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氨酸钠(MSG,谷氨酸一钠)、5'-肌苷酸二钠(IMP)和5'-鸟苷酸二钠(GMP),是主要增味成分。I+G是IMP和GMP按照1∶1混合的物质。研究谷氨酸钠及I+G的热处理稳定性,在食品烹调和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杀菌温度、杀菌时间、pH对谷氨酸钠和I+G含量的影响。实验发现:杀菌时间为30 min时,经85℃,100℃,121℃杀菌,谷氨酸钠浓度分别损失3.16%,13.21%和30.10%;I+G浓度分别损失8.18%,12.91%和22.97%。在100℃下,经5,15,30 min杀菌,谷氨酸钠浓度分别损失1.43%,7.25%和8.63%;I+G浓度分别损失6.08%,8.78%和10.12%。在100℃下加热15 min,pH分别为7,6,5,4,3时,谷氨酸钠浓度分别损失2.2%,10.30%,22.4%,39.09%,52.50%;I+G浓度分别损失7.59%,9.30%,10.60%,12.89%,26.33%。  相似文献   

2.
前期筛选获得1株高效转化L-谷氨酸为γ-氨基丁酸(GABA)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GB01-21,该菌以浓度200 g/L的L-谷氨酸为底物,发酵20 h左右,能以99%的摩尔转化率生产γ-氨基丁酸,产物γ-氨基丁酸的终浓度可达140 g/L左右。从全细胞转化液中分离纯化γ-氨基丁酸,着重对脱色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温度、时间、pH和活性炭添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的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脱色最佳工艺条件为粉末活性炭(150~200目)用量为1.5%,脱色温度70℃,pH值4.0,脱色时间40 min,γ-氨基丁酸转化液的脱色率高达98.42%,γ-氨基丁酸的保留率可达97.23%。随后对γ-氨基丁酸转化液进行初步分离纯化,最终测得γ-氨基丁酸的回收率89.4%,纯度为96.7%。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0):176-181
利用上海海洋大学自主研发的896 MHz微波杀菌系统,探究了6 cm×10 cm×2 cm虹鳟鱼片的微波巴氏杀菌工艺。以杀菌程度F90=10 min为目标,利用化学标记法分析了虹鳟鱼片在微波杀菌系统中的温度分布,确定了冷点位置;调整微波加热及保温时间以达到目标微波加热终温90℃、目标杀菌程度F90=10 min。结果表明,冷点位于(-25 mm,-20 mm)处。在微波净功率7 k W,加热时间2. 67 min条件下,虹鳟鱼片最冷点温度从8. 5℃升高到91. 1℃,经95℃热水保温5 min后,F90=12. 84 min。与热水杀菌相比,微波杀菌处理的总时间、冷点蒸煮值、表面蒸煮值分别减少了58. 15%、30. 01%、58. 33%。微波杀菌处理大幅提高了杀菌食品品质,为生产高品质调理即食虹鳟鱼片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预包装鱼肉类食品的微波巴氏杀菌提供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热处理对大豆乳状液破乳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浴和油浴加热对水酶法制得的大豆乳状液进行破乳,研究了乳状液浓度、pH、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破乳效果的影响,得出热处理破乳最佳条件为乳状液浓度85%、pH4.5、加热温度120℃,加热时间15min。经过验证可知,在最优加热破乳工艺条件下破乳率可达到90.76%左右。  相似文献   

5.
即食调味海带结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以干海带为原料,通过打结、脆化、护绿、脱腥、调味、杀菌等加工工序,生产即食调味海带结的方法,并对其生产过程中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得出即食调味海带结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护绿最佳条件:乙酸铜溶液浓度为15mg/kg、pH4.5、温度为100℃、时间为10min;在60℃下,海带结泡于0.2%醋酸与0.6%柠檬酸混合液中15min,脱腥效果好;以0.08?Cl2溶液脆化处理15min 口感脆嫩。  相似文献   

6.
菊苣低聚果糖在食品热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溶液体系内菊苣低聚果糖在巴氏杀菌(62.5℃/30min)、高温杀菌(70~100℃/0.25~15min)和121℃高压杀菌过程中的稳定性,并实际检测了低聚果糖在面包焙烤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于巴氏杀菌,pH>3.0溶液体系内的低聚果糖有良好稳定性,pH2~3之间极不稳定;对于高温短时处理(70~100℃/0.25~15min),pH4~8溶液体系内的低聚果糖降解率一般小于3%,当pH<4时,稳定性随加热温度升高、体系酸度升高而显著下降;对于高压杀菌(121℃/10~50min),在pH2~9范围内,溶液内的低聚果糖均有不同程度降解,在pH2~4范围内低聚果糖稳定性较差,20~50min后几乎全部降解,在pH4~9体系中也有相当部分发生降解。采用快速发酵法制作合低聚果糖面包,其中菊苣低聚果糖在最终制品中可保留约83.5%,面包皮、心部分低聚糖经焙烤分别损失约35.7%和8.5%。  相似文献   

