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油田化学驱采用高矿化度含聚回注水作为注入水。研究了含聚回注水配制的普通聚合物HPAM和疏水缔合聚合物KYPAM的増黏性、流变性、黏弹性、长期稳定性、不可及孔隙体积(IPV)和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KYPAM具有特殊的空间网状结构,在含聚污水中具有更好的增黏性、流变性、黏弹性;在含聚回注水中KYPAM的抗老化能力好于HPAM,经过90 d的老化后,质量浓度1500 mg/L的KYPAM溶液的黏度保留率为81.4%,而HPAM溶液的只有40.2%;在渗透率150×10-3μm2左右岩心中,质量浓度为1500 mg/L的KYPAM溶液的IPV为19.6%,而HPAM溶液的IPV为22.1%,KYPAM启动相对小孔喉的能力比HPAM高;在渗透率150×10-3μm2左右的人造砾岩岩心中,水驱后注入0.5 PV的浓度为1200、1500 mg/L的聚合物溶液,KYPAM的驱油效率比HPAM的高2%数3%。图11表5参19  相似文献   

2.
低渗油藏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缔合聚合物调剖技术通过添加交联剂,使之与缔合聚合物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体系,可控制成胶时间及强度,改善了单纯聚合物体系存在的抗盐性、耐温性、抗剪切性差的问题。针对马寨油田油藏特点,对缔合聚合物的黏-浓、黏-温、稳定性、耐盐性、耐剪切性等指标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缔合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温、抗盐及剪切恢复性能。在95℃、马寨注入水配制条件下,3000mg/L时体系黏度可达64mPa·s;在同浓度下(1000mg/L),与聚丙烯酰胺、AMPS聚合物常温增黏特性相比,缔合聚合物黏度高于前二者2~30倍。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表明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适用于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温油藏静67-59区块原油采收率,针对该油藏沉积条件、油层物性,开展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的室内实验评价.通过对聚合物的理化性能、黏度和浓度关系、抗剪切性、流变性及稳定性能等研究,最终筛选出了相对中等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其溶液浓度为1 500 mg/L时,黏度可以达到50 mPa·s以上,在环境温度70 ℃下放置10 d,黏度保留率为74.7%,能够满足聚驱方案的设计要求,保障聚驱效果.  相似文献   

4.
何柳  周玉萍  伊卓 《油田化学》2016,33(1):70-73
针对八面河油田高盐、特别是高二价阳离子油藏,合成了耐盐聚合物HNY-1,室内评价了耐盐聚合物HNY-1的增黏性能、抗二价阳离子性、长期稳定性等性能,用物理模拟方法评价了聚合物的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随二价阳离子浓度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降低,但在矿化度30000 mg/L、钙镁离子2000 mg/L条件下,HNY-1溶液的黏度22.6 m Pa·s,大于聚合物驱要求的最低黏度(16m Pa·s),抗二价阳离子性能优于KYPAM系列;聚合物溶液在面1区油藏条件下放置100 d后黏度趋于稳定,黏度20.1 m Pa·s,同时静态吸附保黏率为81.2%80%,注入性能满足面1区油藏条件,对油藏适应性好;物模驱油实验表明,在面1区双管天然岩心内水驱后注聚合物HNY-1驱后总体可提高采收率14.48%,比KYPAM系列高1.06个百分点,改善了面1区油藏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鲁克沁中区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水油流度比大和地层水矿化度高的特点,研究了疏水缔合聚合物AP-P8在该油藏条件下的黏度、溶解性、抗剪切性和热稳定性,考察了AP-P8的驱油性能,并在现场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配液水为注入水(矿化度约80 g/L)、温度为78℃时,AP-P8的增黏性能明显好于常规聚合物,AP-P8溶液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用注入水配制的2 g/L AP-P8溶液在100℃时的黏度为64.5 mPa·s;室温下AP-P8在注入水中的溶解性较好,溶解时间为2.8 h;AP-P8抗剪切性较好,2.5 g/L AP-P8溶液剪切后的黏度保留率为54.2%。随AP-P8浓度的增加,岩心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增加,有利于提高原油的采收率;AP-P8可在水驱基础上提高稠油采收率10.2%;现场试注试验结果表明,AP-P8的注入性良好,常温配液黏度为100 mPa·s,注聚稳定压力27.5 MPa。AP-P8满足鲁克沁中区油藏条件对聚合物驱性能的要求,应用时可以直接用注入水配液。  相似文献   

