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文娟  郭丽 《包装工程》2020,41(16):105-110
目的针对交互设计师在构建交互产品设计时的系统性思维,以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理念上的交互产品设计模型为研究对象,创造和优化交互产品设计模式。方法以博物馆交互产品设计为实验样本,基于系统设计思维理念,将交互产品设计置于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理念、情景设计理念分析中,阐释基于系统思维的交互产品情感化特征,包括用户情感需求和产品服务生态系统,以及心智模型与概念模型的关系和视觉系统呈现,阐释产品交互界面的数据动态可视化、虚拟现实的游戏化、服务式设计等方式。结论探索了用户体验、服务设计理念在交互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目标—建模—行为—体验"的综合层级的系统模式,有利于满足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开展交互产品设计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和交互产品的优化设计,在系统设计思维理论下,优化了交互产品设计感知行为、情感体验行为,实现了引导转换和系统改良,提升了设计策略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2.
周雨卉  王璐瑶  陈绘 《包装工程》2023,44(4):141-149
目的 运用切克兰德软系统方法论(SSM)分析社区健身中心适老化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为社区应对动态老龄化提供重要设计策略。方法 首先对软系统方法论进行概念剖析,总结出其应用于社区健身中心适老化设计的分析流程,其次基于对社区健身中心适老化的内涵剖析,采用SSM对其进行问题情境感知表达和系统要素根定义,同时进行需求分类,并探讨其概念模型。结果 通过将概念模型与现实世界比较,对其进行定量评分,最终得出基于器械设备、空间布局、智能交互、情感体验的4个阶段战略目标及具有合理性与普适性的概念模型。结论 由于SSM和适老化设计共有的围绕人类活动展开的无结构特征,利用SSM研究适老化设计等具有强社会性特征的设计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淋  钱皓  马东明 《包装工程》2019,40(10):243-249
目的从情感化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家居灯饰产品为研究对象,基于用户情感化需求诠释家居灯饰产品的交互新方式,唤醒用户对家居灯饰产品的新认识。方法以加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情感交流为切入点,对情感化设计中的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进行研究,通过用户体验数据挖掘出家居灯饰情感化需求,根据用户需求从造型、功能和使用方式3个维度进行用户需求模型构建,最终建立家居灯饰产品的用户需求模型,并以模型构建结果指导具体的家居灯饰产品设计应用实例。结论通过对情感化设计的理论研究为家居灯饰产品的设计提供新思路,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家居灯饰产品的设计研究中,可以为其他同类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卢杨  吴玥  刘长奥  罗仕鉴 《包装工程》2023,44(16):67-78
目的 研究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方法。方法 从情感与美学的概念及内涵出发,梳理了产品情感化设计理论及产品美学评估研究的发展。针对现有的情感化设计方法模型局限性较大,产品美学评估研究范围狭窄,未充分考虑用户情感体验及缺乏完善系统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模型等问题,重新梳理了用户情感与产品美学之间的关系,从形式美、技术美、体验美三个层次研究用户情感体验,基于用户情感分析重新设定产品美学评估规则,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产品情感美学数据库的构建方法及产品情感美学的计算方法与流程。结果 提出产品情感美学三层次评估模型与面向用户情感体验的产品美学智能评估系统的构建方法,并对系统构建方法进行了设计实践验证。结论 帮助设计师、制造商、营销商与用户等多种角色更好地理解产品情感与产品美学的关系,促进高效精准的设计决策。为情感化设计领域及美学评估领域的研究提供新见解与新思路,为构建高效精准的产品情感分析与产品美学评估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帅  易姗姗  郑仁华  贾羽佳 《包装工程》2022,43(16):372-379
目的 基于设计心理学,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总结出情感化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情感要素对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影响,指出了情感要素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过探析当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规律,在情感化设计层级(本能层级、行为层级、反思层级)的基础上,结合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具体特点,通过归纳分析获得情感要素,将发散的情感要素汇总为设计思路,总结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应用模式,以及情感要素应用于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策略,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验证。结论 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路,并应用于设计实例中,通过对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化设计,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情感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张家祺  叶梦舟  张翀 《包装工程》2021,42(24):181-190, 197
