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计算机工程》2017,(11):221-226
针对聚合通道特征(ACF)算法误检窗口多的问题,提出一种由粗到精的级联行人检测算法。采用ACF算法快速粗检,改进通道特征来滤除误检窗口,以每个图像通道学习主成分分析(PCA)滤波器组,代替PCANet从训练图像和卷积图中学习滤波器组,用图像通道进行单层卷积,代替PCANet的双层卷积以降低特征维数,提升对行人的表达能力,并对卷积图池化降维,得到改进的通道特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于原ACF算法误检窗口减少,检测率在INRIA、Caltech数据库上分别提高3.8%和17.5%。  相似文献   

2.
针对聚合通道特征(ACF)算法中行人外观轮廓不稳定导致检测率下降的问题,使用快速边缘检测检测出待检测图像的边缘图;用边缘图代替ACF算法图像通道中的梯度幅值通道,获取较稳定的行人轮廓信息;采用准确率较高的Real Adaboost分类器提高分类准确性.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相对于原ACF算法误检窗口减少,检测精度提升,漏检率在INRIA,Caltech数据库上分别降低了5.1%和14.8%.  相似文献   

3.
韩建栋  邓一凡 《计算机应用》2017,37(10):3012-3016
针对在复杂场景下,聚合通道特征(ACF)的行人检测算法存在检测精度较低、误检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纹理和轮廓特征的多通道行人检测算法。算法由训练分类器和检测两部分组成。在训练阶段,首先提取ACF特征、局部二值模式(LBP)纹理特征和ST(Sketch Tokens)轮廓特征,然后对提取的三类特征均采用Real AdaBoost分类器进行训练;在检测阶段,应用了级联检测的思想,初期使用ACF分类器处理所有实例,保留下来的少数实例应用复杂的LBP及ST分类器进行逐次筛选。实验采用INRIA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仿真,该算法的平均对数漏检率为13.32%,与ACF算法相比平均对数漏检率降低了3.73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LBP特征与ST特征能有对ACF特征进行信息互补,从而在复杂场景下去掉部分误判,提高了行人检测的精度,同时应用级联检测保证了多特征算法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由于经典的可形变部件模型(DPM)检测速度太慢,引入PCA降维的星型级联检测可形变部件模型(casDPM)相比较于DPM模型检测速度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应用于行人检测时,出现检测精度较低、平均对数漏检率较高的情况,为了更加准确地对行人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改进casDPM模型的行人检测方法。方法 首先利用对象度量方法获取目标候选区域,结合目标得分信息得到casDPM模型低分检测区域的置信度,在设定的阈值上保留检测窗口;然后针对casDPM模型原有非极大值抑制(Nms)算法只利用单一的面积信息,造成误检数较高的情况,提出了利用检测窗口的得分信息进行改进;最后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融合的cas-WNms-BING模型。结果 采用本文方法在INRIA数据集上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行人形变、背景特征复杂及遮挡现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相比casDPM模型,本文提出的方法平均精度(AP)可以提高1.74%,平均对数漏检率可以降低4.45%。结论 提出一种改进星型级联可形变部件模型,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在复杂的背景下,能够有效地进行行人检测,主观视觉感受和客观实验评价指标都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模型行人检测效果。但是,星型级联可形变部件模型训练及检测效率仍有待提高,需进一步对模型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根据行人运动的特点和行人在图像中位置与身高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结合运动特征与位置估计的行人检测算法。提取运动特征和聚合通道特征(ACF),将提取的特征放到Real Adaboost分类器里进行训练,并对行人可能存在的位置建立评估模型;在检测阶段,通过分类器确定行人的候选区域,然后采用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去除重叠窗口,最后对行人候选区域应用位置评估模型进一步判断,以此排除可能的非行人目标。实验采用Caltech数据集对算法进行仿真,该算法的平均对数漏检率为27.12%,与ACF算法的相比降低了5.9个百分点。实验表明运动特征在视频检测中能够与静态特征进行信息互补,同时行人的位置估计在摄像机固定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琳  张涛 《计算机应用》2018,38(12):3367-3371
针对传统俯视行人检测方法提取的头部特征单一、检测错误率高的问题,提出了结合改进聚合通道特征(ACF)和灰度共生矩阵(GLCM)的俯视行人检测算法。首先,将提取到的HSV颜色特征、梯度幅值大小以及改进后的梯度方向直方图(HOG)特征组合成ACF描述子;然后,采用窗口法计算改进的GLCM参数描述子,提取纹理特征,串联每个窗口的特征向量得到共生矩阵特征描述子;最后,将聚合通道和共生矩阵特征分别输入Adaboost训练得到分类器,并进行检测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在干扰背景存在的情况下有效检测目标,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行人检测是自动驾驶、监控安防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为了解决目标检测算法在夜间复杂场景以及遮挡情况下造成的行人检测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将低光增强算法(low-light image enhancement)添加到夜间行人检测任务中进行联合训练,并引入邻近感知模块(nearby objects hallucinator,NOH),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夜间监控场景下的邻近感知行人检测算法(nearby-aware surveillance pedestrian detection algorithm,NSPDet)。方法 为了提升夜间检测行人的准确率,在基线模型中加入低光增强模块(zero-reference deep curve estimation,Zero-DCE)。为了降低密集人群、遮挡造成的漏检、误检,利用NOH建模周围行人分布信息,提出了行人检测头(PedestrianHead)。为了减少模型参数,提升推理速度,本文利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将模型进行轻量化。结果 在NightSurveillance数据集上进行3组消融实验,相比基线模型YOLOX(exceeding YOLO (yo...  相似文献   

