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DB Facade:一个保证数据时效性的Web数据库Cach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Web数据库缓存技术一般使用异步的数据更新传播策略,数据的时效性得不到保证。提出一种新的数据缓存方案——DBFaqade,后台数据库上的更新,通过Delta表进行维护,以近乎实时的方式传播给数据缓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DBFaqade使用内存数据库系统作为缓存系统的中心库,把历史查询的结果集缓存起来,以备新查询重用。DBFaqade从后台数据库系统分担了一部分查询负载,同时利用内存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能力,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详细介绍了DBFaqade的实现细节,基于TPC—W负载的实验结果显示,系统性能有17%左右的改进。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计算系统中,移动单元通常缓存一些数据片段,但是由于移动单元的频繁断接性,缓存会与固定数据库之间发生不一致,为及时更新移动单元所缓存的数据片段,首先必须确定是否发生不一致,哪些页发生了不一致.针对该问题,在以前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了各种方法优点的新算法,通过分别在固定数据库和缓存计算数据页的校验和,并按照同样的策略将校验和排列成矩阵再进行比较,诊断出不一致的页面.有效地减少了数据传送量,提高了诊断精度,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3.
针对智能电网传统架构及海量电力数据存储、转发的问题,基于SDN和ICN技术的智能电网架构的研究,提出一种逐级-折半的缓存放置策略(LCHD)。该策略考虑其对于缓存放置的影响,加入内容流行度这一因素在缓存内容中,,并提出逐级折半存储机制,实现了低冗余快速收敛的数据存储。通过Icarus仿真平台,将LCHD、EDGE、LCE及Prob这4种缓存策略从缓存命中率、链路负载、网络时延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证明LCHD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网络冗余,提高缓存性能。该策略拥有开放灵活的网络架构的优点,不仅能为上层提供简单、高效的配置与管理,还能为不同业务、用户的海量数据的存取提供便捷、快速的响应,从而能够更好地支撑电力LTE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与运营。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数据处理中间件系统是采用语义缓存技术实现的一个并行数据处理中间件.提出了采用语义缓存技术,充分利用用户查询的相关性,减少网络通讯开销,进而提高并行数据处理中间件系统响应能力的方法.论述了基于语义缓存的支持数据并行处理的中间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模块,提出了中间件系统中应用语义缓存技术的基本思想和工作原理,替换策略和一致性维护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响应能力.该系统目前在国家大型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LCMS系统中基于Java反射技术实现了开放的、通用的数据库操作组件。采用UML语言进行分析、设计,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案。通过利用缓存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该组件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P2P缓存系统中存在缓存污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缓存系统.在该系统中,网络边缘部署了超级跟踪服务器,根据用户对资源的访问特点,设定缓存优先级,对资源进行有选择的缓存,进而减少P2P缓存系统中的缓存污染.根据资源当前的热度,对LRU替换策略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缓存替换算法LRU-N.理论分析和仿真数据表明...  相似文献   

7.
多点多跳的数据库异地容灾备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提高数据库数据的生存能力,提出了一种数据库异地容灾备份方法(MMDRB).该方法实时监控本地数据库,将监控到的数据变化封装成记录,写到海量缓存器中,然后异步地将海量缓存器中的记录同时发送给多个远程1级数据库,并在这些远程1级数据库上重放数据变化,而远程1级数据库的数据变化又将被监控并复制到多个远程2级数据库上,从而实现本地数据库数据的多点多跳容灾备份.该方法具有多点多跳备份、实时性好、备份粒度细、备份线路要求低等优点.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数据库异地容灾备份一种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详述了一个GIS三维显示系统的开发过程及步骤,在Visual C++平台下运用OpenGL缓存切换技术实现三维坐标下图形的动态显示,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刷新速度,其数据通过ADO数据库编程连接SQL Server2000软件提供。  相似文献   

9.
鉴于传统的多导联脑电图机双核控制采集系统中主控器ARM与SDRAM及FPGA的通讯流程繁琐重复,传输效率低,数据吞吐量小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速多通道实时同步采集系统方案,将缓存SDRAM交由FPGA控制并通过程序将其"内部FIFO化",通过SDRAM前后两对FIFO的乒乓操作实现SDRAM的异步时钟同时读写,保证FPGA与ARM接口处数据的不间断,并通过简洁严谨的并行接口协议实现FPGA和ARM的高效率通信,最终将FPGA和SDRAM从物理上等效成一块"可自动采集数据的SDRAM".测试表明,该方案避免了数据转移过程中的重复拷贝以及数据转移复杂的操作缺陷,提高数据吞吐量以及转移速率,满足了256导联脑电图的各项设计指标,采样频率可达20 kHz,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软件无线电系统中数据实时处理和高速传输的需要,使用Virtex5 SX50TFPGA设计了PCI Express接口电路,并设计实现了FPGA和DSP组合的数据处理与传输卡。该卡将经过光纤传输后的前端数据送入FPGA内缓存,由FPGA和DSP联合实现对大量数据的处理,通过PCI Express接口将处理结果实时传输给微机,具有可重复编程和配置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在命名数据自组织移动网络( named data mobile ad hoc network, NDM)中,原命名数据网络( named data networking,NDN)默认的沿路径全缓存策略会占用网络节点上大量缓存空间,因而不适用于NDM中存储空间有限的移动节点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NDM的缓存算法,取名官渡策略,意在将最有用的内容布置在最合适的节点上响应尽可能多的兴趣包。该算法基于间隔缓存等思路,综合考虑了节点间距离、节点缓存储空间和网络缓存分布等影响因素,并尽可能地简化以便使其具有可用性。实验结果表明:官渡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缓存空间,并维持较高的应答率,代价是增加少量的网络流量和承担一部分的网络延迟。官渡缓存策略相对简单,实现开销小,因此,更适合于节点存储空间小、计算能力有限的NDM网络。  相似文献   

