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精益建造理论是由精益生产思想发展而来应用于建筑业的一种先进理论。末位计划系统(LPS)是精益建造理论的重要组成,主要从生产单位控制和工作流控制层面对项目实施进行优化。从现行工程项目计划传递缺陷的博弈模型入手,阐释由此引起的工作流不可靠的危害。基于此,探讨LPS针对计划可靠性和工作流可靠性提升的途径,并以某DB房建项目的LPS应用为例,验证LPS的项目绩效提升效果。最后,针对我国工程管理现状指出了以LPS为代表的精益建造工具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2.
最后计划者体系(Last Planner System,LPS)是一种实现精益建造的有力工具,其功能的实现依赖于流程中各活动和交互关系的良好表现,但计算计划完成百分率(the Percent Plan Complete,PPC)的方式不能满足项目管理者对整体流程的掌握。引入一种结构化建模工具——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帮助管理者表示、理解、管理 LPS流程。基于文件、访谈、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结合两种 DSM 展示了 LPS 流程中活动和交互的情况并选择应用 LPS 的工程建设实例验证 DSM 对 LPS 流程运行评估的有效性。单双值 DSM 共同展示了 LPS 流程中活动和交互情况,双值 DSM 进一步求解出交互活动链,流程评估研究将为 LPS 的高效运行和精益建造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介绍精益建造体系下的两种施工生产计划与控制方法,即LPS和LBMS。分析两者结合的可行性,构建出基于LPS和LBMS的计划与控制体系框架,进一步阐述其运行流程。最后分析基于LPS和LBMS的计划与控制体系的优势,旨在提高计划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计划的科学预控和有效指导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4.
最后计划者系统(LPS)和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均是项目进度计划管理的工具,两者从不同的视角应用不同的手段管控项目计划,前者竭力降低建造工作流的变化性,后者力图缩短项目的工期。但是在同一个项目中两者是否可以整合?以及如何协同配合?通过LPS与CCPM优缺点和契合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LPS能够弥补CCPM对微观层面计划操作性考虑不足,利用CCPM可以弥补LPS对宏观层面计划不紧致的缺陷。两者不仅存在高度互补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融合性。基于此,本文提出CCPM-LPS协同模式的构想,并详细阐述其组织主体、组织方式、管理流程和协同步骤等。在CCPM-LPS模式下,不同计划阶段各组织主体所发挥的作用不同;组织方式中不同层次计划具有不同的推拉性质;管理流程上战略层、战术层和执行层三个层级具有不同的计划主导者、计划内容和决策方法;在重要问题协同决策上宜采取内部专家意见集中法。  相似文献   

5.
IPD 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交付模式,其核心支撑技术是 BIM 技术和精益建造技术。通过文献阅读,归纳出 BIM在 IPD 模式中的应用体系:BIM 为 IPD 模式提供数据的储存和交换服务、BIM 帮助 IPD 进行法律事务处理、BIM 帮助 IPD完成设计施工任务和 BIM 有助于 IPD 组织文化的形成。研究 IPD 模式中主要使用的两种精益建造工具——末位计划者系统(LPS)和目标价值设计(TVD),提出两种工具的具体流程和步骤。针对 BIM 技术和精益建造技术,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阐述,为国内应用 IPD 模式奠定理论基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最后计划者系统(LPS)和关键链项目管理(CCPM),是项目管理与计划控制的两种新方法。鉴于两种方法主要是围绕建筑管理环境下的项目管理进度计划与控制而展开,有着共同目标,但两者是基于不同的生产管理理论,以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和处理计划的管控方式。两者在同一项目中是否可以融合而相得益彰,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介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性比较,揭示两者在理论基础、计划方式、目标改善、心理处置、衡量指标、经验习得、演化特性、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异同性,明晰各自优劣势,为进一步探索两者协同乃至融合集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整合到系统中有效管理,集中管理的信息能够为企业减少开支,降低成本,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利润。五维信息管理系统(5DSIM)能更有效地帮助房地产开发商规划发展、沟通信息、管理运营房地产项目,并进一步有效降低工程建造与运营成本,且帮助提高房产价值。五维数字城市系统作为五维信息管理系统的一部分,为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吲达帕胺对脂多糖(LPS)诱导乳鼠心肌损伤后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SD新生大鼠(1~3 d)45只,分离心肌细胞培养,在培养的第4天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培养)、LPS组(加入LPS 1 mg.L-1,处理6 h)、吲达帕胺+LPS组(吲达帕胺组;加入吲达帕胺0.01 mg-1、处理12 h,LPS 1 mg-1、处理6 h)),每组15只。分别采用MTT、RT-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TNF-αmRNA、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细胞存活率:LPS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吲达帕胺组较LPS组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mRNA的表达:LPS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吲达帕胺组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而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蛋白的表达:LPS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吲达帕胺组较LPS组明显减少(P〈0.01),而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达帕胺可下调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后TNF-α的表达,减少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精益建造的一个重要工具——最后计划者体系(LPS)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传统项目计划管理和控制的缺陷,探讨了改进的方法,并结合案例分析了LPS在工程项目计划管理和控制方面的优势。