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源是异养生物反硝化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结合国内外对于反硝化外加碳源的研究成果,论述了生物脱氮外加碳源的研究进展,并对反硝化碳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后续碳源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反硝化脱氮新型外加碳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应对更加严格的氨氮排放标准,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通过向生物营养物去除工艺(BNR)中投加外碳源以强化反硝化脱氮.常规的外加碳源包括甲醇、乙醇及糖类等.结合国内外对于反硝化补充碳源的研究成果,综述了以天然纤维素物质及人工合成高聚物为主的固体碳源、工业废水、污泥水解上清液、垃圾渗滤液和气体碳源甲烷等新型碳源,并总结了这几种新型碳源的研究现状及在反硝化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物法是石化行业废水处理中的常用方法之一,A/O工艺是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两级A/O工艺则可以强化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对高含氮有机废水来说是较为理想的水处理手段。针对某化工企业的己内酰胺废水处理工艺,研究了A/O工艺和两级A/O工艺对己内酰胺废水的脱氮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O工艺对己内酰胺废水的脱氮效率仅为53.6%,投加甲醇碳源后,脱氮率可提升至85.0%,出水总氮可降至40 mg/L。两级A/O串联工艺对己内酰胺废水的脱氮率在投加甲醇碳源后,出水总氮可降至11.2 mg/L,脱氮率可达96.2%,两级A/O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总氮去除率。  相似文献   

4.
王艳  黄路明  安佳坤 《水处理技术》2023,(9):148-151+156
针对广东省某生活污水厂进水总氮浓度高、COD偏低、碳氮比低、碳源投加量大的现状。为实现在少加、甚至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低碳氮比生活污水厂出水总氮稳定达标的目标,在现有一体化A2/O改良氧化沟的基础上,拟采取严控缺氧区溶解氧、利用出水氨氮控制风机风量等简便、易操作的措施强化脱氮。实践表明,在出水总氮达标的前提下,缺氧区溶解氧由0.56 mg/L降至0.36 mg/L,外加碳源的投加量可节省23%;保证出水氨氮不超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风机风量,可以不外加碳源,并确保总氮达标,达到了节省碳源和降低能耗的目的,降低了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5.
处理低碳氮比(C/N)污水时,生物法脱氮反硝化进程中碳源不足易导致脱氮效率偏低,需通过额外投加碳源进行补偿。外加碳源在污水脱氮过程中应用广泛,其投加量不易控制的缺陷可以通过利用缓释技术进行弥补。归纳了碳源缓释的特点及其在低C/N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固体缓释碳源的不同类型及其在生物反硝化脱氮中的强化效果,对比分析不同缓释碳源在脱氮方面的优缺点。提出了目前缓释碳源应用的局限性,并对缓释碳源在生物反硝化脱氮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碳源是影响其反硝化脱氮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污水中C/N比较低的问题,需向系统中额外投加碳源。在大量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对强化反硝化脱氮人工湿地的外加碳源进行了总结,并比较了外加碳源的种类和及其优缺点。并对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的研究进行了讨论和展望,为今后强化脱氮人工湿地外加碳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活污水脱氮的A/O/N工艺和A/O工艺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提高传统生物脱氮工艺的脱氮水平,在分析传统生物脱氮工艺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A/O工艺的改良工艺即A/O/N工艺.通过采取相同能耗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的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工艺对CODCr去除效果均较好,A/O/N工艺对NH3-N和TN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A/O工艺,且耐NH3-N冲击负荷更强.  相似文献   

8.
反硝化除磷系统可实现氮、磷的同步去除,但在处理实际低C/N污水时,常需补充碳源以解决碳源不足的问题。采用A2/O-BCO(anaerobic anoxic oxic-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反硝化除磷系统,通过投加两种常用的外碳源控制进水C/N在4.3左右,考察碳源类型(丙酸钠、乙酸钠)对A2/O-BCO系统长期运行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批次试验进一步探究不同外加碳源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内碳源贮存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碳源种类的变化会改变微生物的底物贮存和利用特性,进而影响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当采用丙酸钠为外加碳源时,PO43--P去除效果稳定在94%左右,实现了磷的高效去除,但TIN的去除率仅为70.82%;而以乙酸钠为外加碳源时,系统TIN的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74%,但磷的出水浓度出现波动现象,平均去除率仅为89.90%。碳源转化分析表明,厌氧条件下,进水丙酸钠含量增多,PHV的合成比例增加,相反,乙酸钠含量增多,PHB合成比例增多;缺氧条件下,DPAOs对PHB和PHV的降解效果与其含量相关,丙酸钠作为外碳源时,PHV的降解速率高且微生物产能效率高,因此PO43--P吸收速率较快。此外,本文提出了不同外加碳源条件下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9.
采用5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氮废水,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自配的高氮废水作为进水原料,考察分水比、回流比对每段出水氨氮、硝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段由于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反硝化反应不完全,造成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含量较高,后续段数随着污水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去除效果愈加明显;2该工艺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完成,且污泥有机负荷越小,氨氮去除效果越明显;3经5段进水A/O工艺处理后,出水可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广泛推广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5段进水A/O工艺处理高氮废水,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自配的高氮废水作为进水原料,考察分水比、回流比对每段出水氨氮、硝氮和总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Ⅰ、Ⅱ段由于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反硝化反应不完全,造成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含量较高,后续段数随着污水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去除效果愈加明显;2该工艺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完成,且污泥有机负荷越小,氨氮去除效果越明显;3经5段进水A/O工艺处理后,出水可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广泛推广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