12.
超密集网络设备数目庞大导致缓存分配算法复杂度极高,频繁地缓存和删除同样的内容导致的系统不稳定,为此,提出了基于平均场博弈(MFG)的分布式缓存分配算法和基于李雅普诺夫漂移加惩罚(DPP)方法的分布式删除分配算法.MFG方法使缓存分配算法的复杂度与基站数目无关.DPP方法将具有时间相关性的删除分配问题解耦成为每个时刻的问题,并求解得到了兼顾系统稳定性和网络开销优化的删除分配策略.仿真结果表明,MFG方法能够使网络最优控制策略快速收敛,并且在超密集场景下得到明显低于基本缓存分配方法的网络开销;李雅普诺夫DPP方法能够实现兼顾网络开销优化的网络缓存和删除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数据段优先级分区重装策略PRS-DSP,其考虑数据特征及与之相关的事务特点,根据数据段优先级对数据库进行分区,并为每个分区设置相应重装频率,故障恢复时按照数据分区的重装频率来分区重装数据库,系统恢复服务后,根据新事务对数据的请求及数据分区重装频率来设置剩余分区的重装优先级。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分区重装策略降低了系统事务超截止期比率,其重装性能明显优于完全重装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计算环境下,当大量客户同时存取数据库资源,数据库服务器常成为性能瓶颈。将集群技术应用于数据库系统结构,通过将具有相似数据存取模式的客户形成一个逻辑集群,由一中间层服务器负责集群范围内的目录服务和缓存管理,形成客户用/服务器/服务器三层结构。为获得更好的性能,客户机,特别是中间层服务器规定有合适的缓存功能。该结构可有效降低服务器负载,提高数据库事务响应性能,有效扩大系统支持的客户规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风力发电机变流器控制中采用风速传感器测定风速作为控制的调节信号,这使成本过高,且风速测定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影响电机控制的反应速度。为此,提出一种新的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将爬山搜索算法与同步电机的解耦矢量控制相结合,实现最大风能捕捉与变速恒频控制。在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风机模型及同步发电机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快速可行。该控制策略能准确快速地达到控制目标,且较传统控制策略省略了风速测定传感器,从而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降低运动车辆检测算法的计算量,加快处理速度,满足实时性要求,提出一种基于中值背景模型和自适应阈值的运动检测方法 .方法 基于当前帧与背景图像的差分图像,利用自适应阈值分别对差分图像的三个颜色通道进行二值化,从而实现运动目标的精确检测.同时,根据检测结果 ,采用中值更新策略实现背景图像的实时更新.结果 实验结果 表明,笔者算法可以从复杂交通场景图像序列中有效地检测出运动目标,并且算法计算量小,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与实时性.算法每帧处理时间比混合高斯降低43%,背景更新时间比一阶Kalman算法降低了45%.结论 算法能够很好地满足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中运动车辆实时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变化,对数据存储的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将数据分割存储于不同节点上。非关系数据库(nosql)是一种针对大规模数据应用的新型数据库技术,是分布式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结合,文章在对数据库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件系统数据分布技术,提出了一种逐级扩展的数据分布策略,该策略贴合数据库的分布存储特点,优化了数据库分布存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基于流行度的概率存入校验机制(PCS-CP),根据接收内容的流行度,概率抽取内容校验,并只存入校验通过内容,确保节点的有限计算资源尽可能服务于用户关注内容,无须校验网内命中内容,降低了校验开销.由于PCS-CP机制只有与特定缓存策略配合才能最大化效用,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存更新时间的网内缓存策略,对网内副本冗余进行优化控制,有效提升了PCS-CP机制的校验效果.数值结果表明,与命中校验机制相比,PCS-CP可有效降低网内校验次数,有效防御内容污染攻击.  相似文献   

19.
以大型数据库应用为背景,基于多Agent技术,构建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访问平台.重点研究了分布式环境下的语义缓存技术,并在汕田生产数据库系统上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对海量数据的统计查询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