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柏青 《食品科学》1984,5(9):27-33
<正>中间产品格瓦斯黑面包小型格瓦斯厂用黑面包制作格瓦斯汁。黑面包是用黑麦芽、大麦芽、黑麦粉和水烘烤而成。不用酵母和面引子。格瓦斯面包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应符合OCT18-199-74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食品科学》1985,6(1):39-45
苏联无酒精饮料工业中生产的格瓦斯和面包原料饮料的品种如下。1.发酵法生产的格瓦斯:面包格瓦斯、冷汤格瓦斯、第聂伯河格瓦斯和高温车间面包格瓦斯。  相似文献   

3.
徐文祥 《食品科学》1982,3(4):10-11
<正>利用格瓦斯的浓缩物来生产非酒精饮料,不仅可简化面包格瓦斯的制造工艺,而且还可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使格瓦斯产品具有较佳的饮用风味,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应用黑麦曲添加黑麦或玉米面胚料进行干湿发酵和不发酵生产的格瓦斯浓缩物为时还  相似文献   

4.
以甜、苦荞麦和大麦芽为原料制备格瓦斯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通过添加蔗糖、柠檬酸和马尾松花粉对荞麦-马尾松花粉格瓦斯饮料风味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格瓦斯饮料蔗糖添加量25 g/L、柠檬酸添加量3 g/L、马尾松花粉添加量12%。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荞麦-马尾松花粉格瓦斯饮料颜色呈深黄色、气味芬芳、口感润滑、风味馥郁,最终感官评分为90.14分。  相似文献   

5.
2种自制树莓格瓦斯分别由大麦芽、切片面包糖化并添加树莓汁,经酵母菌发酵酿造而成,具有清爽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定量评价树莓格瓦斯品质,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确定特征香气活性物质。结果表明,大麦芽树莓格瓦斯产品1只有1个峰值,为0.28,品质优秀;切片面包树莓格瓦斯产品2有2个峰值,分别为0.28,0.275,且品质优秀,但2个峰值说明感官评分意见不统一。因此,2种树莓格瓦斯的感官评价为:树莓格瓦斯产品1树莓格瓦斯产品2。2种树莓格瓦斯的香气活性物质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特征香气活性物质相同,均为酯类物质和羟基类物质,2种树莓格瓦斯分别含有12种酯类物质和4种羟基类物质,其中酯类物质主要是乙基酯类,含量最高为十六烯酸乙酯;羟基类物质中含量最高为苯乙醇。香气物质对树莓格瓦斯风味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格瓦斯又叫麦精露,是由面包、酒花、白糖等原料经发酵制成的一种含乙醇饮料(含乙醇约0.5~2%).最早由俄国传入我国东北哈尔滨市,近年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生产和销售格瓦斯饮料.格瓦斯兼有气足爽口的汽水特点和酒花苦香的啤  相似文献   

7.
张柏青 《食品科学》1985,6(2):35-41
瓶装格瓦斯和面包原料饮料的生产工艺学按现行配方规定,瓶装格瓦斯和面包原料饮料的种类和原料消耗见表18和19。面包原料生产的饮料中发展最快的是俄罗斯格瓦斯和莫斯科格瓦斯,两者的生产工艺是相同的,其不同点是原料配比不问,所制格瓦斯的干物质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8.
介绍格瓦斯饮料的特点,以及以一些常见食品为原料制作家庭格瓦斯饮料的方法,重点介绍面包格瓦斯、玉米面格瓦斯和豆奶格瓦斯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面包格瓦斯的生产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瓦斯是用发酵法生产的一种清凉饮料,系苏联的传统产品,历史悠久.原先系以面包为原料酿制,故得名面包格瓦斯。尽管现在生产原料已发生了重大变革,但至今仍在沿用面包格瓦斯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0.
武国栋 《饮料工业》2006,9(7):16-17
以黑颗小麦和大麦芽为原料,经酵母和乳酸菌发酵生产格瓦斯饮料,该产品营养丰富、香气浓郁、味道醇厚。  相似文献   

11.
格瓦斯常以面包或谷物为原料,经过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酿制或提取合成制造的一种无醇清凉饮料。它最早起源于俄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简述了以豆面为原料制备格瓦斯的方法,格瓦斯饮品别具一番风味且更具营养价值,使得豆面的价值体现在更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格瓦斯又称苏联裸麦啤酒,是苏联的传统性饮料。经过近千年的辗转流传、改革创新,从五十年代前沿用的面包原料,现在已发展到以格瓦斯麦芽汁浓缩物为原料,生产工艺和设备也取得了很大发展,越来越接近于啤酒生产,现已成为苏联的大宗出口产品。我国的格瓦斯饮料生产,近年来发展很快,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生产方法多种多样,谬  相似文献   

