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同轴型非对称场离子迁移谱仪能在室温、大气压条件下对离子混合物进行快速分离和聚焦,是一种新的分离方法.本文以简单的数学模型说明同轴型非对称场离子迁移谱仪的分离与聚焦原理.模型结论表明,非对称场离子迁移谱仪的分离聚焦效果与驱散电压、非对称场电源的频率、同轴圆筒的结构及离子的种类等因素有关.该模型以文献报道数据为基础,模型的结论与文献报道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离子迁移谱技术(iMS)是从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痕量气态物质探测技术。基于该技术的离子迁移谱仪具有结构简单,检测速度快、可以工作在大气环境下等优点,在微型化便携式应用中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着重从离子源、高场非对称离子迁移谱技术(FAIMS)和离子捕获装置三个方面对微型化离子迁移谱仪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离子迁移谱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对于痕量气态物质的探测技术。基于该技术支撑的离子迁移谱仪具有结构简单、分析速度快、可在常压环境下工作等优点,在质谱仪的微型化、便携式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简要介绍了离子迁移谱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离子迁移谱的电离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4.
离子门是离子迁移谱仪的一个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用来控制离子以脉冲的方式有效地进入迁移管。以丙酮为例,详细研究了离子门的脉冲宽度、电压差及离子门处的横向电场强度分布等对大气压离子迁移谱仪的分辨率和灵敏度的影响,这些参数对研制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实用化大气压离子迁移谱仪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动物活体检测“瘦肉精”的离子迁移谱快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武汉矽感科技自主研发的离子迁移谱仪IMS-100开发了家畜活体β-激动剂快速检验技术,用离子迁移谱设备,通过测定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β-激动剂的约化离子迁移率,可以快速检测动物毛发、尿液以及饲料中的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β-激动剂,并通过LC/MS/MS平行验证,证明离子迁移谱仪可以作为上述瘦肉精的快检设备.  相似文献   

6.
离子迁移谱检测技术是现场检测毒害气体的重要方法,具有快速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通常主要用于气体的检测,随着样品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迁移谱技术也拓展于现场包括水相、土壤等多种样品基质的快速分析。固相微萃取是已经广泛应用的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具有无溶剂提取、快速、简便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当前固相微萃取与离子迁移等检测器结合使用技术的特点,分析了新的样品解析方法,介绍了固相微萃取-离子迁移谱结合使用在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半导体制冷的小空间控温除湿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半导体制冷技术设计了一个适用于小型仪器的小空间控温除湿系统。本系统采用两个半导体制冷装置,一个主要用于降温除湿,另一个则用于温度补偿。利用该系统对半导体制冷片工作电压、风流量等影响控温除湿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开环实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湿度控制优先的模糊控制程序,实现闭环自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控温除湿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稳态精度高,除湿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用于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的离子迁移谱仪日前在重庆食品节上亮相。这台只有复印机大小的仪器,可以在两分钟内检测出三聚氰胺等20多种国家规定严禁人为在蔬果、肉类等食品中添加的物质。该仪器由武汉矽感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将化学物质气化和电离后得出一张离子迁移谱,然后将该迁移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验型离子迁移谱仪(IMS)开发了一套基于PC机和数据采集卡的通用测控系统。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离子门控制,温度检测和控制等。采用PCI2003和VB开发工具,配合多种迁移管和进样器,在电离源为63Ni 15mCi箔片,迁移区长度11 cm,电场强度301 V/cm,漂移气和载气均为空气的条件下,对TNT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大气污染物、爆炸物的IMS检测技术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行波离子迁移质谱技术在蛋白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伟  赵焱  钱小红 《质谱学报》2010,31(2):65-71
离子迁移(ion mobility)是一种在分子离子化后,非溶液环境下的分离技术。与依靠离子质量与电荷比进行分离的质谱技术不同,离子迁移是根据离子形状与电荷比实现分离的。因此,离子迁移技术可以实现对质量相同而形状不同的离子分离,其与质谱技术联用可为研究者提供更加丰富的结构信息。最新发展的行波离子迁移技术大大提高了灵敏度和分离速度,适用于研究天然浓度条件下的蛋白质,其在蛋白质单体折叠与去折叠以及蛋白复合体亚基组装的研究中已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检测技术以及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同分异构体化学结构及其功能不断被揭示,异构体的不同结构分子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生物化学活性,并且同分异构体的某种结构分子可能对疾病的发病机理或治疗具有重要作用,而另一种结构分子的作用相反。因此,对同分异构体的分离识别及其结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生命运行机制,是目前分析化学乃至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IMS)是一种可以分析分子空间结构的技术,通过测量气相中不同分子离子与气流的碰撞截面积差异来区分某种分子的同分异构体。IMS与质谱联用(IMS-MS)是在质谱技术上增加一个淌度分离维度改善离子结构分离测定,同时在淌度技术上增强离子选质的特殊功能,使离子的分离具有高度选择性。IMS-M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小分子/代谢物鉴定、蛋白质组学研究、主客体复合物、分子结构鉴定等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同类型IMS的工作原理,IMS-MS在不同类型异构体分析方面的最新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离子迁移谱检测技术是现场检测毒害气体的重要方法,具有快速响应,灵敏度高等优点。现场快速的气相色谱分离结合离子迁移谱检测可以获得多维的分析信息,色谱突出的分离特点使分析的准确性大大增加。本文介绍了当前现场快速色谱与离子迁移等检测器联用的技术的优点,详细研究了相关的技术发展概况,分析了接口方法等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在毒害气体检测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与离子迁移谱(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的联用技术利用GC突出的分离特点和IMS快速响应、高灵敏度的优势有效地解决了GC低鉴别能力和IMS对混合物进行检测时存在的交叉灵敏度(cross sensitivity)问题,最后得到保留时间、漂移时间和信号强度的三维谱图,使定性分析更加准确。重点介绍GC-IMS联用技术的原理和优势,接口实现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早期发展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4.
The integration of a trapped ion mobility spectrometer (TIMS) with a mass spectrometer (MS) for complementary fast, gas-phase mobility separation prior to mass analysis (TIMS-MS) is described. The ion transmission and mobility separation are discussed as a function of the ion source condition, bath gas velocity, analysis scan speed, RF ion confinement, and downstream ion optical conditions. TIMS mobility resolution depends on the analysis scan speed and the bath gas velocity, with the unique advantage that the IMS separation can be easily tuned from high speed (~25 ms) for rapid analysis to slower scans for higher mobility resolution (R > 80).  相似文献   

