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水利》2013,(4):55
网站简介:江苏水利风景区网,网址:http://fjq.slxxw.cn/,由江苏省水利厅景区办主办。三大定位,四大板块,全力打造江苏水利风景区网络宣传主阵地。网站定位:定位一:政务公开。及时报道水利风景区的政务要闻,全面展现我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工作动态及最新情况。定位二:宣传服务。为公众提供内容丰富、时效快捷的景区综合资讯服务,全面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千湖水利风景区基本概况以及发展现状。针对水利风景区发展普遍存在问题,从景区自身经营管理到开发建设以及对外宣传营销等方面探讨景区的发展思路,提出推动景区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福喜 《山西水利》2007,23(3):115-116,130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发展水利风景区建设大有可为。针对山西水利风景区建设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编制规划、合理挖掘资源、突出水利景区特点、充实水利景区景观、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景区宣传力度几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山东水利》2008,(8):64-64
7月9-14日,国家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派出专家组,对我省申报的第八批国家水利风景区进行现场考察.包括高唐县鱼丘湖风景区、肥城市康王河公园、枣庄市岩马湖风景区、滕州市微山湖湿地红荷水利风景区、潍坊市峡山湖水利风景区、昌邑市潍河水利风景区以及桓台县马踏湖风景区等7处景区。  相似文献   

5.
金绍兵 《中国水利》2010,(19):65-67
水利风景区与其他各类景区(保护区)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水"是水利风景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是风景区的灵魂。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水利风景区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认为水文化和地域文化、历史文化是水利风景区的三大文化组成,而水文化是水利风景区最具特色的文化,和其他各类景区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并据此提出以先进的水文化引领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6.
天津水利信息网站是天津市水利局对外宣传的窗口,也是电子政务、网上办公和政务公开的信息平台.按照天津市政府的要求,2004-2005年天津市水利局有25项水利行政审批项目在网站上实现了网上审批.电子政务的开展,对天津水利信息网站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介绍了天津水利信息网站系统改造开发的技术思路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天马岛水利风景区由天湖风景区(陡山水库)和马亓山风景区组成.近年来,莒南县强化组织领导、整合旅游资源、借用市场运作、保护开发并举,天马岛水利风景区于2010年成功争创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AAAA级旅游区.  相似文献   

8.
以阜宁县金沙湖水利风景区为例,探讨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规划方法,即以景区水利工程为出发点,挖掘景区独具一格的水文化为切入点,将景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控制工程规划,通过对水工工程安全、水源、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问题合理规划,保障水利风景区健康生态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江苏水利》2014,(11):I0003-I0004
9月29日,水利部在网站公布第十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我省又有无锡新区梁鸿、金坛愚池湾、溧阳南山竹海、昆山明镜荡、镇江金山湖、宿迁宿城古黄河等6家水利风景区晋级国家水利风景区,推荐申报成功率继续保持100%。  相似文献   

10.
冯联宏 《山西水利》2013,(12):42-43
介绍了漳泽湖水利风景区的概况,分析了其交通资源便利、文化资源丰富、湿地风光独秀等发展优势,针对其存在的缺乏科学规划、建设资金不足、水质污染严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做好景区定位、制定规划、多渠道融资、做好风景区旅游产品推广、融合工程功能性和景观性、加强景区达标管理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关于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为中心发展生态水利风景区,或以水工程为依托发展水利风景旅游区,已经成为实践治水新理念的一个切入点.建设并管理好水利风景区,需要切实理解水利风景区的内涵,发展水利风景区的意义,以及处理好水利生态景区、风景旅游区建设与水利工程主体功能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2.
小塔山水利风景区位于连云港赣榆县西北部,距抗日山景区10公里,紧邻大吴山森林公园、二龙山风景区、刘少奇纪念室。景区三面环山,山水相绕、沿岸青松苍翠,水面碧波万顷,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色冠绝一方。是一处集观光旅游、觅踪怀古、休闲度假的胜地,2010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景区依托我省六座大型水  相似文献   

13.
夏炎 《江苏水利》2010,(3):38-38,40
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自2001年被水利部首批确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以来,充分利用水利风景区这一载体作为水利事业发展的平台,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跳出工程水利的小圈子,谋求资源水利的大效益,打造和谐景区、特色景区、品牌景区,实现水利景区建设与水利工程管理协调发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目的,推进了水利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单位三个文明健康协调发展,江都水利工程管理处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笔者就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是景区的血脉,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景观为主题的景区,水域景观作为景区的核心,其景观效果是水利风景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文分析了水域景观的内涵、特点,针对其不同的组成部分进行分类,并阐述了不同组成部分的景观营造,以期对水利风景区建设中水域景观的营造起到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各项工作正逐步走向正轨,景区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规划不完善、执法主体不明、景区缺乏特色、水环境遭受污染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景区发展受阻,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文章通过对我国水利风景区目前的管理体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海河水利》2014,(6):54-54
近日,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第14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全国共70个水利风景区上榜。其中,我省占3个,分别是魏县梨乡水城水利风景区、临漳邺城公园水利风景区和衡水滏阳河水利风景区。至此,我省共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3个、省级水利风景区5个。  相似文献   

17.
陈军 《陕西水利》2014,(2):36-37
介绍石门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背景、资源概况,详细分析了石门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现状、成效,以及景区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阐述了石门水利风景区旅游战略目标,提出了促进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近年来对所属九家国家水利风景区进行的工作调研情况,归纳总结了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以及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系列景区建设发展建议,以期为其他水利风景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江西省竹坑湖水利风景区为例,在对其风景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探讨山地丘陵地区水库型水利风景区规划方法,依托水利枢纽工程,挖掘景区独特的地域特点及水文化,进行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通过对水工程安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保护和修复、水土保持、水利科技及水文化普及传播等问题合理规划,保障水利风景区生态健康持续发展,并为今后类似地区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我国水利风景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人力资源知识结构制约水利风景区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国家级人才培训组织、制定科学的知识能力培训体系、规范培训内容、建立景区管理者准入制度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