8.
朱繁  王洪元  张继 《计算机应用》2019,39(11):3210-3215
针对复杂场景下行人检测效果差的问题,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中领先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Mask R-CNN框架的行人检测算法。首先,采用K-means算法对行人数据集的目标框进行聚类得到合适的长宽比,通过增加一组长宽比(2:5)使12种anchors适应图像中行人的尺寸;然后,结合细粒度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行人的高定位精度;其次,采用全卷积网络(FCN)分割前景对象,并进行像素预测获得行人的局部掩码(上半身、下半身),实现对行人的细粒度检测;最后,通过学习行人的局部特征获得行人的整体掩码。为了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将其与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目标检测方法(如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YOLOv2、R-FCN)在同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提高了行人检测的速度和精度,并且降低了误检率。  相似文献   

9.
伍鹏瑛    张建明    彭建    陆朝铨   《智能系统学报》2019,14(2):306-315
针对真实场景下的行人检测方法存在漏检、误检率高,以及小尺寸目标检测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SSD网络的行人检测模型(PDIS)。PDIS通过引出更底层的输出特征图改进了原始SSD网络模型,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不同层输出的抽象特征对行人目标分别做检测,融合多层检测结果,提升了小目标行人的检测性能。此外,针对数据集样本多样性能有效地提升检测算法的泛化能力,本文采集了不同光照、姿态、遮挡等复杂场景下的行人图像,对背景比较复杂的INRIA行人数据集进行了扩充,在扩增的行人数据集上训练的PDIS模型,提高了在真实场景下的行人检测精度。实验表明:PDIS在INRIA测试集上测试结果达到93.8%的准确率,漏检率低至7.4%。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音检测算法。利用LMS自适应滤波器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语音增强,再求语音信号的自相关函数(ACF)和平均幅度差函数(AMDF),对ACF峰值和AMDF谷值进行分析,提取改进的ACF/AMDF加权平方特征进行基音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检测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鲁棒性较好,提高了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行人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点研究问题。经典的可变形部件模型(DPM)算法在行人检测领域素有高检测精度的优点,但由于在构建特征金字塔前处理过多召回率低的候选区域,导致计算速度偏慢,严重影响系统的实时性。针对该问题,本文对模型中选取候选检测区域的流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结合网格密度聚类算法和选择性搜索算法的行人检测候选对象生成方法来改进DPM模型。方法 首先使用三帧差法和高斯混合模型收集固定数量的运动物体坐标点,然后结合基于网格密度的聚类算法构建网格坐标模型,生成目标频繁运动区域,同时进行动态掩层处理。随后引入改进的选择性搜索算法,结合支持向量机(SVM)训练得到的行人轮廓宽高比,提取该区域中高置信度的行人候选检测窗口,从而排除大量冗余的区域假设,完成对候选行人检测区域的精筛选,最后融合至DPM算法进行行人检测。结果 所提方法在PETS 2009 Bench-mark数据集上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背景下的检测有较强的稳定性,与传统DPM模型相比,精度提高了1.71%、平均对数漏检率降低2.2%、检测速度提高为3.7倍左右。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网格密度聚类的行人检测候选域生成算法,能够有效表达行人信息,与其他行人检测算法相比,有更好的精度和更快的速度,在检测率、检测时间方面均有提高,能够实现有效、快速的行人检测,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自动驾驶实际道路场景复杂导致行人误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及改进支持向量机的行人检测方法。