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根据材料复合的构想,以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出了堇青石红外辐射导电陶瓷,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的测试,得出最佳配方及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堇青石红外辐射导电陶瓷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材料复合的构想,以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出了堇青石红外辐射导电陶瓷,并进行了相关性能的测试,得出最佳配方及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用相复合技术制备了导电化陶瓷。通过比较不同工艺参数组合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导电性能,发现烧结致密化不是影响样品导电性的主要因素。通过高温烧结过程,改善导电相颗粒的接触状况,降低其间接触电阻,是改善样品导电性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材料的红外辐射机理以及堇青石的结构、性质;分析了影响堇青石材料红外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堇青石在红外辐射导电陶瓷、红外泡沫陶瓷、高温红外辐射涂料和常温红外辐射涂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堇青石作为红外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gO-Al2O3-SiO2三元相图为依据,采用不同原料进行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材料配料组成的设计,并在高温下合成制备了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材料.研究了堇青石含量、不同原料配方对试样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配料一的试样性能较好,抗折强度均达35 MPa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烧结法制备碳化硅-堇青石复相陶瓷。利用TG-DTA分析仪确定原料组成的热行为和反应机理,XRD确定晶相组成,SEM观察形貌结构,PCY高温卧式膨胀仪测定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800℃制备的添加镁质黏土复相陶瓷的抗折强度从0.84 MPa提高到1.91 MPa,表明加入镁质黏土能够提高复相陶瓷在烧制过程中的强度;在1 300℃烧结温度下,添加镁质黏土试样的抗折强度从37.25 MPa提高到40.61 MPa,气孔率从19%降低到16%,体积密度从1.63 g/cm3提高到1.64 g/cm3,热膨胀系数从2.958×10-6℃-1降低到2.789×10-6℃-1,表明添加镁质黏土对复相陶瓷性能有所改善,堇青石结晶度更高,致密度更好。 相似文献
8.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6,(3):15-22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用匣钵的使用寿命,以桂广滑石、鹤壁煅烧铝矾土和鹤壁堇青石熟料为原料,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制备了镁铝尖晶石-堇青石复相陶瓷。测试和分析了烧结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抗热震性能、物相组成以及显微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原位合成的镁铝尖晶石-堇青石复相陶瓷的晶粒分布均匀、结合紧密,明显提高了样品的抗热震性和耐腐蚀性。最佳配方为经1 360℃烧成的A2样品(桂广滑石47.72%、煅烧铝矾土46.49%、堇青石熟料5.79%),其吸水率为0.37%、气孔率为0.95%、体积密度为2.59g/cm3、抗折强度为114.12 MPa。堇青石熟料的最佳添加量为5.79%,添加少量堇青石熟料起到晶核剂作用,同时能够显著地降低样品的吸水率和气孔率,提高样品的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能,拓宽样品的烧成范围。通过XRD和SEM分析表明,烧成样品的相组成为堇青石和镁铝尖晶石,样品的晶体发育比较完善,堇青石呈六方柱状,纵横交错排列,镁铝尖晶石呈颗粒状,分布于堇青石晶粒之间。30次热震(1 100℃~室温)后经1 360℃烧成的A2样品的相组成没有明显的变化,抗热震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9.
用相复合技术制备了导电化陶瓷。通过比较不同工艺参数组合条件下制备的样品的导电性能,发现烧结致密化不是影响样品导电性的主要因素。通过高温烧结过程,改善导电相颗粒的接触状况,降低其间接触电阻,是改善样品导电性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热发电用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的制备及抗热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成莫来石和合成堇青石为原料,采用常压烧结制备了太阳能热发电用堇青石-莫来石复相陶瓷。研究了质量比、烧结温度等对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及抗热震性等的影响。结果发现,最优配方是1 440℃烧结的A3样品,堇青石和莫来石质量比为7∶3,气孔率为0.30%,吸水率为0.12%,体积密度为2.487g/cm3,抗折强度达68.49MPa,抗热震循环(室温~1 100℃)30次无裂纹。通过XRD和SEM分析发现样品由低温堇青石、高温堇青石和莫来石组成。该复相陶瓷可作为潜在的太阳能输热管道材料。 相似文献
11.
