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交保持投影(ONPP)是经典的图嵌入降维技术,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人脸识别中,其保持了高维数据的局部性和整体几何结构。监督的ONPP通过建立同类邻接图来最小化同类局部重构误差,寻找最优的低维嵌入,但是其只使用了类内信息,这会导致异类数据点间的结构不够明显。因此,提出了基于双邻接图的正交近邻保持投影(DAG-ONPP)算法。通过建立同类邻接图与异类邻接图,在数据嵌入低维空间后同类近邻重构误差尽量小,异类近邻重构误差更加明显。在ORL,Yale,YaleB和PIE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经典算法相比,所提方法有效提高了分类能力。  相似文献   

2.
韦立庆  陈秀宏 《计算机工程》2011,37(22):171-173
提出一种基于Cam加权距离的增量拉普拉斯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拉普拉斯降维,采用Cam加权距离获得每个添加样本的近邻,由其近邻重构出降维后的插入点,更新近邻发生改变的样本点低维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数据降维与人脸表情分类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样本点的边界信息对于分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于边界Fisher分析(MFA)和局部敏感判别分析(LSDA)构造本征图和惩罚图所利用的样本点边界信息,在一些情况下并不能很好地表征不同类样本点的可分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嵌入降维算法——边界流形嵌入(MME)。MME算法根据样本点的标签信息,寻找距离每个样本点最近的异类边界子流形,再返回本类中寻找距离异类边界子流形最近的同类边界子流形,从而定义出不同类样本间密切联系的同类边界邻域和异类边界邻域。通过最大化所有成对的边界子流形之间的距离,MME算法可以得到更具有鉴别意义的低维特征空间。同时,MME算法能将徘徊在边界的离群点收入到边界邻域里,这对减弱离群点给算法带来的负面的影响有一定的帮助。在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了MME算法提取的低维特征能够提升分类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判别近邻嵌入算法(discriminant neighborhood embedding,DNE)通过构造邻接图,使得在投影子空间中能够保持原始数据的局部结构,能有效地发现最佳判别方向。但是它有两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不能标识样本点的近邻样本点位置信息,从而不能更好地保持邻域结构;另一方面当数据不均衡时,不能实现子空间中类内聚合或者类间分离的目的,这不利于分类。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有监督子空间学习算法--局部平衡的判别近邻嵌入算法(locality-balanced DNE,LBDNE)。在构建邻接图时,局部平衡的判别近邻嵌入算法分别建立同类邻接图和异类邻接图,并通过引入一个控制参数,有效地平衡了类内与类间的关系。该算法与其他经典算法相比,在人脸识别问题上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充分说明了局部平衡的判别近邻嵌入算法能够有效地处理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5.
局部保持投影LPP(Locality Preserving Projection)是一种有效的非线性降维方法,能够使投影降维后的数据与原输入空间中的相似局部结构保持一致,但是该方法没有充分利用类间样本点的权重等重要信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Fisher准则的多流形判别分析FMMDA(Fisher Multi-Manifold Discriminant Analysis)方法。结合Fisher准则训练样本类内拉普拉斯图和样本均值类间拉普拉斯图,既保持了原样本的相似局部结构,又充分地利用了不同类别之间的权重。在ORL及Yale人脸库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其他几种最先进的方法相比,FMMDA方法取得了更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使局部线性嵌入(local linear embedding, LLE)这一无监督高维数据的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提取出的特征在分类或聚类学习上更优,提出一种半监督类保持局部线性嵌入(semi-supervised class preserving local linear embedding, SSCLLE)的非线性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将半监督信息融入到LLE中,首先对标记样本近邻赋予伪标签,增大标记样本数量。其次,对标记样本之间的距离进行局部调整,缩小同类样本间距,扩大异类样本间距。同时在局部线性嵌入优化目标函数中增加全局同类样本间距和异类样本间距的约束项,使得提取出的低维特征可以确保同类样本点互相靠近,而异类样本点彼此分离。在一系列实验中,其聚类精确度以及可视化效果明显高于无监督LLE和现有半监督流特征提取方法,表明该方法提取出的特征具有很好的类保持特性。  相似文献   