实证表明LPS的运用使得项目的工作流更加稳定,通过滚动性的前瞻性计划、周生产计划等的实施、PPC值的检验、滞后原因分析及反馈机制,大大提升了项目的生产效率及稳定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街道作为开展城市活动的重要场所 空间,其风貌品质会对人的体验产生直接影 响。然而,当下城市街道风貌缺乏系统的规 划管控。本研究构建了规划语境下的街道 风貌规划管控体系,包含上位与相关规划 落实、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编制、沿街建筑建 造(整治)手册引导以及典型街道城市设计 四个部分。其中,上位与相关规划内容的落 实是街道风貌管控规划的前提和要求,沿街 建筑建造(整治)手册为具体街道管控和建 造实践提供建筑选型数据,典型街道的城市 设计是整套风貌规划管控体系重要的检验途 径和优化依据。以云南省镇雄县老城区街道 风貌管控规划为例,简述该规划管控体系的 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将工程进度控制最新理论成果——关键链法(CCPM)推广及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给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深度挖掘了关键链法的理论基础,并对该方法的应用步骤作出了具体的介绍。通过利用Crystal Ball 软件对某一工程实例的预测分析,证明了关键链法在保证项目工期上明显优于传统进度控制方法,因此关键链法在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脓毒血症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3组:对照组(NS组)、模型组(LPS组)及依达拉奉治疗组(ED组),每组20只。LPS和ED组采用尾静脉注射LPS(10mg·kg-1)建立ALI模型,ED组随后立即尾静脉注射依达拉奉(5mg·kg-1)。LPS注射6h后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测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提取肺组织测定干/湿重比值(D/W),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显著下降,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升高(P<0.05)。与LPS比较,ED组肺组织D/W、动脉血气测得PaO2、PaCO2、PaO2/FiO2升高,肺损伤病理评分及血浆TNF-α、IL-6明显下降(P<0.05),但仍高于NS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清除肺内氧自由基,减少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产生。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潜在的风险因素对地铁车站施工进度的制约,采用风险分析的方法将关键链技术的项目缓冲设置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于地铁车站施工进度控制的特点。以郑州地铁 1 号线民航路站工程进度管理为背景,通过改进的关键链技术在该工程进度管理的应用,发现这种以工程制约因素为核心的关键链技术在地铁车站进度管理中的应用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朱为民 《江苏建筑》2014,(3):103-104
文章从传统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BIM在项目进度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探索基于BIM的4D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关键链项目管理是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突破,但是基于缓冲机制的关键链项目进度控制技术还不够全面、存在部分控制环节缺失、未能与传统项目进度控制技术融合等问题。通过分析关键链项目进度控制基础和传统的项目进度控制技术,基于缓冲时间管理提出缓冲区消耗比例、缓冲区消耗与关键链完成比率和关键链挣值进度控制技术;基于资源管理提出具有关键链项目特色的3 个进度控制准则,为系统研究关键链项目进度控制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通过应用WBS工具细化分解某高层住宅深基坑项目的各项工作,获取施工准备阶段准确的基础数据,探讨解决施工项目管理中项目进度计划、资源计划、成本计划、人员职责分配等准备阶段预测与实际偏差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型道路工程需要合理的任务分包与调度。在实际中, 施工进度任务的调度与可用的施工资源组是密切相关的, 然而不同施工资源组对相同任务的执行能力往往各不相同(即资源系统异构), 这一重要特点为已有的研究所忽略。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新的算法Modified Heterogeneous Earliest Finish Time(MHEFT), 该算法基于构建的施工进度计划DAG模型与异构资源系统模型来优化异构资源环境下道路施工进度计划; 然后使用上海市南翔大型社区陈翔路工程的实际数据进行模拟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减少施工工期方面十分有效; 此外, 本文还通过扩展实验证明了该算法鲁棒性优越。  相似文献   

18.
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是广州市亚运会的重要场馆工程之一,工期紧、工程量大、结构复杂。施工中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如高强混凝土预应力管桩、聚丙烯纤维抗裂混凝土、凡士通UL-TRAPLY (TM) TPO防水卷材、超大跨度钢桁架结构关键施工技术等。本文介绍了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