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研究矿井直流电法7电极系探测装置系统,成功开发出煤矿掘进巷道顺层超前探测含导水构造的直流电法探测方法,解决了较长距离定量预测煤矿掘进工作面前方灾害性含导水构造及其位置的难题。通过深入研究地层层状空间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测量电极M、N附近的影响及消除方法、掘进巷道非正前方的影响及消除方法等资料处理技术,获得了掘进巷道(或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异常体的电性异常分布信息,能定量解释掘进巷道前方0~140 m内灾害性含导水地质构造及其位置。 相似文献
2.
3.
针对频率域煤巷超前探测灾害性含导水构造解析数学模型研究不足这一现状,基于空间电位拉氏方程和介质电阻率cole-cole模型,建立了煤巷超前探测灾害性含导水构造双频激电法的解析数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双频激电法具有自动消除探测过程中对高低频电位相同干扰因素的影响,以及巷道空腔对探测结果的影响等优点;提出了利用所建解析数学模型,通过观测的视幅频率(PFE)数据快速确定灾害性含导水地质构造的厚度及其距掘进面的距离的方法。最后通过具体实施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4.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导水构造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井水害是煤矿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其中煤矿导水构造突水是造成矿井水害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我国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因此给导水构造的探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瞬变电磁法在导水构造的探测方面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方法,可查明含水地质富水异常区,在提高探测深度和在高阻地区寻找低阻地质体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6.
针对煤矿井下超前探测不良地质体构造情况,介绍了DTC-150防爆地质超前探测仪的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原理和井下数据采集方法,研究了不良地质体资料解释原则,使用该仪器对不同的矿井进行超前预报探测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较准确地预报掘进工作面前方150 m内断层、围岩裂隙、岩石破碎带以及富水情况。 相似文献
7.
8.
井下地质构造复杂,隐伏性断层、陷落柱、裂隙发育等地质异常往往是矿井涌突水的主要导水通道.为进一步探明工作面地质构造条件,消除地质构造隐患,以郭屯煤矿2303工作面为研究区,采用槽波透射联合反射法,对工作面地质异常进行了探查.通过对单炮槽波进行预处理,基于槽波能量的CT成像技术,通过分析每条槽波射线的能量差异特征,对工作... 相似文献
9.
结合矿井瞬变电磁场在突水构造中的传播规律,采用瞬变电磁法对某矿120803综采工作面导水断层进行了超前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了解译。结果表明:在巷道掘进前方0~20 m和56~100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较高,为正常岩层反映;20~56 m处岩层视电阻率相对偏低,反映该层段岩层含水为弱含水,对巷道掘进影响不大,但也不排除是由前方岩性变化所引起的低阻异常,地层总体为不含水或极弱含水地层,对巷道掘进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建林;薛杨;王心义;徐博博;郭水涛 《煤炭科学技术》2024,52(7):178-186
华北型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煤层底板受构造切割形成大量导水通道,其探查判识一直是水害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多分支定向长钻孔超前探查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流程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导水通道判识技术。首先在超前探查过程中,选取钻时录井、钻井液消耗量、γ录井、岩屑录井、压水试验、可注性6个评判指标,将施工过程分为16种工况,依此建立综合分析流程图,对样点是否导水进行定性判识;其次采用钻速、钻井液消耗量、γ值、非灰岩占比、单位压注量和注浆量对6个指标进行量化分级,利用超标加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理论和最大隶属度原则对样点是否导水进行三级定量判识;最后利用该技术对赵固一矿15031工作面13个点位进行综合流程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其中10个点位导水可能性高,3个点位导水可能性低;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成功标定了3条导水通道的具体位置。该技术构建了导水通道的判识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量化分级与综合评估,提高了煤层底板导水通道的判识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准确探测煤矿掘进工作面前方隐伏含水构造,采用矿井远距离声波超前探测法和直流电法的综合物探技术,对焦作煤业集团赵固二矿掘进巷道隐伏含水构造进行了超前探测,结果表明:远距离声波超前探测法可以较好地探测掘进工作面前方隐伏地质构造异常体的位置和规模,井下直流电法可以查明构造异常体的富水性,综合利用这两种物探技术能够做到取长补短、对比验证,可在提高预报准确率的同时兼顾构造探测和富水性探测。 相似文献
12.
矿井高密度电法探查工作面内构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矿井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查黄陵一号煤矿工作面内部煤层缺失的探测方法和应用效果。钻探验证表明,这种探查方法可靠,所推断的构造位置准确。这一探查结果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节约了生产成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14.
为消除采空区给铁矿山人员和生产带来的巨大安全隐患,对采空区精准探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深入分析高密度电阻率法采空区探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采空区探测模型,据此总结出采空区在电阻率剖面图中所具有的高阻异常和电阻率突变的识别特征。以五台-吕梁地区某大型铁矿山采空区为例,进行了精准探测。根据采空区识别标志圈定了采空区异常的分布范围,采空区在探测成果图中有较明显的反映,电阻率异常特征与解译标志基本符合;钻探验证表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可有效识别出采空区;结合采空区三维激光扫描成果,建立了采空区三维模型,精确地获取了采空区的空间特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圈定异常、钻探验证和三维激光扫描建模的综合探测方法可对铁矿山采空区进行高效、经济、精准探测。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并行电阻率法的导水裂隙带适时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煤层开采后上覆岩层破坏的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是合理留设防水煤柱、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参数。目前,常用的探测方法主要有冲洗液法、注水实验法、电阻率法、地震勘探法等。但是,上述方法由于数据采集速度和数据采集数量的限制,往往难以探测到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最大值。将基于二极电阻率法的并行网络电法监测系统应用于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中,可以适时探测到导水裂隙带的发展过程,较准确地探测到其发展的最大高度。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矿井回采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探测的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特点及施工方法。阳煤集团五矿赵家分区井底车场轨道大巷施工中,采用该物探方法,对掘进工作面前方地层赋水性进行了超前探测,并对探测结果进行了钻探验证,证实了物探结果的正确性。实践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施工效率高,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探测巷道掘进工作面前方顶底板含水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