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基于无线网络环境的手机视频码率自适应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伟 《软件》2012,33(4):81-83,88
随着无线宽带的普及,手机视频业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后在无线网络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用户体验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中介绍了几种手机视频码率自适应技术,并基于这几种技术提出一种有效的码率自适应方案,同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原型系统。通过在中国移动手机视频现行网络环境中的测试结果,证明了这种码率自适应技术能够在网络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保证视频传输的质量和流畅度,给用户一个友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2.
网络视频业务的兴起使网络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更加关注视频的用户体验(QoE),然而视频用户体验(QoE)值由于其主观性且评价过程复杂,难以在视频流传输中实时获取。通过实验分析了视频传输过程中服务质量(QoS)参数变化对视频QoE的影响,建立了客观、可测量的QoS参数与视频QoE之间映射模型,用可量化的QoS参数来评定视频QoE受网络性能的影响程度,以评估网络视频质量,该模型形式简单,能够实时监测视频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能较好反映视频QoE。  相似文献   

3.
基于3G网络的手机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传统固定视频采集实时传输系统的布线问题和基于GPRS/EDGE无线网络的远程视频传输系统的带宽问题,采用3G手机作为视频数据采集前端,在简述了H.264编码标准和RTP/RTCP协议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3G网络的手机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并给出了硬件和软件的框架;最后,介绍了一些编写视频传输程序的方法。实验表明:在具体的设置特殊环境下达到了视频采集和实时传输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无线网络中基于机会网络编码的实时视频数据传输性能。深入分析网络编码的工作原理及其对于无线网络性能的提升, 在简要介绍视频传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机会网络编码支持视频传输的要点, 通过仿真的方法研究无线网络中基于机会网络编码的实时视频传输性能, 并比较分析传输后的重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质量。仿真结果表明, 网络编码不仅可以提高网络吞吐量, 还提高了视频传输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网络服务提供商希望能从用户的角度了解目前网络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而用户也希望获得定量的指标来评价当前网络服务质量。为此,以视频质量监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面向用户体验质量的网络监测系统。通过实验分析了网络传输过程中QoS参数对视频QoE的影响;提出一种将视频流转化为测试序列的视频丢包测量方法,该方法能低入侵、准确测量视频传输过程中的丢包情况;基于以上的研究成果,通过对MIB库的扩展和对MIB库轮询机制的研究,构建了面向QoE的视频服务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结构简单、可行性强,实验表明可实时对网络中的视频服务质量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6.
基于无线网络技术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和优势,根据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介绍了实现这种视频监控系统所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讨论了提高无线网络视频业务性能的机制,并介绍了无线代理服务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0概述
  近年来移动通信业务在我国高速发展,网络质量成为运营商之间竞争的焦点之一。目前,GSM网络质量依旧是评判运营商的整体网络质量的关键指标。无线网络质量因其较高的复杂性和对用户使用手机的直接影响,更是竞争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实时视频业务将是3G无线网络中最主要的无线宽带应用业务之一。文章在分析视频数据在CDMA2000无线网络中的传输机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CDMA2000链路层重传技术对视频数据传输的影响,并通过OPNET仿真平台及相应的视频编解码实现进行仿真,分析比较了无线信道各种帧差错率条件下不同重传方案对视频实时数据传输的性能影响,表明链路层重传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CDMA2000无线网络中的视频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Ad-hoc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在通信资源有限的场合快速组建视频传输网络,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Ad-hoc无线网络的视频传输系统。采用S3C2440控制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组建Ad-hoc无线网络进行实时视频传输,该系统研究了Ad-hoc网络的AODV路由协议,并对协议做了节能和多路径传输的改进,应用改进后的协议和非平衡多描述视频编码技术,提高了系统实时视频传输的质量。通过研制3台样机组建网络进行视频传输的实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校园无线网络环境,研究了流媒体视频码率自适应技术.利用分布式实时转码系统保证直播流视频转码的实时性,并根据校园无线网用户的特殊性,研究了首次接入视频码率选择策略,以减少码率切换次数.实验证明,这种方案在无线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保证了视频播放的流畅性,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体验.  相似文献   