13.
张柏青 《食品科学》1984,5(7):22-26
格瓦斯是苏联具有久远历史的传统饮料,目前在东欧、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均有很大一部分市场,是世界上有数销费量最大的饮料之一。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各地竞相制作格瓦斯,由于沿用十月革命前苏联家庭和小作坊方法而搞大生产,因之质量事故频频不断,各地厂家纷纷来信要编辑部介绍现时苏联格瓦斯制作技术,本刊特邀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工程师张柏青同志根据苏联近年出版专书编译此文以飨读者。全文约十万余字,从本年七期连续刊发,我刊统由邮局发行,编辑部不办零售和邮购。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苏联格瓦斯的生产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其生产原料和生产方法已发生了重大变化。50年代前,还在沿用面包原料,但因这种原料损失率很高,产品质量欠佳,而且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所以现在已发展到以格瓦斯麦芽汁浓缩物为原料了。其  相似文献   

15.
以大麦芽、焦香麦芽和玫瑰花等为原料,研制玫瑰香型格瓦斯。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玫瑰香型格瓦斯的原料配比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风味成分。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大麦芽与焦香麦芽质量比9∶1、料水比1∶8(g/mL)、菌种添加量2%、接种体积比(酵母菌∶乳酸菌)2∶1、发酵时间16 h、玫瑰浸提液添加量18%,同时添加糖化酶2%、酒花0.2%、白砂糖1%、柠檬酸0.1%。玫瑰香型格瓦斯香气物质共有92种,其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是苯乙醇、异戊醇、辛酸乙酯、丁香酚等。  相似文献   

16.
以大麦芽、绿豆为原料,研制绿豆格瓦斯饮料,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格瓦斯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绿豆格瓦斯挥发性风味成分,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其有机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绿豆格瓦斯采用Lager酵母不带渣发酵风味更佳,最佳原料配比和发酵工艺是绿豆:大麦芽1:9、接种量3%(V/V)、接种比(酵母菌:乳酸菌)2:1、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18h。绿豆格瓦斯中主要挥发物质为醇类化合物(含量71.05%),酯类化合物(含量13.45%),有机酸中乳酸含量最高,为7.22mg/mL,苹果酸次之,为2.12mg/mL,不含草酸。本试验优化了绿豆格瓦斯的工艺,并对其挥发性成分及有机酸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格瓦斯中香味物质及有机酸的认识和绿豆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 面包格瓦斯是以面包、白糖、啤酒花等原料,经糖化、发酵而成的低酒精含量的饮料。格瓦斯饮料中含有多种糖类、有机酸、维生素、氨基酸、微量酒精和足够的二氧化碳。面包格瓦斯营养丰富、酸甜适口、清凉解渴,是妇幼咸宜的一种发酵饮料。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厂家生产格瓦斯,大多采用较落后的生产工艺。由于生产条件差,易出现污染情况,质量不稳定,爆瓶现象比较突出。这样不但增加产品的成本,且使消费者  相似文献   

18.
以罗汉果浸提液和面包提取液作为生产格瓦斯的发酵原料,罗汉果提取物作为一种低热量的天然甜味剂在格瓦斯中发挥作用,替代了传统的蔗糖、麦芽糖,这种饮料不含蔗糖,口感清爽,适合糖尿病人和肥胖病人饮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面包提取液与罗汉果浸提液4∶1,酵母菌和乳酸菌2∶1,接种量3%,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24h。作为格瓦斯饮料的一种创新,其营养成分、口感、功能性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以大麦芽、焦香麦芽、黑枸杞为原料的格瓦斯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分析黑枸杞格瓦斯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黑枸杞格瓦斯最佳发酵工艺为:大麦芽与焦香麦芽质量比7︰3、黑枸杞汁10%、酒花添加量0.02%、料水比1︰10 (g/m L)、发酵温度20℃、接种量3%、接种比例(酵母菌与乳酸菌体积比) 4︰2、发酵时间20 h。黑枸杞格瓦斯共鉴定出76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包括醇类18种,酯类15种,酸类14种,醛类11种,烃类6种,酚类5种,酮类4种及其他化合物3种。黑枸杞格瓦斯中主要风味物质为醇类、酯类、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岳哲 《食品科学》1984,5(8):35-37
<正>通常制作格瓦斯的原料,主要是麦粉,白糖,酒花等.对南方来说麦粉供应紧张且价格较贵,而南方有大量的可以代用的原料,如价格低廉的木薯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