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姜晓巍 《合成纤维》2008,37(6):45-47
分析了一种高收缩改性涤纶的性能特点,以19.7tex天丝/改性涤纶/澳毛(60/30/10)混纺纱为例,探讨了纺纱流程中的关键工艺及技术措施。生产中针对纤维特点,优选了各工序工艺参数,纺纱过程顺利,成纱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
选用25/40/35棉/莫代尔/竹纤维混纺纱、莫代尔纱及竹纤维纱,先测试三种不同纱线的性能,然后进行织物规格参数设计,再分别测试三种织物的悬垂性能、起毛起球性、光泽性及紫外线透过性。通过灰色近优评定法对三种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得出25/40/35棉/莫代尔/竹纤维混纺织物的性能优于竹纤维织物和莫代尔织物。最后总结出25/40/35棉/莫代尔/竹纤维混纺织物较纯纺织物的显著特点,为此类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Modal/涤纶混纺纱性能,制定出4种浆料配方,并对浆液及浆膜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分别采用这4种配方的浆料对Modal/涤纶混纺纱进行浆纱试验,测试了不同配方浆纱的各项性能,从而得出适合Modal/涤纶混纺纱的浆料配方。  相似文献   

4.
对阻燃粘胶纤维物理机械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并与普通粘胶纤维进行了对比,阻燃粘胶纤维的回潮率、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质量比电阻均比普通粘胶纤维差,但差异不夫。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阻燃粘胶纤维纯纺纱线以及与莫代尔、涤纶的混纺纱线,各种纱线的性能均符合针织用纱的要求。介绍了纺纱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了雅赛尔纤维的特性及纺纱性能,利用国产传统纺纱设备,通过优选纺纱工艺过程,开发出60~s雅赛尔与涤纶混纺纱,成纱质量条干CV为11.67%,单纱断裂强度为15.16cN/tex,细节为1个/km,粗节为9个/km,棉结为23个/km,满足了新品种的织造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生产导电纤维混纺纱,分析了导电纤维的性能,探讨26.4tex导电纤维、粘胶和涤纶混纺纱成纱工艺过程及纺纱工艺要点,结果表明:混纺纱成纱条干CV为16.48%,单纱断裂强力为13.65N/dtex,重量偏差为CV±2.0%,比电阻为1.2×10~6Ω·g/cm~2,其成纱各项性能指标较优,能满足抗静电织物用纱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曹红梅 《合成纤维》2013,42(5):44-45,49
为研究木棉纤维的纺纱性能,将木棉纤维与常用涤纶混合,不用开清棉工序,根据木棉纤维的吸水亲油性,将和毛工序运用到棉纺系统中,加入和毛油水,提高了木棉的韧性和抱合力,减小了飞花,在数字化纺纱小样机上成功纺出木棉与涤纶30/70、40/60二种质量比的混纺纱,并提出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结果表明:和毛油对提高木棉纤维的可纺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方法,对混纺质量比为45/55、线密度为18.4 tex的Outlast空调纤维/黏胶混纺纱的条干不匀率、强伸性能以及毛羽分布情况等进行了测试,完成了混纺纱并条工艺、粗纱工艺、细纱工艺以及捻系数的优化,获得了最佳纺纱工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莫代尔纤维优良的物理性能、独特的纺织性能及织物特点。莫代尔纤维综合了纤维素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优点,服用性能、纺纱织造性能、印染性能与优良棉相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永久性负离子粘胶纤维和玉米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负离子粘胶纤维和玉米纤维混纺纱质量的影响,探讨了提高混纺纱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严瑛 《合成纤维》2012,41(5):15-18
结合生产实际,选用不同的锭子速度及捻因数,对Modal纤维纯纺纱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对成纱的强伸性、毛羽及条干性能的影响,从而得出纺Modal纤维纯纺纱的最佳工艺参数。实践表明:锭子的速度应该控制在7230 r/min左右,捻因数应该在380~400之间,纱线的综合成纱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12.
张守运 《聚酯工业》2007,20(6):47-49
探讨了在TMT公司产33H型假捻变形机上,以涤纶MOY和FDY作原料,用可编程控制器对零罗拉实施多段速变速控制,形成对丝条的不同时间的变速拉伸,开发黑彩多丽丝的工艺流程和生产工艺特点。对丝速、拉伸比、速比、假捻角、第一、二热箱温度、第二、三超喂、零罗拉速度控制等工艺参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李留长  王国富 《合成纤维》2011,40(11):39-42
探讨了熔体可纺性对圈丝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熔体中杂质对熔体过滤性及其黏度变化对流变性的影响,提出了改善熔体可纺性工艺控制和加强纺丝操作的技术要求。指出在纺丝成形过程中,为防止圈丝产生应控制喷丝板质量、侧吹风温度、导丝瓷件精度及纺丝温度等几个重要工艺技术要求,从而有效防止在熔体直纺涤纶全拉伸丝(FDY)生产过程中外观圈丝质量降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改性涤纶细旦长丝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探讨了阳离子改性涤纶细旦长丝在常规纺丝速度下的可纺性和生产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干燥工艺、纺丝温度、冷却成形条件、后拉伸倍数和拉伸温度以及复合混纤技术等因素直接影响阳离子改性涤纶细旦长丝的结构性能和纤维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合成纤维》2017,(1):7-10
以增黏聚酯切片为原料,经优化的熔融纺丝工艺制备出一种新型高强度安全带用涤纶工业丝,利用X射线衍射、纤维强伸仪对纤维进行了测试表征,并重点探讨了纺丝温度、侧吹风风速以及总拉伸倍率对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丝拉伸后纤维结晶度高达68.9%,优化的纺丝温度为291℃,侧吹风风速为0.5 m/s,总拉伸倍率为5.9,生产纤维的纤度为(1 691±9)dtex,断裂强度≥8.20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4%±2%。由于该产品具有强度高、毛丝数量少的特点,已在高性能汽车安全带领域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体直纺大有光涤纶全拉伸丝(FDY)的工艺进行了44dtex/144f超细旦大有光涤纶FDY(简称超细旦涤纶FDY)的试验及生产,探讨了纺丝温度、无风区高度、集束位置、拉伸工艺等对超细旦涤纶FDY生产的影响,确定了最终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择喷丝板孔径为0.12 mm、孔深为0.4 mm,喷丝板孔呈同心圆分布,...  相似文献   

