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多频器件和高压线束的大量应用使新能源车辆电磁兼容问题日趋复杂,研究特种车辆新能源充电线缆的复杂电磁环境效应与防护问题具有重要工程价值。文中选择一种新能源充电线缆,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CST)建立电磁干扰源和充电线缆模型。基于场线耦合原理,仿真分析高空核电磁脉冲照射下的混合动力装甲车内部新能源充电线缆电磁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同一线束同种线缆横截面积越大,线缆端口耦合电流越大;在同一干扰脉冲照射下,不同线缆端口耦合电流达到峰值的时间以及开始衰减的时间不同;以及线缆布局影响线缆端口耦合电流的大小;线缆阻抗匹配时的耦合电流远远大于阻抗失配时的耦合电流;新能源充电线缆与传统车载SYV-50-3同轴线缆的高空核电磁脉冲响应变化规律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线缆系统电磁脉冲只有X射线的理想实验辐照环境,提出了一种针对同轴线缆的线缆系统电磁脉冲实验中的抗干扰设计。通过在实验同轴线缆外部套一层管状金属屏蔽,有效降低外界电磁辐射干扰,同时降低屏蔽本身发射电子对实验线缆产生的耦合,最终根据测到的信号反推出真实的系统电磁脉冲(SGEMP)响应。仿真计算与辐照实验验证了抗干扰设计的可行性。对实验线缆的仿真所得电压时域波形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在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李飞 《通讯世界》2017,(4):199-200
高空核爆可以产生核电磁脉冲(HEMP)并通过与线缆的耦合产生高强度的耦合电流对电子设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对核电磁脉冲与线缆的耦合做了部分研究.通过仿真软件CST构造模型,进行仿真,获得耦合电流与电压,通过对电压电流的研究分析核电磁脉冲是如何对电子设备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双绞线短线缆在雷电电磁脉冲场辐照下终端负载的感应电压,利用WU-800 型MARX 源和有界波模拟器来模拟雷电电磁脉冲场,对双绞线进行辐照耦合试验。试验中改变雷电电磁脉冲场波形、双绞线长度、辐射场与线缆夹角、双绞线终端负载(线性及非线性),观测双绞线终端负载处的响应电压,分析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雷电电磁脉冲场的上升沿对线缆耦合电压幅值影响较大,脉宽对耦合电压影响较小;辐照试验中线缆长度具有选频特性,随着短线缆长度的增加,终端负载响应电压的主频点逐步降低,但幅值逐步增大;电场极化方向对线缆终端响应幅值有较大影响,但并不改变响应波形;线缆在辐照情况下对终端负载可等效为一电压源,受测端负载电压满足电压源分压原理,非受测端负载改变等效电压源的内部参数,但影响较小;双绞线连接二极管,会显著影响耦合电压的频谱分布,同时幅值也会改变。  相似文献   

5.
马世川  蒋丹  张帆  金兆鑫 《火控雷达技术》2021,50(1):113-118,127
高功率微波主要通过后门耦合对地雷造成损伤,而引入外接线缆会影响耦合到地雷内部感应电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本文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宽谱高功率微波(WB-HPM)作用在线缆上的感应电流与不同场强、入射角、线缆半径等之间的规律,并使用屏蔽盒对地雷上的外接线缆进行防护,比较分析了屏蔽前后线缆上的感应电流以及对地雷内部场强的影响,屏...  相似文献   

6.
针对强电磁脉冲环境对5G通信系统的威胁,以5G天线为例,研究了典型电磁脉冲经天线口面耦合进入天线端口的电磁脉冲能量大小。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分析了微带天线单元在高空核爆电磁脉冲、高功率微波以及超宽带电磁脉冲环境下天线馈电端口处感应的瞬态电压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仿真结果表明:高功率微波和超宽带电磁脉冲在天线单元馈电端口的感应电压较大,极易干扰甚至毁伤5G通信系统的射频后端。  相似文献   

7.
高功率激光装置在试验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电磁脉冲辐射,对试验中的仪器设备以及周围的环境带来辐射影响。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进行了双法拉第笼、环形接地盘等系统级电磁兼容设计,有效降低了试验中电磁脉冲对外界的干扰。通过计算、实验,掌握电磁脉冲在各类设备内的场强分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电磁加固,并对设备内部的重要单元器件进行设计优化,降低电磁脉冲对于试验测量的干扰,确保了设备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高功率激光器靶室中强激光-靶物质作用产生的高能电子的运动、X射线与周围物质作用产生的置换电流将激励出强电磁脉冲,场强幅值高达几万V/m,频率达GHz量级,能库等工作区域大电流、大电压的快速变化过程也将辐射电磁场,这些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将产生各种电磁耦合效应,影响控制时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严重的甚至使仪器设备毁坏,这种电磁脉冲对生物组织具有损伤效应。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高功率激光装置电磁环境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检验某型车载通信超短波电台在高空核电磁脉冲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对该型电台建立全尺寸模型,进行了电磁脉冲耦合仿真分析,对比了该电台鞭状天线的前门耦合以及各互连线缆的后门场线耦合电流量级,得到前门耦合大于后门耦合的结论.结合仿真结果,对电台的强电磁脉冲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进行了设计,并采用威胁级辐照方法,采用垂直极化的电磁脉...  相似文献   

10.
李春荣  袁奇伦  王新政  吕怀武 《电讯技术》2012,52(10):1681-1685
针对电磁脉冲与非均匀微带线的耦合问题,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和卷积完全匹配层,研究了不同弯曲和不同斜切角非均匀微带线的电磁脉冲耦合特性,并对耦合机理进行了讨论.仿真结果表明:由于结构的非均匀性,微带线不同端口的耦合系数相差较大;电磁脉冲入射方向对耦合系数具有重要影响,不同方向耦合系数相差约60 dB;微带线拐角斜切对降低电磁耦合效果不明显.所得结论对提高微带电路和电子系统抗强电磁脉冲打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