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传统的关键链进度预警由于计算量大、缺乏可视化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常发生偏差和滞后。通过构建基于BIM的关键链进度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系统包括BIM模型管理、缓冲区监控和警度报告三个模块。通过将关键链中的缓冲区作为只消耗时间的任务插入进度计划,并在BIM模型中创建对应缓冲区图元,以构建4D BIM模型。利用信息采集技术自动采集实际进度数据,依据项目进展动态设置缓冲触发点,最后基于BIM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进度预警的可视化和集成化。  相似文献   

2.
阐述关键链缓冲区设置在进度管理中的的目的和意义;以国内外关键链缓冲区设置及监控研究成果为基础,提出基于不确定性影响因子的缓冲计算方法;将风险矩阵的理论应用于关键链的监控管理中,综合考虑缓冲区使用情况和完工情况,建立进度控制等级矩阵法,以期为关键链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项目进度延迟的机理,提出了关键链实施的步骤,分析了关键链中缓冲区的设置规则。关键链技术对项目成员的学生综合症和完工延报假定有很大改善,并在动态缓冲管理的监控下,当项目进度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误时,缓冲管理会启动预警系统,促使项目管理人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解决资源冲突,确保项目如期完工,对改善项目执行环境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广义项目风险元传递理论和关键链项目管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关键链的项目工期风险传递模型,通过结合单道工序工期系统风险和工期延误的链式传递,提出一种改进的输入缓冲区和项目缓冲区设定方法,并得到关键链和非关键链上的瓶颈活动,为项目进度计划制订和项目工期风险控制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雪梅  李和珊 《山西建筑》2009,35(20):216-217
针对目前关键链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和传统的“三色”缓冲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基于关键链的项目进度与成本缓冲集成研究,指出项目进度与成本缓冲管理机制和缓冲集成走势图是非常方便有效的项目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6.
关键链项目管理法是一项全新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的总结与梳理,从关键链的识别与调度、缓冲设置影响因素、缓冲尺寸与设置、缓冲监控四个方面对关键链项目管理法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阐述与分类,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为关键链项目管理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CCPM)自提出后得到理论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已被证明是应对风险、进行项目进度管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在非关键链和关键链相交处插入接驳缓冲来保护关键链不受非关键链活动延迟的影响,但仅考虑活动的紧前关系,缺乏对资源约束的考虑。资源约束时常出现传统接驳缓冲无法有效保护关键链的现象,因此,首先,通过举例说明传统CCPM中接驳缓冲存在的问题;其次,在传统接驳缓冲基础上考虑资源约束的附加接驳缓冲区,并提出一种考虑资源约束的接驳缓冲设置新方法;最后,通过案例研究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接驳缓冲方法相比,提出新接驳缓冲方法的平均完工时间更短,即时完工率较高,鲁棒成本更低,缓冲消耗率更高。因此,该方法能够有效保护关键链,从而提高项目绩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数学和关键链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一种项目进度计划中关键链上项目缓冲区(PB)尺寸的设定方法。该方法运用梯形模糊数原理,通过在高符合度指数(AI)的条件下确定工序持续时间,进而计算得出项目缓冲区的尺寸,避免了传统的简单关键链管理方法中因缓冲区设置不合理而产生工期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对一个典型实例的求解过程将方法的应用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9.
