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水利》2008,(10):61
技术简介 大坝混凝土存在的表面裂缝和深度裂缝.分别采用超声表面平测法和钻孔对测法、稳态表面波裂缝检测仪进行检测。 表面平测法是在分别检测跨缝和不跨缝的声时和测距后,计算出裂缝深度。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在同一测距下跨缝与不跨缝声波的传播路径不同来推断裂缝深度。  相似文献   

2.
某工程为现浇混凝土连续板梁结构,竣工后,相继发生了较多的微细裂缝和少量缝宽大于0.2毫米的粗裂缝(最宽缝为1毫米)。微细裂缝分布较广;粗裂缝分布稀疏,最小间距1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按照其成因可分为非结构性裂缝与结构性裂缝两类,本文拟就这两类裂缝的成因与防治浅析如下。 一、非结构性裂缝 由于混凝土材料组成的特性,其在塑性状态或固化后,均可能产生由内应力引起的裂缝。这种非结构性内在型缝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3.
灌区建筑物中混凝土裂缝及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灌区水工建筑物的老化,以及砼裂缝的普遍性和危险性比较突出,绝大部分渠系建筑物“带病”运行或“超期服役。”本文根据砼产生裂缝的原因,将其分为温度缝、支撑环境不适产生的缝、构件薄弱处诱发的裂缝、预计之外的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其它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裂缝等。目前我国对水工砼裂缝的研究,就监测手段上讲,仍系采用一些常规的方法,但也开始使用较复杂、精度较高方法。如声反射及光学测量来跟踪裂缝的连续发展。在分析方法上,一种是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裂缝的形成和发展。另一种是研究表征不同性质的裂缝及不同危害程度的指标或参数,以达到对裂缝的严重程度作出定量判断。对渠系建筑物砼裂缝的研究方法,应从大量的调查研究开始,在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的裂损程度,采用系统工程“层次分析法”进行排队,为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一些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预制板仍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而沿板缝方向裂缝是一个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裂缝的宽度从发丝到3 mm不等,裂缝出现的时间有些是抹灰后不久,有些是交工后第2年。这些裂缝一般对结构无多大的影响,但轻者影响美观,验收时达不到合格标准,重者造成板缝漏水,甚至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功能和使用功能。针对上述质量问题,笔者结合实践,简要分析一下预制板顺板缝方向开裂的成因与防治办法,以及开裂后的修补措施。  相似文献   