利用聚合通道特征快速获取图像候选区域,将归一化后的候选区域图像输入卷积神经网络对其进行深度特征提取;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卷积神经网络末端所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降维处理,减少其冗余特征信息以获得精确的行人特征描述;将行人特征送至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完成分类。考虑支持向量机在分类过程中存在核函数参数选择困难的问题,利用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对其进行优化选择,获得最优支持向量机参数以提高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场景下的行人平均检测精确度达到92%,误检率大幅下降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王程  刘元盛  刘圣杰 《计算机工程》2023,49(2):296-302+313
行人检测在无人驾驶环境感知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现有行人检测算法多数只关注普通大小的行人目标,忽略了小目标行人特征信息过少的问题,从而造成检测精度低、应用于嵌入式设备中实时性不高等情况。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小目标行人检测算法YOLOv4-DBF。引用深度可分离卷积代替YOLOv4算法中的传统卷积,以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提升检测速度和算法实时性。在YOLOv4骨干网络中的特征融合部分引入scSE注意力模块,对输入行人特征图的重要通道和空间特征进行增强,促使网络学习更有意义的特征信息。对YOLOv4颈部中特征金字塔网络的特征融合部分进行改进,在增加少量计算量的情况下增强对图像中行人目标的多尺度特征学习,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在VOC07+12+COCO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相比原YOLOv4算法,YOLOv4-DBF算法的AP值提高4.16个百分点,速度提升27%,将该算法加速部署在无人车中的TX2设备上进行实时测试,其检测速度达到23FPS,能够有效提高小目标行人检测的精度及实时性。  相似文献   

14.
在自动驾驶领域涉及的众多任务中,行人识别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针对基于图像数据的行人检测算法无法获得行人深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行人检测算法。该算法结合传统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运动目标识别算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识别算法,可以在不依赖图像数据的条件下感知和检测行人,进而获取行人的准确三维位置,辅助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作出合理决策。该算法在KITTI三维目标检测任务数据集上进行性能测试,中等难度测试达到33.37%的平均准确度,其表现领先于其他基于激光雷达的算法,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杂场景下行人发生遮挡检测困难以及远距离行人检测精确度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视角数据融合的特征平衡YOLOv3行人检测模型(MVBYOLO),包括2部分:自监督学习的多视角特征点融合模型(Self-MVFM)和特征平衡YOLOv3网络(BYOLO)。Self-MVFM对输入的2个及以上的视角数据进行自监督学习特征,通过特征点的匹配实现多视角信息融合,在融合时使用加权平滑算法解决产生的色差问题;BYOLO使用相同分辨率融合高层语义特征和低层细节特征,得到平衡的语义增强多层级特征,提高复杂场景下车辆前方行人检测的精确度。为了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在VOC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最终AP值达到80.14%。与原YOLOv3网络相比,本文提出的MVBYOLO模型精度提高了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