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脸识别是图像领域的经典问题。为解决目前人脸识别中普遍存在的识别精度不高、特征点估计较为粗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ResNet卷积神经网络(R-CNN)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人脸特征探测器有效地提取了人脸特征,同时将R-CNN用于二维人脸识别,建立了人脸识别模型。实验采集了400张目标脸图片,并将其与人脸库中的1 000张样本进行混合。R-CNN模型共训练了130轮,能在摄像头中识别目标脸。在训练了80轮之后,模型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识别效果较好。相较于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了深度学习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重要的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人脸识别研究近年来大量涌现,相关产品也在各领域广泛应用.基于此,文章将围绕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提升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的算法开展研究,在计算框架加速化和网络结构小型化支持下,实时化人脸识别得以实现,由此设计的人脸识别系统可用于物联网设备.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许多算法在非约束条件下特征判别能力不强、人脸识别性能不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改进人脸识别算法,通过训练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完成非约束图像的人脸检测和人脸归一化,提高训练图像的人脸信息,减少对模型的干扰。同时使用Softmax损失与中心损失联合监督训练模型,优化类内聚合、类间分散。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模型的特征判别能力,在LFW标准测试集上达到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软件》2019,(9)
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包括在安检工作、金融工作以及交通等领域中,其稳定性强、识别精度高,市场应用前景广阔,能够为用户信息的识别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随着对人脸识别研究的深入,出现了更多的算法,最初大多都是提取浅层特征来进行分析,并采用特征融合的方式识别,在最后的识别过程中主要利用了联合贝叶斯分布等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处理。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识别效果,但是精度不高,容易受到多种外部因素(光照、遮盖等)的影响,降低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对人脸识别的框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首先设计了人脸识别框架,然后对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包括人脸对齐模块、人脸特征提取、人脸识别验证模块等。  相似文献   

5.
王敏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20,48(2):433-436,466
传统人脸识别技术通常在待识别人数不多时的准确率要比待识别人数多时的准确率高[1].为了增加识别的准确性,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使用DNN对训练集进行特征提取;二是将提取的特征图片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及识别.基于Python+OpenCV进行实验,通过改变权重衰...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人脸识别,还是使用神经网络进行人脸识别,都存在运算量大、运算时间长等问题,很难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实时检测与匹配。针对上述问题,使用轻量化神经网络进行人脸检测,使用运算简单的哈希算法计算人脸图像相似度,并对多个哈希相似度值加权进行人脸匹配,是减少运算时间、实现快速人脸识别的可行方案。使用轻量化神经网络Mobilenet作为人脸特征提取网络,使用剪枝的SSD模型作为检测网络,通过级联Mobilenet与SSD实现人脸的检测,之后对检测到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首先,分别计算人脸图像的均值哈希相似度与感知哈希相似度。然后,分别使用α和β作为均值哈希与感知哈希的加权系数对图像的均值哈希与感知哈希相似度值进行加权,并将结果作为图像的最终相似度。当加权后的相似度值大于设定的阈值I时,则认为两张图像中的人脸是同一个人;当加权后的相似度值小于设定的阈值K时,则认为两张图像中的人脸是不同的人。对于相似度处于阈值I和阈值K之间的图像,将它们按照相似度值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匹配。所提方法在WiderFace和FDDB上的人脸检测准确率分别达到92.5%和94.2%,每张图片的平均处理时间为...  相似文献   

7.
褚新建 《信息与电脑》2022,(24):174-176
针对传统人脸识别方法识别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化人脸识别方法。构建深度可分离卷积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采集人脸图像并进行预处理,从而增强数据集,采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提取人脸特征,完成人脸识别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他方法,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识别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课堂考勤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课堂考勤管理,但传统人脸识别技术存在识别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根据课堂考勤管理业务需求,设计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课堂考勤系统。该系统采用Dlib库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摄像头捕获的学生图像信息进行人脸特征提取与人脸对比,可以自动进行人脸识别与数据统计。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省时、高效、准确性高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光照是影响人脸识别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人脸数据建库技术构建满足光照分析需求的数据库难度较大的问题,开展基于三维人脸模型的深度人脸识别光照分析研究.首先,借助三维人脸模型,根据人脸基图像表示理论提出一种对应任意光照的人脸图像生成方法,用于构建光照分析所需的人脸图像库;然后,利用构建的多光照人脸图像库分析不同光照采样方案对人脸识别模型性能的影响,探索建库所需的最优光照采样方案;最后,借助虚拟数据具有准确光照标注的优势,基于多任务学习框架测试不同光照标注方法对识别网络训练效果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深度人脸识别网络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通过在虚拟数据和真实数据上开展的不同光照采样方案及标注方法对人脸识别模型性能影响的实验得出,使用适量基图像光照构建数据库是一种有效的光照采样方案,而准确的光照标注可进一步提升人脸识别率,对应的识别模型在具备极端光照的测试集上的人脸识别率可达98%以上.该研究提高了深度人脸识别模型的性能,为构建人脸图像库的光照采样策略和光照标注方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人脸识别技术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技术凭借强大的技术支持被广泛应用于监控、安防、支付等领域。传统人脸识别具有卡顿和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优化识别流程,提升识别效率。文章首先对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及人脸识别进行概述,然后对人脸识别的数据预处理进行分析,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关键点监测和人脸归一化,最后对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人脸识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其中作为人机交互的一种重要方法—人脸表情识别已经成为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热点.从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到现在的深度学习,识别效率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人脸表情识别率,在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ResNet卷积神经网络的表情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ResNet网络...  相似文献   