用累托石制备堇青石质泡沫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一种新开发的粘土矿物原料累托石和其它原料 ,采用前驱体浸渍成型制备了性能良好的堇青石质泡沫陶瓷 ,并对其性能及结构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这种堇青石质泡沫陶瓷的气孔率达 82 .5 8% ,热膨胀系数为 2 .36×10 - 6 /℃ ,耐火为 14 0 8℃ ,软化温度为 1377℃ ,抗热震性优良 相似文献
12.
从理论上分析了陶瓷材料的切口强度与断裂强度的关系及其概率分布间的关系。由此可以利用光滑试件的断裂强度及其概率分布预测切口强度及其概率分布。实验结果证明 :Ti C/Al2 O3复合陶瓷材料弯曲切口强度与弯曲断裂强度同时符合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 Weibull分布。由光滑试件弯曲断裂强度及其概率分布预测的弯曲切口强度及其概率分布 ,包括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 Weibull分布与该材料试验结果相符。该结果为陶瓷构件的安全可靠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热压烧结法制备了Al2O3-TiC复合陶瓷材料,研究了TiC含量、烧结温度对材料致密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颗粒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Al2O3-TiC复合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当TiC含量为30Vol%、烧结温度为1 750℃时,Al2O3-TiC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值和抗弯强度值达到最大,分别为5.08 MPa·m1/2和620 MPa,试样的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同时也含有穿晶断裂. 相似文献
14.
用离散变分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TiC、FeAl、Fe3Al和TiC/Fe-Al复合陶瓷材料,讨论了材料组成、结构、化学键与性能等之间的关系。在TiC/FeAl和TiC/Fe3Al复合体系中,界面上两相之间的离子和共价相互作用都较强。从TiC、FeAl和Fe3Al单相,到TiC/FeAl和TiC/Fe3Al复合体系,离子键强度逐渐减弱,而共价键强度逐渐增强。TiC/Fe3Al复合体系中轨道相互作用和共价键比TiC/FeAl的强。这与TiC/Fe-Al系列样品中,随铝含量逐渐减少,即FeAl含量逐渐减少,Fe3Al逐渐增多,抗弯强度等增加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抗菌功能陶瓷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将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陶瓷中制备抗菌功能的陶瓷材料,研究抗菌陶瓷的生产工艺方法,抗菌性能及抗菌机理,结果表明:在陶瓷中加入稀土复合磷酸盐无机抗菌材料不会降低陶瓷表面质量,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h杀抑率可达到94.8%。 相似文献
16.
用低频交流阻抗分析法对相复合导电化陶瓷的导电机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电通路虽由导电相粒子连接而成,但导电相粒子间的接触电阻也是构成样品电阻的重要部分,它随温度上升而下降,使样品呈半导体性。 相似文献
17.
铁基复合材料中原位TiC增强颗粒生成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合金熔体中采用不同时间取样,通过液淬的方法,将铁基复合材料的液态合金熔体迅速冷却到室温,固定熔融条件下的形态,观察金相组织,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根据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合金熔体在富碳区TiC的形核率很高,形核驱动力足以在正常熔炼温度下形成众多的小晶核;熔体中TiC颗粒的形成可分为形核与长大阶段,首先活性Ti原子包围C,溶入合金中的Ti与C在碳表面形成一复杂反应中间层,随着反应进行,Ti和C颗粒不断减少,生成的TiC不断弥散分布于熔体中;其长大过程伴随着TiC颗粒的相互堆砌、聚集和形态规则化. 相似文献
18.
以耐火粘土、高矾土及滑石为原料研制了堇青石基陶瓷材料,并对其组织和性能尤其是抗热震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堇青石基上分布着针状莫来石的材料具有更高的抗热震性。对评价换热器用陶瓷材料抗热震性参数进行了讨论,指出抗热震损伤参数R″″更适合于作为优选陶瓷换热器用材质的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