7.
钟明  薛惠锋 《测控技术》2010,29(12):18-21
通过Garbor小波提取人脸表情特征,为降低Garbor变换后向量维数和提取有效的鉴别特征,将手动选取特征点和监督局部线性嵌入(SLLE)结合起来,利用人脸表情图像数据本身的非线性流形结构信息和样本标签信息来调整点到点之间的距离,并形成距离矩阵,而后基于被调整的距离矩阵进行线性近邻重建来实现维数约简,提取低维鉴别特征用于人脸表情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为有效地提取反映表情状态的特征,识别率优于传统的PCA算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最后实验分析了SLLE算法近邻数K和嵌入维数对识别率的影响,得到了SLLE算法的最优近邻数K和低维嵌入维数。  相似文献   

8.
核判别随机近邻嵌入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解决非线性特征提取中存在的鉴别效率和样本外问题,最大限度地保持观测信息,并进一步提高相关方法的降维性能,将核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判别随机近邻嵌入分析方法中,提出一种核判别随机近邻嵌入分析方法.通过引入核函数,将原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高维核空间中,构建了用于反映同类和异类数据间相似度的联合概率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入线性投影矩阵生成对应子空间数据;最后在类内Kullback-Leiber(KL)散度最小和类间KL散度最大的准则下建立目标泛函.该方法突出了异类样本间的特征差异,使样本变得线性可分,从而提高了分类性能.在COIL-20图像库和ORL,Yale经典人脸库上进行实验,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分类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个面向人脸识别的基于图优化的线性判别分析降维算法。该算法首先定义同类性的关联邻接矩阵和异类性的互斥邻接矩阵;然后以两个邻接矩阵作为作用因子分别建立两种不同样本之间的权值矩阵;最后通过这两个度量权值矩阵的相关投影完成数据的降维。在Yale、YaleB和UMIST人脸库的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齐鸣鸣  向阳 《计算机应用》2014,34(6):1608-1612
为了解决现有判别分析算法对残缺和遮挡等外部干扰比较敏感的问题,从局部稀疏表示的角度,提出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判别分析(SDA)降维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稀疏表示完成各个类内局部稀疏重构,然后通过非所在类内的样本均值完成各样本的类间局部稀疏重构,最后在降维过程中保持类间和类内的稀疏重构信息之比。在AR和UMIST人脸库人脸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图优化的Fisher分析(GbFA)算法和基于重构判别分析(RDA)算法相比,该算法提高了基于近邻分类的最高识别准确率2%~10%。  相似文献   

11.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ims to represent high-dimensional data with much smaller number of features, which plays as a preprocessing step to remove the insignificant and irrelevant features in many machine learning applications, resulting in lower computational cost and better performance of classifiers. In most cases, the data points can be well classified with margin samples which are defined as furthest intra-class samples and nearest inter-class samples. Motivated by this observ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linear supervised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method called orthogonal margin discriminant projection (OMDP). After OMDP projection, intra-class data points become more compact and inter-class data points become more separat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have been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OMDP algorithm using several benchmark face data se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维数据容易对噪声敏感及容易造成维数灾难问题,文中提出基于随机子空间的局部鉴别投影算法(RSLDP).利用随机子空间方法对高维的原始数据进行特征选择,在生成的低维特征子空间构造近邻图,降低噪声影响.RSLDP通过最大化局部类间加权散度和最小化局部类内加权散度,同时最小化样本的总体局部散度,改进局部最大间距鉴别嵌入算法,较好刻画样本与其类间类内近邻中心点的关系,有利于鉴别特征的提取.在CMU PIE和AR这2个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最小距离鉴别投影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最小距离鉴别投影算法,其与经典的线性鉴别分析不同,它是一种流形学习降维算法。该算法首先定义样本的类内相似度与类间相似度:前者能够度量样本与类内中心的距离关系,后者不仅能够反映样本与类间中心的距离关系而且能够反映样本类间距与类内距的大小关系;然后将高维数据映射到低维特征空间,使得样本到类内中心距离最小同时到类间中心距离最大。最后,在ORL、FERET及AR人脸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识别性能要优于其他算法。  相似文献   

