虑,60℃热风干燥老山芹在保证较快干燥速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成分和性质。  相似文献   

7.
米邦塔仙人掌干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新鲜仙人掌的水分含量较高,不宜贮藏和运输,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研究了米邦塔仙人掌热风干燥的干制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70℃(0.5h)-80℃(1.5h)-60℃(0.25h)。本研究还比较了新鲜原料和干制品粗多糖的变化、干制品的复水性及色泽等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热风干燥温度对桑叶干燥特性、活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新鲜桑叶为研究对象将其在不同干燥温度(40、50、60、70℃)下进行热风干燥,探究干燥过程桑叶的干燥特性、色泽及总酚、总黄酮、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变化,并对干燥后制品的单体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较低的干燥温度有助于保持桑叶的...  相似文献   

9.
以大红袍花椒叶为原料,采用三种干燥方式(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对花椒叶进行干燥,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中短波红外干燥对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热风干燥(55℃、2 h)的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3.39、8.82 mg/g;真空干燥(65℃、0.07 MPa、12 h)的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5.49、14.12 mg/g;中短波红外干燥(风速4.5 m/s、温度60℃、功率450 W、干燥时间2 h)的花椒叶中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14.40、13.81 mg/g。因此,与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相比,中短波红外干燥方式耗时短,且干制花椒叶中的黄酮和总酚含量较高,更适合花椒叶的干燥。  相似文献   

10.
干燥方法对番石榴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干燥方式、工艺参数对番石榴活性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热风干燥、热风-红外联合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比较其对番石榴总酚、黄酮、抗坏血酸含量、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清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自由基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 )以及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鲜果相比,干燥后番石榴总酚含量显著增加,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总酚、抗坏血酸含量较高,清除自由基及FRAP较高。热风干燥得到的番石榴干制品抑制亚油酸过氧化能力较高。随干燥温度升高,热风和热风-红外联合干燥后的黄酮保留量增加,抗坏血酸含量、清除自由基及FRAP降低。综合来看,真空冷冻干燥和中低温热风干燥(60 ℃和75 ℃)得到的番石榴干制品抗氧化能力较高。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DPPH、ABTS、FRAP法测定的抗氧化能力及抗氧化效能综合指数分别与总酚含量的相关系数较高,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氧化效能综合指数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多酚可能是番石榴干制品主要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1.
干燥方式对铁皮石斛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研究了铁皮石斛热风干燥、微波间歇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及其工艺参数对铁皮石斛色差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铁皮石斛热风干燥的最佳条件为90?℃干燥4?h,微波间歇干燥的最佳条件为550?W、间隔时间30?s、干燥48 min,在这两种干燥条件下,微波间歇干燥后的铁皮石斛总酚及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热风干燥,但二者黄酮含量无明显差异,说明微波间歇干燥可以有效保留总酚及多糖类物质;真空冷冻干燥所需时间为11?h,干燥后所得铁皮石斛多糖含量较高;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平均干燥速率和最大干燥速率均为:微波间歇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成品色泽以真空冷冻干燥更佳。微波间歇干燥具有速率快、活性成分破坏小的优势,具有更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不同热泵干燥温度对高良姜干燥品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不同的热泵干燥温度(45℃、50℃、55℃、60℃、65℃),并以日晒为对照,对高良姜干燥至水分含量8%±0.5%,分析不同热泵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的色泽、活性物质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50℃干燥的高良姜与日晒干燥的高良姜色泽最为相近,△E为2.16±0.2;50℃干燥的高良姜复水率最高,为2.39±0.03,且复水比随着热泵干燥温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50℃热泵干燥得到的高良姜总酚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9.33±0.21 mg/g和8.44±0.19 mg/g,热泵温度超过50℃时,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随着热泵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泵干燥温度对高良姜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50℃干燥的高良姜素含量为6.29±0.07 mg/g,且热泵干燥的高良姜素含量均大于日晒干燥,日晒干燥高良姜素含量为5.54±0.1 mg/g。日晒、45、50、55、60、65℃干燥高良姜挥发性物质种类分别为81、69、74、78、82和85,烯烃类物质分别为42、39、37、32、34和31,45℃热泵干燥,桉叶油醇的含量最高,为37.41%,且随着热泵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色泽、品质、风味等比较,50℃是热泵干燥高良姜的最佳温度参数。本文的研究结果为热泵干燥在高良姜干燥条件的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比不同干燥工艺对枇杷花茶感官品质(形态、香气、滋味和茶汤色泽)的影响;并对枇杷花样品进行小 鼠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微波预处理,可以杀灭枇杷花中的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两种酶。 在形态上,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最好;香气上以微波干燥420 W时最好;滋味也以冷冻干燥的最好。从综合评分 看,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感官品质最好,微波干燥次之,真空干燥和热风干燥的感官评分差异不大。干燥方法对茶 汤色泽L*、a*、b*的影响基本与感官评价指标一致。枇杷花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几种干燥方 法中,以冷冻干燥的枇杷花茶品质最好,在其他干燥方法中,在微波420 W、真空50 ℃、热风80 ℃条件下品质相对 较好,枇杷花属于无毒类原料。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黑枣在热风干制技术下的品质和干制速率,比较了恒温和分段降温热风干制工艺对其干制特性及热敏性营养物质、感官品质和复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段降温较恒温热风干制可将黑枣的干制时间缩短1/4,成品品质显著提升。适宜黑枣干制的分段式降温热风干制工艺为:(40±1)℃预热15 min,(68±1)℃干制至含水量41.0%±0.5%,再(63±1)℃干制至含水量37.0%±0.5%,最后在(55±1)℃干制至35.0%±0.5%含水量,所得黑枣干中总糖、总酚和VC含量分别为49.53%±0.31%、(0.94±0.01)mg/g和(16.41±0.28)mg/100 g,较恒温热风干制成品营养保留率分别提高了11.47%、10.01%和47.91%,干制速率提高了18.75%,感官品质和复水性更好,产品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研究结果可为黑枣的工业化干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霍山石斛多糖的闪式提取工艺,并对其降血糖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霍山石斛多糖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研究其降血糖功能。结果 霍山石斛多糖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8 (g:mL),提取电压132 V,提取时间95 s,提取次数4次,在此条件下霍山石斛多糖提取率为(24.14±0.52)%。通过动物试验发现,霍山石斛多糖能极显著降低小鼠血糖值和糖化血清蛋白水平(P<0.01),提高小鼠血清胰岛素含量(P<0.01)。结论 霍山石斛多糖具有较好的降血糖功效。  相似文献   

