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炸药爆破施工井巷工程进行采矿作业是地下矿山的通常做法,但对于矿岩不稳固矿体的开采,由于爆破震动使矿岩更加不稳定,不仅增大了损失贫化,还加大了采矿管理难度,同时严重威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静态爆破是一种在不适合炸药爆破作业所采用的作业安全、贫化损失小的爆破方法。以四平银矿为工程背景,介绍了静态爆破破碎机理以及在矿柱回采、采场顶板压顶(回采)、窄小脉幅矿体回采所进行的工业试验过程。工业应用表明,静态爆破回采矿柱、窄小脉幅矿体及采场压顶,采下的矿石集中、不会过粉碎,出矿效率高,损失贫化小,节省通风除尘费用,同时能极大地改善安全作业条件,可在岩金及稀有贵金属矿山窄小脉幅矿体回采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天宏  刘伟明  任玉东 《黄金》2020,41(3):45-47
鑫泰矿业公司矿体为缓倾斜薄矿体,薄矿体回采主要以分采分出为主,对分采的判断依据和分采指标以往都采用传统经验判断法。为充分利用有限的矿石资源,以回采盈亏平衡技术经济分析法为出发点,针对薄矿体分采分出回采方案,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分析,归纳总结,选择科学合理的回采技术指标,以获得利益最大化。该方法为矿山提高出矿品位,降低回采成本提供了依据,确保经济效益取得实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重叠矿体开采的相互作用和响应规律是影响矿山开采安全的重要因素。以镜铁山桦树沟铜矿与上部铁矿体的重叠矿段为研究对象,采用3DMine-Midas-FLAC3D耦合精细建模数值模拟技术,结合矿山实际工程和采充工序条件,建立了充填矿段铜矿体开采条件下的FeV矿体工程响应数值分析模型,获得了FeV矿体回采巷道等工程结构的位移和应力响应规律,对FeV矿体的开采进行了安全评价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试验采场的采充过程中,FeV回采巷道2 865 m水平所受开挖扰动最大,最大位移达到2.3 cm,应力最大扰动幅度为11.34%,最大剪应力为1.27 MPa;(2)采充过程中,空区上方中心部分的Z方向应力会减小,应力向四周转移;空区上方中心位置剪应力无明显变化,剪应力在空区边缘变化明显;(3)在试验采场开采过程中,上部FeV矿体的2 880 m和2 895 m水平回采巷道处于稳定状态,建议矿山加快回采进度,实现强采强出,提高矿石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急倾斜薄矿脉多矿块连续回采干式充填采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增 《黄金》1995,16(1):18-21
赤峰红花沟金矿在用于式充填采矿法开采急倾斜薄矿脉时,根据矿体岍存规律,因地制宜地划分采场,对多矿块进行了连练回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采准工作量大、矿块准备时间长等问题,提高了矿块的回采率,期望这种方法能在黄金矿山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5.
下垄钨矿左拔矿区围岩破碎及矿脉密集采场回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采场结构参数与回采顺序调整、采场内点柱留设以及强化现场管理,对下垄钨矿左拔矿区围岩破碎及矿脉密集采场回采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安全高效地回收了矿山资源,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宏达矿业公司矿体属缓倾斜薄矿体,为探求开采合理的回采工艺,提高矿山的采矿技术及机械化装备水平,进行了盘区机械化伪倾斜分条采矿法试验研究。详述了盘区机械化伪倾斜分条采矿法盘区构成要素、采准切割、回采工艺过程。现场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盘区生产能力377 t/d,采矿损失率和矿石贫化率分别为15%、7.16%,取得了理想的试验效果,试验盘区年新增经济效益81.99万元。  相似文献   

7.