目的 利用系统思维来指导服务设计,深化服务设计中的动态思维,从全局的视角来发掘和分析服务系统中的非线性反馈关系,提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服务设计优化流程和研究框架,并基于此流程及研究框架归纳改进策略。方法 通过传统的服务设计方法对用户行为进行定性研究,并从中提取关键接触点,借助服务质量中的服务差距模型概念,建立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反馈结构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问卷调研进行数据采集和统计学处理,最终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归纳出优化用户满意度的服务改进策略,并进行假设性预测。结果 以应用实践进行可行性例证,将所提出的服务设计优化方法与网络新热点——“网红现制茶饮”的服务系统相结合,提出减缓服务期望的满意度增长速率及增速服务感知满意度两方面策略,并加以验证。结论 从方法论层面对服务设计进行了有益探索,提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创新服务设计优化方法,以期扩展服务设计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情感化设计的竹制灯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慧琴  谢雨薇 《包装工程》2019,40(20):164-168
目的 研究用户对竹制灯具的情感化需求,探讨情感化设计在竹制灯具中的应用。方法 以情感化设计为理论基础,针对当前市场中竹制灯具设计出现的问题,从设计心理学的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三个层次出发,对竹制灯具的造型、功能进行研究,并分析在竹制灯具设计过程中融入情感化理念的重要性和情感化竹制灯具设计给用户带来的不同感受。结论 竹制灯具的设计应从情感化的角度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合理地运用三个层次,通过使用竹制灯具,体验其在感官、产品的功能及内涵上带来的不同情感。提出了竹制灯具的情感化设计方法,使产品与竹文化相结合,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求。这为灯具设计提供了参考方法,有利于提升竹文化与产品价值,拓展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8.
范寅寅 《包装工程》2022,43(14):302-310
目的 论证惊讶情绪对产品情感化设计的重要意义,探索应用惊讶情绪提升用户满意度的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惊讶情绪以及产品情感化设计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论证惊讶情绪的研究和应用能够作为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有效切入点。结合唐纳德.诺曼的三层次理论,根据惊讶情绪的运行过程以及各阶段特征,从产品体验总体进程的宏观角度出发,分别以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和反思层次揭示惊讶情绪的效用以及对用户的影响。基于惊讶情绪在各个层次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再根据惊讶情绪在各个层次的效用指出具体的实现途径,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说明。结论 惊讶情绪在产品情感化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为:根据设计目的,运用多种设计手法,针对本能、行为或反思层次,为用户制造惊讶事件,激发用户的惊讶情绪,通过强化产品正向情绪价值来提升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何素丹  袁晓芳 《包装工程》2024,(10):349-357
目的 以实现“非遗”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传承与发展为目的,从情感化设计的视角探究“非遗”黎锦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路径。方法 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黎锦的艺术特色和文化意蕴进行提炼;其次,结合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对黎锦文创产品的设计研究现状及用户特点进行分析;再次,通过对黎锦文创产品进行情感化的层次分析,从三个层面设计黎锦文创产品的情感化方法模型,即基于“美”的视觉营造、基于“趣”的互动创新、基于“思”的隐喻构建;最后,以设计实践验证该方法。结论 让情感化理念介入黎锦文创产品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寻找到现代用户与黎锦文创之间的情感共鸣点,从外到内,层层提升黎锦文创产品的情感吸引力,实现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持久性连接,进而使“非遗”黎锦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的智能宠物创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进军  赵佳妮 《包装工程》2017,38(6):123-128
目的试图解决目前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存在的设计问题,拓宽智能宠物的设计视野。方法首先归纳该类产品目前的设计现状和问题,基于此,提出了以情感化设计3个层次视角,探寻面向大学生群体的智能宠物设计策略;从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出发,结合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细化设计要素并构建设计思路;阐述设计的转化过程,形成最终方案。结论智能宠物设计完善了目前同类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为今后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案例设计发现,将智能宠物与情感化理念融合起来进行设计是一条创新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实践路径,可操作性和实现性强。  相似文献   

11.
