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镍,对碳纳米管进行纯化—氧化—敏化—活化等处理,以硫酸镍和次亚磷酸钠为主要成分配制了低温碱性化学镀液,并对碳纳米管进行了表面化学镀镍。采用XRD和FTIR对镀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结构和官能团分析,并采用SEM方法对镀镍后的碳纳米管进行了形貌观察。反复实验后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合理的前处理工艺和处理次序对碳纳米管表面镀镍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适当的化学镀液配比可获得较理想的纳米管镀覆表面。本实验所镀覆的碳纳米管的形貌为:呈连串球形的金属镍颗粒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类似于串联的珍珠串结构。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镍层耐蚀性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3.
陶瓷金属化层上化学镀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镀镍碳纳米管的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总被引:54,自引:7,他引:54  
用竖式炉流动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外径40nm~70nm,内径7nm~10nm,长度50μm~1000μm,呈直线型,用化学镀法在碳纳米管表面镀上了一层均匀的金属镍。碳纳米管吸波涂层在厚度为0.97mm时,在8GHz~18GHz,最大吸收峰在11.4GHz(R=-22.89dB),R<-10dB的频宽为3.0Hz,R<-5dB的频宽为4.7GHz。镀镍碳纳米管吸波涂层在相同厚度下,最大吸收峰在14GHz(R=-11.85dB),R<-10dB的频宽为2.23Hz,R<-5dB的频宽为4.6GHz。碳纳米管表面镀镍后虽然吸收峰值变小,但吸收峰有宽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提高材料的吸波性能是有利的。碳纳米管作为偶极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耗散电流,在周围基体作用下,耗散电流被衰减,从而雷达波能量被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胥钧耀  周上祺  杨晓芳 《材料导报》2005,19(Z2):406-409
镁合金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化学镀镍可以克服镁合金耐蚀性和耐磨性差的缺点.介绍了镁及镁合金化学镀镍的原理/工艺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化学镀镍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电磁学和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纯化、敏化、活化预处理,然后利用化学镀方法在其表面沉积金属镍而制备出镀镍碳纳米管(M-CNTs)。SEM、TEM、EDS、XRD和DSC等综合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化学镀工艺,在CNTs表面均匀连续的镀覆了一层厚度约为20nm的非晶态镍镀层,且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得到了改善,更有利于用于复合材料领域。原料碳纳米管和镀镍碳纳米管的电磁学性能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M-CNTs的电导率较CNTs有所降低,这也间接反映了镍镀层在CNTs表面的形成;在4~18GHz内,M-CNTs的ε′、ε″、μ和μ″4个电磁参数均较CNTs均有所增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M-CNTs为吸波剂,聚氨酯(PU)为粘结剂,制备了PU/M-CNTs吸波涂料,对其吸波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PU/M-CNTs吸波涂料的吸波效果明显受涂层厚度影响,在1.0~2.0mm的范围内,随着涂层厚度的逐渐增大,其吸收峰逐渐向低频移动,且低频段的吸波效果得以加强,高频段的吸波效果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7.
使聚合物与抗静电剂混纺形成“海岛”型内部结构,基于其通过基团吸湿放电而消除静电的抗静电原理,以碳纳米管混纺有机抗静电剂应用于聚合物纤维。碳纳米管强化抗静电载体周围的电场,促进了基团吸湿层内的电荷耗散过程。通过摩擦静电荷的测试结果显示: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地提高了聚合物纤维的抗静电能力。经过化学沉积金属镍处理的碳纳米管,抗静电效果进一步显著。  相似文献   

8.
镁合金化学镀镍层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学镀镍是镁合金保护的重要手段.为探讨化学镀镍对镁合金的保护效果,本文利用电化学极化曲线、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镁合金化学镀镍前处理方法及镀层性能.镁合金上化学镀镍层厚度达到15μm时已没有惯穿镀层的孔隙,200℃以上热处理可显著提高镀层结合力;由于镀层和镁合金间强烈的电偶腐蚀作用,在户外或潮湿环境中,化学镀镍对镁合金而言是一种有较大风险的防护方法.为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多层化学镀或电镀与化学镀相结合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沈伟 《材料保护》1995,28(9):37-40
1 化学镀镍质量控制化学镀镍层的性能取决于工作基体、前处理、施镀工艺、镀层成分、后处理和组织结构等众多因素.这种镀层性能与工艺材料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得质量控制和工艺过程控制成为化学镀镍生产中的关键.化学镀镍溶液体系的热力学不稳定性,迄今,对异相表面自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机制的认识的不明确性,使得化学镀镍质量控制和工艺过程控制显得十分复杂和艰难.长期以来,只是依靠大量工艺实验数据和生产现场操作经验.化学镀镍技术,自50年代开始有规模的工业应用,七十年代开始普及连续的化学镀镍生产工艺,至80年代中期,化学镀镍应用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发展速度达到空前的程度.化学镀镍的质量对保证机械电子器件,乃至整机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为延长铝锂合金的使用寿命,提高其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在2197铝锂合金表面作化学镀镍处理,并对其进行热处理来改善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INCA型能谱仪(EDS)、中性盐雾试验(NSS)等分析了化学镀镍层的组成成分、组织结构、表面形貌、结合力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2197铝锂合金表面获得的化学镀镍层为含磷量14.11%的高磷镀镍层;不经热处理的化学镀镍层的结合力等级为2级,经热处理后其结合力等级为0级,当热处理温度过高(一般超过300℃)时,其结合力降为1级;化学镀镍层经120 h中性盐雾试验后,未热处理的化学镀镍层的耐腐蚀时间仅为48 h,耐腐蚀等级为5级,而热处理后其耐腐蚀时间延长至72 h,耐腐蚀等级为8级,热处理温度升至450℃后其耐腐蚀等级降为7级。适当的低温热处理能有效改善铝锂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及提高化学镀镍层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1.
目前,铜基或铁基上化学镀锡存在连续性差、沉积速率慢等问题,为实现连续化学镀锡,提高沉积速率,设计了一种新的化学镀锡工艺,考察了化学镀锡主要工艺参数(镀液主成分、pH值、温度、施镀时间)对镀层表面形貌及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20.0~25.0 g/L氯化亚锡,70.0~75.0 g/L次亚磷酸钠,70.0~75.0 g/L硫脲,75.0~80.0 g/L硫酸,5.0~8.0 g/L甲基磺酸,50.0~8.0 g/L EDTA,2.0~4.0 g/L对苯二酚,10.0~15.0 g/L乙二醇,0.5~1.0 g/L磷酸,0.5~1.0 g/L甲醛,0.5~1.0 g/L OP-10,温度80~85℃,pH值0.6~0.8.该工艺可实现连续化学镀锡,施镀3h厚度可达32.72μm.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的化学镀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凤仪  袁海龙 《功能材料》2004,35(3):317-319
碳纳米管因其优异的力学、物理性能,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通过化学镀可在碳纳米管表面镀上一层连续的银镀层,以增强碳纳米管与金属基体的界面结合力.本文研究了在碳纳来管上化学沉积银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SEM、TEM观察表明:氧化、活化及镀是影响镀层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尽可能多的活化点以及尽可能慢的镀速将大大改善镀层质量。  相似文献   