16.
以巨峰葡萄(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Kyoho’)叶为原料,分析葡萄叶中主要成分,并研究40℃热风干燥、60℃热风干燥、80℃热风干燥和-48℃真空冷冻干燥对其白藜芦醇、总黄酮含量和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成熟期的巨峰葡萄叶水分含量76.67%,蛋白质含量5.78%,膳食纤维含量12.80 g/100 g,钾、钠、钙、镁、锌、铁、锰和铜含量分别为350、1、15、37、2.2、4.8、23 mg/100 g和79 μg/100 g。葡萄成熟期,葡萄叶中白藜芦醇和总黄酮含量达到最高,分别为424.34 μg/g和95.27 mg/g。四种干燥方式中,真空冷冻干燥能够更好保持葡萄叶中的白藜芦醇和黄酮类物质,对葡萄叶粉的色泽影响最小,颜色更绿。真空冷冻干燥是制备葡萄叶粉的最好方式,其次是40℃热风干燥,最差的是80℃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热风干燥温度对五指毛桃段、五指毛桃片、五指毛桃须根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顶空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40、50、60、70 ℃热风干燥的样品中的补骨脂素、多酚、黄酮、可溶性糖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晒干样品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燥温度升高,五指毛桃段中的补骨脂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多酚含量略有增加;五指毛桃片中的补骨脂素和多酚含量受温度影响不明显,五指毛桃须根中的补骨脂素含量也是先增加后降低,而多酚含量则略有增加;五指毛桃段、片、须根中的黄酮含量全都是先增加后降低;与晒干相比,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降低;风味物质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发生较大变化。50~60 ℃干燥时活性成分的含量较高,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及组成与晒干样品比较接近,此时五指毛桃段、五指毛桃片、五指毛桃须根中的补骨脂素、总多酚、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0.5、0.3、1.29 mg/g;1.6、1.3、3.5 mg/g;1.5、1.0、3.45 mg/g和70~80 mg/g;醛类、吡嗪类和萘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2.75%、5.87%和14.66%。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采用50~60 ℃热风干燥代替传统的阴干或晒干方式,为五指毛桃热风干制加工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不同加热温度和处理方式对灰枣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影响,分别对60 ℃热风干燥、80 ℃巴氏杀菌、110~140 ℃烘烤、100 ℃隔水蒸制及100 ℃煮制灰枣的总酚、总黄酮、总原花青素、单体酚、三萜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灰枣经60 ℃热风干燥、80 ℃巴氏杀菌、100 ℃隔水蒸制和100 ℃煮制后,其活性成分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下降。110~140 ℃烘烤灰枣活性成分含量随温度升高呈现上升趋势,经140 ℃烘烤后,其总酚、总黄酮、总原花青素和总三萜酸含量分别达到341.3、473.8、659.3和560.4 mg UAE/100 g md。烘烤处理增强了灰枣的抗氧化活性,经130 ℃烘烤灰枣DPPH·清除能力为62.97 mmol TE/100 g md,ABTS+·清除能力为47.96 mmol TE/100 g md。经130和140 ℃烘烤后,灰枣中活性成分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因此烘烤也是较为合适的灰枣加工方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远红外鼓风干燥和低频核磁共振探索霍山石斛花和铁皮石斛花干燥过程,构建适合干燥不同种类石斛花的基础参数模型,并使用质构分析仪研究石斛干花的感官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远红外鼓风干燥仪干制后的霍山石斛花和铁皮石斛花,通过低频核磁共振发现,干品水分含量均是结合水,干品泡制后的复水性佳;利用干燥动力学模型所得数据与试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平方高于0.99,相关性很好;经质构仪测定,随着干燥次数增加,硬度和脆性也增加,干制品品质提高,延长了贮存期。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蓝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改善干制甘蓝的品质,提高甘蓝附加值,本试验采用65 ℃热风干燥、1 kW微波干燥、热风-微波联合干燥处理甘蓝,测定干燥后甘蓝的色泽、VC、游离酚、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对抗氧化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干燥的甘蓝色泽最佳,ΔE值为15.01±0.59;不同干燥方式甘蓝总酚和游离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而酚的存在状态变化较小;干燥后甘蓝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微波干燥甘蓝VC、游离酚、总酚含量均最高,分别为23.14 mg/100 g FW、80.22、124.85 mg GAE/100 g FW,保留率分别为67.3%、90%、86.6%,其中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e3+还原能力最强。相关性分析显示:不同干燥方式甘蓝VC、酚类与抗氧化活性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因此,甘蓝采用微波干燥方式优于热风干燥和热风-微波联合干燥,现有的干燥生产线可尝试结合微波干燥技术,以提高干制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