张茹平  孙炜  张瑞秋  邓婷 《包装工程》2018,39(22):200-204
目的 构建主题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及其评价的系统模型,强调儿童家具年龄、性别的针对性设计,规范儿童家具设计生产。方法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体系,以时间维为主线,初步分析研究实际案例,旨在从“森林王子”的主题出发,参考系统工程方法论中的霍尔三维结构理论,跟踪该系列儿童家具从产品定位、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图、效果图、模型(样品)制作的完整系统设计过程,并结合对市面热销儿童家具品牌的调研,提炼出适用于主题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研发的一般性方法。结论 优化主题儿童家具系统设计流程,形成相适应的霍尔三维结构的定向模型。有助于及时校验,发现阶段问题和减少设计重复工作,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林晨晔 《包装工程》2019,40(22):46-49
目的在明确的定位目标导向下,探索一种更为科学、准确与有效的色彩设计方法,通过产品色彩的定向设计提升用户情感体验。方法明确用户与产品间的色彩交互模式,产品色彩的定向设计基于用户情感层面的色彩交互,具有整体性、互动性与定向性特征,其本质是在色彩形象定位与用户感性需求相一致的前提下,实现色彩语义与用户感知间映射的一致性。建立一致性的定量基础,应用感性工学与量化色彩系统在映射两端完成匹配对象的量化研究,为定向建立一致性提供可行性。结论建立面向行业实际应用的"产品色彩定向设计方法体系",以"定位—定向—定案"为脉络逐层推进完成3个从用户端到设计端的定向研发,形成以提升用户情感体验为核心的产品色彩定向设计方法论。该方法在人工智能设计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满足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儿童坐具的需求,利用产品设计开发的理论模型对可成长性儿童坐具进行设计研究,为儿童家具设计创新研究带来积极作用。方法 首先,运用KANO模型对产品的需求属性进行划分,归纳不同满意度的需求指标,从而明确产品需求。其次,引入AHP层次分析法建立多级递阶模型,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权重计算及排序。针对需求提出多个解决方案,邀请专家对解决方案展开调研评分。在对评分进行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工作后,对各方案要素的权重进行整合排序。最后,根据权重排序确定最终设计方案的主要导向要素,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设计开发。结果 根据KANO模型中得出的3个需求项,通过AHP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优先项。得出计算结果分别为造型圆润及倒圆角、产品主体材质柔软、可进行拆分调节3个需求项。结论 通过将KANO模型与AHP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新型研究模型,创造性地应用于可成长性儿童坐具产品的设计研究中,使可成长性儿童坐具产品的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消费者的满意程度更高,为相关儿童家具产品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14.
邢祥龙 《包装工程》2022,43(16):284-291
目的 探究情感化理论在儿童医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达到减轻患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方法 首先,用文献分析法对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现状、儿童医疗产品的目标用户特征,以及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梳理;其次,结合案例分析,系统提炼和总结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设计实践,佐证上述设计方法。结论 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需要对诺曼的3个层次进行系统把握,本能层设计上,从医疗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和尺寸要素,整体构建愉悦感官体验;行为层设计上,用简约的功能和流程、人性化和趣味化的交互、及时的提示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使用体验;反思层设计上,通过产品形象象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故事扮演的方法,系统塑造深层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5.