13.
镁合金化学镀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利红  张永君 《材料导报》2012,26(9):102-105
综述了镁合金化学镀技术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重点介绍了镀前处理工序的革新、镀液配方的优化、多元镀以及复合镀技术的开发,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镁合金化学镀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纳米凹凸棒石的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凹凸棒石矿物为原料,分散提纯获得纳米纤维凹凸棒石,并利用化学镀镍技术对纳米凹凸棒石进行改性.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研究预处理工艺对纳米凹凸棒石化学镀镍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镀前预处理以增加凹凸棒石表面的活化点,能够在凹凸棒石表面实现化学镀镍,但由于纳米凹凸棒石长径比较大,反应活性低...  相似文献   

15.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表面化学镀Ni-P合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定胜  陈俊智  陈子伦 《材料保护》2006,39(7):29-30,47
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多壁碳纳米管表面沉积Ni-P合金,制备了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并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通过XRD分析表明,沉积在碳纳米管表面的Ni-P合金是非晶态的.TEM观察复合碳纳米管发现,在其表面沉积有分散均匀的纳米级金属颗粒,Ni-P合金呈球形,粒径大小约为20~30 nm.磁性测试结果为:其矫顽力是412.0 Oe,剩磁比为0.23.  相似文献   

16.
镁合金化学镀镍原理与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镁合金化学镀镍工艺中镀前处理、化学镀镍、后处理等工艺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各步工艺处理液配方和应用范围,提出了改进镁合金镀层质量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镀液性能,扩大Ni-Co-P合金的应用范围,以硼酸为缓冲剂,柠檬酸钠为配位体化学镀Ni-Co-P合金,用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研究了Ni-Co-P合金镀层表面的微观形貌和晶化行为.结果表明,Ni-Co-P合金镀层在镀态时呈多晶态结构,有立方Ni-Co合金相和非晶相(以非晶相为主),镀层于339.4℃时转化为Ni3P相,其晶化行为与氨性缓冲介质中得到的Ni-Co-P合金有明显差异.Ni-Co-P合金在镀态时其表面有许多直径为1.9~4.8μm的圆形小颗粒;500℃处理后的镀层表面有一些直径为6~7μm的圆形大颗粒,表面呈胞状结构,每一胞状物由许多50~100nm的颗粒形成.本研究为Ni-Co-P合金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寿命高稳定性化学镀镍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试验及周期试验,研究了长寿命高稳定性化学镀镍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稳定剂与络合剂的合理匹配对镀液使用寿命的影响至关重要,使用寿命是检验镀液稳定性的最有效标准。研究的长寿命化学镀镍工艺可以使用15个周期以上,镀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工业应用要求,可以进行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森林 《功能材料》2006,37(7):1153-1155,1159
以硼氢化钾为还原剂,柠檬酸钠和酒石酸钾钠为络合剂的镀液中化学镀制备Fe-Ni-B合金.研究了沉积条件对沉积速率、镀层组成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的磁性能随着镀层中铁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并获得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镀液体系和相对含铁量高的镀层.  相似文献   

20.
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的形态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道了在浮动催化系统中,催化剂、促进剂以及苯/氢气比例等因素对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形态的决定性作用和不同结构形态纳米碳纤维的选择生长.利用控制催化剂前体和促进剂的含量以及苯与氢气的比例等因素,制备了平直碳纳米管、弯曲碳纳米管、碳珠/纳米碳纤维、纳米碳纤维等不同结构的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实验结果表明,在浮动催化系统中,调节催化剂和促进剂的含量以及苯与氢气的摩尔比等关键性因素可以实现对气相生长纳米碳纤维形态结构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