以小铁山矿不同厚度矿体的回采方式选择为例,介绍了矿山分采优化中的不等权灰色局势理论及方法,并对决策结论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在那林金矿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那林金矿矿体倾角缓、地质品位低、矿岩非常破碎的开采技术条件及矿山近年生产勘探出许多中厚矿体的具体情况,进行了中深孔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研究。介绍了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试验方案、回采顺序及回采工艺,探讨了与采矿方法相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现场工业试验表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可以解决留矿采矿法采场作业不安全、放矿困难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杨臣堂  赵小  高伟 《黄金》2007,28(9):28-30
针对上宫金矿小分段留矿采矿法采切工程量大、采矿损失率高、安全性差的问题,开展了平底结构浅孔留矿采矿法试验工作.文中详述了试验采场的回采工艺、顶板管理及维护,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为类似条件的矿体开采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黄金》2015,(10)
采矿工艺及采掘设备与开采条件的优化结合,是实现高效率采矿的重要途径。以富家矿急倾斜不稳固薄矿体开采为工程背景,结合分层崩落采矿法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各自特点设计了一种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详细介绍了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采准工程布置、回采工艺过程及技术参数。富家矿80 m中段单线翼部矿体小分段崩落采矿法开采试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并为后续类似矿体回采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某矿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联合充填采矿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华南  古德生 《黄金》2010,31(6):23-28
针对某矿倾斜—急倾斜厚矿体应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存在的采矿效率低、损失率高、采场顶板管理复杂等问题,在35#矿体试验应用了分段凿岩阶段矿房嗣后联合充填采矿法。试验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各项指标良好。采用嗣后废石与尾砂胶结联合充填处理采空区,不仅有效利用了大量堆弃于地表的废石,避免了矿山分级尾砂产量不足的瓶颈,而且同时为矿柱回收提供了便利。因此,试验采矿方法在该矿倾斜—急倾斜厚矿体开采中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某金矿主要开采 7-2# 矿脉,矿体及围岩节理裂隙发育,且矿体赋存深度超过 500m,在较大地应力条件下围岩受采动影响极易冒落。该矿浅部资源采用干式嗣后充填采矿法时岩层不易控制,且留设矿柱造成高品位矿石损失率较高,冒落的围岩混入矿石中使贫化率居高不下。为解决上述问题,在开采深部资源时变更为进路式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而不同进路的回采顺序对与之相邻的回采进路受力状态影响较大,为提高进路内凿岩、出矿作业的安全性,需深入分析回采顺序与进路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合实际,本文提出了 5 种进路回采顺序,并通过 FLAC3D 数值模拟对各回采顺序条件下进路的受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双翼阶梯式回采方式,进路周边围岩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回采进路一定时期内能够保持稳定,可大幅提高进路内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卢伟国  徐克刚  王洋  王文福 《黄金》2003,24(11):24-26
针对黑龙江省老柞山金矿矿体形态复杂,矿体产状变化较大,矿脉穿插央石等不利开采条件,采用经济实用的原材料和采矿新工艺,提出并试验成功了削壁充填留矿采矿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矿山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山岛金矿是中国第一个滨海开采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其直属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一直沿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该采矿法开采时预留了采场间柱、采场顶底柱、采场矿石点柱、上盘护顶矿等,由此造成的分层损失超过13%,总损失率高达23.1%,为解决三山岛金矿直属矿区矿体安全回采的技术难题,需研究取消矿柱的合理位置。通过不同开采深度的分界高度模拟,进行了不同分界深度地表沉降、等效应力对比、弹塑性应变对比、采场竖向变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开采深度小于2 400 m时,分界高度取-510 m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留矿采矿法在岩金矿山极薄矿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善荣  蔡兴义 《黄金》1999,20(9):14-19
综述了留矿采矿法在岩金矿山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庐要矿方法的构成要素、采准切割和回采工作现状,指出了其应用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途径和多种采矿方法的变型方案,以达到减少矿石损失、贫化,改善采矿作业条件、提高采矿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严鹏  黄志国  褚洪涛 《黄金》2011,32(4):22-25
针对鸡笼山金矿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中存在的切割回采顺序及凿岩爆破参数不合理、出矿效率低、采场支护量大、回采作业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在采场回采中进行了平立交替凿岩爆破技术试验.详细介绍了平立交替凿岩爆破试验采场回采工艺及作业组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对类似条件矿山开采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矿山岩土工程数值分析中研究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对空区治理具有现实意义。为精确分析矿山地下工程围岩移动和应力变化规律,特别是不同采矿方法形成的复杂空区的稳定性和矿柱应力变化,提出了3DMine-Surfer-Rhino-ANSYS-FLAC3D多软件联合建模方法,解决了复杂空区群三维数值模型构建和大数量小尺寸矿房矿柱网格剖分问题。以广西大新锰矿矿体开采为案例,构建了留矿法与房柱法形成的采空区的三维数值模型,模拟分析空区的稳定性和决策胶结充填治理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大新锰矿留矿法开采的空区部分顶柱有垮落风险;(2)房柱法开采的空区部分矿柱变形大,有塑性破坏;(3)对于胶结充填留矿法的空区,隔一充一充填方案治理效果更好,在治理初期地表沉降更小。  相似文献   

18.
河台金矿采矿技术进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台金矿开采急倾斜、薄矿体、矿岩中等稳固的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床。历年以浅孔留矿法为主要采矿方法,并辅以干式充填、小分段中深孔空场等回采工艺,近年使用人工矿柱及类框架结构支撑采空区等新技术,使采矿工艺更加完善。采矿技术进步对矿山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缓倾斜极薄矿脉开采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于缓倾斜极薄矿脉的开采,通常采用全面法、削壁充填法、选别回采、长壁法等采矿方法。其共同问题是贫化损失大,安全条件差。基于此类问题本文从以下3方面进行研究解决:1.不留矿石矿柱,实行连续回采,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回收率;2.单采矿石,控制采幅,减少贫化;3.利用低矮胶结条柱支撑顶板岩层,控制地压,确保回采工作安全。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出的全粒级废石胶结条柱连续分条采矿法解决了品位高、赋存条件复杂、顶板不稳固、开采难度大的缓倾斜极薄石英矿脉的开采难题,为黄金矿山薄矿体的高效开采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获各琦铜矿5勘探线以西铅锌矿体位于铜矿体下盘,受上盘铜矿体回采及充填水的影响,矿体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矿岩稳固性大大降低,同时矿石品位较低,回采难度大。经技术经济对比分析,推荐采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回采该范围内中厚以下矿体,采场生产能力250 t/d,采矿损失率16%,矿石贫化率8%~10%,采矿成本84.43元/t。以该矿1630中段为例,采用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能创造利润总额2 709.45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