17.
王延伟 《聚酯工业》2002,15(5):27-29
研究了纺 62dtex/ 72f细旦涤纶低弹网络丝的工艺。结果表明 ,纺丝温度 2 91℃ ,上油率控制在 0 .7%~ 0 .8% ,条干不匀率小于 3 .8% ,网络工艺控制要防止出现飘丝 ,可生产出优质细旦涤纶低弹网络丝。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 83.3dtex/ 72 f细旦涤纶低弹网络丝在生产过程中纺丝温度、上油率、POY断裂伸长、条干不匀率、网络工艺等因素对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 ,纺丝温度 2 88℃ ,上油率控制在 0 .5%~ 0 .6 %,条干不匀率小于 3.75%,网络工艺控制要防止出现飘丝 ,可生产出优质细旦纤维。  相似文献   

19.
采用熔体直纺及环吹风纺丝技术生产55 dtex/36 f中空涤纶全拉伸丝,讨论了全拉伸丝的生产工艺及喷丝板的设计参数。结果表明:采用3C圆形中空喷丝板,选择纺丝温度292℃,环吹风风压22 Pa,拉伸热辊温度92℃,定型热辊温度120℃,拉伸倍数2.46,卷绕速度4 500 m/min,生产状况稳定,产品优等品率达95%以上,中空度达30%以上,织物保温率达20.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