7.
蛋清蛋白质凝胶质构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蛋清蛋白质因具有良好的凝胶性能在肉制品、方便面等食品中有很好的应用,研究其凝胶质构特性可以为蛋清粉在这些食品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本研究以蛋清粉为原料,通过旋转正交实验设计,研究蛋白质浓度、蛋清溶液的pH、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凝胶形成的影响,采用物性仪对凝胶的质构特性如凝胶硬度和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形成凝胶硬度最大的制备条件为:蛋白质浓度19%、蛋清溶液的pH5.5、温度85℃、加热时间55min;形成凝胶弹性最大的制备条件为:蛋白质浓度19%、蛋清溶液的pH6.0、温度78℃、加热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8.
糙米发芽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发芽温度、发芽时间、氯化钙溶液浓度3个因素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Box-Bo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以发芽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糙米发芽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糙米发芽的最佳条件为:发芽温度37.5℃,发芽时间28 h,氯化钙溶液浓度0.5%,在此条件下糙米的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到94.6mg/100g.  相似文献   

9.
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和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对γ-氨基丁酸发酵液的絮凝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的絮凝工艺条件为pH 5.0、壳聚糖用量0.1g/L以及温度20℃,此条件下絮凝率可达97.3%,γ-氨基丁酸损失率仅为1.2%.然后采用大孔脱色树脂对絮凝后的发酵液进行脱色,实验结果表明,用440nm的吸光度能准确表征发酵液中的色素浓度,SD300大孔吸附树脂对GABA发酵液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和GABA得率,优化的脱色pH和脱色温度分别为pH 5.0和25℃.该研究结果为从发酵液中分离提纯γ-氨基丁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Lactobacillus brevis DLF-19076全细胞作为催化剂将谷氨酸钠转化成γ-氨基丁酸。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缓冲体系为0.2 mol/L柠檬酸-Na_2HPO_4、温度35℃、pH4.5、PLP 10μmol/L、细胞浓度100 g/L(湿重)、底物浓度为60 g/L。采用1%曲拉通X-100对细胞于35℃透化性处理30 min后,进行全细胞分批补料实验,经过3次补料后,反应液中γ-氨基丁酸产量为85.71 g/L,摩尔转化率为87.84%,最大生产强度为10.96 g/L.h。该研究为后续高效生产γ-氨基丁酸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探究萌育时间、萌育温度、氯化钙、谷氨酸钠等因素以及冻融处理对芝麻萌育过程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萌育时间的延长,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提升,萌育3.0 d时,γ-氨基丁酸含量增至7.19 mg/g;30℃时萌育γ-氨基丁酸含量增至最大值;萌育过程中添加氯化钙溶液、谷氨酸钠溶液均有利于γ-氨基丁酸的转化;冻融处理对于转化γ-氨基丁酸具有显著作用。使用萌育1 d的芝麻,采用响应面试验得出最优的γ-氨基丁酸转化条件为:冷冻胁迫18 h,解冻温度32℃,解冻时间15 h,在该条件下芝麻中γ-氨基丁酸含量为10.02 mg/g,比未经冻融处理的芝麻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3.02倍,比对照组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4.06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沉淀的方法从牛乳中制备共沉淀乳蛋白,并对产品进行组成和功能性的评价.确定制备共沉淀乳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为6.5,CaCl2质量分数0.2%,加热温度100℃,加热时间20 min.此条件下乳蛋白回收率超过93%.成分分析表明,共沉淀乳蛋白中含有乳清蛋白,总蛋白质质量分数超过90%.功能性评价结果表明共沉淀乳蛋白的胶凝性和乳化性优于酪蛋白,但保水性低于酪蛋白,表明其可以作为一种食品配料.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实验室筛选到一株高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棉子糖肠球菌(Enterococcus raffinosus)TCCC11660菌株,研究了壳聚糖絮凝剂预处理该发酵液的工艺条件。以絮凝率为指标,确定了适于GABA发酵液体系的絮凝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操作条件为在室温下发酵液pH4.5,壳聚糖用量150mg/L,150r/min快速搅拌加入絮凝剂后25~30r/min慢速养絮15min,絮凝率可达95.2%,GABA保留率为99%。絮凝后的发酵液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脱色处理,筛选出的DA201-CⅡ树脂具有较高的脱色率和GABA得率。实验确定了最佳脱色条件为:25℃,pH4.5,处理体积5BV,脱色流速3BV/h。采用此工艺对GABA发酵液的脱色率达到90.6%,GABA得率为92.5%。  相似文献   

