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为了应对移动即时通讯针对网络管理和多媒体信息共享等方面出现的需求,基于可扩展的消息和出席信息协议(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XMPP)和网络管理功能模型提出了移动多媒体即时通讯服务架构和实现机制.在标准XMPP基础上扩展通信协议,支持多媒体信息共享.适时地在设计框架内加入网络管理功能,便于管理各项即时通讯服务.实验结果表明,按照该方案开发的实验系统运行稳定,能按要求提供多媒体信息共享和网络管理功能,快速处理用户即时消息,平均错误率稳定在0.05%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传统即时通讯系统在局域网或企业内安全性不高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传输协议的新型即时通讯系统。采用结构为三服务器协调运作管理模式,在多客户端会议过程中融入独特的二叉树形式P2P查找结构。另外,在传统可扩展标记语言之上构建了一种有别于其他任何传输协议的新协议,提高了局域网内部的传输安全性。最后将本文算法与另外两种公共即时通讯系统的定位查找成功率和不稳定指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型即时通讯系统具有更高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面向服务体系结构SOA的业务管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支持跨企业和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端到端集成,提供了一种灵活的业务流程模型.本文在深入理解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传统网管迁移到基于SOA的业务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包括建立业务管理体系结构、映射协议栈、扩展网管功能模块、构建业务管理适配器等,并提出一种新的基于Web服务的业务管理体系架构WSSM.  相似文献   

4.
应用网格技术实现校园网资源共享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实现校园网上的资源共享,降低资源浪费,本文讨论了基于网格技术的局域网资源共享模型,该模型解决了资源动态变化所引起的系统行为不可预测方面的技术难题,支持资源的动态加入,且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采用了简单有效的基于市场机制的资源管理调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利用权值兼顾不同种类任务,优先选择不同类型资源的匹配算法,由于采用遗传模拟退火算法(GSA)作为调度策略,从而使调度系统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智能性.本系统采用了基于LDAP(轻型目录访问协议)的资源监控模型,灵活地将资源监控层的静态数据与动态数据结合起来存储在目录层次中,降低了系统资源的占用率,为局域网用户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接口及资源共享环境.  相似文献   

5.
DNS作为因特网的一项核心技术,在IPv4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IPv6技术的发展,现有的IPv4协议下的域名服务已不能支持IPv6协议.对此,提出应用双协议栈构建域名服务的方法,并结合建设中的CNGI驻地网,采用真实的IPv6网络环境构建双协议栈的域名服务系统,将该系统与CNGI驻地网互联.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双协议栈的域名系统能够提供名字解析服务的功能,实现了CNGI驻地网域名服务.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使用的协议不相同,设备兼容性差和网络异构等问题,提出基于open HAB(开放式家庭自动化总线)的智能网关设计.网关采用树莓派3B和Linux操作系统作为嵌入式系统,实现了利用中间件技术连接多种不同协议的智能家居设备的功能.编写了家庭自动控制程序和多种终端的用户界面,通过配置Wi Fi、蓝牙等功能组件使得系统支持多种协议和天气等服务,利用RRD数据库记录温湿度参数,采用motion软件实现摄像头视频监控,使用open HAB云服务实现远程登录.经测试,系统能有效支持多种协议,远程登录、数据库和摄像头视频监控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移动环境中各种应用服务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移动环境中的分布式服务访问认证协议.该协议基于短消息服务的普遍性,使用短消息服务承载认证消息,实现了多用户和多服务间的双向实体认证,移动终端仅需向应用服务器发送1条短消息就能完成认证过程,通信开销少,用户操作简便,支持不同信任域间的跨域服务访问认证;采用混合密码体制,利用智能卡实现了用户安全管理,哈希链机制的使用减少了系统再认证的开销,认证中心只需参与首次认证和密钥协商过程,不会形成系统瓶颈;提供了用户匿名性、抗抵赖性等安全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Ad-hoc MPLS协议体系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无线MPLS协议体系,结合无线移动Ad-hoc网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扩展CR-LDP信令建立标记交换路径的Ad-hoc网QoS路由协议-AMPLS。通过构建Ad-hoc网络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AMPLS路由协议的性能,并验证了协议的差别服务、流量工程等网络特性,为实现具有某种程度QoS服务的Ad-hoc组网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数控系统互操作和跨平台集成,研究了基于Web服务的数控系统编程模型,分析了数控功能、数控网络编程技术和数控系统的Web服务实现等核心问题,构造了XML Sechema数控功能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XML Web服务的数控系统编程模型,构建了包括服务请求层、服务提供层和服务监控层的该模型的系统体系,对每层的功能以及软件架构进行了研究,实现了数控系统应用层和设备层的Web服务开发.实验系统验证表明,基于Web服务的数控系统编程模型解决了数控系统的互操作性,支持互联网上异构系统的跨平台、跨地域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10.