15.
����Ǩ�����ǵĵ��뼼���о���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60?????????????????????????????????????????ü????????????????????н????????????????????????1?????????????????????????Я?????о??о??????????????????????????????????????????????????????????????????о??????????ü???????????????????  相似文献   

16.
李刚  陈强  赵建龙 《现代仪器》2006,12(2):31-34
离子迁移谱技术是一种气相环境下的电泳检测技术,具有快速、灵敏、运行成本低等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痕量化学物质检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化学毒剂探测和机场、海关的毒品与爆炸物检测。近年来,离子迁移谱技术与电喷雾和基质辅助解吸附等离子化技术的结合,以及与质谱技术的联用,使得该技术的应用迅速拓展到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介绍离子迁移谱技术的主要原理并综述离子迁移谱技术在蛋白质化学、临床化学和药物化学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二甲基二硫化物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二甲基二硫化物纯度的分析技术。选且BP5毛细管柱分离二甲基二硫化物样品。柱温线性程序升温,采用氢火焰化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直接(闪蒸)热针进样0.05μL,纯度在90%水平,分析数据相对标准偏差(RSD)0.24%,与生产厂分析数据相比较,约低5%,表明两个试验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原因是生产厂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未将二甲基二硫化物主峰后一未知杂质峰分出来。样品单次分  相似文献   

18.
汪亚丽  王鹭  曾苏  康玉 《质谱学报》2017,38(4):400-409
质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能够提供分子质量信息,有助于未知物结构的解析,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样品用量少、灵敏快速等优点,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精确分子质量、结构解析、反应机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性药物是药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质谱法逐渐被用于药物手性杂质区分中,而且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其在手性区分和分析中越来越受关注。本工作主要介绍了质谱法在手性药物立体异构体杂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历程,阐述了各类质谱技术用于手性异构体分析的原理和特点,其中详细举例介绍了质谱动力学方法和离子淌度质谱方法在手性杂质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各类手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说明利用质谱法实现手性异构体的区分和定量测定具有明显的优势。质谱法用于药物手性异构体的分离具有快速、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和昂贵的手性柱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手性药物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随着质谱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质谱法将在多手性中心药物的手性杂质分离和生物大分子分析(如多糖、多肽)等领域发挥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9.
Xia F  Chen F  Hu Y  Wang X  Lin S 《Scanning》2000,22(6):366-369
In this research work, a low-temperatur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s introduced. A water-absorbable polymer material, the sulfonated polyethylene (SPE) ion-exchange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used for the experiments. With this low-temperature technique, the wet morphology of the water-absorbable sulfonated polyethylene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offer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the SPE hollow fiber membranes when they are applied in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water/organic solvent mixtures, such as water/ethylene glycol, water/ethanol, and so forth.  相似文献   

20.
Xia F  Chen F  Hu Y  Wang X  Lin S 《Scanning》2001,23(1):58-61
In this research work, a low-temperatur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is introduced. A water-absorbable polymer material, the sulfonated polyethylene (SPE) ion-exchange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used for the experiments. With this low-temperature technique, the wet morphology of the water-absorbable sulfonated polyethylene hollow fiber membrane was reveal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is investigation offer som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explain the behavior of the SPE hollow fiber membranes when they are applied in pervaporation separation of water/organic solvent mixtures, such as water/ethylene glycol, water/ethanol, and so for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