14.
对生鲜南瓜(Cucurbita moschata)所含谷氨酸脱羧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的最适反应温度、最适pH、热稳定性和冷冻稳定性等酶学特性进行研究,并利用其富集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探索了反应时间、南瓜品种、缓冲体系、南瓜及味精添加量、料水比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南瓜GAD最适反应温度为30~35 ℃,最适pH为5.8。南瓜GAD对热比较敏感,50 ℃保温30 min,酶活力损失20%,70 ℃以上保温30 min可导致酶活力完全丧失。冷冻对GAD影响较小,但长期冷冻仍会导致酶活力损失,冷冻8周酶活力损失36%。GABA最适富集条件为:以pH5.8,0.2 mol/L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作为反应溶液,南瓜与缓冲液比例为1:3,南瓜添加量25%,味精添加量1.5%,30 ℃反应18 h,反应液中GABA浓度可达7633.2 mg/L,转化率为93.3%,单位质量南瓜GABA富集量为30.5 mg/g,与未富集时相比提高了132倍。  相似文献   

15.
肉毒梭菌(Clostridium botulinum)及芽孢是真空包装、冷冻食品及罐装食品中的主要杀菌对象,其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而成为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芽孢萌发剂L-丙氨酸和KCl添加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肉毒梭菌芽孢萌发条件的影响,探究影响肉毒梭菌芽孢萌最适条件,并结合常压100 ℃,20 min杀菌,研究最终肉毒梭菌的杀灭效果。结果显示,当处理温度为75.5 ℃,处理时间为25.0 min,添加L-丙氨酸浓度为15.4 mmol/L,KCl浓度为0.53%时,芽孢萌发率最大,可达89.91% ± 1.31%,经过两次100 ℃杀菌20 min,肉毒梭菌杀灭率可达98%。研究结果可为食品工业中罐头的常温杀菌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试验主要研究了绿茶中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绿茶中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时间为30 min,超声功率为240 W,液料比值为20(m L/g),乙醇体积分数为90%。此条件下绿茶中γ-氨基丁酸提取率达到130.2 mg/100 g。  相似文献   

17.
余甘果酒酿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敏 《食品科学》2002,23(10):65-68
研究并制定了余甘果酒酿制的工艺路线与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原料果在2.5%~4.0%的NaOH溶液(温度70~80℃)中去皮20~40s,再用100℃蒸汽处理1.5~2min,浆体中果胶酶和NaHSO3分别按0.1%(浆体重)、120~150mgSO2/L(浆体重)进行添加,采用一次加糖法将浆液糖度调至20%~25%,pH值控制在3.5~4.0(酸度为1.0~1.10g/100ml)的条件下主发酵10~12d(发酵温度15~20℃),后发酵3~4d并陈酿2~3个月,采用明胶澄清法澄清酒体并过滤,最后在65~70℃、杀菌时间15min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所酿制出的余甘果酒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广泛并且市场前景广阔。研究利用味精厂产生的废液为原料生产γ-氨基丁酸,经过优化后在等电废液中添加葡萄糖15g/L,酵母粉10g/L,在pH值为4.5时30℃静置培养72h,GABA产量为2.7g/L,比优化前产量提高50%。  相似文献   

19.
浸泡处理对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浸泡处理温度、时间和pH对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糙米在50℃条件下浸泡后蒸煮可使出饭率、膨胀率和米汤固形物含量达最大值,分别为240.9%、269.2%和67.1mg/10 mL,γ-氨基丁酸含量在40℃浸泡处理时最高,随着浸泡pH上升糙米饭中γ-氨基丁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经浸泡处理后的发芽糙米在蒸煮后口感能得到一定改善,米饭硬度和弹性分别降低262.6、0.1 g·s,黏着性、内聚性、咀嚼性分别增加112.7、0.1、11.8 g·s,在微碱性下浸泡的发芽糙米蒸煮后在感官品质和口感上有所提高,但由于γ-氨基丁酸的损失使糙米饭的营养价值下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酸、碱、糖、加热对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IgG)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gG在pH值为5.0~10.0范围内比较稳定,在pH值为低于5.0条件下,随pH值降低,变性率剧烈上升;在加热或pH2.0的环境下,糖醇化合物对IgG具有保护作用,随着糖类浓度的升高IgG的变性率降低,其中蔗糖、果糖、麦芽糖的效果较好,葡萄糖、乳糖的效果较差;羊初乳中IgG对加热比较敏感,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其变性率增大.于55℃加热30 min,变性率为25.5%;于65℃加热30 min,变性率为38.1%;于75℃加热7 min时,变性率已达100%;于85℃加热2.0 min时变性率也已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