H .32 3是ITU提出的基于分组网的多媒体通信协议 ,因其技术先进 ,功能强大等特点已获得广泛的认同与支持。但由于H .32 3协议体系 (尤其是其信令体系 )的复杂性 ,使得传统的防火墙 (Firewall)和网络地址转换 (NAT)技术难以提供对H .32 3系统的支持。本文提出一种方案用以实现H .32 3系统跨越代理服务器。这个方案完全与H .32 3协议兼容 ,并且尽可能维护防火墙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即时消息业务从互联网领域向移动通信领域渗透的趋势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IMS的大规模部署,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MS的移动即时消息业务,结合IMS的网络体系结构,给出了在IMS上构建即时消息业务平台来实现该业务的解决方案,详细设计了该业务的系统结构,业务流程等,最后对该业务的相关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基于IMS的移动即时消息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当前即时消息业务从互联网领域向移动通信领域渗透的趋势以及第3代移动通信系统中IMS的大规模部署,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IMS的移动即时消息业务,结合IMS的网络体系结构,给出了在IMS上构建即时消息业务平台来实现该业务的解决方案,详细设计了该业务的系统结构,业务流程等,最后对该业务的相关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对Jabber/XMPP(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1)协议进行了研究,将XMPP与其他即时通信协议在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XMPP的强大优势,结果表明,XMPP确实能做到不同即时通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对基于XMPP的即时通信系统中文字通信模块的实现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理使用挑战信息并达到抑制蠕虫病毒传播的目的,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一个基于CAPTCHA技术的挑战信息使用时机数学模型.针对CAPTCHA技术增加了用户负担和网络负载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策略,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发送挑战信息,从而定性的分析了使用挑战信息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5.
基于SIP协议的即时信息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基于SIP(会话初始化协议)的即时信息机制及其特点,对该机制在3G网络中的实现、与其他网络的交互操作以及如何实现SMS、MMS等服务进行探讨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计算和网络的技术的快速发展,通信业务也随着这些变化而改变。当人们之间互相作用的时候,他们之间隐含的使用上下文信息来推断和解释他们的实际情形。和人类相比IT设备不能很方便的使用上下文信息来交互作用。一个业务能够上下文感知,那么它就必须能够透明的适配它们的行为到用户的上下文。在移动网络中,上下文感知业务的应用存在着许多的挑战,在这篇文章中,笔者提出了一种框架概念配置在移动网络中的上下文感知业务的应用。还描述了一个上下文感知消息业务(Context-Aware Messaging Service,CAMS)说明这个框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物联网技术中的海量数据进行有效识别,分析对比了移动终端在本地以及在云端对信息进行识别的技术,建立移动终端信息识别的两种模型,充分利用这两种模型的优势,开发一种移动终端在云端识别食品信息的系统,并以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局域网环境中的即时通讯,方便局域网用户的资源共享,设计并实现局域网用户的即时语音通讯工具。该软件的网络通信采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程序架构采用基于C/S(Client-Server)与P2P(Point to Point)相结合的模式,即软件客户端之间的通讯采用P2P架构,局域网用户与服务器之间采用C/S架构。仿真实验表明,该工具能方便地实现局域网互联,具有良好的语音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19.
有效支持智能天线在MANET中应用的多址接入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充分考虑智能天线与MANET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自适应定向CSMA/CA(AD-CSMA/CA)协议,该协议利用RTS/CTS短分组对话实现信道预约;在RTS与CTS分组中设置了训练序列,收发节点的智能天线基于训练序列进行自适应波束形成并传输数据分组与ACK;使用改进的"虚拟载波监测"机制进行冲突避免(CA)与分组发送过程的合理安排.用仿真方法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评估,讨论了节点传输距离,数据与控制分组长度以及天线模式切换时间对网络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D-CSMA/CA协议与智能天线的结合能够有效实现信道的空分复用(SDMA)从而显著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