为了设置有效的关键链缓冲区防止项目延期,首先,将资源的可用性定义为项目进度管理中的一个随机变量;其次,基于资源可靠性比例系数确定缓冲区,计算在每个独立资源的可靠性下及时完成连锁工序的概率;最后,提出一种基于项目资源可靠性的关键链缓冲区计算方法。通过算例的对比研究和分析可知,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项目进度计划中的工期风险,有效缩短项目计划工期。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进度控制是施工单位、业主以及政府主管部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关键链项目管理通过优化作业持续时间与设置缓冲区,提高了项目在受到进度延迟风险因素影响时而能按期完工的保证率。在分析隧道盾构施工特点的基础上,结合PERT三时估计法,研究了区间隧道作业持续时间的确定,以及缓冲区的大小与作业持续时间、资源利用率、工序复杂度、项目管理者风险偏好度的关系,进而提出了基于PERT的区间隧道关键链工期与缓冲区的计算方法,并以郑州轨道交通某区间隧道进度控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将工程进度控制最新理论成果——关键链法(CCPM)推广及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给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深度挖掘了关键链法的理论基础,并对该方法的应用步骤作出了具体的介绍。通过利用Crystal Ball 软件对某一工程实例的预测分析,证明了关键链法在保证项目工期上明显优于传统进度控制方法,因此关键链法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velops a fuzzy critical chain method for project scheduling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uncertainty. The method consists of developing a desirable deterministic schedule under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adding a project buffer (PB) to the end of the schedule to deal with uncertainty. The size of the project buffer is determined by computations with fuzzy numbers. During project execution, the proposed method focuses on the penetration level in the project buffer, and dynamically updates the schedule to provide a more accurate schedule for actual progress. The use of a project buffer makes the method akin to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CCPM), although no feeding buffers are used. The proposed method is useful for both project planning and execution.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潜在的风险因素对地铁车站施工进度的制约,采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将关键链技术的项目缓冲设置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于地铁车站施工进度控制的特点。以郑州地铁 1 号线民航路站工程进度管理为背景,通过改进的关键链技术在该工程进度管理的应用,发现这种以工程制约因素为核心的关键链技术在地铁车站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To solve the multi-project resource schedule problem in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proces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project schedule method on the basis of task priority, evidence reasoning (ER) and critical chain (CC) approach. The method is composed of a decision model, an organization model and two axioms. The author applied this method to a simple case of the R&D process of a Chinese automobile enterprise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ith the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CCPM) based on project priority. As a result, the new method based on task priority, CCPM and ER is proven to be good at solving resource conflict problem in a real multi-project environment and performs better than the CCPM based on project priority.  相似文献   

15.
最后计划者系统(LPS)和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是项目管理与计划控制的两种新方法。鉴于两种方法主要是围绕建筑管理环境下的项目管理进度计划与控制而展开,有着共同目标,但两者是基于不同的生产管理理论,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和处理计划的管控方式。两者在同一项目中是否可以融合而相得益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介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比较,揭示两者在理论基础、计划方式、目标改善、心理处置、衡量指标、经验习得、演化特性、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异同性,明晰各自优劣势,为进一步探索两者协同乃至融合集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目前的关键链项目管理汇入缓冲设置常用方法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项目的资源约束、不确定性等多种因素对工序延误的影响,提出基于PCA的汇入缓冲设置新方法,旨在解决汇入缓冲设置可能引起的项目资源冲突、关键链断裂、进度失控等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度管控水平,确保轨道交通项目在复杂施工环境下顺利开展。依托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实践,分析项目进度管控的重难点问题,并对比了几种常用进度管理方法。考虑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过程中时间、资源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提出适用于复杂施工环境下的轨道交通项目进度管控方法,并以石碶站B 号出入口工程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工序工期估计和缓冲区设置的关键链技术有效缩短了项目工期,提升了项目进度管理水平,可为类似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进度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解决施工过程中由工序混乱、窝工等因素造成的进度拖延,在PERT三点估计的基础上,对关键链法在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建模。从工序内部和外部因素分析各工序的不确定性,基于PERT三点估计对关键链缓冲区设置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加合理实用。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将该方法与改进PERT法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项目进度,确保在要求的工期内有较高的完工概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关键链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的结合,并在我国工程管理领域得到应用和普及,简要介绍了关键链技术,针对关键链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合理工期计算方法,分析了工期中包含的工作日和非工作日,探讨了缓冲区的设置和缓冲时间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关键链技术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异同,改良了Project 2003 软件,克服了关键链技术和软件结合的瓶颈;建立了施工进度计划系统、网络计划技术模型和关键链计划技术模型,有助于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优化。通过工程案例,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计算简单、操作方便,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