14.
提取有效特征对高维数据的模式分类起着关键的作用.无监督判别投影,通过最大化非局部散度和局部散度之比,在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上表现出较好的性能,但是它是一种非监督学习算法,并且存在小样本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监督化拉普拉斯判别分析,算法在考虑非局部散度和局部散度时考虑了样本的类别信息;通过丢弃总体拉普拉斯散度矩阵的零空间,并将类内拉普拉斯散度矩阵投影到总体拉普拉斯散度矩阵的主空间中,然后在该空间中进行特征问题的求解,从而避免了小样本问题.通过理论分析,该算法没有任何判别信息损失,同时在计算上效率也较高.在人脸识别上的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脸识别应用中的高维数据图像以及欧氏距离不能准确体现样本间的相似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氏距离的局部边界Fisher分析(MLMFA)降维算法。该算法从现有的样本中学习得到一个马氏度量,然后在近邻选择以及新样本降维过程中用马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同时,通过马氏度量构造出类内“相似”图和类间“代价”图来描述数据集的类内紧凑性和类间分离性。MLMFA很好地保持了数据集的局部结构。用YALE和FERET人脸库进行实验,MLMFA的最大识别率比传统基于欧氏距离算法的最大识别率平均分别提高了1.03%和6%。实验结果表明,算法MLMFA具有很好的分类和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we learn a distance metric in favor of classification task from available labeled samples. Multi-class data points are supposed to be pulled or pushed by discriminant neighbors. We define a discriminant adjacent matrix in favor of classification task and learn a map transforming input data into a new space such that intra-class neighbors become even more nearby while extra-class neighbors become as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as possible. Our method is non-parametric, non-iterative, and immune to small sample size (SSS) problem. Target dimensionality of the new space is selected by spectral analysis in the proposed method. Experiments on real-world data se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method.  相似文献   

17.
针对类间间距较小、可分性较差的样本数据聚类问题,文中提出自适应Rulkov神经元聚类算法.首先,构建基于自适应距离和共享近邻的相似度矩阵,将样本构成的无向图的最优分割问题转化为拉普拉斯矩阵的谱分解问题,并按特征值大小选取拉普拉斯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新的样本特征,增大样本类间间距,减小类内间距.然后,将样本根据新特征映射为神经元,样本特征距离决定神经元之间的耦合权值,通过耦合强度自学习进一步提升样本可分性.最后,通过强连通分量实现样本聚类.在多个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算法获得较优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没有充分利用数据间的内在相似性,从而影响了算法的性能。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潜在信息约束的非负矩阵分解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迭代最近邻方法挖掘原始数据的潜在信息,然后利用潜在信息构造数据之间的相似图,最后将相似图作为约束项求得非负矩阵的最优分解。相似图的约束使得非负矩阵分解在降维过程中保持了原始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关系,进而提高了非负矩阵分解的判别能力。图像聚类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流形距离的半监督判别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魏莱  王守觉 《软件学报》2010,21(10):2445-2453
大量无类别标签的数据具有对分类有用的信息,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来提高分类精确度,是半监督分类研究的主要内容.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距离的半监督判别分析(semi-supervised discriminant analysis based on manifold distance,简称SSDA)算法,通过定义的流形距离,能够选择位于流形上的数据点的同类近邻点、异类近邻点以及全局近邻点,并依据流形距离定义数据点与其各近邻点之间的相似度,利用这种相似度度量构造算法的目标函数.通过在ORL,YALE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数据集通过该算法降维后,能够使基于距离的识别算法具有更高的分类精确度.同时,为了解决非线性降维问题,提出了Kernel SSDA,同样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