11.
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齐鸿儒  童任  韩鹏 《计算机仿真》2007,24(8):109-111,154
为了提高现有监控系统在实时性和可控性上的性能,满足日益迫切的安全需求,首先以GPRS为例,对移动网络中的视频编解码和远程命令传送等两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进而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嵌入式平台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将监控终端部署在智能手机、PDA和Pocket PC等移动设备,该系统允许用户对目标场景随时随地进行视频访问,同时利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了监控端对摄像头的远程控制,从而摆脱了传统监控系统对于监控回放地理位置的束缚,提高了整个监控系统的移动性、实时性、可控性和灵活性,为各类场馆、学校和家庭等场所的实时全方位监控提供了一个稳定、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全无线视频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嵌入式全无线视频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开发出一种新模式报警系统,实现了将视频监控系统采集的现场实时图像发到用户手机上或电子邮箱中的功能,可使用户对现场进行实时掌控。  相似文献   

13.
基于手机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于平 《传感器世界》2009,15(10):32-36
基于移动通讯网络的迅猛发展,为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优异的平台,本文介绍了基于手机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结构与原理,提出了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个基于无线城域网(WiMAX)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给出系统监控前端的硬件设计、采用的芯片及无线接口的设计,采用双缓存机制和自适应码流策略保证WiMAX网络扇区切换和带宽变化时传输到最终用户的视频质量。测试结果及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该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江洋洋  李霞 《计算机工程》2008,34(23):235-236
介绍广州城市建设管理监控指挥中心视频监控平台的系统架构、客户端软件的设计与实现及其运行情况。该平台整合了基于嵌入式DVR的固定视频资源、基于CDMA 1x无线网络的移动车载无线视频资源和电信全球眼系统视频资源,用统一界面向上提供实时监控、云台控制、历史视频文件检索和录像文件回放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3G移动视频监控系统面临实时性高、运算量大、带宽低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aVinci技术和3G网络传输为基础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完成了系统硬件详细设计和软件模块化详细设计,实现了OSD字幕的前端添加功能,并解决了在3G无线带宽抖动下采用自适应帧码率和QoS机制,使视频图像流畅稳定。本设计的测试结果表明,能够在3G低带宽下流畅地进行移动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17.
无线移动视频监控原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华军  方钰 《计算机工程》2011,37(6):266-268
提出一种基于DirectShow的无线移动视频监控方案,移动节点利用摄像头实时采集视频信息,通过WI-FI、GPRS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从而使监控中心能实时监控各移动节点,并使各节点间进行视频通信。该方案不同于传统的视频监控方案,实验验证该方案合理有效,视频监控画面流畅,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CDMA的变电站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CDMA的变电站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结合无线通信网络的现状,介绍了该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结构及功能,最后分析了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点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中山移动营业厅视频监控服务为应用背景,通过对数字视频监控中的数字视频压缩、网络传输等相关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实现了一个集成式、多功能、综合性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测试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0.
As mobile devices such as tablet PCs and smartphones proliferate, the online video consumption over a wireless network has been accelerated. From this phenomenon, there are several challenges to provide the video streaming service more efficiently and stably in the heterogeneous mobile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QoS of real-time HD video services, the steady and reliable wireless mesh is necessary. Furthermore, the video service providers have to maintain the QoS by provisioning streaming servers to respond the clients’ request of different video resolutio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reliable cloud-based video delivery scheme with the split-layer SVC encoding and real-time adaptive multi-interface selection over LTE and WiFi links. A split-layer video streaming can effectively scale to manage the required channels on each layer of various client connections. Moreover, split-layer SVC model brings streaming service providers a remarkable opportunity to stream video over multiple interfaces (e.g. WiFi, LTE, etc.) with a separate controlling based on their network status. Through the adaptive interface selection, the proposed system aims to ensure the maximizing video quality which the bandwidth of LTE/WiFi accommodates. In addition, the system offers cost-effective streaming to mobile clients by saving the LTE data consumption. In our system, an adaptive interface selection is developed with two different algorithms, such as INSTANT and EWMA methods. We implemented a prototype of mobile client based on iOS particularly by using iPhone5S. Moreover, we also employ the split-layer SVC encodes in streaming server-side as the add-on module to SVC reference encoding tool in a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of KVM hypervisor. We evaluated the proposed system in an emulated and a real-worl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not only achieves to guarantee the highest quality of video frames via WiFi and LTE simultaneous connection, but also efficiently saves LTE bandwidth consumption for cost-effectiveness to client-side. Our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the highest video quality without deadline misses, while it consumes 50.6% LTE bandwidth of ‘LTE-only’ method and 72.8% of the conventional (non-split) SVC streaming over a real-world mobil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