李衍豪  戚彬  娄轲  杨雪  祝贺 《包装工程》2023,44(12):172-179
目的 由于手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双手出现不适的状况日益增多,为满足人们对手部按摩保养新的需求、填补市场空白,精准有效地开发新型手部按摩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 通过梳理产品设计与评价方法,将层次分析法(AHP)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融入一体化新产品开发(iNPD)过程中,得到用于产品创新设计的集成模型。分析设计缺口,进行概念化设计,制作产品模型,得到使用评价,从而指导手部按摩仪的设计研究。结果 在集成模型的指导下,科学高效地开发设计了新型手部按摩仪,该产品通过改进的经皮电技术刺激手部肌肉,达到按摩效果,其全新的功能设计、外观设计、交互设计填补了市场空白,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结论 实践证明,在集成模型指导下能够准确把握手部按摩仪设计机会,科学地解决技术问题,有效满足用户需求,缓解手部疲劳,同时,该理论模型能够为设计师及企业在相关产品创新设计时提供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湉湉  邓嵘 《包装工程》2022,43(12):183-191, 198
目的 从设计事理学视角,探讨儿童情感陪伴玩具的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社会调研结合理论分析,提炼7~12岁城市留守儿童情感陪伴玩具中“事”的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建立合理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模型及评价体系。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案例与实践,验证设计事理学在实际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中的应用价值。结论 探索儿童情感陪伴玩具的设计路径,以Combot——具有情感陪伴与寓教于乐功能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为实践案例,证明了基于设计事理学的儿童情感陪伴玩具设计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可有效指导儿童玩具设计,满足父母与孩子的情感需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方思璇  郝珊  朱华 《包装工程》2018,39(16):113-116
目的研究基于情感体验的儿童医院视觉导视系统设计,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出发,改善儿童医院视觉导视系统,关注儿童患者在就医时的情感关怀。方法结合当前国外儿童医院导视设计的成功案例,从情感体验的3个层次,即本能层次、行为层次、反思层次分别进行情感体验的导视设计研究。结论情感化的导视系统设计是提升儿童在看病时情感需求的有效方式,从情感化的角度设计儿童医院导视系统,可以缓解儿童在就医时的恐惧感,为儿童医院导视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儿童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对其认知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儿童剪刀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适龄儿童使用剪刀的行为进行研究,总结出面向适龄儿童生理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的产品设计方法与流程,旨在改善儿童使用剪刀产品的操作体验,并促进儿童手部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方法 首先,分年龄段分析儿童的认知与手部精细动作发展特征;其次,通过非参与式观察法,记录6~8岁儿童使用剪刀的行为过程,并运用SAPAD模型进行“行为-物-意义”三个维度的映射,对用户行为背后的意义开展聚类分析,构建意义模型并转化为设计核心要素以指导剪刀设计;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产品可用性测试,确定最优设计方案。结果 通过对6~8岁儿童用户使用剪刀的行为进行分析,构建了意义模型,并得到了四个设计核心要素及两个核心部件。通过产品可用性测试,优选出最符合儿童生理认知发展和行为特征的设计方案。结论 基于SAPAD用户行为研究,并融入适龄儿童认知和生理发展特征的产品设计研究方法,能有效提升儿童的剪刀产品操作体验,从而促进其生理和认知发展。该研究也能为其他同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理论路径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文浩  王时英 《包装工程》2019,40(18):196-201
目的 研究情感需求理论在健身车形态设计上的应用,设计出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需求的健身车,提高老年人对健身车的综合体验。方法 从老年群体需求的角度出发,基于现有情感需求理论知识,从本能、行为、反思层次分析健身车与老年群体之间的情感需求,通过对情感需求理论、用户需求与产品形态之间联系的研究,归纳情感需求理念的应用方法,形成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需求的产品形态设计思路。结论 总结了老年用户的情感需求理念在健身车形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深入研究老年群体的情感需求是老年健身车形态设计的前提和基础,为基于情感需求理念的老年健身车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从而实现满足老年群体情感需求的优秀产品设计,实现更为完美的产品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