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型电站锅炉烟温与汽温分布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分析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的理论计算新方法,并采用热态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可应用于大型电站锅炉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的设计及电站运行监控。  相似文献   

2.
刘涛  徐良洪 《发电设备》2014,28(5):352-355
针对某超超临界锅炉存在的四角切圆锅炉经常遇到的锅炉左右两侧水冷壁管壁温度偏差大、再热器左右汽温偏差大等问题,结合该锅炉具有两段式SOFA特点,采取有效的调试组合措施,缓解了汽温偏差的问题,提高了机组整体的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屏过汽温偏差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某超临界对冲燃烧锅炉屏式过热器两侧汽温偏差的特征,对影响汽温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查找,指出汽水系统异常是造成两侧汽温偏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使汽温偏差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大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电站锅炉汽温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站锅炉汽温控制的研究已取得不小的进展.Smith预估控制、模糊控制、预测控制和状态反馈控制策略已在电厂汽温控制系统中实际应用,且获得了好的效果.电站锅炉汽温控制不但与锅炉类型直接相关,还涉及左右侧热偏差和前后级之间的协调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46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再热器系统的流量分配、热偏差和吸热量的计算分析,发现原设计中屏式再热器系统进汽方式不合理引起的严重流量偏差是导致该型锅炉屏式再热器超温的主要原因,再热器整体吸热量偏大造成的汽温偏高和焓增过大进一步加剧了超温。经改进屏式再热器连接方式并减少受热面后。消除了屏式再热器超温,保证了机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电站超临界锅炉烟温与汽温偏差问题,结合国内首台600 MW超临界W型锅炉,重点研究不同负荷下汽水分离器出口汽温偏差,以及尾部受热面汽温偏差变化规律,并从优化汽温偏差出发,首次提出汽水分离器出口管道交叉布置结构,从而改变汽水流动方向,并结合锅炉热力计算,验证交叉布置结构减少汽温偏差的效果:当采用汽水分离器出口交叉布置结构后,屏式过热器入口左、右侧汽温偏差减小到原汽温偏差的1/2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对某600MW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汽温及烟温偏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及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对策。认为炉膛出口气流的残余旋转是造成水平烟道区域烟温和气流速度偏差的根本原因。在采取有效措施后,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和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得以减弱。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350 MW超临界对冲燃烧方式锅炉两侧主汽温偏差大的问题,对影响主汽温偏差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汽水系统和锅炉燃烧存在的异常是造成主汽温偏差的主要原因。通过综合处理后,锅炉两侧主汽温偏差得到改善,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2号机组锅炉左右两侧再热汽温存在偏差,为防止再热器热段受热面管壁超温,运行人员需以高温侧为准,降低再热器蒸汽平均温度运行.这样保证了机组受热面的安全性,但降低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文中分析了汽温偏差的形成原因,通过试验方法解决了再热汽温偏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65t/h电站链条锅炉最高运行负荷只有52t/h,受热面积灰严重,主汽温度及低温过热器管壁温度超温,燃烧工况差的情况,分析了受热面积灰,主汽温度及低过管壁温度超温,燃烧工况差的原因,并阐述了系统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改进超临界机组多项运行操作方式,达到节能降耗目的。主要对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进:降低给水流量,达到降低锅炉启动汽温的目的;高压加热器逆止门改造及滑压启动,展现多项优点;减少锅炉启动用油,节约启动成本;降低一次风母管压力,减少厂用电。实施后降低锅炉汽温30℃以上,有效解决机、炉汽温匹配问题;高加管壁温升得到科学控制,间接解决汽机冲转时上下缸温差高问题;每次启停机节油45t;一次风机电流降低20 A。为同类型电厂运行操作优化提供参考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火力发电厂中,主蒸汽温度不但是保证机组热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分析了某电厂HG-220/9.81-1型锅炉主蒸汽温度低于设计值的原因和提出的改造方案及改造后的效果。通过对影响主蒸汽温度偏低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对喷燃器进行技术改造,使主蒸汽温度平均提高了17.8℃,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3.
电站锅炉汽包热应力的产生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电站锅炉汽包壁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应力进行讨论,详细分析了汽包上下壁、内外壁温差的产生原因、温差引起的热应力的产生过程和热应力对汽包寿命的各种影响因素,介绍了热应力的计算公式,提出了控制汽向壁温差的措施,以保证汽包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李建波  吴琼 《发电设备》2011,25(2):84-87
针对某厂600 MW机组锅炉长期存在的两侧汽温偏差问题,分别进行了各种工况下汽温偏差的测定、烟气温度偏差试验以及各风管一次风速测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产生汽温偏差的原因,找出了汽温偏差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减轻汽温偏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玉峰 《广东电力》2006,19(10):66-69
过热器的安全运行决定锅炉甚至汽轮发电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因此,过热器的日常运行保护非常重要。为此,根据生产运行经验,对锅炉运行及起停过程中影响过热器安全的燃烧工况,结渣积灰,管内结垢,管壁及蒸汽温度,升温、升压速度,停炉保养等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保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这些保护措施在生产运行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分析襄阳电厂6号锅炉爆管案例,指出由于热偏差和蒸汽的温升速率过快等导致了SG1913/25.4-M957型锅炉过热器及再热器内管壁温度偏高,且内壁氧化皮的剥落及积聚进一步提高了管壁的温度,致使受热面超温爆管。文章从运行方面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提出了防止氧化皮生成造成锅炉受热面爆管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黄文强  李劲 《电站辅机》2013,34(2):35-37
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较灵活,该制粉系统的稳定运行,关系到锅炉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现以某厂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改造方案为例,分析炉膛出口烟气及蒸汽温度偏差大的原因。对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三次风管进行优化改造后,解决了炉膛出口两侧烟气温度及蒸汽温度偏差过大等缺陷,同时也降低了三次风系统的故障率,提高了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节省了维护设备的费用。  相似文献   

18.
某电厂600 MW机组切圆燃烧锅炉的温度偏差一直困扰着该机组的安全运行,为研究该锅炉温度偏差的特性,以此锅炉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结构、设计和运行参数,利用数值计算软件对炉内流动、传热和燃烧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表明,该锅炉炉内的高温区仍集中在炉膛中部,温度的整体分布趋势未变,只要保证温度分布不出现大的偏差,对炉膛的水冷壁是安全的。炉内的温度偏差与速度偏差存在正相关,烟气的残余旋转对炉内的温度分布存在一定的影响。炉膛出口温度分布不仅存在左右温度偏差,也存在上下温度偏差,且高温区集中在水平烟道中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