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一夔  周俐  张玲颖  朱李艳  张闯 《连铸》2017,36(6):15-20
采用水力学模型试验,针对某钢厂镀铝锌锌锅流场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锌锅内的流场受钢带拉速的影响。在钢带运动情况下,锌锅内的流体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锌锅内流体混匀时间有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实验,确定了拉速对于流场混匀时间起到主要影响,当钢带拉速在140 m/min时;流场效果最佳;通过模拟搅拌对比实验,确定了锌锅内流场的变化受到钢带拉速和搅拌相互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在搅拌作用下,钢带拉速应控制在120~140 m/min的范围内s,流场的混匀时间缩短25%~35%。  相似文献   

2.
镀锌线生产镀铝锌产品时候锌锅渣比较严重,大量的锌渣结在锌锅辊上导致生产很不稳顺。利用SEM和X-射线衍射分析镀锌线锌锅辊所结渣的成分,研究了锌锅辊结渣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减少锌锅渣和锌锅辊结渣的办法,为生产线稳顺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侯晓光  钱洪卫  陆勇 《轧钢》2022,39(4):87-96
锌渣是带钢热镀锌工序的必然产物,锌渣清理一直是国内外镀锌领域的难题。针对锌锅内锌液表面锌渣的分布特点,提出了一种在锌锅锌液上方加载行波电磁场以驱动锌液有序流动,进而拖动锌渣跟随流动以改变其分布的新方法,称为热镀锌锌锅电磁驱渣法(CGL-EMD:electromagnetic driving dross for continuous hot dip galvanizing line)。通过电磁场和流场顺序耦合模拟,研究了EMD不同布局及电磁特性参数对锌液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EMD可有效促进锌锅表层锌液沿壁面的切向流动,最大切向流速可达0.8 m/s以上;锌液切向流速随加载磁场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受加载时间的影响较小,且给出了EMD对深度方向的锌液流动影响规律。最后,讨论了EMD与捞渣机器人耦合清渣路径和驱-扒-捞清渣工艺,并介绍了EMD系统在中国宝武集团的应用实践和生产实效。  相似文献   

4.
袁思胜  李九岭 《轧钢》2013,30(1):49-51
板带热镀锌必须向锌液中加入一定量铝,才能获得合格产品.随着产品品种质量的发展,锌锅中的铝含量也在不断变化,本文详细阐述了各历史时期产品发展特点与锌锅中铝含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研究添加Ti对连续热镀铝锌生产过程中熔池悬浮渣形成的影响,探讨添加Ti的熔池锌渣的种类、成分、尺寸、数量的变化特点以及生长机制。方法通过向铝锌熔池添加Ti(钛铝锌合金)的方法,对预熔锅、主锌锅的铝锌熔池液面下方约350mm位置处的含悬浮渣熔液取样,添加Ti试验结束更换沉没辊时,提取主锌锅的锅沿面渣、底渣样品。采用火花直读光谱仪(S-OES)分析添加Ti前后不同时期的悬浮渣熔液中的Ti含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对锌渣进行形貌、尺寸、组成及数量分析。结果添加Ti后2 h,预熔锅熔液中出现了较多粒径约10~43μm的椭球形Al-V-Ti系锌渣,其中约80%锌渣的粒径为10~25μm,一些较大的椭球形锌渣相的心部出现大小不等的孔洞。主锌锅熔液添加Ti形成的悬浮渣包括椭球形Al-V-Ti系锌渣和多边形、块状Al-Fe-Si系锌渣,Al-V-Ti系锌渣粒径约为10~50μm,大部分的Al-Fe-Si系锌渣尺寸相比Al-V-Ti系锌渣更大。熔池添加Ti后,锅沿面渣、底渣主要由多边形Al-Fe-Si系锌渣、椭球形Al-V-Ti系锌渣及熔液凝固组织构成,粒径约为10~46μm的Al-V-Ti系锌渣较多,在锅沿面渣、底渣的Al-V-Ti系锌渣中的比例分别为93%、97%,有大约50%的锅沿面渣、底渣的Al-Fe-Si系锌渣粒径分别约为150、200μm。结论预熔锅熔液Ti含量变化较快,主锌锅熔液Ti含量变化较慢,随时间大致呈线性增长。随着主锌锅熔池Ti含量的增加,Al-V-Ti系锌渣有数量增多、团聚长大的趋势,但其尺寸较小,生长较慢,粒径约为30~80μm的Al-Fe-Si系锌渣出现增多现象,生产状态下,部分悬浮渣转变为锅沿面渣、底渣。锌渣相出现的孔洞为锌渣交联生长提供了空间,有助于形成更大的锌渣。  相似文献   

6.
杜江  许秀飞  冉从锦 《轧钢》2016,33(4):74-78
分析了铝锌硅渣产生的机理、形态和危害,概述了硅含量与温度对铝锌硅渣产生数量的影响,以及硅含量对底渣形态的影响,提出了控制铝锌硅渣产生数量的途径、防止锅底结渣的措施,以及处理锅底结渣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燃煤锌锅降低锌耗及延长寿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文稷 《钢管》1994,(5):50-52
通过国产燃煤式锌锅与引进燃油式锌锅工艺参数比较,分析了国产锌锅的寿命低、锌耗高的原因;介绍了该厂在提高燃煤锌锅寿命及降低锌耗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艳强  吕剑  杨志强  田才  张森建 《轧钢》2021,38(6):109-112
炉鼻子内锌液液面波动是产生锌灰、锌渣缺陷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高级别镀锌板的表面质量.通过对排渣炉鼻子结构及加锌控制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液位波动的原因及原有液位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保持锌锅液位稳定的控制方法.生产实践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锌液波动很小,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国内带钢连续热镀锌线上,锌锅升降基本上采用液压升降装置或者进口的机械式升降装置。本文介绍了上海西重所公司重型机械成套有限公司自主开发设计的机械式锌锅升降机电一体化装置,该装置填补了国内空白。本文对该装置关键部件、传动系统进行优化设计。经实际工业生产证明设备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了圆坯鼓肚变形的微条数学模型 ,并以此模型为基础推导出计算鼓肚变形的公式。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矫直机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力反馈伺服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铝电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业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产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找到潜在的信息,分析其与槽况变化的联系.为了进一步发现槽况变化规律,利用具有软聚类特点的高斯混合模型分析槽况,但其存在需要人为控制聚类个数K的弊端.所以提出一种改进的自适应K值的GMM算法应用到铝电解槽况中,该方法减少了人...  相似文献   

14.
汪洋 《轻金属》2007,(8):61-64
电解铝行业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提高电解烟气的集气效率和净化效率成为减少目前电解铝行业环境污染的关键。本文就电解铝厂电解烟气净化系统集气效率和净化效率的问题,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一些关于净化系统的观点,以共同探讨提高铝电解烟气净化系统集气效率和净化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大型预焙槽所出现的破损特征,在分析阴极内衬破损机理的基础上,对引起阴极破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对破损槽进行检测判断及维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金属锌、铝的缓蚀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性金属锌、铝应用非常广泛,这两种金属的腐蚀行为和防腐手段相似,本文对比了它们的腐蚀行为,以及缓蚀剂研究进展,总结了规律,展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