6.
王涛  王龙  汪庐山  李健康  吴娟  常峰 《油田化学》2020,37(4):691-696
创新设计了具有缓释型阳离子基团、缓慢释放后超分子增黏的高黏聚丙烯酰胺分子结构,优化了最佳合成 参数,评价了该延时增黏聚合物溶液的耐温耐盐性、延时增黏特性、电位及粒径,并考察了该延时增黏聚合物的 驱油效果。研究表明:在温度90℃、矿化度32864 mg/L的情况下,质量浓度为1500 mg/L的延时增黏聚合物溶液 的黏度可达15.4 mPa·s,展现了很好的耐温抗盐性能;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常规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不断下降, 而延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不降反升,老化90 d 的黏度为常规聚合物溶液的2~4 倍,黏度保留率达107.7%,展现 了良好的增黏特性和高黏度稳定性;延时增黏聚合物溶液的Zeta 电位随放置时间的延长逐渐由负向正偏移,粒 径增大,验证了延时增黏聚合物的延时增黏机理。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水驱(采收率41.2%)基础上注 入0.3 PV 的2000 mg/L 的延时增黏聚合物溶液可提高采收率达27.7%,矿场实践亦取得良好增油降水效果。该 成果为降低聚合物用量,进一步提高高温高盐水驱油藏采收率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图9 表2参11  相似文献   

7.
杨光  张健  向问陶 《海洋石油》2009,29(2):48-50
实验研究了JZ9-3油田的3种水质(水源水、污水、清污混合水)对聚合物溶液剪切前后黏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条件下,清污混合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最高,其次是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水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黏度最低;聚合物溶液经WARING搅拌器(1档3 500 rpm,20 s)剪切后的黏度保留率数据显示,污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剪切后黏度保留率最高,当浓度大于1 000 mg/L时,保留率在90%左右;最低的是水源水配制的聚合物溶液,保留率在55%左右。分析发现二价阳离子除了对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外,对聚合物溶液剪切后的黏度保留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驱油用常规聚合物与抗盐聚合物性能全面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拟克拉玛依七东1区克下组油藏条件下,对比测定了驱油用商品常规聚合物和抗盐聚合物的多项性能。常规聚合物HPAM分子量2.1×10^7,水解度25%~30%;抗盐聚合物代号KYPAM,为梳状分子链AM共聚物,分子量2.3×10^7,水解度25%~30%。聚合物溶液分别用矿化度0.335g/L的清水和矿化度7.637g/L的油田污水配制。实验温度34℃。表观黏度~浓度曲线和黏度~剪切速率曲线表明,KYPAM的增黏性在清水中好于而在污水中远好于HPAM。在清水中KYPAM短时间抗剪切性优于HPAM,剪切时间增加时优势减小。密闭老化90天的KYPAM清水和污水溶液黏度保留率高于HPAM溶液的相应值。在模拟砾岩油藏的河道砂胶结岩心上,水驱之后注入0.6PV浓度0.8、1.0、1、2、1.5g/L的聚合物清水溶液,KYPAM提高采收率6.06%、6,51%、6.61%、7.17%,HPAM则提高采收率8.2%、7.2%、10.0%、10.2%。拉伸细丝直径~时间曲线和0.1~2.2Hz区间溶液储能模量曲线表明,KYPAM溶液的弹性低于相应的HPAM溶液,这是KYPAM岩心驱油效率低于HPAM的原因.图6嘉3参5.  相似文献   

9.
针对影响缔合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从消除或降低其对聚合物溶液影响的角度,研制开发出能提高缔合聚合物溶液初始黏度、视黏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稳黏药剂Z1和Z2。Z1具有良好的螯合Ca2+、Mg2+、Fe2+离子的能力,Z2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控制能力。在Z1用量400 mg/L、Z2用量为200 mg/L时,缔合聚合物溶液剪切后90 d黏度保留率达到64.2%。渤海绥中36-1油田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加入稳黏剂后,井口缔合聚合物溶液黏度由24.74 mPa·s增加到40.27 mPa·s。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层温度为82℃的国外某油藏,通过室内试验,进行梳形聚合物驱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评价了梳形聚合物溶液的热稳定性、剪切稳定性、抗温性、抗盐性,分析了梳形聚合物的剪切流变性和黏弹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天然岩心进行驱油实验,对梳形聚合物溶液的段塞尺寸、段塞浓度、注入方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82℃下老化30 d后,浓度为1500~2000 mg/L的梳形聚合物溶液黏度保留率仍大于40%;以1500 r/min的转速剪切梳形聚合物溶液120 min后,聚合物溶液的黏度仅降低8.95 mPa·s;与普通聚合物相比,梳形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温性和抗盐性,并且梳形聚合物溶液属于非牛顿流体。在聚合物段塞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段塞尺寸越大,聚合物驱采收程度愈大;在聚合物段塞尺寸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溶液段塞浓度愈大,聚合物驱采收程度愈大;建议梳形聚合物段塞浓度为2000 mg/L,段塞尺寸为0.3 PV,注入方式为整体段塞注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9–10, October, 1991.  相似文献   

18.
19.
对石油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失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分析了流失的原因;阐述了稳定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基本思路;从提高待遇、增进感情、发展事业、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石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创新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