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自适应随机测试(ART)存在的高维和距离度量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软件自适应随机测试策略。分析ART的局限性,扩展ART的前提假设,基于测试用例特征相似性度量选择最佳的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随机测试策略相比,改进策略能更多地触发软件失效,测试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地铁集中运输控制系统联锁软件的第三方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将铁路计算机联锁软件测试技术应用于地铁的计算机集中运输控制系统第三方测试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根据被测系统的特点,合理地运用黑箱测试技术,按地铁集中运输控制系统对安全性的特殊要求设计详细的测试案例,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软件测试的发展现状,并由此引出了软件第三方测试;讲述了目前软件第三方测试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及其在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软件第三方测试在国内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建议;最后对软件第三方测试的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软件第三方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测评是许多软件交付用户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对提高软件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所谓的软件第三方测评,是由具有相关资质的独立第三方测评机构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依据相关标准,对被测软件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价.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介绍了软件第三方测评的目的,详细论述了软件第三方测评的过程及其工作产品,最后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软件第三方测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6,(8):1143-1153
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是平台潜在客户的挖掘。建立了第三方支付粗糙复杂网络,通过对该粗糙复杂网络的上下近似度、度分布和度的概率主值的研究,构建了第三方支付粗糙复杂网络知识发现模型,给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时间序列分析法的求解方法。第三方支付粗糙复杂网络知识发现方法的研究,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潜在客户的挖掘提供了定量化可操作的方法。提出了粗糙复杂网络的有关概念,以及第三方支付粗糙复杂网络的度分布,为第三方支付有关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知识发现方法的研究,适应了动态知识系统更新的需求,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第三方软件作为智能手机发展的必然产物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热点,而针对于对三方软件的取证工作却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对iPhone中的微信软件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播放iPhone微信语音记录的方法,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当下备份文件无法播放aud语音记录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你是否正对Windows的复制功能心怀不满?在Windows中复制体积较大的文件时.文件传输速度很慢.资源被大量占用造成系统假死.复制过程中的任何意外都足以导致前功尽弃。请放心.在“抱怨微软系统功能不够强劲”这条路上.你永远不会一个人在战斗。至少这次.我可以列举出一大堆第三方复制软件来证明这个观点^_^。不过.当这类软件层出不穷的时候.我们又面临一个选择的难题:究竟哪一款复制软件功能最为强大?究竟哪一个软件才最适合自己使用呢?相信看完这个第三方复制软件的相关评测之后.你一定得到满意的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不论是成立开发者联盟,还是加强自律,亦或是进行盈利模式的创新,对于第三方软件商店来说,改变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宋铮 《软件》2013,(12):193-195
以预付卡类支付系统为代表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系统已经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而其支付系统的质量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软件测试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然而目前的测试理论、方法和工具无法满足目前预付卡类支付系统的测试质量和效率要求。通过深入研究预付卡类支付系统业务特点、测试需求、测试质量控制模型,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全面的针对预付卡类支付系统第三方测试体系。经过实践表明,该体系能够应用于预付卡类支付系统第三方测试场景中,并能提高测试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建设重点是建设先进的软件开发平台、公共资源库、高速宽带通信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保证覆盖率的前提下,减少测试用例数量,提高测试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软件测试路径生成算法。首先提出软件系统加权复杂网络模型中节点权值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复杂网络模型,然后根据软件运行时的不确定性,建立函数调用的模糊相似矩阵,并利用相似矩阵结构分解算法对其进行变换,对测试路径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测试路径的划分。分析Linux的7个文件,经过聚类分析后平均节约了17.46%的测试路径。理论分析和实例证明,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软件参数变化条件下,在回归测试中以最快速度修复软件缺陷为目标的软件优化问题,将软件测试过程转化为一个时变系统控制过程,给出了软件测试状态转移矩阵模型。运用学习控制方法,通过二维变因子自学习策略获得软件测试最优测试用例,优化软件测试。仿真结果表明,给出的学习策略优于随机测试和马尔可夫控制策略,对应地检测与排除同样软件缺陷,该控制策略能显著减少回归测试次数,降低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从控件的信息入手,研究了界面的控件间功能交互关系,提出了基于交互图的GUI测试方法,并开发了一个基于交互图的GUI测试工具GUITester.它能自动生成交互图和测试用例,大大提高了GUI软件测试的效率和覆盖率.  相似文献   

14.
Johanne Morin  Stan Matwin 《Software》2001,31(10):1003-1023
Inductive Logic Programming (ILP) is a field of research in which logic programs are synthesized (learned) from examples. There is a need for a variety of large datasets to evaluate ILP learners. The paper describes an example generator program GEN EX that provides the user with a language in which to describe large sets of structured examples. GEN EX is available on the WWW. Copyright © 200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软件开发实践表明,传统软件统计测试方法在提高软件可靠性和度量软件质量方面显现很多不足,阐述了一种改进的基于Markov链模型的软件统计测试方法的技术细节和实施步骤,用此方法对某控制软件的测试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对实例软件运用此方法进行测试提出了一个框架方案.实例验证表明,软件使用统计测试方法能够更加经济有效地保障软件质量.  相似文献   

16.
基于H模型的软件测试管理应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大中小型软件企业的测试管理即要保证质量又要兼顾效率和降低成本,现有的软件测试管理模型在实际应用与执行中仍存在许多弊端.因此针对中小型软件企业提出一个软件测试管理应用模型(PTAM),它是以H模型为基础,结合W模型和TMM理论,同时引入了工作流概念,以任务分配作为驱动工作的执行.  相似文献   

17.
按照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的不同,将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算法分为随机、遗传、蚁群、粒子群四类,对上述各类算法的现状和进展进行介绍、分析和探讨。最后,对软件测试用例自动生成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以MTBF/MTTF等时间相关指标作为可靠性参数的连续型软件,而对以成功率等非时间相关指标作为可靠性参数的离散型软件的可靠性验证测试研究则比较少见。因此,针对三种重要的离散型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比较,并从标准层面上对这三种方案的实施方法与技术细节进行改进,从而为离散型软件可靠性验证测试的开展与实施提供必要和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适应性随机测试ART能够保证测试用例在输入域中更加均匀地分布,从而在失效检测能力上明显强于基本的随机测试,其中,固定候选集规模的ART算法 FSCS ART因具备较好的揭错能力而被广泛采用。然而随着输入域维度的升高,FSCS ART的失效检测效果显著降低。针对该问题,在从候选集中选择正式用例时综合考虑两种距离:候选点与已测用例之间的距离和它与中心点之间的距离,这样,输入域边缘的候选点的优先级得以降低,有效地克服了FSCS ART趋向于边缘的弊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针对高维输入域表现出更强的失效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0.
Efficient testing is a crucial prerequisite to engineer reliable automotive software successfully. However, manually deriving test cases from ambiguous textual requirements is costly and error-prone. Model-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aptures requirements in structured, comprehensible, and formal models, which enables early consistency checking and verification. Moreover, these models serve as an indispensable basis for automated test case derivation. To facilitate automated test case derivation for automotive software engineering, we conducted a survey with testing experts of the BMW Group and conceived a method to extend the BMW Group's specification method for requirements, design, and test methodology by model-based test case derivation. Our method is realized for a variant of 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 activity diagrams tailored toward testing automotive software and a model transformation to derive executable test cases. Hereby, we can address many of the surveyed practitioners' challenges and ultimately facilitate quality assurance for automotive softw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