12.
人脸识别系统往往面临着各类人脸欺诈攻击,如打印相片、屏幕播放和3维面具等。如何区分真实人脸与虚假人脸,亦称人脸活体检测,对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已有大量人脸活体检测方法相继提出,部分已经成功获得实际应用。本文对人脸活体检测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回顾,包括硬件方案、算法、数据集、技术标准以及业界实际应用情况。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整体而言,基于多模态数据,采取先验知识启发的深度学习方法目前能获得占优的人脸活体验证精度。随着人脸欺诈攻击方式的不断升级变更,面向未知类型攻击的人脸活体检测研究愈加重要,此外,新型的传感硬件方案也值得鼓励探讨。  相似文献   

13.
跨年龄人脸识别是目前人脸识别中的一大难点问题,人脸特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导致识别准确率降低,利用老化模型生成老化图像后进行人脸识别为该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深度学习的广泛应用,人脸老化的真实性、老化效果、算法效率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系统综述了基于老化模型的跨年龄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对人脸老化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梳理,系统介绍了老化模型的方法演变和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现有的模型评价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对现有的可用于跨年龄人脸识别的数据集进行了详细介绍,从数据量、年龄跨度、年龄准确性、数据集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合实际应用对基于老化模型的跨年龄人脸识别中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张帆  赵世坤  袁操  陈伟  刘小丽  赵涵捷 《软件学报》2022,33(7):2411-2446
当前,人脸识别理论和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和军事等关键领域.与其他信息系统类似,人脸识别系统也面临着各类安全问题,其中,人脸欺诈(facespoofing,FS)是最主要的安全问题之一.所谓的人脸欺诈,是指攻击者采用打印照片、视频回放和3D面具等攻击方式,诱骗人脸识别系统做出错误判断,因而是人脸识别系统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对人脸反欺诈(faceanti-spoofing,FAS)的最新进展进行研究:首先,概述了FAS的基本概念;其次,介绍了当前FAS所面临的主要科学问题以及主要的解决方法及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将已有的FAS工作分为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两大类,并分别进行详细论述;接着,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FAS域泛化和可解释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说明;然后,介绍了FAS研究所使用的典型数据集及其特点,并给出了FAS算法的评估标准和实验对比结果;最后,总结了FAS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Context-aware facial recognition regards the recognition of face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ir respective environments. This concept is useful for the domestic robot which interacts with humans when performing specific functions in indoor environments. Deep learning models have been relevant in solving facial and place recognition challenges; however, they require the procurement of training images for optimal performance. Pre-trained models have also been offered to reduce training time significantly. Regardless, for classification tasks, custom data must be acquired to ensure that learning models are developed from other pre-trained models. This paper proposes a place recognition model that is inspired by the graph cut energy function, which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for image segmentation. Common objects in the considered environment are identified and thereafter they are passed over to a graph cut inspired model for indoor environment classification. Additionally, faces in the considered environment are extracted and recognised. Finally, the developed model can recognise a face together with its environment. The strength of the proposed model lies in its ability to classify indoor environments without the usual training process(es). This approach differs from what is obtained in traditional deep learning models. The classification capability of the developed model was compared to state-of-the-art models and exhibited promising outcomes.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键帧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利用关于弧长的方向函数对人体形状进行描述以及通过形状空间中两点间的测地线距离对形状间的相似性进行度量,提取视频序列中的关键帧,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实现对行为的识别。对CASIA单人行为数据库和Weismann数据库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在集体用餐环境如食堂等环境中就餐时,时常会遇到不方便拿取餐具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十分需要一个能方便人们拿取餐具缓解人流拥堵的机器人。正如人的眼睛一般,机器通过视觉模块来感知环境,利用深度学习和OpenCV-Python使机器像人一样处理图片,搭载Nvidia JETSON Nano和智能小车平台,为智能筷子(餐具)配发机器人提供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在法院立案-审判-执行全流程阶段,多起案件中存在的当事人或者案件事实相同的情况,即“一人多案”,造成了司法资源浪费与不合理使用,设计实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一人多案”风险预警系统.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和海量裁判文书数据,通过对案件文本的向量表示建模,提出了面向法律文书的案由识别和相似度量方法,结合法律业务规则进行“一人多案”关联识别,并给出风险预警报告.该系统能够为司法资源统筹提供技术支持,为法院公正、高效地审理案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传统特征提取过程中过多依赖人工选择和传统DBN网络易忽略局部特征问题,提高人脸识别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三值模式的深度学习人脸识别算法(LTDBN)。该算法首先把归一化的人脸图像均匀分割为多个小块,对每个小块进行LTP运算,然后用统计直方图获得最后图像特征,将其作为DBN的输入数据,利用逐层贪婪学习法对整个网络进行训练识别。该算法在ORL,Yale,Yale-B等公开人脸库的识别率分别达到了98.75%,100%,96.62%,实验结果表明LTDBN算法不仅识别率明显优于其他现有算法,而且也降低了光照、姿态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