5.
碾压混凝土重力高坝设计中的若干关键因素(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CC重力高坝坝体内可能产生不同类型的裂缝,收缩缝、用材质量和组成在预防裂缝中起了一定作用。列表说明了美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国防止裂缝和采用收缩缝取得的经验。RCC在选材、基础处理、结构整体性、防止裂缝和渗漏方面必须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有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或非荷载引起的裂缝。一般钢筋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截面的混凝土拉应变大多是大于混凝土极限拉伸值的,故构件实际上是带缝工作的。除荷载作用引起裂缝外,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大部分裂缝都是由非荷载因素引起的。针对混凝土裂缝,只要采取合理的对策和措施,就能避免和缓解裂缝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建筑物出现裂缝是一个普遍性问题,以往对防止新建水工建筑物出现裂缝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较多,而裂缝处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在文中概述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根据裂缝的发展趋势及形成原因将裂缝分为死缝、活缝、扩张缝三种类型。文章强调指出,不同类型的裂缝一定要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表面处理、灌浆处理和结构补强加固。文中列举了三个工程实例:东江大坝裂缝、大黑汀闸墩裂缝,以及响水拱坝裂缝的处理情况及效果,三个工程基本上按文中所述原则处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安徽流波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在施工过程中,坝体相继出现了坝面及廊道贯穿性裂缝、层间裂缝等不同类型裂缝,且包括诱导缝(横缝)在内的各种裂缝均有不同程度的渗(漏)水现象。根据对碾压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进度及坝体过水情况的分析,认为裂缝形成原因主要体现在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组织设计、层面处理、温控措施等方面。为此采取了相应的表面封闭、灌浆及并缝等处理措施。而且,本文结合裂缝处理效果分析,提出了碾压混凝土坝在施工质量控制过程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岩石与混凝土水力劈裂缝内水压分布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宗利  任青文  王亚红 《水利学报》2005,36(6):0656-0661
假定岩石与混凝土水力劈裂过程的裂缝形态为椭圆形,根据自然营造力作用下产生水力劈裂的边界条件,从流体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出发,采用控制体积法推导出水力劈裂裂缝流体运动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及缝内水压分布的微分方程,并得到在裂缝扩展稳定状态任意时刻缝内压力的计算式。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与已有的试验结果比较,论证了本文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在裂缝快速开裂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与试验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几乎所有的混凝土结构均是带缝工作的,一般对结构的使用无大的危害,可允许存在;有些裂缝在使用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的作用下,不断产生和发展,引起混凝土炭化、保护层剥落、钢筋腐蚀,使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受到影响,耐久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
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防裂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碾压混凝土拱坝一般是通仓全断面薄层碾压、连续施工,如何防止碾压混凝土拱坝裂缝产生或限制裂缝产生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处理,是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设置横缝及灌浆系统是普通拱坝防裂的成熟技术。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采用“诱导缝”形成坝体横缝并设置相应的灌浆系统,用于坝体的防裂。诱导缝是靠自身承受放大的拉应力而成缝的,因此,诱导缝必须布置在拉应力较大的部位。普定碾压混凝上拱坝布置2条诱导缝,具体采用双向间断的结构型式,用预制混凝土块形成。缝内埋设两套灌浆系统,供出现裂缝时灌浆使用。试验分析及蓄水运行表明,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设置诱导缝的位置和数量是合理的,对改善坝体应力和预防裂缝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水闸在施工或运行过程中产生裂缝是常见的现象,但裂缝往往对水闸结构造成危险,应引起工程界的重视。结合某水闸裂缝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和研究了在设计荷载和校核荷载四种工况下水闸受力、位移特点,以及裂缝顶端拉应力突变特征,提出.所有裂缝在缝端部位具有非常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在外界荷载作用下,特别是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有沿缝端继续发生渐进破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裂缝是当今混凝土坝设计和施工中的一大研究课题。为了防止裂缝的发生,在以往的设计和施工中多着重于温度控制。但由于引起裂缝的因素很多,单缝着重于温控还是很不够的,而只有全面控制与裂缝有关的各种因素,才能达到防止裂缝的目的。本文拟通过丹江口、葛洲坝、万安等工程的混凝土裂缝调查和理论计算及埋设仪器观测论证、归纳出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一些防止混凝土裂缝的措施,供有关同志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锋  袁建华 《人民长江》2010,41(22):56-59
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为抛物线型双曲拱坝,大坝不设纵缝,仅设横缝。为了保证横缝的灌浆质量,针对不同灌区的封拱温度要求,采用通江水与通制冷水相结合的方式冷却,不仅可以降低冷却水管内水温与混凝土温差过大引起裂缝的风险,还可有效地节省温控成本;混凝土横缝灌浆龄期不宜短于6个月;在高温季节横缝灌浆时,坝体上下游面应采取保温措施,以降低外界气温倒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村拱坝下游面105m高程附近水平向裂缝长期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村拱坝下游面105 m高程附近存在横贯24个坝段的水平向大裂缝。长期以来对该裂缝开展了多方位的分析研究,两次采用声波法对缝深进行检测分析;将缝宽作为因子之一回归统计解析裂缝对坝体刚度和整体性的影响程度;依据缝宽年变幅变化情况分析环氧灌浆的利弊作用;运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遭遇设防地震时裂缝可能扩展深度;针对坝体结构特点按重力坝对105 m高程以上坝体应力和稳定进行复核计算;根据30多年缝宽实测资料对其变化趋势和分时段增长速率进行分析;反馈研究促使缝宽增大的不利运行工况并提出了控制运行水位的设想。长系列分析研究表明,105裂缝目前尚不危及拱坝的整体安全,对缝宽缓慢增大的趋势应密切加以关注,必要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针对既要控制裂缝宽度又要控制裂缝长度的碾压与常态混凝土组成的某升船机上闸首整体坞式结构,通过对比不同配筋方案的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提出以材料强度标准值所得裂缝长度和宽度进行底板裂缝控制从而确定底板常态混凝土最小厚度,以材料强度平均值所得裂缝长度确定钢筋布置范围的计算原则;同时给出了符合限裂设计要求的底板常态混凝土最小厚度和配筋方案,并探讨了缝面水压的不同施加方式对裂缝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缝面水压按全水头分布施加时,若裂缝长度超过钢筋布置范围,则裂缝会不断扩展,引起结构失效;缝面水压按渗透压力分布和三角形分布施加时,裂缝扩展能够收敛,且前者所得的裂缝宽度和长度均大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强震期间出现的地动将使大型拱坝中央上部大体积混凝土块的动态拉应力超过其动态抗拉强度。由于灌浆垂直收缩缝和水平层间缝的抗拉强度均小于整块大体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收缩缝就可能张开;且由于地动,在其他部位形成裂缝之前就沿着水平层间缝形成了裂缝。介绍了一种使用2D模型分析分离的混凝土块的地震稳定性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如不及时有效处理,任其发展,将危及运行安全。所以,工程技术人员应对裂缝进行调研和分析,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进行恰当地处理,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一、裂缝分类裂缝分类方法基本有两种:1、按裂缝的深度变化分类:一是表面裂缝。缝细而浅,延伸不长,属浅层裂缝;二是深缝。缝宽多大于1.0毫米以上,缝的深度和长度也都很大;三是贯穿缝.这种裂缝缝的张开度大,延伸长,并贯穿混凝土。2、按裂缝的发育变化趋势分类:一是稳定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不再发展,已经稳定;二是伸缩裂缝。这种裂缝多数随气…  相似文献   

19.
现行单面平测法中将不跨缝平测所得波速作为绕射波速度的方法在理论上是不严格的,同时将所有裂缝当作垂直裂缝处理也与一些实际情况不符,斜裂缝也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单面平测法结果的准确性,降低检测质量。本文提出了两种避免以上问题的超声波检测方法,即投影点法和反相法,并讨论了反相现象出现的理论依据。同时,若干具有斜裂缝的混凝土模型被制作用来进行检测实验,验证了新方法和及其公式的合理性。最后,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丹江口大坝初期工程存在裂缝,大坝加高会对裂缝性态产生影响。通过对丹江口大坝两个典型坝段的仿真分析,研究大坝加高过程、运行期及缝内进水情况下上游面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坝顶裂缝、下游面裂缝以及新老混凝土结合面的状态变化。结果显示:(1)加高过程不会引起初期大坝上游水平裂缝、大坝坝顶裂缝以及下游坝坡裂缝的扩展;(2)初期坝顶及坝坡的裂缝在加高后被新混凝土覆盖,原有裂缝在加高后运行期扩展的动因基本消失,但上游面竖向裂缝影响不明显;(3)裂缝进水后会使开度增加,有小幅度的扩展;(4)裂缝和结合面均进水后,143.0 m高程水平缝会有较大幅度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